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

朱泚臉上的笑容消失,他喝了口茶,淡淡道:“將領們都勸我稱帝,他們想當開國功臣,但我告訴他們,這個天下依然是大唐的天下,我朱泚可以位極人臣,但就是不能走出那一步,殿下能理解嗎?”

李僅點點頭,“這是太尉明智的決定。”

朱泚又道:“我雖決定繼續做唐臣,但我卻無法接受先君繼續爲帝,首先他必然會誅殺我朱氏滿門,但我卻沒有弒君之心,也不願引頸受戮,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兩不相見........”

李僅差點說出,‘兩不見相見最好的辦法是離開長安去隴右割據爲王’,但他還是忍住了。

“我思量再三,決定重立新君,重新確立大唐正統,我第一個便想到了殿下。”

李僅的心怦怦直跳,目光也不由自主地變得熱切起來。

朱泚看在眼裡,心中暗暗冷笑,他不慌不忙道:“我昨天給文武百官們一個選擇,願意留在長安的我歡迎,不願留下而決定離開長安者,我也不阻攔,但選擇只有一次,不能說你今天決心留下,過幾天又反悔了,那不行,大家都是成年人,可以深思熟慮,卻不能朝三暮四,這個選擇對殿下同樣有用,殿下可以選擇,願意爲新君,我們合作,不願意登基,那我另找其他宗室,把殿下禮送出京,給殿下三天時間考慮,如何?”

李僅沉默良久問道:“剛纔太尉提到合作,不知是怎麼個合作法?”

朱泚取出一本冊子,放在桌山推給李僅,“這上面一共有八十一條,是你不能做的事情,除此之外,你都可以做,簡單說吧!除了天子的權力你沒有外,其他帝王的一切你都享有,皇宮、嬪妃、侍衛、宦官、祭祀,若想去出獵,也有軍隊護衛,然後我會立你的孫子爲皇太孫殿下,這個合作條件已經不錯了。”

“我若不答應呢?”

“如果殿下不答應,我會把你一家禮送去漢中,但你在長安的一切,王府、財富、土地都會被沒收,不僅是殿下,所有人都一樣。”

李僅低頭想了想,又坦率地問道:“將來有一天,你會殺我嗎?”

朱泚笑了起來,“我這人雖然心狠手辣,但不會濫殺無辜,這麼說吧!只要我們合作愉快,你百年之後,我會用帝王之禮安葬,即使有一天不需要你了,我也會看在合作愉快的份上,給你和子孫一個富貴,當然,權力是沒有的,可話又說回來......”

朱泚用粗壯的手指敲了敲桌上的冊子,臉上笑容迅速消失,目光冷冷地盯着李僅道:“這裡面八十一條底線,你若違反了其中一條,那你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爲了大家相安無事,我醜話要說在前面。”

李僅長長嘆口氣,“好吧!我們回去好好考慮一下,三天內給你答覆!”

...........

不用三天,當天晚上,李僅便正式給了朱泚答覆,他願意接受這八十一條,登基爲帝。

朱泚大喜,立刻召集百官,正式宣佈將擁戴彭王李僅爲新帝,這時,長安的文武百官和權貴已經開始陸續離開了,但還有不少人沒走,他們要觀望形勢,當朱泚宣佈擁立彭王爲新帝時,在文武百官中頓時掀起軒然大波,文武百官紛紛舉家南遷,逃走者十之六七。

朱泚一概不阻攔,他卻召集數百名中低層官員,承諾給他們補償俸祿,並答應提升官職,將任命他們出任空出的高官要職,同時承諾給所有人安排官宅,這一招確實狠毒,得到了數百名底層官員的熱烈響應。

八月初一,新帝李僅在大明宮祭祀天地和宗廟,正式登基,稱爲天寶聖文皇帝,簡稱文皇帝,改年號永寧,李僅當即封朱泚爲秦王,賜興慶宮爲秦王府,加九錫,同時任命朱泚爲尚書令、監國,又任命源休爲中書令右相,任命姚令言爲門下侍中,封張光晟爲天策上將軍。

由朱泚列出官職名單,天子李僅悉數批准,原本的六七品官員紛紛被破格提拔,以至於尚書侍郎很多都是三十餘歲的年輕人,被長安百姓戲稱爲童子侍郎少壯尚書。

朱泚在穩定了長安局勢後,立刻着手清理田產房宅,將關隴數十座皇莊的數百萬畝土地獎賞給了跟隨他的十幾萬將士,長安豪宅也被沒收,分割後作爲官宅,分給中低級官員,一時間長安內外歡聲雷動。

而就在這時,三支勤王軍隊率先抵達關中,隴右節度使李晟率兩萬神策軍攻下蒲津關,從東面殺進關中,太原留守李懷光率一萬軍隊走延鄜道進入同州,朔方節度使崔寬率一萬朔方軍從涇源道進入關中。

朱泚一面派使者去安撫他們,一面調兵遣將,準備迎戰三路勤王之軍。

就在天下注意力都集中在關中之時,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從太原傳來,太子李誦在太原登基,尊逃到巴蜀的父皇李適爲太上皇,號召文武百官前往太原擁戴新帝。

大唐天下變得一片混亂。

...........

就在三路勤王軍隊率先殺入關中之時,第四支勤王軍隊,河西節度使郭宋率五千騎兵已抵達了大震關。

鳳翔府的三萬五千軍隊基本上都調入長安,只剩下五千軍隊守衛關隘,其中最重要的大震關有三千軍隊把守,大震關又叫隴關,位於隴山腳下,是隴右進入關中的必經之路,關隘扼守險要,易守難攻。

郭宋的數千騎兵要想攻破大震關,幾乎是不可能,但冥冥中總有天意,他全殲郝通的一萬軍隊後,卻意外得到了進入關中的通行牌。

入夜,大震關上插滿了火把,將關隘照如白晝,守軍也十分警惕,一千多名士兵夜晚守關,守關將領得到朱泚的命令,要嚴守大震關,將勤王的軍隊排除在外,只允許有通行牌的軍隊進入關中。

大震關主將是一名中郎將,叫做郎燦,三十餘歲,最早曾是朱泚的親兵,跟隨朱泚從幽州前來長安,短短几年時間便被提拔爲中郎將,可以說是朱泚心腹中的心腹。

他接到朱泚的命令,不敢怠慢,夜裡親自當值,同時下令,無論商人、庶民,凡十人以上的隊伍過關,都必須由他批准。

郭宋考慮很周全,所有回鄉戰俘都暫時不能向東而行,防止消息泄露,他們自己也準備充分,不僅有過關金牌,還特地選了一名長得頗像郝通的士兵,貼上假鬍子,又學郝通的神情說幾句話,便惟妙惟肖了。

更重要是,這名士兵騎着郝通的烏騅馬,拿着他招牌一般的大鐵槍,穿着郝通的盔甲,恐怕就算郝通的親兵也未必能一眼辨認出真假。

郭宋則假扮郝通的親兵,跟隨在郝通身後,走在隊伍前面,數千騎兵浩浩蕩蕩在夜裡抵達了大震關。

數千騎兵到來,立刻驚動了主將郎燦,他匆匆走上城頭,向城下望去,清一色的騎兵,看盔甲應該是隴右騎兵。

“請問下方是哪裡的隊伍?”郎燦高聲問道。

一名牙門將上前道:“我們是隴右臨洮軍,奉朱太尉之令進京,請速速開門!”

原來是郝通的臨洮軍,郎燦又問道:“請問郝將軍可在?”

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九百九十六章 奇襲襄陽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
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七百一十九章 獵城行動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九百九十六章 奇襲襄陽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