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

入夜,晉昌坊的《京都快報》報館內依舊燈火通明,按照時間安排,這個時候應該排完版面,準備送去印刷了,但主審杜崇卻緊急從印刷工坊調回了活字雕版,要重新進行編排內容。

房間內,杜崇親自提筆寫一篇文章報道,今天發生了兩件較大的市井新聞,都和晉王殿下有關,一件是春明門外羣牛事件,一件是漁民在灞水中撈起一塊古石碑。

按照往常,這種新聞都要上市井欄目的頭條,但這兩件事情對晉王不利,報館當然不會採用,所以不少消息探子送來消息,都被杜崇否決了。

但在剛纔,晉王郭宋派人送來一張紙條,讓杜崇改變了決定,這兩條新聞要用,只不過要反着用,把內容改掉就行了。

羣牛送書的內容變成了‘晉王登基,風調雨順!’

新聞叫做《萬千農民的心聲,趕牛羣支持晉王登基》

而古石碑的內容也變成了,‘新王出郭,天下當興!’

新聞則叫做《百年古碑出水,驚現瑞兆》

這就是掌握輿論武器的優勢,真相併不重要,只要能引導輿論,黑的也能變成白的,壞事也變成好事。

杜崇親自提筆寫了這兩則新聞,令人送去排版,連夜印刷。

..........

次日上午,大明宮皇城內傳出兩個重大消息,一個消息是昨天的投票結果出來了,一共五百四十三張票,其中五百二十張票贊成晉王登基,只有二十三張票不贊成,這個結果百官們一點都不意外,晉王登基已是衆望所歸,他們身邊的同僚基本上都是投贊成票。

第二個重大消息是尚書左丞裴延齡和禮部尚書崔元豐被御史臺彈劾,雖然具體案情還沒有公佈,但已經有小道消息流出,他們二人和衛唐會有關係。

由於兩人都是從三品以上高官,所以他們的任免不通過政事堂,直接由晉王郭宋決定,上午時分,郭宋批准了御史臺的彈劾,罷免二人一切官職和爵位,交內衛調查審理。

到了下午,消息終於明朗化了,韋渙和他兒子韋敏是衛唐會的隱藏成員,他們不僅向衛唐會提供了大量金錢,還爲衛唐會進入長安提供了諸多便利,韋渙已在昨晚畏罪自盡。

而裴延齡和崔元豐是在韋渙和元衛的書信中被牽扯出來,雖然他們二人沒有正式加入衛唐會,但他們是衛唐會的同情者,爲衛唐會的擴張提供了便利。

獨孤大石同樣也是衛唐會的同情者,曾經給衛唐會提供了八千貫錢的個人資助。

郭宋隨即下達晉王令,將裴延齡、崔元豐和獨孤大石三人流放安西,同時將韋敏、莊毅以及京兆府二十幾名衛唐會成員斬首,沒收其土地財富。

韋渙父子死了,裴延齡、崔元豐和獨孤大石被流放,罪名都是和衛唐會有關,衛唐會的真相早已公佈朝野,大家都是知道是朱滔在中原發展的勢力,以極端手段刺殺朝廷高官乃至晉王,相國獨孤立秋便是被衛唐會刺殺。

所以只要沾上衛唐會的邊,不死也是重罪,裴延齡、崔元豐和獨孤大石只是流放安西而不是發配充軍,已經是晉王格外開恩。

但該明白的人心中卻明白,這分明是晉王殺雞儆猴,也是在嚴厲警告那些反對者,誰敢公開鬧事,一定會秋後算帳!

..........

獨孤大石在晉王放逐令頒佈不久便被釋放回府中,他只有半天時間收拾,明天一早他就必須離開長安,出發前往安西,獨孤大石的放逐地是龜茲,裴延齡被放逐到疏勒,崔元豐是去于闐,他們三人各在一方,想見一面都不太可能了。

獨孤大石當然不是一個人前往,他的妻子和兩個小妾將同往,四個兒子中的幼子獨孤弘也隨父親同去安西。

“別哭了!又不是讓你去死,換個地方生活而已,有什麼好哭的?”

妻子的哭哭啼啼讓獨孤大石一陣心煩意亂,忍不住吼了起來,妻子嚇得不敢哭了。

小兒子獨孤弘怯生生問道:“爹爹,我們以後不回來了嗎?”

