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

天還沒有亮,長安西市大門旁邊的常平店前便排滿了長隊,常平店隸屬於常平倉,一般都是在糧價暴漲時,它來出售平價糧食,平抑物價,是一種官方直營店。

但在郭宋治下,它有着另外一種作用,以低價出售粗糧、粗布和粗鹽,保障底層百姓的生存所需,所以長安人一般都叫它‘三粗店’,這種三粗店基本上各州各縣都有,光長安就有十幾家。

但平時它的生意並不太好,現在細糧價和細布價並不高,大米每鬥五十文,白麪每鬥三十五文,而粗麪一般是指沒有去殼磨製的小麥,每鬥二十文,磨製小麥很麻煩,耗時耗力,還不如多花十五文錢買白麪。

粗布也不好賣,二十文一匹,細布也才五十文一匹,真正的底層百姓都是直接去買麻自己織布,自己織的布算下來還不到十文錢一匹。

至於粗鹽,雖然三十文一斗,但味道很淡,三鬥粗鹽才相當於一斗細鹽,其實也合算不了多少,而且粗鹽有一股怪味,很多人不喜歡。

更重要是家裡吃粗糧、粗鹽,穿粗布衣服,會被鄰里街坊笑話,只要家境不是太糟糕,都會要點面子,不去常平店排隊。

但這幾天卻比較特殊,每家常平店每天清晨都排滿長隊,原因是朝廷開始平價供應粗糖,粗糖就是大塊紅糖,但遠沒有後世紅糖那樣細膩,顆粒比較粗。

自從天竺的熬糖術傳入大唐後,至少在天寶年間,長安就開始出現用甘蔗壓榨熬製的霜糖和赤糖了,但那是權貴們享用的奢侈品,普通百姓還是繼續吃麥芽糖或者蜂蜜。

安史之亂後,這種霜糖和赤糖一度在市場上消息,後來陸陸續續出現,但量都很少,直到去年,獨孤家族和竇氏家族大量推出了用甜菜和蔗糖熬製的霜糖和赤糖,價格也大大降低,一斤赤糖只要一貫錢,而不像從前那樣幾十貫一斤,所以長安的中產階層已經能接觸到這種從前的奢侈品。

不過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一千文一斤的東西,他們還是買不起,而這次官府售賣的粗糖只要百文錢一斤,這個消息頓時引爆了長安,十幾家常平店前都排滿了長隊,儘管每人限購一斤,都每天都能賣出上萬斤,這次投放的二十萬斤粗糖也僅僅只能維持二十天。

這種粗糖是甜菜糖,在北庭伊吾縣壓榨熬製,用駱駝從伊吾縣運來五十萬斤,同時還運來的一百萬斤安西龜茲縣棉花,現在安西的棉花,北庭的甜菜和小麥,高昌的葡萄酒已經成它們的幾大特產,這些特產利用數萬頭駱駝運輸到蘭州,再轉黃河水運到長安。

辰時一刻,也就是早上七點半,西市常平店終於開門了,幾名夥計將一袋袋昨晚稱好的粗糖擺在櫃檯上,一名夥計大喊:“今天供應一千袋,大家不要急,都能買到!”

在櫃檯前有三架銅秤,這主要是用來稱錢,現在普通百姓一般用銀錢或者銅錢,一枚銀錢相當於一百文錢,金錢也有鑄造,但都被收藏了,很少在市場上流通,主要是銀錢比較多。

目前銀錢造假沒有發現,但一吊錢做手腳卻是司空見慣,一吊錢就是用繩子穿一百文錢,但很多普通百姓都會偷偷拿掉幾枚,只有九十七八枚,佔點小便宜。

所以絕大部分商鋪都購置了專門的銅秤,百文錢往秤上一放,少了幾文,立刻就看出來了。

至於小攤小販,他們可是要一文一文數的,不需要什麼銅秤。

‘噹啷!’排在最前面的人將一吊錢放在銅秤上,天平翹動幾下,恢復了平衡。

夥計將一包糖遞給他,“請拿好!下一位。”

........

