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

投射出去的三顆鐵火雷雖然沒有大型鐵火雷那樣暴烈恐怖,但三顆齊爆同樣產生了強大的威力,士兵們被炸得血肉橫飛,一百多名士兵被炸翻,或者被彈片擊中,但更大的威力卻是對敵軍士兵心理的震撼,當硝煙散去,反應過來的士兵紛紛調頭狂奔,他們恐懼得大喊,後方的晉軍士兵也紛紛後撤,眼中露出畏懼之色。

三顆鐵火雷帶來的效果十分明顯,狠狠打擊了敵軍奪取靈石關的計劃,但他們也無法後撤,後方十里外是河西軍主力攔截,進退不得,八千士兵被困在十里長的穀道內,而他們的乾糧也只能支撐三天,着實令他們絕望了。

黃昏時分,李丹獨自坐在一棵大樹下飲酒,他心煩意亂,卻又無計可施,爲了壓制心中的煩亂,他只能喝酒解愁。

這時,一名士兵奔來稟報道:“啓稟大將軍,有士兵爭奪糧食打架,出人命了!”

李丹大怒,起身道:“在哪裡打架,帶我去看!”

是第七營和第二營發生了衝突,第七營士兵獵到一頭野豬,扛回來準備大吃一頓時,卻遇到了第二營的士兵,第二營士兵仗着人多,強行搶奪野豬,第七營士兵紛紛趕來支援,雙方爲爭奪野豬發生了衝突。

兩營千餘名士兵劍拔弩張,衝突一觸即發,這時,李丹帶領十幾名士兵匆匆趕來,第二營中郎將賈蘊連忙上前告狀,一到三營都是李丹的嫡系,中郎將也是他的心腹,李丹聽完講述,點點頭道:“野豬既然是第二營所獵,那就歸第二營所有,士兵全部回去,不準再無理取鬧,否則將嚴懲不貸。”

這個決定讓第七營士兵一片譁然,中郎將楊猛見主帥顛倒黑白,公然袒護對方,他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憤怒,上前指責道:“大帥爲何只聽一面之詞,難道我們的弟兄就是無理取鬧?”

李丹冷冷道:“你敢以下犯上?”

“卑職不敢以下犯上,但至少主帥應該公平,不能公開袒護搶奪者,受害人卻被視爲無理取鬧,這個主帥就不合格!”

“來人!”

李丹怒喝道:“把他拖下去,重打一百軍棍!”

十幾名士兵上前來拖拽楊猛,楊猛拼命掙扎,大罵道:“你賞罰不公,昏庸無能,毀了整個軍隊!”

李丹愈加憤怒,厲聲道:“以下犯上者,殺無赦,給我拖下去,斬首!”

這時,第七營士兵終於爆發了,一名校尉大喊道:“我們和他拼了!”

憤怒萬分第七營士兵紛紛拔刀衝上來,圍住李丹和他的親兵,亂刀砍殺,李丹逃跑無路,他和十幾名親兵都死在亂刀之下。

楊猛被救出來,他見李丹已被亂軍所殺,知道大勢已去,只得大喊:“我們已經走投無路,願意跟隨我投降河西軍弟兄,請跟我來!”

一時間,士兵紛紛響應,八千餘士兵竟有七千多人願意跟隨,第二營中郎將賈蘊見勢不妙,帶領數百人向山林中逃去。

有人報告了楊猛,楊猛搖搖頭道:“人各有志,我們不勉強,他們要去山林中送死,由他們去!”

東面是莽莽大山,根本就走不出去,遲早會困死在山中,楊猛帶領七千餘士兵向後方的河西軍請降,郭宋下令接受投降,七千士兵脫去盔甲,放下兵器,被帶去霍邑縣,至此,守衛鼠雀谷的一萬五千晉軍除了傷亡和逃走千餘人外,其餘全部投降了河西軍。

郭宋隨即在霍邑縣進行新軍整編,旅帥和校尉皆由河西軍士兵出任,投降的將領繼續錄用,官階不變,但軍職降一級,作爲候補將領前往太原軍校接受培訓。

郭宋去年滅了元家後,爲了給元氏軍隊將領洗腦,他在太原籌建了一所軍校,主要教將領們讀書識字,學習兵法,一方面給他們時間轉換效忠對象,另一方面也要適當考察,一旦有新的投降士兵,軍校候補將領就頂上去了。

