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

工人會堂的後面有一個小門,走過小門是一間小院,朱舜和戰略處的兩位成員以後正常住在這裡,推進蒸汽時代的進程。

混凝土澆築的小院很簡單,左右兩邊分別是六署的公舍,正對大門的正堂是朱舜的公舍,正堂左右兩邊是三處的公舍。

再往後,就是朱舜和一些署政平時睡覺休息的廂房。

會首公舍裡,胡瞎子和楊百歲心神不寧的坐在裡面,等着會首的到來。

就在兩個糙漢子等的快要睡覺了,朱舜帶着宋應升曹文耀走進了會首公舍,兩人趕緊坐直了身體。

兩名糙漢子旁邊還有一名少年,長着一張國字臉,身上有一股子少年人身上罕見的老成持重。

如果不是那張臉容過於稚嫩,說他是三十而立都有人信。

少年看見曹文耀走了進來,板着的一張國字臉,露出了笑容,跑過去推曹文耀的輪椅。

曹文耀從來不會讓任何人推他的輪椅,今天卻一反常態的讓少年推着輪椅。

少年說了一句話,解答了幾人心裡的困惑:“爹。”

胡瞎子楊禿子聽到這名少年喊了曹文耀一聲爹,臉上的表情有些激動,沒想到這個少年就是遼東雙蛟之一的曹鼎蛟。

袁督師都對曹變蛟曹鼎蛟兩兄弟有着極大的評價,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了一句‘此二子,日後必是大明雙壁’。

作爲老爹曹文耀,名聲也跟着大漲,都說他會生兒子,兩個兒子打仗一個比一個生猛。

曹鼎蛟倘若是留遼東,以後的成就不可限量。

但是老爹曹文耀回家了,曹變蛟曹鼎蛟兩兄弟就得有一人回去侍奉雙親。

曹鼎蛟不顧兄長的反對,毅然決然的回家侍奉雙親了,把功成名就的機會留給了兄長。

曹鼎蛟今天過來,是朱舜專門找曹文耀商量過以後,得到了他這個父親的同意,讓他在自衛處擔任一個要職。

正堂的主位上,有一張紫檀做的大書案,後面放着一張紫檀官帽椅。

紫檀書案上放着湖筆、宣紙、端硯、程墨。

朱舜坐在紫檀官帽椅上,開始談論關於自衛隊的事宜:“今天叫各位過來,是爲了儘快把自衛處的框架搭起來。”

“自衛處,分爲兩營一大隊,分別是步兵營,火箭營,狙擊大隊。”

“這裡有一份關於兩營一大隊的編制,你們三人看看。”

團練鄉勇的編制同樣不能與朝廷官職名稱相同,朱舜決定使用後世的軍隊編制。

行軍打仗向來講究兩個詞,快速,高效。

大明的編制有些混亂,很容易造成底層那些大字不識幾個的軍士,不清楚官職大小,造成指揮上的混亂。

這種混亂放在平時,沒有太大的影響,如果放在戰時,很有可能造成一次大潰敗。

後世的軍隊編制就是一種很簡單高效的編制,通過肩章,很清楚的知道對方是什麼級別,即便是不認識軍官的長相,也知道。

小小的一個肩章,就有了一種極大的好處,可以讓散兵遊勇迅速形成戰鬥力,團結在級別最高的軍官麾下。

戰場上的散兵遊勇,不管是大明也好,建奴也罷,只能向後方潰逃,沒有了半點戰鬥力。

誰也不認識誰,誰知道官大,還是官小。

朱舜剛開始是準備照搬後世的軍隊編制,曹文耀宋應升兩人聽到肩章制度,也是驚奇於朱舜真是個全才,治軍也有這麼高深的見解。

不過兩人卻對軍隊編制進行了簡化,剔除了上尉少校制度,只是用班長排長連長。

團練鄉勇都是沒讀過書的鄉下人,又是連長又是上尉的,太過繁瑣,很容易讓他們搞不清該聽哪個的。

直接用班長排長連長,配合肩章制度。

關於肩章圖案,朱舜和兩位戰略處的參謀,也商討了很長時間,最好能讓鄉勇們一眼就能認出。

商量了幾天,最終決定使用銅錢和銀子,在肩章上繡銅錢和銀子作爲區分。

另外銅錢肩章,也不能叫做一文肩章二文肩章,文這個字顯的太過廉價,不利於建立等級感,改爲銅錢的錢。

最後又敲定了一些細節,兩名戰略處參謀也覺的沒有任何問題了,就把肩章制度定了下來。

全營使用三三制度,以連爲作戰的基本單位。

一個班十人,班長佩戴一錢肩章。

三個班一排,一共三十人,排長佩戴二錢肩章。

三個排一連,一共九十名作戰步兵,另外每連配備一個炊事班,一個通訊班,一個內務班,一共是一百二十人,連長佩戴三錢肩章。

營,下屬三個連,一共三百六十人,另外配備直屬的警衛排,通訊班,內務班,還有一個營參謀部,共計四百二十人,營長佩戴一銀肩章。

狙擊大隊的成員,普通成員直接給班長待遇,佩戴一錢肩章,五人小隊長二錢肩章,五十人中隊長三錢肩章,百人大隊長一銀肩章。

步兵營和狙擊大隊的武器裝備好辦,尤其是目前只有中隊規模的狙擊大隊,配備2.5倍鏡的300式線膛槍,可以保證300m內精準射擊。

關於最爲重要的火箭營裝備,朱舜和兩名戰略處參謀經過商討,三人發射一支火箭,其中兩人負責搬運,一人負責測量距離和點火。

火箭營一次可以發射八十一枚火箭。

關於團練鄉勇的待遇,朱舜和曹文耀宋應升兩人也商討了很長時間,決定大幅度提高團練鄉勇們的待遇。

普通鄉勇三兩銀子月錢,班長五兩銀子,排長十兩銀子,連長二十兩銀子,營長五十兩銀子。

兩營一大隊的營長和大隊長人選,也定好了,就從胡瞎子楊百歲曹鼎蛟三人裡面選擇,至於怎麼選,就看他們三人自己的主意了。

胡瞎子楊百歲這幾年被朱舜強制要求學了字,他們倆也很羨慕讀書人,就拼命識字。

雖然已經過了識字的最佳年紀,但是兩人還算努力,作不了詩詞歌賦,查看手裡的批文還是沒有問題。

胡瞎子楊百歲其實都想擔任狙擊大隊的大隊長,一來這是他們倆的老本行,二來兩人很是享受戲文裡說的千里之外取人首級的快感。

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
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永世佔據南洋的辦法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