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

亳州北部的官道上,一名頭戴紗帽的中年男子正騎馬緩緩而行,後面還跟着十幾名士兵,這名男子正是揚州刺史王珪年,他奉晉王郭宋的調令,臨時去亳州出任難民營長史,負責照管數十萬從宋州逃來的戰爭難民。

王珪年出身江南王氏,東晉時,他的家族曾是江南最有權勢的望族,曾有‘王與馬,共天下’的美譽。

時隔數百年,江南王家已漸漸沒落,而太原王氏在唐朝卻混得風生水起。

王珪年得到了淮南節度使陳少遊的重用,從縣令提拔爲長史,又從長史出任楚州刺史,再從楚州刺史轉任官階更高的揚州刺史。

他自身確實也能力出衆,把揚州治理得井井有條,連朱泚攻佔揚州後,劉思古也極力推薦他繼續出任刺史。

對出任難民營長史,王珪年沒有什麼壓力,當年他在楚州任刺史時,李希烈塗炭江淮,大量百姓從淮北逃來楚州,足足有十餘萬人,他缺糧缺人缺帳篷,但最終還是把十餘萬難民妥善照顧好,這是他的經驗,何況現在什麼都不缺,他更不用擔心了。

只是晉王殿下怎麼會看中自己,讓他來挑這個擔子,王珪年猜測是政事堂推薦了自己,那就說明自己在揚州的成績得到了肯定,這讓王珪年心中充滿了期待,是不是揚州任期結束後,自己就能入朝爲官了?

這時,有士兵指着遠方一座城池大喊道:“使君,那就是譙縣!”

王珪年點點頭笑道:“走了一路,終於到了!”

遠處一隊騎兵疾奔而來,片刻奔至眼前,爲首一名將領抱拳道:“請問可是從揚州過來的王刺史?”

王珪年點點頭,“我正是!”

將領連忙道:“卑職是中郎將趙巍,奉楊猛將軍之令前來迎接刺史到來!“

王珪年並不奇怪楊猛派人來迎接自己,他昨天已經派一名手下先一步來報信了。

他微微笑道:“辛苦趙將軍,楊猛將軍現在可在?”

“在難民大營內,他已經焦頭爛額了,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王刺史早點到來。”

王珪年呵呵一笑,“趙將軍太誇張了!”

“不!不!卑職一點都沒有誇張,使君去了就知道了。”

.........

衆人一路來到了難民大營,難民大營位於譙縣北面,離縣城只有兩裡,大營橫向駐紮,延綿出十幾裡。

這時,楊猛已經在大營門口等候,他盼王珪年到來,真的是脖子都盼酸了,他手下雖然也有幾個文官,但他們都沒有處理難民的經驗,也沒有王侑那樣的能力。

基本上所有的擔子都壓在楊猛身上,大營內已經有二十餘萬難民,每天吃喝拉撒,給楊猛帶來極大的壓力,使他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各種煩惱的事情堆積如山。

“將軍,他們來了!”有士兵指着遠處一行人喊道。

楊猛大喜,回頭對幾名文官厲聲道:“王刺史是晉王殿下親自指派來主管難民事務,爾等不得無禮,不得怠慢,否則軍法從事!”

幾名文官嚇得諾諾答應。

不多時,王珪年一行來到了近前,楊猛迎上前大笑道:“王刺史,我總算把你盼來了!”

王珪年翻身下馬,上前拱手笑道:“讓楊將軍久等了!”

“等一等倒沒有關係,我就怕王刺史不肯來啊!”

“怎麼會那呢?晉王的調令,我怎敢不從!”

楊猛熱情地挽住他的胳膊,給他介紹了幾名文官,這次王珪年沒有帶手下同來,他就要這些文官協助了。

王珪年很客氣地和衆人打了招呼,他被衆人簇擁着來到大帳,楊猛在大帳內舉行了一個簡單的接交儀式,終於把難民營的大權交給了王珪年,他也如釋重負。

“王使君,人財物你儘管開口,只有我有,都滿足你!”楊猛爽朗地笑道。

“現在天熱,需要的東西不多,糧食、帳篷和藥材之類,但重要的還是人手。”

王珪年很有經驗,他知道人力充足是最重要的,其他就是糧食、帳篷之類必須物資。

“糧食足夠,帳篷現在有三萬頂行軍帳,很快又會送來一批,估計也有幾萬頂,至於人力,我給先生一萬軍隊,夠不夠?”

