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

李適實在不想知道這些煩惱之事,但眼前局勢這麼嚴重,他徵不到兵了,甚至軍隊都快維持不下去,他真的開始急了。

他負手走了兩步道:“郭宋頒發廢奴令是不是也和這個有關?”

張延賞畢竟是相國,他看問題更有深度,對郭宋的廢奴令看得也比其他人深得多。

“陛下,郭宋的廢奴令並不完全是爲了稅賦,但最終也和稅賦有關,他其實是要勞力,開礦、釀酒、製革、造紙、紡織等等行業都需要人,但河東各地蓄奴嚴重,導致用工缺口和蓄奴相對立了,郭宋廢奴主要是爲了增加人口,準確說是自由人口。”

“這和解決土地兼併有關嗎?”李適不解地問道。

“當然有關係,只要把人口解放出來,到時大量人口進城,大莊園的土地就沒有人耕種了,莊園主只能賣掉土地,再由自耕農零星購買,大概十年後,土地兼併就會逐漸逆轉。”

李適嘆了口氣,“算了,不提他了,還是說說我們的募軍問題怎麼解決?江南、荊南、嶺南各地的稅糧什麼時候過來?關鍵是江都的鹽稅,立刻讓陳少遊發運過來,不要等到秋天!”

崔造連忙道:“微臣已經多次派人去催促了,但微臣坦率地說,運到成都至少要到年底去了。”

“那怎麼辦?眼下必須要有軍隊。”李適極爲不滿地瞪着二人。

張延賞沉默片刻道:“如果實在無法靠錢糧來解決,那就只能強行徵兵,但這樣做很容易失去民心,也會造成軍隊不穩,士氣低迷,陛下要三思!”

其實李適就是這個意思,強行徵兵,只不過被張延賞看透了,他才說出要三思這話。

李適臉上有些尷尬,便道:“朕明白你的意思,這件事讓朕再考慮考慮吧!”

張延賞和崔造告退,走出了御書房,崔造低聲道:“聖上不會真的採用強行徵兵吧!”

“難說,除非他肯把內庫的積蓄拿一點出來,但那等於是要他的命,可能性不大,最後走投無路,也只能走強行徵兵這條路,我看他就是這個意思。”

“那樣的話,大唐危矣!”

張延賞冷笑一聲道:“大唐陷入危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五年前涇源兵變時就開始了,只不過一天天病入膏肓,越來越嚴重罷了。”

兩人搖搖頭,皆無可奈何地走了.......

御書房內,天子李適還在來回踱步,他是天子,他的視野比一般臣子更開闊,他知道怎麼才能搞到錢糧。

這麼多有錢人都不肯掏錢,朝廷偏偏盯着自己那一點點內庫,着實讓李適深感惱火。

.........

次日下午,李適在御書房召見了獨孤立秋。

獨孤立秋被封爲太師,基本上已經不參與朝政,但獨孤家族在幕後參與朝政和軍隊,神策軍的十個中郎將中,至少有三個有獨孤家族背景,還有江南和嶺南那邊,軍方不少人都是關隴貴族的背景。

當然,獨孤家族聞名天下的,還是財力,百年積累的雄厚財力,完全不亞於元家,富可敵國,而且狡兔三窟,藏匿得十分隱秘。

孤獨立秋走進御書房,躬身施禮道:“微臣參見陛下!”

李適笑眯眯道:“好久沒有見到獨孤愛卿了,最近在忙什麼?”

“微臣最近在做點小買賣,在家也閒不住。”

李適呵呵一笑,“愛卿做的小買賣肯定是大生意了。”

“不瞞陛下,微臣開了一家織布坊,大概有一千張織機,微臣想織成白疊布,感覺白疊布很舒適,以前原料很貴,現在安西在大規模種植棉花,這樣一匹白疊布也就比一匹細麻稍微貴一點。”

說到安西,李適的表情明顯有些不自然了,半晌,他嘆息一聲道:“太師,你那個女婿,很難溝通啊!朕拿他沒有辦法了。”

“陛下,微臣覺得,還是需要緩和一下關係,關鍵是薛勳得回來,他身體不太好,播州那邊條件惡劣,他如果死在播州,和郭宋的關係真的就難以挽回了。”

“可是真幾次召他回來,還封他爲大學士,他就是不接詔,朕也沒有辦法。”

“他不肯回來,無非就是因爲李誼,陛下把李誼召回成都軟禁起來,薛勳和韓滉留在播州也沒有意義了,陛下可以讓韓滉去江南,薛勳回成都養病,這不就一舉兩得?”

