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

不多時,劉豐匆匆走進內書房,躬身行禮,“參見陛下!”

“相國免禮平身!”

朱泚吩咐賜座,又道:“相國給朕帶來了什麼好消息?”

朱泚的言外之意便是說,他可不想聽劉豐訴苦,或者是籌措不到軍俸的消息。

劉豐着實爲難,但又不能不說,他只能硬着頭皮道:“微臣帶來兩個消息,一個是籌措軍俸,已經有點眉目了......”

不等劉豐說完,朱泚便打斷他的話,“什麼叫有點眉目,你把話說清楚,眉目究竟是指什麼?朕不想聽虛言!”

“陛下,眉目就是指微臣想到了籌措軍俸的辦法,但需要陛下批准!”

“什麼辦法?”

“陛下,微臣考慮在商家中募捐,兩百戶商家每戶捐一千貫,那就是二十萬貫,加上其他稅費收入,微臣估計能湊集兩個月的軍俸。”

朱泚可不含糊,他很清楚洛陽大商家的背景,就是三十三家權貴,包括朱泚自己在內的皇商,還有眼前這位相國,所以劉豐這個辦法分明就是讓權貴出錢。

“難道稅收沒有一點作用?”朱泚有些不高興道。

“陛下,微臣也很希望能收到大筆稅收,可事實上,那些底層百姓人家連幾十文錢都拿不出,買不起糧食,很多很多人家去城外挖野菜爲生,指望他們養活軍隊,無異於畫餅充飢,唯一的希望就是從中層百姓收點稅賦,但也不會太多,湊不夠軍俸。”

朱泚並不是傻瓜,他也是從底層過來的,他很清楚劉豐說的是事實,他眉頭一皺道:“這些商戶會有錢嗎?”

“陛下,這些年我們鑄造了幾千萬貫錢,這些錢不會流去郭宋那邊,那現在它們在哪裡去了?”

劉豐說得很清楚了,錢都在權貴手中。

“朕明白你的意思了,除了商家募捐,還有別的辦法嗎?”

朱泚一點都不傻,這三十三家權貴是他統治的根基,動搖了根基,他就別想再混下去了,所以不到迫不得已,他絕對不會對自己人動刀。

“陛下,要不然就是把大商戶梳理一下,看看有沒有可以全捐的商戶。”

“這個辦法可以!”

朱泚也立刻想到了,並不是所有的商家都是權貴開的,也有一些大商家只是依附權貴,他們自身還是獨立的,可以對這部分商家下刀,比如綢緞商朱啓發,他對外自稱是自己的族侄,每年給自己一萬貫孝敬錢,自己也默認了,像這個朱啓發就可以拿來開刀。

他心中迅速估算,搞不好能弄到百萬貫錢,他欣然道:“像冒充皇親國戚的朱啓發,朕早就看他不順眼了。”

劉豐心領神會,立刻躬身道:“微臣明白了。”

朱泚又嘆了口氣,“這樣弄錢,一次兩次可以,以後怎麼辦?劉相國有好辦法嗎?”

劉豐猶豫一下道:“陛下,微臣還真有一個長期弄錢的好辦法!”

朱泚大喜,“有什麼好辦法,快說!”

“陛下,現在黑市上一兩黃金可以兌換兩百貫錢,一兩白銀可以兌換二十貫錢,我們只要拿出一萬兩黃金.......”

朱泚嚇了一跳,“怎麼回事,黃金和白銀如此暴漲?”

這就是郭宋告訴楊密‘以黃金爲刀’的意思,用自己手中的稀缺資源去換錢,這就需要朱泚不斷提高黃金的珍稀性。

這確實是個好辦法,只是劉豐不敢說真實原因是大家都不看好朱泚王朝,只得含糊道:“估計是受疫情影響,大家心裡都比較害怕。”

朱泚負手來回踱步,他們國庫之前有三十二萬兩黃金,去年下半年向郭宋買糧食和鹽,已經耗費了一半,現在還有十五萬兩黃金左右。

拿出一萬兩黃金就能兌換到兩百萬貫錢,這個辦法倒是很不錯,這總比發行大錢要好得多。

一轉念,朱泚忽然明白了,這分明就是在變相掠奪權貴們的財富,只不過手法比較巧妙而已,這個辦法他需要再想一想。

有了兩個辦法承底,朱泚心中也輕鬆下來,他點點頭道:“黃金之事朕再考慮一下,還有什麼消息,剛纔你說有兩個消息。”

劉豐嘆了口氣道:“第二個消息確實不是好消息,昨天下午的消息,城內發現了疫病!”