獨孤弘只有十二歲,是獨孤大石的小妾王氏所生,長得酷似獨孤大石,最得父親疼愛,獨孤大石拉着他的手安慰道:“爹爹就在安西養老了,但你會回來,等你二十歲時,爹爹就讓你回長安。”

這時,管家上前稟報道:“老爺,二老爺來了。”

二老爺就是獨孤長秋,他是老好人,和所有人的關係都很好,和獨孤大石的關係也不錯。

獨孤大石點點頭,“請他到這裡來!”

他又妻子和兒子道:“你們快去收拾東西吧!除了傢俱不拿,其他物品能攜帶就一起帶走吧!”

妻兒走了,不多時,獨孤長秋走上大堂,“四弟,什麼時候出發?”

獨孤大石請他坐下,嘆口氣道:“明天一早就走,正好朝廷有支駝隊去安西,跟他們一起走。”

“多帶點東西吧!我已經安排好了,家族的駝隊也跟你一起走,全部馱運你的物品,龜茲那邊我們也有座大宅,還是大哥留下來的,你就住那裡,有什麼需要,可以用飛鷹傳信送來,我來給你安排。”

“謝謝二哥了!”

獨孤家族的駝隊由五百頭駱駝組成,這次朝廷只給他們每人五十頭駱駝的運力,獨孤大石正發愁東西太多,不料二哥雪中送炭,着實讓他感動,五百頭駱駝對他足夠多了,還可以分一部分給裴、崔二人。

沉默片刻,獨孤大石低聲問道:“韋渙真是自殺的?”

“這個你就別管了,他若不死,你們就不會流放那麼簡單了,至少也是發配充軍,有人背鍋,你們的日子纔好過一點。”

獨孤大石搖搖頭,“這個郭宋太陰險了,他早就知道我們要做什麼,也不阻攔,等我們做了以後才動手,還背上勾結衛唐會的罪名,只是可憐那二十幾個地主,只是想發泄一下心中的不滿,結果連命都搭上了。”

“那是你們太蠢,非要去觸動他的逆鱗,他要登基,誰能阻擋得了?況且我們獨孤家族的利益都在他身上,你呀!這下子你把整個家族都得罪了。”

獨孤長秋取出一份墨跡未乾的家族決議,扔到獨孤大石面前,“這是宗族會剛剛作出的決定,你自己看看吧!”

獨孤大石以爲是革除自己家主的決議,不料上面的內容讓他呆住了,竟然是逐出家祠,永不許祭。

“這....這是什麼意思?”

“獨孤家族不想被你連累,及時和你切割了,你的所作所爲和家族無關。”

獨孤大石心中說不出的苦澀,他被流放安西,當然不指望自己餘生還能回來,參不參祭都無所謂了,但逐出家祠就意味着他死後的靈位就無法進入祠堂,無法享受子孫的祭祀,年輕人或許還無所謂,但對於一個老人,這就是對他最大的懲罰。

“二哥,沒有挽回餘地了嗎?”獨孤大石有點恐慌地問道。

“暫時是沒有希望,看以後吧!你的子孫如果有出息,或許你會被重新列入宗祠,所以,你要好好培養弘兒。”

獨孤大石內心第一次生出了懊悔之意,他不怕被流放,但他無法接受被逐出宗祠,早知道會有這樣的後果,他又何苦來着呢?

獨孤長秋看了他半晌,又取出一份報紙遞給他,“這是我在路上買的,你看看上面的頭版頭條。”

他接過報紙,頓時瞪大了眼睛,‘羣牛送福!古碑現瑞!’

他匆匆讀完這兩條新聞,讓他半晌說不出話來,明明是天降警示,卻變成了古碑現瑞,居然還能這樣顛倒黑白,指鹿爲馬?

“你現在才知道自己不值得吧!辛辛苦苦做出的古碑,誰管你上面寫的是什麼,報紙一宣傳,大家都以爲是瑞兆,關鍵是誰掌握了兩份報紙。

你是家主,你應該知道《天下信報》名義上是獨孤家族和竇家聯合辦的,但實際上呢?你能左右《信報》的內容嗎?你們那點小伎倆,一開始就輸得一敗塗地了。”

獨孤大石長長嘆息一聲,“我們確實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現在才知道,我們的想法是多麼幼稚!”

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
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