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

薛延陀大軍是在夜間抵達九原城,九原城城門緊閉,城牆上的守城士兵整夜都聽見城外的動靜,感覺到處是走動的敵人,聽見他們的吼聲和罵聲,他們燒燬城外民衆搭建的房屋,填平壕溝,砍倒樹木。

這一次郭宋沒有在城外撒佈蒺藜刺,上一次讓薛延陀軍吃了大虧,這一次故技重施效果不會太好,而且後遺症很大,會對豐州百姓的生產生活造成巨大的威脅。

黑暗中,不知道多少薛延陀軍隊兵臨城下,但到了早晨,朦朧的晨曦悄然降臨豐州原野之時,答案揭曉了,在城西數裡外,密密麻麻都是白色或者黑色的帳篷,就如同一夜之間長出的蘑菇羣。

城外唐軍挖掘的十幾條壕溝都被填平了,整個西城外一馬平川,清理得異常平整,非常適合大型輪式攻城武器前進。

這不是聲東擊西,而擺在桌面上的戰術,薛延陀大軍要從西面進攻,唐軍也做出了相應的部署,城頭上部署了六千名作戰將士,滾木礌石在城頭上堆積如山,西城內平臺上的二十架大型投石機已調試完畢,由一千名民團士兵負責操縱。

在內外城之間還部署了五千名弓弩手,他們發射的弩矢和箭矢將對臨城五十步內的敵軍造成打擊。

城樓上,郭宋注視着遠處的薛延陀大軍,他對旁邊幾名大將道:“薛延陀的攻城術學自葛邏祿人,而葛邏祿人的攻城術又學自大食人,我們切不可輕敵。”

幾名大將躬身施禮,“請使君放心,卑職絕不敢輕敵!”

這時,遠處傳來了轟隆隆的戰鼓聲,衆人快步下城,上了外城牆,只見遠處數裡外薛延陀軍開始集結,郭宋令道:“傳令全軍上城,準備作戰!”

城頭上也響起了急促的戰鼓聲,‘咚!咚!咚!’唐軍士兵從四面八方奔上外城牆,弓弩手和投石機手也迅速各自就位。

城頭上大旗招展,六千士兵列隊整齊,一根根長矛在陽光下閃爍着寒光,在他們身後是一千鋼叉手和一千投石機操縱士兵。

唐軍守城比較有章法,一般以五十人爲一隊,五十人中,二十名長矛手,二十名弓箭手和十名投石手,然後由一名隊正指揮,他們經過無數次訓練,配合十分默契。

‘嗚——’原野上響起了低沉的號角聲,薛延陀人的大軍出現了,如潮水般緩緩向前奔涌。

事實上,薛延陀人的兵力並不多,只有一萬八千人,和城內唐軍人數相仿,但這一戰他們又不得不打,草原上一向尊崇弱肉強食,強者恆強,他們前年秋天一場慘敗,嚴重削弱了薛延陀在草原上的地位,很多原本依附他們的小部落開始首鼠兩端,漸漸向逐漸強大的思結部靠攏。

薛延陀可汗薛蠻頭急於要發動一場戰爭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在靈州、豐州和思結之間,他最終選擇了實力較弱的豐州,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這是證明自己最好的方式。

不過薛蠻子在這場尚未打響的戰爭中也犯下了一個錯誤,他不該分兵,原本是兩萬兩千人,其中四千人被分出去,結果被唐軍集中兵力殲滅了三千六百人。

薛蠻頭痛定思痛,不敢再分兵,也不再試探進攻,而是集中一萬八千軍隊全力攻打西城。

“攻城準備!”

隊伍閃開,從後面出現六隻木製大滾輪,就像一隻只兩邊裝上輪子的大酒桶,高達一丈,寬兩丈五尺,這叫滾輪,用來防禦城頭上的箭矢和投石機。

三千名弓箭兵站在木輪下,後面是扛着攻城梯的八千主力,再後面,還隱隱看見了十幾座高達三丈的攻城巢車和攻城槌。

薛蠻頭戰劍一揮,厲聲高喊:“出擊!”

‘咚——咚——咚——’

極有節奏的戰鼓聲敲響了,六隻大木輪被士兵緩緩推動,一萬餘薛延陀士兵殺氣騰騰向城牆撲來.......

“投石機準備!”