王珪年嚇一跳,連忙擺手道:“要不了一萬軍隊,三千人就足夠了,另外,最好還多要一些讀書人,只有幾個文官的話,人數還是少了一點。”

“沒問題,譙縣是州治,有很多官員,還有學校,我之前找了幾百人,但感覺沒什麼用,所以讓他們回去了,如果使君需要,我把他們都叫回來。”

王珪年微微笑道:“文士怎麼會沒有用,只是將軍用的方法不對罷了,煩請將軍派人把他們都召回來,文士很重要。”

“好!我這就去安排。”

楊猛抱拳行一禮,匆匆出帳去了。

王珪年又對幾名文官笑道:“走吧!咱們去大營看看,瞭解一下情況。”

幾名文官連忙大營,衆人簇擁着王珪年向外面大營走去。

.........

在宋州北部,一支六萬人的大軍浩浩蕩蕩在官道上行軍,旁邊便是汴河,河內緩緩行駛着一支船隊,滿載着糧草物資。

大軍已經過了襄邑縣和寧陵縣,正向八十里外的州治宋城縣殺去。

這時,一名斥候騎兵疾奔而來,沿着隊伍疾奔,片刻來到帥旗下,斥候向王仲謀抱拳行禮道:“啓稟大帥,前方三十里外發現敵軍,約有一萬人左右!”

王仲謀眉頭一皺,怎麼才一萬人,有點不對啊!

“那一萬軍隊是在原地等候,還是向我們走來?”王仲謀又問道。

“回稟大帥,是原地等候!”

“再探!”

“遵令!”斥候行一禮,騎馬飛奔而去。

王仲謀沉吟片刻,問副將周瓏道:“你怎麼看?”

周瓏想了想道:“大帥,仇敬忠善於奇兵獲勝,卑職認爲平原地區,他無法利用地形獲勝,要麼就是誘敵深入,他在半路伏擊我們。”

“你認爲他是在用一萬軍隊作爲誘餌嗎?”

“卑職是這樣認爲的,大帥可以再詢問一下張將軍的想法。”

周瓏說的張將軍,是指虎賁衛左將軍張庭安,目前也是王仲謀的副將,張庭安是肖萬鼎的部將,不屬於豹韜衛,就算出於尊重,也需要問問他的意見。

王仲謀點點頭,對親兵令道:“去把張庭安將軍請來!”

親兵催馬飛馳而去,不多時,便副將張庭安帶了過來,張庭安統率一萬騎兵,他們走到隊伍中部,沒有和王仲謀在一起。

“大帥有何事找我?”張庭安催馬上前問道。

“剛纔斥候來報,前方發現一萬敵軍,我們懷疑這是一個誘餌,將軍怎麼看?”

張庭安爲人很驕傲,他統率的一萬騎兵是朱泚軍隊少有的兩支騎兵之一,另一支騎兵是八千宮廷侍衛軍。

正因爲統領騎兵,加上張庭安自身的資歷很老,所以他一直就是超凡脫俗般地存在,就算對肖萬鼎,他也一向態度冷淡,更不用說和沒有關係的豹韜衛了。

張庭安冷笑一聲道:“請問大帥,對方有騎兵嗎?”

王仲謀不解他的意思,只得老老實實答道:“應該沒有騎兵?”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用騎兵斬斷他的退路,大帥率大軍將這個誘餌一口吞下去。”

王仲謀沉思片刻道:“以仇敬忠的老奸巨猾,他應該也想到了我們會這樣幹,我覺得還是謹慎一點好。”

“大帥過慮了,騎兵的優勢就在於高速奔行,即使被對方步兵包圍,騎兵也能迅速擺脫對方,但如果抓住這次機會,我們可以旗開得勝,大大鼓舞士氣。”

王仲謀見張庭安一心想出兵,便不再堅持,點點頭道:“既然如此,張將軍可率本部從北面繞到敵軍身後,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本帥會率軍接應!”

“遵令!”

張庭安當即率領一萬騎兵向東北方向奔去,繞向對方身後,王仲謀也隨即下令加快行軍速度。

在王仲謀的率領下,五萬大軍開始小跑奔向宋城縣........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十四章 誤入密洞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臨軍營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十四章 誤入密洞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臨軍營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