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

張彧回到成都已是晚上,他沒有回自己府宅,而是直接來到叔父張延賞的府上。

張延賞正在用熱水燙腳,聽說侄兒從長安回來了,他立刻讓管家安排侄兒在外書房等候。

張延賞匆匆趕到外書房,只見侄兒疲憊不堪地靠在椅子上,快要睡着了。

“咳!咳!”張延賞重重咳嗽兩聲,張彧立刻從疲憊中驚醒,強打精神起身道:“小侄失禮了!”

“簡單說說吧!然後你去休息。”

張延賞心中也焦急,但在晚輩面前,他儘量保持着平靜。

張彧將從隨身皮囊中取出了商議備忘錄,交給了張延賞,張延賞接過看了看問道:“這是和郭宋的面談的記錄,還是隻和潘遼等人面談的記錄?”

“是和晉王郭宋面談的記錄,他提出了三個撤軍方案,二叔先看看吧!”

張延賞立刻坐在燈下細細看了起來。

看完了備忘錄,他倒吸一口冷氣,這三個條件根本一個都不可能,不是自己辦不到,而是北衙絕不會答應,要他們放棄所有不合理的稅收和既得利益,那還不如殺了他們。

張延賞明白了,之前北衙宦官們對談判態度消極,恐怕他們早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所以既不想談判,也不想出兵,打算放任郭宋佔領漢中。

“二叔,朝廷會接受郭宋的方案嗎?”張彧小心翼翼問道。

張延賞嘆口氣,“難說,可能性不大,首先全民投票就不現實,就算投票也是偏向長安,沒有意義,第二個方案北衙不會答應,他們會有一千個理由反對,而且北衙不答應,政事堂也會被否決,太后那邊也沒有意義了,第三個方案是軍政分開,其實和北衙無關,就看朝廷能不能接受,如果朝廷要這個面子,或許會接受,假裝漢中還在我們手上。”

“可是郭宋要求我們全面恢復他的名聲,不管我們接不接受,都必須恢復,他說如果他名聲壞了,他就沒有再承認南唐朝廷的意義了。”

“我看到了,他在備忘錄上有寫。”

張延賞拉長的臉,這簡直就是明目張膽的威脅,太過份了。

“二叔,有句話不知小侄該說不該說?”

“你說,什麼話?”

張彧躊躇片刻道:“現在朝廷基本上都被閹黨控制了,讓天下人不恥,難道我們就不能撥亂反正嗎?一點機會都沒有?”

張延賞搖搖頭,“這些老宦官一個個老奸巨猾,死死握着軍權,不給外面一點機會,之前我還指望他們發生內訌,結果宋朝鳳以退爲進,又把局面控制住了,現在只能用一個‘等!’耐心地等,除此之外,別無他策。”

“可是.....我們能不能請地方各軍勤王,劉洽、馬遂、渾瑊、韓滉.......”

不等他說完,張延賞便不耐煩地擺手打斷了,“等他們還沒有殺到成都,我們早已屍骨寒透了!”

“那....那郭宋呢?”

張延賞半晌沒有吭聲,良久才淡淡道:“他就是曹操第二,請他來,還不如讓閹黨掌權,至少閹黨不會讓大唐改朝換代。”

..........

張彧帶回來的消息並沒有公開,而是秘密在南衙政事堂和北衙樞密院的高層中傳播。

北衙樞密院內,幾名老宦官緊急召集在一起,商議對策。

宋朝鳳把張彧帶回來的備忘錄抄件傳給衆人,“大家看看吧!這就是郭宋的三個條件,應該說四個條件,第個條件是讓我們給他回覆名譽,大家說怎麼辦?”

衆人看完了備忘錄,霍仙鳴冷笑道:“這個郭宋很狡猾啊!拿着稅制做文章,擺明了就不想把漢中還給我們。”

竇文場也道:“我建議我們就接受第二條,等我們軍隊重新控制漢中,我們想做什麼,還能由他來決定?”

“竇翁所言極是!”第五守亮立刻表態支持竇文場的建議。

第五守亮、張尚和焦希望三人在北衙內部的權力鬥爭中失利後,爲了扳倒宋朝鳳,他們三人改變了策略,開始極力拉攏霍仙鳴和竇文場二人,這兩人掌握着軍隊實權,只要他們五人結盟,宋朝鳳就必敗無疑了。

這些人的小伎倆宋朝鳳怎麼會看不懂,他心中冷笑一聲,任爾再三拉攏也無濟於事。

宋朝鳳冷冷道:“你們太小看郭宋了,以爲他的軍隊真會退出漢中?他在南鄭城內不知道安插了多少內應?在險關要隘上不知道隱藏了多少軍隊?只要我們的軍隊跑去接手,你們信不信,隨便找個藉口統統殲滅,一個都休想回來,本來我們已經拿到的一萬五千漢中國軍已經賠乾淨了,我們還有多少家底去揮霍?”

