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

說到製糖,獨孤長秋有點猶豫,他躊躇半晌道:“殿下,有句話我不知當問不當問,但確實一直困惑着我們。”

“你說吧!畢竟你是長輩,有什麼不好說呢?”

“好吧!那我就斗膽問一問了。”

獨孤長秋略一沉吟便問道:“是關於朝廷專賣的事情,我知道鹽一直是朝廷控制的,後來酒也被朝廷控制了,其實我們很擔心朝廷將來會不會控制糖?”

郭宋想了想道;“這裡面其實涉及面很廣,朝廷控制的也不止是鹽,也不僅僅是出於財稅控制,比如採礦不允許民間採金、銀、銅、硝四種礦,更不準私人冶煉,不準出口生鐵等等,這是出於安全考慮,再比如馬匹有限制,住宅也有限制,坐船也有限制,這是出於等級考慮,一般而言也集中在衣食住行四個方面。

衣着限制也是和等級有關,衣着顏色以前是限制的,現在除了男服的紫色和明黃色,其他顏色都不限制,但衣帽配飾是有限制的,這個我就不多講了。

而朝廷出於財稅考慮的限制主要在食上,我考慮過,鹽、糖、茶、酒這四大項將來可能會有限制,鹽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酒主要是朝廷控制酒麴,茶是在制餅環節徵一道稅,將來糖可能會採用酒的方式,由朝廷控制粗糖,商人們買回去加工成細糖朝廷就不管了,應該是這樣。”

獨孤長秋頓時急道:“那我們那麼多甜菜農莊和甘蔗農莊怎麼辦?”

郭宋擺擺手,“這個不影響,你們可以自己產自己用,但你們把粗糖運到長安後,需要向朝廷交一筆的商稅,或者你們可以把粗糖賣給朝廷,在精煉環節,再從朝廷把粗糖買回來,中間的差價就是糖稅。”

獨孤長秋心中着實有點鬱悶,他原以爲糖可能不會像鹽那樣由官府專賣,沒想到朝廷還是不會放過糖。

郭宋看出他的臉上的失望,便笑道:“其實是一回事,商稅不可能一直免下去,你們把粗糖從嶺南運來長安,需要交一筆商稅,還有不小運輸費用,但如果你們在嶺南就把粗糖賣給朝廷,那就不存在商稅了,也沒有運輸費用,你們再直接從長安官方倉庫買入粗糖精煉,中間的差價實際上就相當於商稅加運費。”

郭宋又道:“你是商人,應該清楚獲利主要在精煉環節,就像所有的酒都是從朝廷買入酒麴餅釀製,有的酒每斤只能賣十幾文,但眉壽酒每斤卻能賣五貫錢,同樣的酒麴餅卻能產生完全不一樣的獲利,難道製糖不也一樣嗎?”

獨孤長秋沉吟一下道:“殿下說得對,粗糖是百文一斤,但細糖的本錢我們控制到每斤一百五十文,我們賣五百文一斤,當然,這裡還有店租、工錢等等,算下來我們的淨利在三百文一斤,以後就算競爭激烈,細糖降到兩百文一斤,我們還是一倍的獲利。”

郭宋笑道:“吃獨食是不能長久的,有財大家發纔是王道,朝廷需要財稅,獨孤家卻吃相貪婪,一毛不拔,這可不是長久之道啊!”

獨孤長秋心中一驚,頓時醒悟過來,連忙自嘲道:“商人做久了,總是想着獲利,卻忘記了家族的長久,殿下教訓得對,我記住了!”

郭宋淡淡一笑,“談不上教訓,只是善意提醒罷了!”

.......

從西市回來,正好在官房門口遇到杜佑和潘遼,郭宋請他們到自己官房坐下,杜佑笑道:“殿下去視察售糖,感覺如何?”

郭宋微微笑道:“這次只是投石問路,看看大家對糖的接受程度,看樣子是很受歡迎,年底就能大規模上市了,以後糖和茶就能成爲我們新的稅源。”

潘遼感慨道:“這些應該是我們考慮的事情,卻讓殿下在這裡爲稅源殫精竭慮,讓我們慚愧!”

