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

二月初四,三百艘大型戰船滿載着各種軍事物資離開長安出發了,最前面是郭宋的五千石坐船,同時和郭宋一起出發的,還有兩萬鐵衛軍,鐵衛軍由親衛騎兵、重甲步兵以及火器營三部分組成,其中一萬五千人是騎兵,他們騎馬在岸上行走,而五千重兵步兵和一千火器營士兵則坐船而行。

早在兩個月前,裴信已率領三萬騎兵先一步出發,前往登州。

這次征討遼東,郭宋共動用二十萬大軍,其中姚錦率五萬河北軍走平州,在遼西走廊一線牽制契丹人。

攻打新羅共計十五萬大軍,這裡麪包括李冰、裴信、張雲的十萬大軍,以及羅紫玉和張克誠統率的三萬水軍,還有兩萬直接由郭宋統率的鐵衛軍。

渭河碼頭上,滿朝文武百官和數萬百姓出城送信,雖然這次出征沒有任何事前宣傳,但官員們都知道晉王是去討伐新羅,根子還是要解決遼東隱患。

郭宋祭祀了馬神和水神,又祭拜四方諸神,這才和大臣們告別,登上了大船,船隊開始啓航,縴夫拉拽着大船緩緩而行,岸上和船上立刻響起一片依依惜別聲。

這時,郭宋也看見了幾輛馬車,被侍衛們嚴密護衛着,這是自己的妻女來和自己告別了,這還是第一次,從前郭宋的出征她們都覺得並不遙遠,而這一次是去遠隔重洋的新羅,這讓她們心中都充滿了擔心和不安。

郭宋站在船舷邊向妻女揮手告別,他依稀能看見她們也在馬車內向自己揮手,這一刻,郭宋心中也涌起一種說不出的眷念。

船隊漸漸遠處,再也看不見送行的人們,郭宋這才走回了自己的船艙,他的船艙很大,有書房、寢艙、起居艙和客艙,像套房一樣,一共有七間艙室,除了兩名服侍他起居的侍女外,還有一人便是應採和。

應採和是他的貼身護衛,有時候也會替他執行特殊任務,她雖然是玉真宮宮主,但她的獨立性極強,不需要任何人服侍,她有自己的獨立船艙,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盤腿練功,只有夜裡纔會和郭宋在一起,盡情地和主人一起享受魚水之歡。

郭宋坐在書房內,鋪開了他制定的作戰方案,當然,任何方案都不會一成不變,都會根據形勢變化而隨時調整。

從時間上算,今天自己從長安出發,三萬水軍和數百艘大型戰船也應該同時從登州出發了,他們第一步並不是攻打新羅,而是佔領儋羅島,在儋羅島建立後勤基地,然後再跟隨新羅形勢的而出兵。

根據遼東傳來的消息,今年春天,朱滔大軍也將大軍進攻新羅,務必滅亡新羅國,其實不僅新羅國的國力即將崩潰,就連朱滔也承受不住年年戰爭的壓力,要不是殘酷奴役新羅人和高句麗人,他們根本支撐不了這麼多年的戰爭。

對郭宋而言,發動新羅戰爭掌握時機最爲關鍵,他等的就是這一刻。

時間過得很快,兩天時間悄然過去,船隊快要到天寶渠,這時夜幕也已降臨。

一名侍女給郭宋端來一盞茶,這次有兩名侍女跟隨郭宋出征,是一對孿生姐妹,一個叫趙漣兒,一個叫趙漪兒,都只有十五歲,長安人,她們都是薛濤身邊的侍女,兩人從十歲開始便跟隨薛濤,已經過去了五年,兩人都已出落成小美人胎子,身材雛形已現,現在還稍微青澀一點,但看得出,她們將來都會是高挑豐滿的類型。

眼看丈夫登基在即,薛濤也開始考慮爲丈夫挑選嬪妃了,讓她們二人跟隨郭宋同行,就是以後的一個備選。

薛濤知道這次應採和將和丈夫同行,所以她便沒有安排成年女子,以免出現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趙漣兒和趙漪兒十分聰明,她們當然知道這是她們討晉王殿下歡心的機會,所以她們二人服侍得格外盡心,讓郭宋頗爲喜歡這對孿生姐妹,甚至連一向冷硬的應採和也對她們有了一絲好感。

郭宋端起茶盞,對趙漣兒道:“去請應宮主過來。”

趙漣兒乖巧地答應一聲,轉身去了,不多時,身材極高的應採和走過來,她給郭宋行一個萬福禮,媚笑着在主人對面坐下,趙漪兒也給她端來一盞茶。

郭宋對兩姐妹道:“時間不早了,你們也去休息吧!”

