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

胡瞎子和楊禿子那是一萬個願意,先不說機械匠的月錢高達五錢銀子,有了這門手藝就有了一個鐵飯碗。

更重要的是,胡瞎子和楊禿子正在發愁怎麼讓兒子脫了軍籍,畢竟要是沒有關係,脫籍可就太難了。

軍籍是衛所制度的根本,想要脫離軍籍只有一個法子,找大明天子特批。

總兵都不一定能夠求來一個特批,胡瞎子和楊禿子這兩個小小的總旗,這輩子是別想了。

不過卻有一個取巧的法子,朱舜可以把這兩個少年轉換成匠籍,跟着匠頭維修火槍廠的水力鑽牀和朱氏膛線機。

明朝晚期的工匠多數是以僱傭的方式,進入官窯和各局的匠作間,換了匠籍以後兩個少年想走隨時可以走。

胡瞎子的兒子胡長命和楊禿子的兒子楊百歲,已經從衛所趕過來了,就等着朱舜一句話進入王恭局了。

朱氏紡紗廠現在也急需機械匠,維護那七臺水力珍妮紡紗機,朱舜就點頭答應了這件事:“兩位放心,今天我就讓朱玉去把這件事給辦了。”

說完這句話,朱舜轉身去了公廨,找到了埋頭處理一堆公文的朱玉:“老七,你等下去把胡總旗兒子和楊總旗兒子的軍籍,轉到王恭局的匠籍。”

“另外這幾張圖紙你拿着,按照圖紙的要求把湢打造出來,燒的煙煤直接找工部的人申報。”

朱舜今天過來實際上有兩件事,一是給朱氏紡紗廠招來兩名機械匠學徒,二是把疫病的預防開展到人數多達六七百的王恭局。

大戰之後,必有大疫。

女真人奇襲北平的幾個月裡,死亡的人數多達三十幾萬人,整個北直隸到處都是屍體。

如果不把這些屍體處理好,做好疫防的準備,等到大地回春天氣逐漸炎熱了,必然會爆發一場空前絕後的瘟疫。

那些記載在書本里的血淋淋文字,將會變成慘絕人寰的現實。

瘟疫橫行,十戶九死。

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

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

就在戰爭結束當天,崇禎連夜召集了內閣大臣們,商討怎麼面對接下來的一場大疫。

第二天早朝結束,火速成立了疫防局。

由京城第一酷吏馬士英擔任大使,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擔任副使,東廠提督曹化淳擔任副使。

五成兵馬司、十二親衛、三大營隨時接受調遣,北直隸所有的巡檢司直接由馬士英統領,就連地方衛所也有權利調動。

走馬上任的第一天,馬士英下達了第一道命令,三天以內,各地巡檢司燒光各個州縣的屍體。

人死了以後都講究個入土爲安,那些家丁和流民的屍體燒了也就燒了,如果把本地鄉親的屍體燒了,可就說不過去了。

巡檢司的弓兵大多都是本縣人,見了親朋好友的屍體,偷偷的藏了起來,送到各自的宗族。

要是十幾二十具屍體埋進祖墳,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但這可是三十多萬具屍體。

如果不焚燒乾淨的話,等到天氣熱了以後,屍體必定會在棺材裡腐爛,到時候整個北直隸都會變成一片鬼蜮。

馬士英不愧是京城第一酷吏,三天以後,拿着錦衣衛和東廠提供的線報,一個縣一個縣的開始殺巡檢司巡檢。

北直隸一百一十六個縣,無一倖免。

殺的滿朝文武譁然,殺的天下震動,殺的御史言官們都不敢彈劾了。

馬士英抱着尚方寶劍斬殺巡檢的同時,當場提拔副巡檢爲巡檢,繼續焚燒各個州縣的屍體。

這一次,巡檢們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不當回事了,把那些放在靈堂裡的屍體全部給燒了。

三天以後。

馬士英拿着一份新線報,又開始一個縣一個縣的殺人了,這次還好,只殺了十幾名心存僥倖的巡檢。

再次提拔上來的巡檢,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挖祖墳,凡是偷偷埋進祖墳裡面的屍體,全部扒出來燒掉。

處理完這些,崇禎本來以爲能夠放心了,誰曾想范文程在撤退以前,就派人偷偷埋了十幾個巨大的屍坑。

幸運的是在清明節過去沒多久,埋藏在遼東內部極深的一名大諜子,及時發現了范文程的陰毒謀劃,拼死把線報傳遞了出去。

大半夜還在家裡睡覺的馬士英,衣服都沒穿,臨時抽調了一批親衛,安排他們去那些屍坑把屍體給燒了。

馬士英不知道的是,范文程早就知道了那名大諜子的身份,故意透露了這條消息,目的就是爲了讓馬士英把屍體挖出來。

天氣已經回暖了,那些屍坑又經過幾個月的腐敗,早就形成了瘟疫,故意讓馬士英挖出來屍體,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地下的瘟疫散播到地上。

果然就在幾天以後,發現了第一例瘟疫病狀,剛剛輕鬆沒有幾天的馬士英,立即帶人圍住了那處出現瘟疫的宅子。

馬士英來到宅子的門口,五城兵馬司的人全部站在門口,沒有一個人敢進去把人抓出來。

馬士英皺着眉頭,認真問道:“怎會回事!”

帶人過來的旗校,苦笑一聲說道:“馬大使,這是二十四衙門一位大太監的宅子。”

馬士英挑了挑眉毛,沒有說話,推開門走了進去。

一名穿着百花蟒袍的太監,大模大樣的坐在道路中間的太師椅上,慢悠悠的品茶。

大太監看也沒看馬士英,只是坐在道路中間,慢悠悠的品茶。

馬士英走到大太監面前,認真的說道:“把那個和你對食的菜戶交出來。”

大太監發下茶杯,在兩人之間淋了一條線。

馬士英盯着大太監,認真的看了半柱香時間,突然笑了:“哈哈——”

還沒笑完,突然拔出了尚方寶劍,一劍刺死了這名穿着百花蟒袍的大太監。

尚方寶劍是一種象徵,沒有誰真的把尚方寶劍當成一把劍來看,更不會把尚方寶劍當做劍來使用。

馬士英不僅使用了,還一劍刺死了一名二十四衙門的大太監。

而他只是一個小小的九品大使。

馬士英收回滴答着鮮血的尚方寶劍,認真的說道:“去把那名菜戶給燒了。”

大步離開。

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
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