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

就在朝廷百官在各自填寫投票之時,在長安以東的官道上,忽然出現了大批牛羣,浩浩蕩蕩,足有數千頭之多,每頭牛的兩隻角上各挑着一塊白布條,上面寫着斗大的墨字。

‘反對晉王登基!’

‘維護李唐社稷!’

這是在抗議郭宋取代李唐,在牛羣距離春明門還有兩裡時,數千內衛騎兵衝出了軍營,風馳電掣般向春明門方向奔去.......

由於長安夜不閉城門,長安城外已經出現了大片新建的民居,尤其以東西兩邊最多,春明門外早已修建了密集的房舍,延綿七八里,居住了上萬戶人家,官道兩邊都是各種店鋪,其熱鬧已不亞於城內,

官道前站滿了看熱鬧的百姓,也有人忍不住,對牛羣主人破口大罵,有人甚至衝上去撕扯布條,住在城外的百姓都是晉王新政的獲利者,正是晉王不閉城坊的政策,使得大批百姓能夠以低廉的價格買到土地建房,在長安有了屬於自己一席之地。

現在晉王登基已是衆望所歸,卻有人用卑劣的手段抹黑晉王,很多百姓都憤怒了,指着趕牛人罵不絕口。

就在這時,遠處黃塵滾滾,聲如悶雷,一支兩千人的騎兵正向這邊疾速奔來,有士兵奔在前面大喊:“騎兵來了,所有人靠邊站!”

兩邊百姓紛紛後退,片刻,兩支騎兵從官道兩邊如箭一般衝至,瞬間超過了牛羣,數十名趕牛人嚇得轉身便逃,卻被騎兵追上,團團包圍,喝令數十人跪在地上,雙頭抱着頭。

王越看見了牛角上的布條,黑着臉令道:“扯下布條!”

內衛士兵一起動手,將牛羣所有的布條都扯了下來,士兵們又把牛羣先趕到不遠處的一座小軍營內暫時存放起來,派數百士兵看守。

“如果有人來要牛,就說牛可以領回去,但要先去內衛官衙辦理交接手續!”王越吩咐一名校尉道。

“卑職明白了!”

王越隨即又指着數十名趕牛人道:“把他們帶回內衛官衙審訊!”

數十名趕牛人被內衛士兵帶回官衙,雖然事件很快結束,沒有鬧起來,但春明門一帶還是議論紛紛。

有消息探子立刻跑去《京都快報》報館販賣消息,如果消息屬實並被採用,消息探子可以得到一百文錢的獎勵,這是很多長安閒人最喜歡做的事情。

此時,朝廷各個部寺省臺正在收集投票送去吏部統計,按照規定,今天就要出結果,吏部的數十名官員都在忙碌地報票統計,有御史臺官員進行監督。

杜佑來到吏部官衙,見大堂上兩組人正在不斷地報票計數,也是用寫‘正’的辦法,大堂外面有士兵站崗,不準外人進入。

這時,吏部侍郎獨孤明仁看見了杜佑,連忙迎了出來,杜佑問道:“都送來了嗎?”

獨孤明仁笑道:“已經收到大半了,只剩下大理寺和光祿寺還沒有送來,卑職已經派人去催了。”

“結果怎麼樣?”這纔是杜佑關心的。

“和之前調查的差不多,絕大部分都是贊成,目前贊成票已經超過五百票了,反對者只有二十三票。”

杜佑一顆心落下,他又好奇地問道:“都是誰反對,有記錄嗎?”

獨孤明仁搖搖頭,“反對者都是匿名,不知是誰?”

“是誰確實也不重要!”

杜佑笑道:“爭取今天結束!”

話音剛落,只見幾名官員抱着兩個紙箱子飛奔而來,一個紙箱上寫着大理寺,一個寫着光祿寺,那就全了,杜佑索性也不離去,等待最後結果。

不到一刻鐘,統計全部完成,反對票最終還是鎖在二十三票上。

杜佑這才完全放下心,這本來就是他的主意,如果在最後弄巧成拙,他真的沒有臉去見晉王殿下了。

按照吏部草擬的規定,最後決定的票數由一千票組成,其中軍隊佔四百票,朝廷佔三百票,地方州縣佔三百票,現在軍隊全部是贊成,那麼四百票全部到手了。

朝廷官員去掉反對票數的佔比,大概能得到兩百九十票左右,現在實際上贊成晉王殿下登基的總票數達到六百九十票,超過總票數的一半了,那麼地方州縣官員就算全部投反對票,那麼也改變不了結果,晉王殿下登基已成定局。

杜佑匆匆向蘭臺走去,走到中院,韓愈迎上前道:“內衛王統領和周統領正在向殿下彙報情況?”