“這倒無妨,我也是從鹽稅上得到的啓示,爲什麼鹽能徵稅,一是因爲大家都離不開,其次便是鹽很便宜,有徵稅的餘地,酒也是一樣,但我並不主張鼓勵飲酒,釀酒太消耗糧食,後來我就想到了茶和糖,這兩個完全可以和鹽一樣,實行薄稅廣徵,我們只要有充足的間接稅賦,那麼就可以降低直接稅賦,免去勞役,降低田稅和戶稅。”

“殿下說得好!”

杜佑讚歎道:“用徵稅來降稅,這個思路確實高明,一定要讓戶部的官員們好好學一學是什麼是治國之道。”

“好了!好了!”

郭宋擺擺手笑道:“你誇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你們找我有什麼事?”

“是關於難民的消息!”

潘遼道:“我們剛剛接到消息,仇敬忠率六萬大軍進入宋州,引發了宋州民衆對戰爭的恐慌,各縣都有大量民衆逃亡,正如之前殿下的預料,北方的民衆逃亡兗州,南方的百姓逃亡亳州,有數十萬之衆,局勢很混亂。”

......

郭宋眉頭一皺,“局勢混亂的消息確切嗎?我早就命令李冰着手準備了。”

“殿下,消息應該確切,現在混亂主要發生在宋州境內,我們建議立刻讓軍隊進入宋州維持秩序,分發乾糧,現在天氣炎熱,還要防止疫病爆發。”

郭宋負手走了兩步,對兩人道:“軍隊入境維持秩序問題不大,關鍵是要有得力的文官進行管理,兗州那邊王侑在,我不擔心,但亳州那邊沒有合適的人,我最不放心的就是那邊。”

潘遼想了想道:“微臣推薦揚州刺史王珪年去亳州安置災民,此人能力極強,短短一年時間就讓揚州恢復了元氣,微臣倒不是說把調去亳州,而是借用他的能力安置災民。”

郭宋又望向杜佑,杜佑是吏部尚書,他對官員的考評最有發言權,杜佑點點頭,“微臣同意潘相國的評價,王珪年確實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不光是他能力出衆,而且他很有謀略,朱泚喪心病狂壓榨揚州商人,但至少一半的揚州商人被他用各種手段保全下來,揚州商人對他充滿了感激,一旦恢復秩序,在他的召喚下,大量商人都紛紛返回揚州,揚州的元氣才能恢復得這麼快。”

郭宋欣然道:“既然你們都這樣說,想必是有點真本事,可以用他,我會用晉王手令調他去亳州住持難民安置!”

..........

戰爭還沒有爆發,但戰爭的氣氛已經籠罩在宋州上空,宋州百姓恐慌萬分,紛紛離家逃亡,由於朱泚軍是從西北殺來,而仇敬忠的軍隊從東南過來,所以民衆逃亡路線基本上是東北和西南。

東北是兗州,那是晉軍控制的地盤,對宋州百姓有着強大的吸引力,以前大家捨不得放棄土地和家園,現在迫不得已放棄,衆人都紛紛逃往兗州。

在通往兗州的一條官道上,扶老攜幼的人羣足有二十餘里長,一輛輛大車上裝滿了各種家當,男人在前面趕車,妻子抱着年幼的孩子坐在丈夫身旁,在他們身後是破舊的傢俱,鍋碗瓢盆,破爛的被褥堆在角落,上面兩着幾個孩子,旁邊還擠着兩隻羊,一個老人緊緊趴在傢俱中間一口破舊的大箱子上,看得出,箱子裡裝着他們微薄的財產。

還有男子挑着兩個大籮筐,一邊是父親,一邊是母親,更多是百姓是不幸,步履艱難,在官道上蹣跚而行。

這時,一隊騎兵從遠處疾奔而來,百姓們紛紛向邊上讓路,騎兵大喊道:“各位鄉親,前面十里外有水有饅頭,分文不收,大家堅持一下,去前面休息!”

聽說前面有不要錢的食物,難民們精神大振,紛紛加快了速度。

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十四章 誤入密洞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奪安陽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
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十四章 誤入密洞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奪安陽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百一十二章 禁苑偷獵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