這個消息讓朱泚驚得差點從軟榻上滾下來,他掙扎着要坐起身,渾身肥肉簡直要失控了,兩名宮女連忙左右扶住他,好容易才讓他坐起身。

“你說什麼?”

朱泚無比震驚道:“城內發現疫情?”

朱泚最害怕的就是這個消息,一旦疫病進入洛陽,皇宮也將難以倖免,他的小命就保不住了。

“究竟是怎麼回事?現在情況怎麼樣?”朱泚聲音都顫抖了。

“究竟是怎麼傳進來的,原因不詳,微臣派人調查,現在城內出現了至少七八例疫病死者,但估計還有很多人已經染病,只是沒有發作,目前城內人心惶惶,百姓們都在向城外逃命。”

“這....這該怎麼辦?”朱泚急得原地打轉,他完全束手無策。

這時,有侍衛稟報,“虎賁衛肖大將軍來了。”

朱泚連忙道:“速速宣進!”

片刻,虎賁衛大將軍肖萬鼎滿臉焦急地走了進來。

“陛下,微臣有急事稟報!”

肖萬鼎忽然發現劉豐也站在一旁,又問道:“劉相國可是爲疫病之事而來?”

劉豐點點頭,“正是!”

肖萬鼎躬身對朱泚道:“陛下,城內發現疫病,軍隊也十分緊張,微臣下令士兵不準出營,也嚴禁百姓進營,這樣短期可以,但長期下去也不行,微臣就想和陛下商議一下,軍隊該怎麼應對疫病?”

劉豐在一旁忍不住譏諷道:“大將軍應對疫病的經驗應該很豐富纔對,還需要向陛下請教?”

劉豐的言外之意就是說,疫病不就是你弄出來的嗎?你還要問別人?

自從肖妃被冊封爲皇后,兒子被冊立爲太子後,劉豐和肖萬鼎的矛盾表面上算是和解了,但兩人的暗鬥依然不止。

爭奪內庫的控制權是兩人鬥爭的焦點,目前朱泚的內庫是由肖萬鼎的侄子肖滌負責管理。

劉豐不止一次抨擊肖家從內庫偷竊財產,但因爲拿不出證據,也無從盤點,最終都不了了之。

肖萬鼎也隨之反擊,最近一次反擊是說服朱泚將左藏庫的三十二萬兩黃金移到內庫,由朱泚親自掌控,朱泚還真照辦了,導致劉豐掌控的朝廷失去了壓艙石。

不過今天肖萬鼎是有求於劉豐,希望劉豐能夠加強疫情的控制,所以肖萬鼎臉脹得通紅,卻忍住了,沒有發作。

“劉相國過獎了,我雖然對疫病見識多一點,但真正防控疫病,還需要劉相國來主持。”

朱泚已從最初的慌亂中穩定下來,他也問道:“劉相國有什麼好的應對之策?”

劉豐胸有成竹,不慌不忙道:“宋城縣疫病爆發,死亡慘重,主要原因就是仇敬忠封閉城門,不準百姓出逃,導致城內疫病肆虐,最後完全失控,微臣考慮我們首先要吸取宋城縣的教訓,把城內百姓疏散到鄉下去,把官府的土地分配給他們,讓他們在鄉下種田,這樣城內人口減少,傳染源頭減少,疫情就會減弱,軍隊的風險也會小很多。”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劉豐的話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但實際上漏洞百出,把百姓疏散到鄉下,他們吃什麼?住哪裡?這需要朝廷拿出大量錢糧資源來安置,而不是嘴皮子一碰就能解決。

朱泚遲疑一下問道:“如果他們不肯種田,逃到晉軍那邊去怎麼辦?”

劉豐微微笑道:“這些帶有疫病的人逃去晉軍大營,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豈不是陛下所期待的?”

旁邊的肖萬鼎也很喜歡‘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句話,最好是晉軍自己潰敗,使他們不戰而勝,收復崤函重地。

“陛下,劉相國說得有道理,憑實力,我們恐怕奪不回崤函,但有疫病相助,希望就大了。”

朱泚點了點頭,“朕同意頒佈疏散令,但前提是,解決了軍俸問題後再說。”

朱泚就是在提醒劉豐,先把該撈的錢撈足了,再考慮疏散百姓。

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
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