這也是一種慣例,比如之前太原投降的大將便是候補將領,這個時候他們中的優秀將領便被任命爲郎將或者中郎將,統領新的降軍,而中下級軍官則提拔河西軍士兵出任,這樣的好處就是最大限度地防止軍隊成爲將領的私軍,同時使郭宋能從底層控制士兵。

郭宋隨即令裴信率領三千軍隊進山去剿滅賈蘊和他的數百名手下,防止出現意外。

霍邑縣整編後,河西軍人數達到了五萬餘人,船隊開始向霍邑縣大量運輸糧草物資,郭宋果然是把霍邑縣作爲南下奪取河東全境的後勤基地。

.........

長安興慶宮,朱泚這兩天着實有點坐立不安,他已經得到了河西軍的消息,河西軍竟然向南發動攻勢了。

他當然很清楚郭宋肯定會攻打河東南部,只是他沒有想到郭宋會這麼快下手,讓他急得直跳腳。

軍師劉思古勸他道:“如果太尉心急,不如先奪取蒲州,在河東有一處立腳之地。”

朱泚嘆道:“就怕蒲州的疫病嚴重,軍隊過去會受感染。”

“卑職有兩個建議,第一,派出的軍隊不要太多,三千人足矣,然後屯兵於蒲津關,隨時支援河東,其次,軍隊可以遠離河東城,儘量不要和當地百姓接觸,然後我們要派人去了解疫病情況,卑職還建議支援李懷光抗擊郭宋軍隊,在錢糧兵甲上支持他。”

朱泚負手走了幾步,當即立斷道:“軍師說得對,我們必須立刻決斷,不能容易,以免坐失時機。”

.........

李懷光做夢也想不到朱泚居然會支持自己,居然支援自己兩萬套盔甲和十萬石糧食,這當然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什麼好心,不過有了這批兵甲和糧食,自己何以立刻招募兩萬大軍,緩解兵力不足的難題。

朱泚的使者是同州長史張顯,他當然不可能立刻拿來兵甲和糧食,只是先把禮單送到,給李懷光打打氣,讓他繼續保持旺盛的鬥志,不要被河西軍壓垮。

“糧食和兵甲什麼時候能送到?”李懷光急切地問道。

“糧食和盔甲都要從廣通倉調運,會稍微晚幾天,我保證五天之內一定送到。”

李懷光負手走了幾步又問道:“那你們朱太尉有沒有出兵協助我的打算?”

這是比較含蓄的說法,實際上就是在問張顯,朱泚會不會趁機出兵?

“這個....我不太清楚,我只是奉命前來送糧食盔甲,軍隊調動不是我的職責範圍。”

“好吧!多謝張長史。”

張顯告辭走了,李懷光冷笑一聲,回頭問幕僚韓瑜道:“先生認爲朱泚會出兵嗎?”

韓瑜點點頭,“以朱泚的一貫秉性,他豈會眼睜睜看着郭宋獨吞河東,他一定會出兵,但出兵到什麼程度,卑職也不好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不會和河西軍作戰,否則他就不會支援我們兵甲和糧食了。”

“先生說得對,你覺得他會支援我們什麼樣的兵甲?”

韓瑜苦笑一聲,“朱泚在蒲津關就有輜重大軍,還用得着去廣通倉調運嗎?必然是陳米和皮甲,他們自己不用,纔會堆在廣通倉內。”

“我就知道朱泚那個混蛋沒有半點誠意。”

李懷光罵了一聲,但又無可奈何道:“朱泚無恥是一方面,但我們自己還得立刻招募軍隊,以我們現在絳州和潞州的兩萬五千人,根本就不是河西軍的對手。”

“王爺說得極是,我們要立刻招募兩萬軍隊,卑職建議用組建民團方式得到軍隊,先訓練起來,等兵甲到來後再裝備他們。”

李懷光點點頭,他知道招兵不會有多少人報名,組建民團倒是一個好辦法。

當天下午,李懷光向各州州衙下達了民團組建令,要求各州官府在五天之內,將組建的民團士兵送到潞州集結訓練,違令者,殺無赦!

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
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再走古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八百五十二章 送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