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

郭宋帶着士兵們從東城門進了九原縣,一場大戰已過去了四個月,民衆也漸漸從戰爭的陰影中恢復。

冬天是九原縣最平靜的季節,城外的茫茫原野被大雪覆蓋,到處是天寒地凍,一萬多百姓只能在城內生活,每天各家酒館都坐滿了客人,打一角酒,點兩樣小菜,吹牛聊天,可以度過一天。

簡單的生活一天天的重複,單調而平靜,偶然會有人家辦喜事,吹吹打打走過大街,給平靜的小縣內增色不少。

郭宋剛進縣城,便遇到了騎馬過來的錄事參軍薛長壽,郭宋見他帶着個小藥童,揹着藥箱,不由啞然失笑道:“又有人家找你了?”

一場戰爭把薛長壽的神醫名聲也打出來了,經他手搶救的傷兵無一人陣亡,轟動了整個九原縣,這幾個月,幾乎天天都有人家請他上門看病,若不是他不負責配藥,城內幾家小醫館都要關門大吉了。

薛長壽苦笑一聲,“今天是冷家的老太爺病倒了,他們家人就坐在我的官房門口不肯走,若實在不行,我還是幹老本行吧!”

郭宋微微笑道:“能者多勞,只要不影響公務,你儘管去給人看病。”

“現在倒不影響,以後會不會影響我也不知道,再說吧!”

薛長壽嘆口氣,向郭宋拱拱手,便帶着藥童走了。

郭宋回頭吩咐道:“把銀狐送到我家裡去,其他獵物你們自己分了。”

交代完,他催馬向官衙而去。

郭宋的官衙是原來的豐州刺史衙門,位於縣衙對面,之前的豐州刺史是朔方軍長史李慧兼任,豐州就兩座縣,州衙幾乎沒有什麼事情,李慧從不過來,州衙內也沒有什麼官員,是一座冷冷清清的衙門。

郭宋兼任豐州刺史後,便將豐州州衙作爲自己官衙,將它修葺一新,包括三鎮兵馬使官衙,朔方節度副使官衙以及豐州刺史官衙,一座衙門,三塊牌子,裡面官員有十幾餘人,不光管豐州事務,還管三座受降城的全部軍政事務。

郭宋走進自己官房,他們的官房是一座種有兩株大樹的小院,小院有三四間屋子,除了他之外,還有記室參軍曹萬年和錄事參軍薛長壽的官房。

記室參軍相當於機要秘書這個職務,替郭宋整理文書,寫各種報告,不光是對朔方節度府,還要向朝廷交差,每天上午都十分忙碌,但到下午就幾乎沒事了,曹萬年便專心溫習功課,晚上,他還要和十幾名有志科舉的士子一起去九原縣一個老舉人家中上課。

郭宋走進院子,便看見曹萬年正埋頭抄寫功課,他笑了笑,沒有打擾曹萬年,而是進了自己官房。

官房裡寬大而簡潔,只有一張坐榻,一張桌子,一個櫥子和一排書架,他兩天沒有回來,房間沒有點火盆,十分寒冷。

這時,兩名小廝擡進一隻大火盆,裡面的炭燒得正旺,郭宋拖過一把小凳子,坐在火盆邊,一邊烤火,一邊翻閱桌上的一份年度報告,每年三月底之前,各州刺史都要向朝廷書面彙報上年的各種情況,然後朝廷會根據情況宣召部分刺史進京述職。

報告是曹萬年寫的,按照以前年度報告的格式來寫,包括民生、政務、吏情、農業、稅收等等.......

曹萬年的字寫得很不錯,文字功底很強,能用最短的幾句話把事情講清楚,內容詳實,數據豐富,寫得非常不錯,郭宋翻到最後,不由微微一怔,還有最後一部分沒寫。

他放下報告喊道:“曹參軍!”

片刻曹萬年快步走來,歉然道:“使君幾時回來的,卑職竟然不知道。”

“我也是剛回來,正在看你寫的述職報告,你拿個凳子坐下,我們一邊烤火一邊說。”

曹萬年取了一把胡凳在郭宋對面,搓着手烤火,“使君是不是覺得卑職沒有寫完?”

郭宋點點頭,“前面寫得很好,但最後一部分,就是今年的計劃,你卻沒有寫,爲什麼?”

曹萬年撓撓頭道:“前面的東西其實都是六曹送來各種報告,卑職只是摘抄,比較簡單,但最後的次年計劃,那應該是使君來決定,不是卑職能決定。”

郭宋笑道:“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嘛!採不採納是另一回事。”

“使君稍等,我去取一份建議書。”

曹萬年跑回官房,片刻,他取來一份建議書,遞給郭宋。

郭宋打開建議書,裡面寫了十條,每一條都寫了幾百字,他只看了看目錄,指着第三條和第四條笑問道:“增加官衙文吏人數,完善職能,還有第四條,建立州學,培養人才,前提都是需要有大量讀書人,你覺得豐州現實嗎?”

