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

自從密雲水庫建造完成以後,宋士慧最喜歡乾的一件事,就是站在攔河大壩上一邊抽着旱菸,一邊敦厚笑看這片煙波浩渺的水庫。

就是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副煙波浩渺畫卷,他都能從早上一直看到晚上,怎麼看都不膩。

宋士慧時常會因爲觀看幅魚米之鄉畫卷看的入了神,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會去理。

就這麼看了半炷香時間,宋士慧突然想起來恩師還在這裡,撓了撓頭:“恩師……”

朱舜望着這幅魚米之鄉畫卷,也是不由的入了神,聽到大弟子帶着歉意的聲音,溫和笑道:“不礙事,密雲水庫應該還有別的作用吧。”

大弟子宋士慧鄭重點頭,望着遠處的一艘艘烏篷船說道:“恩師猜的不錯,密雲水庫除了用來防備旱澇災害以外,還讓曹指揮使在水庫裡養了魚蝦。”

“弟子以前不知道,自從來了邊疆以後,才知道邊疆的邊軍們是有多麼的苦。”

“只是吃那些糧食可不行,就想着讓曹指揮使在裡面養魚蝦鱉鴨,提供給古北口的邊軍將士們,讓他們多吃點肉食滋補滋補身體。”

朱舜聽到大弟子宋士慧說的這個作用,笑着點了點頭,確實要爲守衛大明國門的邊軍將士們謀些福祉。

邊軍的苦遠超常人的想象,自從曹鼎蛟成爲古北口的指揮使以後,古北口的邊軍們終於過上了吃飽穿暖的好日子,放在以前連吃飽都成問題。

朝廷每年發放的糧餉,還沒出京城,就被東林黨官員剋扣了一部分。

糧餉運到了邊關城池,又會被各大軍頭們剋扣一部分,能夠落在邊軍手裡的糧食很少。

曹鼎蛟因爲家裡有蒸汽工廠和工業派的支持,不僅讓古北口的邊軍們能夠吃飽飯了,每年還能發兩身軍襖。

這個密雲水庫建成以後,日子更好過了,每餐飯都能弄點魚湯鴨肉吃了。

宋士慧突然想起來一件事,表情變得有些嚴肅:“恩師,自從開春以後一直到現在始終沒有下雨。”

“根據弟子和京師大學堂學子們建立的數學模型推算,順天府今年又會發生一場不小的旱災。”

提到旱災,朱舜以前的做法只能讓宋氏磨坊多儲存一些土豆麪粉,現在密雲水庫建成了就不用這麼做了。

密雲縣土改結束,土地徹底掌握在了工業派的手裡,千斤水稻和土豆已經徹底推廣開了。

水田用來種植千斤水稻,旱地則用來種植畝產二十石以上的土豆。

等到密雲縣的千斤水稻和土豆全部豐收,足夠順天府北方几個州縣的老百姓吃喝了。

這只是災年的不得已做法,密雲縣土地和密雲水庫的重大戰略意義,在於給古北口的邊軍提供糧食,這樣就避免了糧食在馱運過程中的消耗。

等到糧食豐收了,太子朱慈烺會以市價從老百姓手裡買走糧食,而不是用各種手段榨乾老百姓手裡的糧食,然後運送到古北口。

宋士慧說完這句話,接着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不過有了密雲水庫,以後密雲縣的老百姓就徹底脫離了靠天吃飯的慘淡光景了。”

“咱們就有了抵禦天災的能力,接下來就要抓緊疏浚密雲縣田壟地頭的水渠了,儘快把這些水渠全部疏通一遍。”

“保證密雲水庫的水,能夠流到每一塊田地,避免田裡的莊稼旱死。”

宋士慧這麼鄭重的說出這番話,那是因爲疏浚水渠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涉及到民生治理。

這其中不僅需要密雲縣知縣的配合,還需要密雲縣所有鄉紳的配合,這樣纔有可能在半年內簡單的疏浚完所有水渠。

這也是宋士慧着急給恩師傳遞一個口信的原因,希望能在旱災真正嚴重的時候,夏季到來以前,把密雲縣所有的水渠疏浚完成。

達到抵禦旱災的標準,這樣才能保證密雲縣土地的糧食收成。

朱舜過來只是爲了看看大弟子宋士慧初步修建完成的密雲水庫,當大弟子宋士慧提到旱災這兩個字,又說到疏浚密雲縣的水渠。

大致就明白大弟子宋士慧是什麼意思了,心想自己這個大弟子還真是夠兩耳不聞窗外事,不知道密雲縣已經完成了土改。

朱舜拍了拍大弟子宋士慧的肩膀,溫和笑道:“走吧,爲師帶你去見大明未來的帝國首相。”

“以他治國安邦的才能,想必能用很短的時間完成疏浚。”

朱舜帶着大弟子宋士慧離開了密雲水庫,騎馬趕了密雲縣縣衙。

縣衙還是那副老樣,但縣衙的氣氛卻煥然一新了。

明顯的感到一股子朝氣蓬勃,一股子能夠振興大明的蒸蒸日上。

走進縣衙的後院,太子朱慈烺和顧炎武兩人在涼亭內,又在商談關於密雲縣的一些事宜。

朱舜本來是想讓大弟子宋士慧在太子面前露臉,讓他主動去介紹密雲水庫的情況,這樣也能給大明未來的天子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宋士慧是個不喜歡張揚的性子,居然是拒絕了這個官員們夢寐以求都得不到的機會,希望恩師把密雲縣的水庫情況告訴給太子殿下。

朱舜拗不過大弟子宋士慧,沒有辦法,只能替他把這件事給說了。

這樣也好,憑藉朱舜的口才,比起宋士慧親自說更能在太子朱慈烺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朱舜簡單的介紹了一遍密雲水庫,話還沒說完,太子朱慈烺和顧炎武全都衝了出去。

不是走,也不是跑。

而是衝!

朱舜已經預料到密雲水庫會給太子朱慈烺和顧炎武帶來很大的衝擊,但是沒想到這個衝擊這麼大。

這兩人急切的連護衛都沒來得及喊上,直接騎上遼東大馬趕往北方的密雲水庫。

陸軍講武堂的學員看見這個情況,也是趕緊騎上遼大馬,用鞭子不停的抽打遼東大馬追了過去,免得太子殿下出了什麼意外。

朱舜是在密雲水庫附近的簡陋房間內住了一晚,第二天過來找的太子朱慈烺。

等到太子朱慈烺和顧炎武趕到密雲水庫,剛好是一個晴空萬里的中午。

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
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