就在相距百步外的西市糖行,獨孤家族的一品糖和竇氏家族的精糖兩家店鋪內也有蔗糖和甜菜糖售賣,但賣的是細糖和糖霜,細糖是反覆提純後的赤糖,入口即化,口感非常細膩,遠遠不能粗糖能比,當然價格也好看,每斤五百文,還有一種次細糖,稍微粗一點,每斤三百文。

另外還有糖霜,也就是今天的白砂糖,糖漿經過碳化脫色而得,每斤一貫錢,現在的細糖和糖霜已經不是奢侈品,而是高檔品,一般中產家庭能夠承受。

現在糖類食品在長安很多家庭都變成必需品,唐朝喝茶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煎茶,一種是煮茶,煎茶只喝茶水,但煮茶是要放各種調料,連茶葉一起吃下去,所以煮茶中往往會放一點糖,口感更好,一般是放蜂蜜,現在粗糖也不錯。

另外,《長安快報》曾經刊登過晉王家庭的飲食,上面說晉王喜歡煮奶酪茶,配方和製作步驟都刊登在報紙上,配方中就有放一塊赤糖,報上還同時提到王妃要求孩子喝羊乳,煮沸後放一勺霜糖。

晉王和晉王妃的飲食習慣引起了長安官員家庭以及中等以上平民人家的普遍效仿,很多人家買了霜糖,就是在煮羊乳後放上一勺,然後給孩子喝,口感就完全不同了,赤糖則是用來煮奶酪茶。

郭宋帶着幾名隨從來到糖行,今天他是來視察常平店賣粗糖的情況,順便來西市裡看一看。

其實糖行主要賣的還是麥芽糖和蜂蜜,真正賣蔗糖和甜菜糖的只有一品糖和精糖兩家店,這也和原料少有關係,豐州的甜菜要今年秋天才收穫,嶺南和巴蜀的甘蔗今年雖然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植,但傳導到市場上還需要時間,至少要到年底了。

或許是受常平店賣粗糖的影響,今天一品糖和精糖兩家店鋪生意都很好,門口排着長隊,大多是下人或者管家模樣的人來購買,十幾名夥計忙得不可開交。

郭宋走到一品糖大門前,卻意外看見了獨孤長秋,獨孤長秋是獨孤立秋的二弟,是家族中出了名的老好人,獨孤幽蘭從小也常常得到他的愛護,所以郭宋對他的印象一直很好。

這時,獨孤長秋也一眼看見郭宋,他嚇了一跳,連忙上前來見禮。

“我就隨便看看,生意好像還不錯?”郭宋微微笑道。

“這邊還一般,西安門外大街那邊的生意纔好,我們昨天都差點斷貨了。”

獨孤長秋見周圍人多,便道:“殿下去店裡喝杯茶,歇一歇吧!”

郭宋也正好有些口渴,便點點頭,跟隨獨孤長秋從小側門進了店,兩人來到後堂坐下,獨孤長秋連忙吩咐掌櫃上茶。

“新家主定下來了嗎?”郭宋關切地問道。

獨孤立秋已經下葬了,逝者長眠,但生者還要繼續,獨孤家族前段時間爲新家主之事爭論不休。

其實主要就是在獨孤大石和獨孤明仁之間選擇,獨孤長秋雖然輩分最大,但他長期經商,家主輪不到他。

獨孤長秋點點頭,“按照殿下的意思定下來了,由老三接任家主,明仁接下一任。”

獨孤大石接任家主,其實也是郭宋的意見,前兩天,獨孤家族特地來徵求獨孤幽蘭的意見,實際上就是徵求郭宋的意見。

郭宋傾向於獨孤大石出任家主,雖然應該是獨孤立秋的嫡長子獨孤明仁接任父親的家主之職,但獨孤明仁現在還只是太常少卿,資歷不深,年紀也才四十餘歲,再過十年,由他出任家主就合適了。

而獨孤大石曾出任千牛衛大將軍,資歷很深,他接任家主,能保證獨孤家族在關隴世家中的領袖地位。

“別的關隴世家是什麼態度?”郭宋又含蓄問道,他其實是在問關隴世家領袖的問題。

獨孤長秋沉吟一下道:“可能過段時間,大家坐在一起商討一下未來生意上的事情,竇儀提議,還是在我們獨孤家的文堂內舉行。”

“我以爲會在竇家舉行!”

獨孤長秋搖搖頭,“只要幽蘭一天還在興慶宮,關隴世家領袖的位子就輪不到竇家。”

“下一步生意有什麼打算?”郭宋笑着岔開了話題。

“下一步主要是造船、紡織、製糖和海外貿易,現在河口港的船場已經能造三千石貨船了,下面是造五千石海船,太原織坊已經有三千臺織機,準備擴展到五千臺,然後安西的棉花過來後,在長安準備先開一家小的織布坊,三百部織機吧!主要是眼前的棉花還是以填充棉服、棉被爲主,織布要過兩年去了。”

“那製糖呢?”郭宋又笑問道。

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藥鋪事件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緊急聚會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
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藥鋪事件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緊急聚會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兵圍洛陽(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