“發生什麼事了嗎?”

“好像有人在街上製造事端,反對殿下登基,具體什麼事下官也不太清楚。”

杜佑眉頭一皺,還有這種事情,他點點頭,“那我就稍微等一等吧!”

.........

大堂上,王越和周岷正在向郭宋彙報上午發生的春明門事件。

“因爲牛的數量太大,卑職相信,牛主人一定會來討還牛,中午時分,二十幾名牛主人趕來了,他們都是京兆府各縣的地主,至少都擁有土地千畝以上,他們都躲在京城附近,自己不露面,卻僱人來趕牛,卑職將他們全部拘捕,一一拷問,是一個叫做李莊逸的人讓他們這樣做,並承諾他們,如果牛損失了,會賠償他們的損失!”

“還有呢?”

郭宋冷冷問道:“他們爲什麼會答應?”

“啓稟殿下,這些地主對殿下的廢奴法十分不滿,認爲廢奴法嚴重影響他們的利益,所以如果能給殿下施壓,取消廢奴法,他們也願意出頭,何況組織者還願意補償他們的損失,他們已經得到了牛錢補償,但這幫人比較貪心,拿到了補償,但又想把牛要回去,所以都跑到軍衙來領牛。”

“這個李莊逸是誰?”郭宋問道。

旁邊周岷道:“卑職一直在監視韋渙的動靜,這個李莊逸應該就是他的大管事莊毅,補償這些地主的牛錢,不光是韋渙負擔,還有裴延齡、崔元豐和獨孤大石等人,他們可能還會其他動作。”

“還有什麼動作?”郭宋眼中閃過一道殺機問道。

“可能是想製造天意,比如碑文、魚腹錦書之類,總之,他們會不斷造勢,不斷施壓,直到殿下取消廢奴令。”

“獨孤大石也參與了?”

“他確實參與了,他不光出錢,還幾次和裴延齡、崔元豐密謀,這些天他非常活躍,。”

正說着,一名從事在門口稟報,“殿下,內衛說有緊急情況稟報。”

王越和周岷同時嚇了一跳,兩人面面相覷,又發生了什麼事?

郭宋沉聲令道:“進來稟報!”

不多時,一名內衛郎將快步走進來,單膝跪下稟報,“啓稟殿下,有人在灞水中撈起一塊古碑,上面有對殿下不利的話。”

“什麼話?”郭宋不露聲色問道。

郎將取出一塊布,呈上道:“請殿下過目!”

郭宋接過布打開,上面是用墨拓下的碑文,只有八個字,‘李唐中興,郭氏當滅!’

郭宋按耐住內心的滔天怒火,又問道:“這塊碑呢?”

“回稟殿下,石碑被擡回內衛官衙,發現古碑的漁民很不錯,他們用漁網把古碑嚴嚴實實包起來了,始終沒有解開,趕來看古碑的人雖然多,但幾乎沒有人看到上面的字。”

郭宋點點頭,“去重賞漁民每人二十貫錢。”

“卑職遵令!”

郎將下去了,郭宋對王越和周岷道:“看來不出手是不行了,立刻抓捕韋渙和他兒子韋敏,要用嚴刑拷打韋敏,讓他指認韋渙、裴延齡、崔元豐和獨孤大石是衛唐會的人。”

郭宋又隨即對周岷道:“在衛唐會的名單中把他們四人的名字加進去,今天晚上,抓捕裴延齡、崔元豐和獨孤大石,明天提請御史臺彈劾裴延齡和崔元豐!”

周岷心中凜然,晉王殿下遲遲不結束衛唐會一案,就是在這裡等着呢!

郭宋眯着眼睛又道:“那二十幾個小地主也視爲衛唐會成員,一併抄家處斬!”

兩人躬身道:“遵令!”

等二人離去,郭宋又吩咐道:“請杜相國進來!”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一百六十七章 鎖死勝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後選擇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臨軍營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一百六十七章 鎖死勝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後選擇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臨軍營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