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

劉浩是李正已時代的老將,目前也是李納手下頭號大將,在朱泚攻打歷城縣時,他是全軍總指揮,另外兩名大將,吳孝謙和潘瑜只是他的副將,可以說,他爲守住歷城縣立下了赫赫戰功。

雖然戰後李納對他並沒有任何獎勵,但劉浩也並不在意,只是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着實令他情緒低沉。

他率領一萬大軍輕兵簡行,只攜帶了十天的乾糧來到濟州,但後續的糧草卻遲遲不到,他只能讓士兵每天吃一頓,幾乎要引發軍隊譁變。

萬般無奈之下,他強徵東阿縣和陽谷縣四間糧鋪的糧食,以及二十三個大戶人家的糧倉和豬羊圈,得到一萬五千石糧食和數千口豬羊,解決了軍隊的燃眉之急。

劉浩自問這種做法沒有問題,總比縱兵搶掠要好得多,而且他這叫強徵糧食,並非搶奪民財,始終沒有傷亡一人,這在別的軍隊中已經是很少見的事情。

可讓劉浩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竟然引發李師古的勃然大怒,當着數十名將領的面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罵,罵他是蟊賊,害羣之馬,壞了他們父子的名聲。

劉浩也怒極,命令左右將李師古趕出軍營,李師古隨即帶着十幾名手下南下了。

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好幾天,但劉浩的心情依舊十分低沉。

他在李師古南下後的第二天,便派人把八千石糧食送往鄆州須昌縣,目前齊王李納率一萬軍隊就在須昌縣,從東阿縣到須昌縣並不遠,也就兩百里路程,但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天,李納卻遲遲沒有傳來消息,難道不應該是李納讓兒子給自己賠禮道歉嗎?

齊軍大營就在東阿縣城外,大帳內,劉浩正憂心忡忡地負手來回踱步ꓹ 劉浩年約五十歲,長一張國字臉ꓹ 粗眉虎眼,長相十分威猛,他跟隨李正已多年ꓹ 李正已去世後,他又忠心耿耿輔佐李納ꓹ 卻沒有想到齊國越來越衰敗,最後只剩下兩州ꓹ 而且濟州也快難保了。

劉浩並不認爲李納昏庸無能ꓹ 相反,李納野心勃勃,非常勤奮,但他兩次戰略判斷重大失誤,最終葬送了齊國。

第一次是參與爭奪河北,這個不能怪李納,大家都支持青淄軍北上ꓹ 從河北混亂的局勢中分一杯羹,連朱泚都親自率大軍北上了ꓹ 爲什麼他們要坐失良機。

但事實證明ꓹ 北上的決策導致青淄軍損失八萬大軍ꓹ 成爲青淄節度府建立以來最慘重的損失ꓹ 直接損失了近一半軍隊,這無論如何是一次重大的戰略失誤ꓹ 他們低估了晉軍統一河北的決心和實力。

第二次戰略失誤是和晉軍結盟ꓹ 如果當時不和晉軍結盟ꓹ 而是和朱泚抱團取暖,結成連橫ꓹ 共同對抗晉軍東擴,那麼就不會有朱泚率數十大軍攻打齊國之事,也不會有晉軍鶴蚌相爭,漁翁得利了,他們就不會敗得這麼慘。

但現在已經沒有如果了,事已至此,他們只能想辦法保住最後的有生力量,想辦法保住齊國最後一線生機。

這時,帳外有親兵稟報道:“啓稟將軍,晉軍使者在營外求見!”

“什麼?”劉浩呆了一下。

他走出大帳問道:“是晉軍使者,我沒聽錯吧?”

“正是晉軍使者!”

劉浩當然已經知道李冰率大軍抵達盧縣的消息,他正準備和晉軍決一死戰,但晉軍使者到來是什麼意思?給自己下戰書嗎?

“請他到偏帳等候,我馬上就來!”

說完,劉浩轉身回帳去了.......

晉軍的使者叫做公孫良嗣,是李冰帳下的兵曹參軍事,今年才二十六歲,進士出身,身材中等,看起來文質彬彬。

公孫良嗣被領到偏帳,只等了片刻,帳簾一掀,身材高大的劉浩走了進來,旁邊士兵介紹,“這就是我家大將軍!”

公孫良嗣連忙起身施禮,“在下公孫良嗣,李將軍帳下出任兵曹參軍事,奉李將軍之令出使貴營!”

劉浩打量他一眼,直接坐下問道:“你多少歲了?”

“今年二十有六!”

劉浩輕蔑恥笑一聲,“才二十六歲,就能做一方諸侯的兵曹參軍事了?”

