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

洪承疇擔任遼東總督的幾天後,正好是京師大學堂招納學子的日子。

朱舜更沒有那個閒心去關心洪承疇是大明的遼東總督,還是滿清的兵部尚書。

他要爲京師大學堂的招納學子做準備了,今年招納學子比過往幾年都要隆重得多,作爲山長的朱舜和教育暑暑的政宋應星一起到場,那是毋庸置疑的。

太子朱慈烺今年也來了,經過朱舜這些年的培養在這位大明未來的皇帝心目中,京師大學堂的招納學子遠比科舉重要多了。

因爲凡是能夠進入京師大學堂的學子,以後可都是能夠中興大明的科學家。

科學家這個新詞要是被東林黨人聽到,不知道又要掀起多麼大的波瀾了,一些低賤匠人所用的奇技淫巧還能竟然能自成一家。

簡直是對學識最大的侮辱,東林黨必然會想盡辦法讓這個科學家消失在大明。

在太子朱慈烺心裡真正配不上一個家字的,是那些整天鑽研八股文的酸腐儒生,不可否認八股文和儒家學說對大明的穩定和統治有着重要作用。

但大明的儒家學說不過是程朱理學,早就偏離了儒家的本意,儒家的精氣神一點也沒有了,是剩下一門鑽營官場的學說。

說白了就是一場把當官當作生意的學說,程朱理學首先就喪失了聖人當年創立儒家學說時就有的包容性。

過去的儒家學說連墨家學說黃老學說都能吸納,現如今的程朱理學,與其說是儒家不如說是儒教了。

別說容納其他學說了,就是同爲儒家學說卻是不同流派的學問,都已經出現很多激烈的道統之爭。

太子朱慈烺坐在京師大學堂噴泉廣場的高臺上,今天還特意換上了翼善冠盤龍赤袍,顯示對京師大學堂的支持,以及對工業中學學子們的激勵。

京師大學堂的招納學子一年有兩次,分別是在立春,立秋。

朱舜建立的工業教育體系已經初見成果,學子的培養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就算朱舜去除了音樂、美術、計算機等不必要的課程。

還是得五年以上才能進入京師大學堂,大明現在急需科技人才,就沒那麼多窮講究了,還要給學生們設立什麼體育美術之類的課程。

術業有專攻,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最大的長處就是精通科學,他們再怎麼研究音律丹青也沒有儒生們精通此道。

雖然只是初見成果,很多工業小學正在培養的稚子還沒徹底成長起來,人數比較稀少。

但是隻用兩三年時間就能進入工業中學,並且只用一年的時間就來參加京師大學堂策試的工業中學學子們,個個都是數理化方面的英才。

在朱舜的設想裡,工業中學每年能有一成的學子進入京師大學堂就不錯了,但這一次的成績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

所有來參加策試的工業中學學子們,這些年歲都不超過十六歲的少年們,全員通過。

京師大學堂再添一百三十五名數理化英材。

朱舜坐在噴泉廣場前的高臺上,平靜的臉容忍不住笑了,笑的極其暢快。

幾年前撒下的科學種子,終於開始豐收了。

太子朱慈烺也是笑了,他很清楚京師大學堂這一次能招收這麼多新學子,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的影響。

最多兩年,這些新學子將會進入軍工、化工、機械等等各個工業體系,爲大明的工業化進程加快進度。

爲大明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就在朱舜準備離開這裡,轎伕頭子走了過來,滿臉的爲難,像是有什麼話要說。

朱舜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從遼東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殘疾軍士,露出這麼一副有些窩囊的表情,停下腳步說道:“都是自己人有什麼話就直說,不必遮遮掩掩。”

轎伕頭子聽到工業侯朱舜開口了,也就不再遮遮掩掩了,有些尷尬的說道:“侯爺,有個郎中兒子也想進入京師大學堂。”

“只是他沒有學過一點工業派的學問,聽說侯爺的幾名弟子以前也當年也沒學過,只是做了一份文卷,通過以後變成了侯爺的弟子。”

“這個…這個…”

接下來的話,這個連死都不怕的高大漢子,畏畏縮縮的不敢往下說了。

朱舜知道他這是什麼意思,想開個後門。

朱舜很瞭解轎伕頭子的脾氣,就算是他親兒子被砍頭,他也不會過來說出讓朱舜爲難的事情。

今天給一個外人求情,身份還是郎中的兒子,看來這個治病救人的郎中曾經對轎伕頭子有大恩。

朱舜不在乎什麼走不走後門,只要有才,來者不拒。

不管他能不能通過,朱舜很佩服這個孩子的膽略和志向。

想成爲堂堂工業侯朱舜的弟子,單是這份膽略,就比很多學子強上太多了。

太子朱慈烺也對這麼有膽略的這個孩子產生了興趣,跟着先生朱舜一起去了山長公舍,等着那個孩子的到來。

半炷香以後,轎伕頭子領着一個孩子走了進來。

據他所說這個孩子今年不過十四歲,看到這個孩子的長相讓朱舜和太子朱慈烺都有些啞然失笑。

五大三粗的樣子哪裡是一個十四歲的孩子,說他是三十歲的壯漢都有人信,而且一點也不像郎中的孩子,倒是轎伕頭子這個遼東悍卒的孩子。

不過這個孩子的心思十分縝密,只是快速掃了一眼就分辨出了誰是朱舜,誰是太子朱慈烺。

看起來長得五大三粗孩子比轎伕頭子還像一名遼東軍士,做起事來卻是斯斯文文:“學生見過侯爺,見過太子殿下。”

他這個行禮的順序,讓朱舜高看了他一眼。

按照身份的高低,太子的身份確實比他這個工業侯要高,一般人見了他們倆也會先給太子朱慈烺行禮。

但這樣不僅不會讓太子朱慈烺高興,還會讓在太子陷入一個尷尬境地。

倘若朱舜只是普通的侯爺也就算了,但他還有一層身份那就是太子朱慈烺的先生。

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
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六十一章 大明第一家火器局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