樑駒兒一聲大喊,一千名士兵奮力拉拽,裝有大石的拋竿一點點被壓低,前段裝有數千斤大石的鐵箱子漸漸上升。

這是最簡單的自重式投石機,就像蹺蹺板一樣,短的一端是數千斤重的大石,長的一端是拋竿,拋竿最頂端是投兜,裡面裝了一塊五十斤重的石頭,兩端極度不平衡,但全靠數十名士兵拉拽,才讓拋竿漸漸下沉,只要士兵一鬆手,前段下沉,拋竿便將大石重重拋出去。

木輪滾動,漸漸靠近了城池,木輪進了三百步線,紅色指揮旗揮動,樑駒兒大喊道:“發射!”

二十架大型投石機同時發射,二十塊大石驟然發射,‘嘭!嘭!嘭’,二十塊大石飛射出去,以一道道曲線劃過天空,直射密集的人羣。

薛延陀士兵,四散奔逃,躲避石塊灌頂,但還是有士兵逃跑不及,被大石砸得骨斷筋折,腦漿迸裂,當場慘死。

‘轟!’一隻大木輪被砸中,木塊碎裂,砸穿一個大洞。

但大石砸中木輪並沒有能阻止它前進,也沒有傷到躲在木輪後面的弓箭手,巨石接二連三砸下,薛延陀士兵的傷亡逐漸加大,唐軍將大石打磨得比較光滑,大石落地後會順着慣性向前猛衝二十餘步才停下來,大部分傷亡士兵都被大石撞倒。

這時,大木滾推進到距離城牆一百五十步左右,城頭上箭如雨下,三千薛延陀弓箭手躲在大木輪背後,躲避着城頭上的箭雨,但還是有士兵被射中,慘叫着倒地。

很快,城頭上的箭雨更加密集,從城內的射來的弩矢匯入其中,而與此同時,大木輪也進入了薛延陀人的弓箭射程,三千薛延陀弓手以大大木輪爲掩護,一起向城頭放箭,雙方箭雨形成了一大片烏雲。

城頭上的箭矢漸漸減少,後面的攻城主力吶喊着衝上來,他們手執長矛,扛着攻城梯,頂住密集的箭雨一路飛奔,不斷有人被射倒,傷亡慘重。

但攻城士兵還是衝到城下,搭上梯子,一隊隊薛延陀士兵奮力向上攀爬,頭頂上的滾木礌石如雨點般砸下........

........

長安政事堂,五名相國正襟危坐,右相常袞將幾份御史的彈劾書抄寫本傳給衆人,“大家請過目吧!這是監察御史陳倫彈劾三鎮經略使郭宋的報告。”

顏真卿打開報告細看,他心中微微嘆息,郭宋五大罪狀中,第二項就是擅自挪用朝廷專項經費,用於修建城牆,自己早就知道有人會用這件事做文章。

彈劾書上是郭宋的五大罪狀:

第一,未經朝廷允許,私下和思結部達成結盟協議,嚴重逾規了他的權限;

第二,擅自挪用朝廷專項經費,用於修建城牆;

第三,未經工部批准,擅自增高城牆,同時建造內城牆;

第四,未經朝廷許可,擅自分配土地,分配標準也是自作主張,嚴重超過大唐律規;

第五,未經戶部批准,擅自和災民簽署移民協議,將災民變成移民,造成了勝州和夏州的大量空戶。

每一條都針對性極強,每一條都是重磅,如果屬實,那誰也救不了郭宋。

“顏相國,你去過豐州巡視,這五條彈劾你應該很熟悉纔對!”常袞話音中充滿了挑釁地望着顏真卿道。

顏真卿平靜道:“第二條和第三條確有此事,其他三條我也不知。”

常袞冷笑一聲道:“其他三條你到底知不知我且不深究,但你既然知道他犯了第二條和第三條罪責,你爲何不向朝廷說明,還保持沉默包庇他?”

顏真卿不慌不忙道:“首先我並不認爲這是什麼罪責,當然也談不上包庇,但我確實承認他所爲不妥,我所以我讓他開春後向朝廷補辦手續。”

“這明明是嚴重逾規,爲什麼顏相國還要包庇他,我不理解,請解釋!”常袞的口水幾乎要噴到顏真卿臉上。

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十四章 誤入密洞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
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十四章 誤入密洞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