公孫良嗣脹紅了臉,正色道:“將軍不應該這樣無禮,你輕視我沒關係,但我現在是代表李將軍,將軍輕視我就是輕視晉軍,輕視李將軍。”

劉浩一怔,隨即歉然道:“是我考慮不周,向公孫參軍道歉,請坐下說話吧!”

公孫良嗣見對方給自己道歉,心中的不滿也迅速消退了,他坐了下來,他從懷中取出一封信,呈給劉浩,“這是我家將軍給劉將軍的親筆信,請將軍過目!”

劉浩接過信打開,看了兩行便苦笑道:“李將軍居然誇獎我是忠勇之將,恤民之將,忠勇之將我可以接受,但恤民之將,他不知道我剛剛搶奪了民間的糧食嗎?”

公孫良嗣躬身道:“我家將軍就是爲這件事而誇讚將軍,軍隊無糧,如果不及時解決,必然會爆發軍隊大規模失控事件,大肆搶掠百姓財物,燒殺姦淫不可避免,將軍就是爲了避免出現這種極端局勢,才用最小的代價,強徵糧鋪和大戶的糧庫,這對他們不是什麼傷筋動骨的損失,相反,這樣做卻保護了廣大百姓,所以我家將軍認爲這是體恤百姓之舉,誇讚將軍是恤民之將,毫不過份。”

劉浩沉默了,他心中竟有種莫名的感動,真正瞭解自己的人,竟然是敵人,相比李冰的虛懷若谷,李思古又是何等狹隘。

他鼻子微微發酸,強忍心中的感動繼續看信,李冰在信中說李納已經窮途末路,就算晉王肯放過,朱泚也絕不會饒李納父子,希望他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投奔晉王,給自己和子孫謀一條後路。

半晌,劉浩嘆息一聲道:“請公孫參軍替我感謝李將軍的理解和厚愛,我既然承認自己是忠勇之將,這裡面一個忠字我不敢丟掉,老主公待我不薄,現在他子孫有難,我豈能丟棄他們自圖富貴,雖然李師古對我無禮,但我卻不能不義。”

公孫良嗣又道:“將軍可能不知,朱泚目前正和晉王殿下談判,朱泚提出用濟、鄆兩州和李納父子的人頭來換回崤函,晉王殿下不同意,才命令李將軍先奪取濟州,我們三萬騎兵已至,如果將軍一定要決戰,兩個時辰後,三萬騎兵將殺至東阿縣!”

劉浩呆住了,他心亂如麻,他看了一眼公孫良嗣,忽然道:“李冰就不怕我用參軍做人質?”

公孫良嗣搖搖頭,“李納的次子李師道還在長安爲人質,將軍若殺了我,那晉王必殺李師道,將軍怎麼向李納交代?”

劉浩沒想到對方這麼厲害,一句話便把自己駁倒了,他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又擡頭望着盧縣方向,對方可是三萬精銳騎兵,自己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可憐主公只剩下這麼點兵力,不能再損毀了,地盤可以不要,但軍隊一定要保住。

劉浩統兵二十餘年,不可能不知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的兵家至理。

但他就怕主公不理解,沉思良久,劉浩最終決定還是擔起責任。

想到這,他轉身對公孫良嗣道:“請公孫參軍轉告李將軍,我不想決戰,我馬上率軍南撤鄆州,把濟州讓給你們!”

等公孫良嗣告辭而去,劉浩當即下令,“全軍拔營,向鄆州撤離!”

.......

正如郭宋的判斷,王崇信還在洛陽談判,但朱泚爲了穩住李納的軍隊,給他們五萬石糧食,李納倒也在鄆州穩定下來。

李納有一個很大的弱點,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比較薄弱,如果事業順風順水,他會意氣風發,野心勃勃地謀發展,可一旦受到重創,他意志會迅速瓦解,進入一種自暴自棄地頹廢狀態。

其實不僅是他,大部分人都是這樣,事業遭受到連續打擊後都會變得意志消沉,畢竟這個世界上意志堅強的人只是極少數。

李納在河北大敗後曾經頹廢過,但在國相王崇信的再三勸說下,他又振作起來,重新厲兵秣馬,恢復元氣。

但這一次,剛剛恢復不久的元氣又被摧毀殆盡,妻女都落入敵軍之手,對李納的打擊可想而知,再加上王崇信去洛陽談判,沒有人再勸說李納振作。

所以李納來到須昌縣後,又再度沉迷於他最喜歡的參軍戲中,鄆州是參軍戲高度發達的地區,民間高手極多,須昌縣內就有二十幾家表演參軍戲的社館或者學習交流參軍戲的園子。

這對李納無疑是如魚得水,他根本不管軍政事務,命令兒子李師古從濟州趕回來處理軍務,他自己一家一家的戲社整天遊逛,完全沉溺其中。

李納的頹廢和自私,終於引發了一部分將領的不滿,也引發了一部分將領的窺視。

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
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