李適沉思片刻,欣然道:“有道理,朕可以考慮!”

兩人又寒暄幾句,李適便轉到正題上,他嘆息一聲道:“獨孤愛卿,現在朝廷財政嚴峻啊!左藏庫銅錢只剩下三十萬貫,欠了三個月軍俸,上次關中陣亡將士的撫卹也沒有着落,朝官的俸祿到今天沒有發過,關鍵是朕要募兵戍邊防吐蕃,南詔那邊不安穩,必須要有軍隊鎮守渝州,至少要招募三萬人,但到現在才招募到六千五百人,朝廷拿不出錢糧,實在是太難了,懇請獨孤家族能夠助大唐一臂之力。”

獨孤立秋沒有想到,天子竟然向自己哭窮,最後是要獨孤家族拿錢支援,但既然天子開了口,他不可能不答應,他沉吟一道:“大唐困難,微臣當然不能袖手旁觀,理應替陛下分憂,只是微臣想再問一下,陛下有沒有考慮過向別的關隴世家開口?”

獨孤立秋的態度讓李適很滿意,他點了點頭,“肯定一起考慮了。”

“那微臣給陛下一個建議。”

“愛卿請說!”

“就是趙崇文的家人被分配雲南充軍之事,這讓其他關隴貴族都非常擔心,希望陛下儘快下旨赦免,放他們回來,恕微臣直言,這件事對陛下實施的計劃會有一定的阻礙。”

李適點點頭,他還真把這件事忘了,也罷,既然郭宋實施大赦,自己也可以實施大赦,連同趙家和李誼也一併赦免。

獨孤立秋當即表態,獨孤家族可以支援朝廷二十萬貫,這讓李適大喜,着實沒有想到獨孤家族如此慷慨,他對接下來其他家族的募捐充滿了信心。

........

一個時辰后皇宮內頒佈天下大赦的詔書,爲慶賀唐軍擊潰回紇,李適下旨赦免天下所有囚犯,其中也包括被流放的皇族以及朝官家屬。

這樣一來,趙崇文的家眷以及廢帝李誼都將被赦免返回成都。

在赦免令頒佈後,李適又下旨改封李誼爲瓊王,令他回成都閉門反思,同時,李適任命韓滉爲明州刺史,也就是今天的寧波,令其即刻啓程上任,同時封薛勳爲崇文殿大學士,令其陪同廢帝李誼返回成都。

.........

成都望江酒樓,這是成都最好的酒樓,這家酒樓同時也是獨孤家的產業,獨孤立秋聽從郭宋的勸說,這些年基本上把所有的田莊都賣掉了,最後只在常州留下一座大田莊,獨孤家開始着手商業和手工業的佈局,大力着手酒樓、商鋪、櫃坊以及造船、紡織、釀造等等商業和手工業的投資。

這座望江酒樓就是獨孤家的產業,他們光在成都就買下了五家大酒樓和七家櫃坊,商鋪也有二三十家,每天都能給獨孤家族帶來滾滾利潤。

傍晚時分,望江酒樓內坐滿了酒客,在三樓一間雅室內,獨孤立秋正在請竇氏家主竇儀喝酒,竇儀官拜太尉,竇家的勢力也不亞於獨孤家族,只是在財力上遜色不少。

“你是說,天子終於對關隴世家下手了?”竇儀端起酒杯,目光犀利地注視着獨孤立秋。

關隴貴族是外人對他們的稱呼,他們自稱則是關隴世家,從隋朝以來,朝廷從未向關隴世家伸手,今天是百年來的第一次,所以竇儀深感震驚,他既震驚朝廷財力之窘迫,同時也震驚天子李適的厚顏無恥。

獨孤立秋淡淡道:“今天下午天子把我召去,我還以爲是爲郭宋不肯入關中之事,沒想到居然是伸手問獨孤家族要錢。”

“他簡直太無恥了吧!”

竇儀憤怒道:“茶酒稅、商稅、礦稅都被他撈走了,全入他的內庫,作爲天子,對自己的社稷江山竟然吝嗇至斯,一毛不拔,還有臉問臣子要錢,難道這個天下不是李家的嗎?”

====

【今天還是兩章,不好意思!】

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奪安陽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江城混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
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奪安陽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江城混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六百六十一章 關內攻勢(下)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