“是!”

兩人行一禮,轉身回房了,她們已經略懂男女之事,知道從現在開始,到明天上午,她們都不能出房門。

待兩人一走,應採和立刻鑽進主人懷中,久久和他吻在一起。

“要不要把她們一起叫來,在旁邊服侍?”郭宋笑問道。

“不要!旁邊有人我會束手束腳,還是和主人單獨在一起,我會更放鬆一點。”

郭宋原本只是想與應採和說說話,沒想到應採和過於主動,一下子把他身體裡的火焰點燃了,他橫抱起應採和向寢艙走去.......

趙漣兒和趙漪兒就住在隔壁客艙,隨時能服侍晉王殿下,隔壁傳來應採和誇張的聲音讓兩人面紅耳赤。

趙漪兒低聲問道:“阿姊,他們在做什麼?”

趙漣兒咬着嘴脣笑道:“我服侍過殿下和王妃的,你想知道?”

“阿姐,給我說說嘛!”

兩姐妹躺在被子附耳竊竊私語,不時捂嘴偷笑.......

船隊並沒有停泊,而是在黑夜中繼續航行,浩浩蕩蕩駛入了天寶渠。

..........

儋羅島就是今天的濟州島,孤懸於新羅國南面,它並不屬於新羅國,一直到北宋徽宗年間,才被高麗王朝吞併。

島上有一個小國,叫做儋羅國,總人口不足一萬,以種田養豬爲生,生產力落後,沒有耕牛,便刀耕火種,不會紡線織布,便以豬皮爲衣,住在簡陋的木屋裡,普通百姓生活十分貧困,他們全靠從海中撈取珍珠以及名貴貝殼和路過的唐朝商船換取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

儋羅國國王曾經去大唐朝拜,被唐高宗李治賜李姓,他們國王便從此以李爲姓,現在的國王叫做李星都,雖然只有四十五歲,但對於平均壽命只有三十餘歲的儋羅人來說,四十五歲已經屬於古稀老人了。

儋羅國的軍隊不多,只有五百人左右,由王子李棕統領。

這天上午,鋪天蓋地的戰船出現在儋羅島西北方向的海面上,戰船足有四百餘艘,這支船隊正是從登州駛來的水軍主力,一共有四百艘戰船,都是三千石以上的大船,滿載着三萬水軍,由水軍主將羅紫玉和副將張克誠統領。

其實前往儋羅島,從長江口出發會更近一點,走登州反而繞遠路了,但這裡面有一個海上風險問題,就像鑑真從長江口出發去日本,也是九死一生,失敗了無數次才成功。

後來日本遣唐使來大唐,走的都是東北線,先到新羅半島,船隻再沿着新羅半島繞行,然後前往登州,這樣基本上就沒有風險。

郭宋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他可不希望戰船或者運輸船在海上遇到風暴而全軍覆滅,又考慮到新羅沒有大型戰船,只有一些零星的巡哨船,他便毅然拍板,大軍走新羅沿海線南下,這樣基本上就不會遭遇到海上風暴了。

晉軍的戰船到來令儋羅島百姓十分恐慌,人們奔走相告,紛紛逃往儋羅城躲避,儋羅城頭也吹響號角,五百士兵紛紛拿着長矛上城頭防禦。

儋羅城就在北面海邊不遠,建造在一座矮山上,依山而建,用堅固的大石在山下修建了城牆和城門,王宮就在山頂最高處,所謂王宮其實也是數十座木屋,居住着國王李星都和他的幾名妃子。

大量的民房便散佈在山道兩邊,平時約有兩千人在城內居住,但現在危險來臨,儋羅城周圍的百姓紛紛逃進城內避難。

國王李星都皮膚黝黑,身材矮小,整個儋羅國基本上都是小黑人種,顯示出他們和南洋的淵源,其實不光是儋羅國,包括大小琉球島、日本國,他們的祖先都是來自南洋,身材矮小,皮膚粗黑,男子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四到一米五之間。

國王李星都心中憂慮萬分,他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站在山頂上向北方眺望,只見鋪天蓋地的船帆出現在遠處的海灣內。

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
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