“文珍,你說說看!”宋朝鳳的目光又轉向俱文珍。

俱文珍見衆人都向自己望來,他不慌不忙道:“其實第三個方案和我們無關,讓南衙自己去決定,他們想要那塊遮羞布,他們去任命官員,我們也不用出兵,不用去管漢中,至於漢中的稅賦損失,其實很小,佔整個稅賦的半成還不到,不值得我們出兵去爭奪。”

霍仙鳴緩緩道:“話雖是這麼說,就怕漢中的低稅負會引發巴蜀各地不滿,會產生抗稅暴亂的。”

“那依仙翁的意思的呢?”宋朝鳳問道。

霍仙鳴長長的白眉一挑道:“我的態度很明確,漢中奪得回來,就恢復原狀,奪不回來,就徹底放棄,別搞得同一個朝廷治下有兩個稅賦區,那會出大亂子的。”

霍仙鳴的建議顯然看得更遠一點,北衙宦官們都意識到,兩種稅制纔是真正威脅他們利益的根本。

.......

下午時分,王太后再次召集北衙和南衙重臣,商議郭宋的三個方案。

在出兵問題上,南北衙達成了共識,對方已經佔據險要,此時出兵很難再奪回漢中,還會損兵折將,造成更大的損失,他們一致表態,不能再用武力來解決漢中問題。

王太后見衆人意見完全一致,她無奈,只得問道:“郭宋的三個方案,各位愛卿可以接受哪一個?”

在三個方案表態上,南北衙卻有了分歧,相國張延賞主張接受第二個方案,在無法軍隊無法奪回漢中的基礎上,接受軍政分開,把軍隊駐紮權讓給郭宋,朝廷依舊保持對漢中的政務管轄,漢中實際還是歸屬於朝廷管轄。

張延賞的建議遭到了北衙宦官們的全力抨擊,宋朝鳳冷笑道:“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張相國真的認爲漢中屬於朝廷管轄?朝廷有官員任命權,但郭宋有官員的罷免權,你覺得去漢中上任的官員實際上會效忠誰?我告訴你,他們會兩頭效忠。”

霍仙鳴也果斷道:“郭宋故意在漢中實行低稅負,用來刺激成都和巴蜀百姓,這一定會引發內亂,爲了一點小小的面子,最後卻導致內亂四起,這就是張相國想要的結果?”

俱文珍也道:“我認爲這只是張相國個人的想法,並不是政事堂的共識,涉及這種重大決策,我建議還是應該先在政事堂達成共識,以免造成誤判。”

張延賞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他知道只要拿到政事堂表決,那一定會否決自己的提案,三人否決,崔造棄權,最後自己的一票也無力迴天。

王太后沉默良久問道:“那就這樣,什麼都不做嗎?”

宋朝鳳不慌不忙道:“我們並不是說要放棄漢中,只是說要等待機會,比如朱泚大舉進攻關中,關中吃緊,郭宋一定會調漢中軍隊去救關中,或者請我們出兵助戰,那麼關中就回來了,這就是時機,所以現在暫時按兵不動,不代表我們放棄漢中,老臣覺得現在談論漢中其實沒有什麼意義,關鍵是郭宋的第四個條件,我們是不是要眼睜睜地看着他重建朝廷,另立北唐?還是繼續讓他名義上忠於南唐?”

“那依朝翁之間呢?”王太后問道。

“老臣認爲,既然晉王是太后之臣,那就談不上漢中失守,至少漢中各城的城頭上依舊掛着大唐的旗幟,這只是內部的一種權力鬥爭罷了,不應該這樣對待晉王,應該給他恢復名譽,除非太后希望見到北唐再次出現,那老臣也就無話可說了。”

“張相國可有反對意見?”王太后又問張延賞。

張延賞見一羣老宦官都冷視着自己,他再回頭看了看,包括崔造在內的其他四相都沉默不語,張延賞自知再無力和北衙對抗了,只得躬身道:“臣沒有反對意見!”

王太后儘管心中難以接受,但她也被迫無奈,只得下旨加封郭宋爲漢中節度使,節制漢中五州,並責令朝廷恢復晉王的名譽,嚴禁朝野再辱罵晉王,違令者,嚴懲不貸!

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
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