“卑職爲此專門調查過,豐州大概有三百多名讀書人,年紀最小的十二三歲,最大的四十餘歲,現在我們三府合一,節度使副使可以不提,刺史府的事情也不多,關鍵是經略使府,朝廷的意圖很明確,讓使君主管軍政,但現在六曹參軍只管軍,而政務方面基本沒有涉及,三個受降城的政務資料我基本上沒有。

西受降城是商業城,有多少漢商,有多少胡商,子女讀書情況什麼,幾乎一無所知,現在六曹參軍光六千軍隊的軍務都忙不過來,根本沒精力顧及政務,所以招募新的官員就很有必要了。”

郭宋點點頭,“你說得很有道理,去年配備官員是按照兵馬使的職能來定人數,只管軍不涉政,現在兵馬使改爲經略使了,職能擴大,人數確實要增加,這樣吧!你立個方案,我批准後讓薛參軍儘快實施。”

“卑職遵令!”

郭宋又笑道:“至於辦學確實有必要,但要增加蒙學和縣學,不能只考慮州學,另外你再加幾條,一是恢復豐州村落,二是軍隊屯田,三是鼓勵移民豐州,四是發展畜牧業,把這四條加進去,再加上你的十條,基本就完善了。”

曹萬年想了想道:“移民豐州今年就開始,是不是太急了一點?”

“不是你想的那樣,今年我是想把軍隊家屬遷移到豐州來,六千士兵先來三千戶,那也是一萬多人口啊!如果今年遷徙來不及,但至少要把前期各種準備做好。”

“卑職明白了,卑職會詳細寫進報告。”

曹萬年躬身施一禮要走,郭宋又道:“你自己也要招募三名從事,豐州麻雀雖小,但五臟也會俱全,以後事情會很忙,多招三人,減輕你的負擔。”

“多謝使君關心,卑職告退。”

曹萬年匆匆回去房了,郭宋又仔細看了一遍報告,提出十幾處修改點,這才把報告還給曹萬年,他自己先回府了.......

郭宋目前住在刺史府,刺史府原本也是空宅,已經修葺完成,佔地約十畝,是一座三進院子,還有東西兩座側院,目前府宅有十幾個家僕,除了小魚娘是郭宋從京城帶來以外,其他十幾人都是從靈州奴隸市場買回來的官奴。

唐朝的人身依附還是大量存在着,賣身爲奴,沒爲官奴,莊園蓄奴等等現象都很普遍,一直到宋朝實行平民制度,嚴格限制奴隸存在,情況才略有好轉。

買回來的官奴包括三名年輕男子,七名年輕婦女和四名孩童,事實上,這裡面有三戶人家,三對夫妻和四個孩子,都是因爲家人犯罪而被連累沒爲官奴。

郭宋對他們很不錯,給他們房子,包吃住,另外還有月俸,讓他們在府中各施其職,有馬伕、車伕、廚娘,有雜工,另外還有一個老管家,老管家也姓樑,是樑會河介紹給郭宋的,五十歲,豐州本地人,在樑家做了二十年管事,想回家鄉豐州了,樑會河就把他介紹給了郭宋。

雖然人不多,但房宅不顯得那麼冷清了。

郭宋回到府中,直接來到自己後院書房,後宅有四座院子,郭宋獨自住一座院子,小魚娘和另外兩名丫鬟住在隔壁院子,不過有小門相連。

小魚娘負責伺候郭宋起居,但她可不是奴隸,她是自由身,隨時可以離開豐州回京城,郭宋給她開了每月二十貫錢的高俸,雖然小魚娘剛開始有些不情願,她不願把自己和郭宋的關係變成僱傭關係,但最終她想通後,還是很高興地接受二十貫的高俸。

“公子回來了!”

小娘魚笑着迎了上來,給他脫了外袍,笑道:“那隻銀狐的皮毛很漂亮,該怎麼處理?”

“你把它交給樑管家,讓他找一個上好的店鋪鞣製。”

郭宋坐下喝了口熱茶,又問道:“這兩天我不在有什麼事情嗎?”

“沒什麼事情,就收到一封信,可能過些天靈兒姐要來豐州,樑大哥的意思是,讓她住在我們這裡。”

郭宋點點頭,樑武住在軍營,總不能讓樑靈兒也住在軍營吧!

“可以,你給她收拾一間屋子,讓她和你住在一起好了。”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江城混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二十章 甘雷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江城混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二十章 甘雷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稽私風暴(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