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

時間進入十二月,剛跨月,一場暴雪便席捲關隴大地,狂風夾雜着暴雪,肆虐了兩天兩夜,十二月初四,大雪停止了,太陽出來,整個長安城已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到處是一片白雪皚皚,連松樹也被大雪壓倒了好幾棵。

大雪剛停止,街上的人明顯多了起來,長安各家三粗店都排滿了長隊,粗麪、粗布和粗糖,基本上都是家家戶戶必須的,尤其受底層百姓歡迎。

粗紅糖接受得最快,長安現在流行用奶酪、粗紅糖以及茶一起煮,奶香濃郁,深受年輕人和孩子的喜愛,這種茶叫做晉王茶,是晉王郭宋發明,在報上連續報道後,風靡整個長安,現在關隴和河東也開始流行起來。

上午時分,郭宋和戶部尚書張謙逸來到了西市門口的三粗店視察,政事堂的相國們分成四個組前往長安各地查看雪情,解決發生的屋頂坍塌等災害。

西市大門旁的三粗店也一樣排着長隊,五六個年輕夥計忙得手腳不停,收錢發貨,動作十分麻利。

當然,這也是貨物都事先稱量好,粗糖是一斤一包,裝在紙袋子裡,每人限量一斤,粗鹽和粗麪都是論鬥賣,裝在一個個白瓷扁缸中,到時一下子倒入客人的口袋裡,粗布則是一卷一匹。

一個夥計負責收錢,兩人負責發貨,後面還有兩人在稱量,一共五個人,配合得十分默契,雖然忙碌,卻井然有序。

郭宋坐在馬車內靜靜觀察,張謙逸卻排在隊伍,和前後的百姓閒聊起來。

“當然是滿意,我們收入低,買不起精細的好東西,三粗店首先讓大家能吃飽肚子,我覺得這就是最大的功德。”

旁邊另一人接口笑道:“不光能吃飽肚子,每月還能結餘一點錢,攢存起來,以前真不敢想象!”

“就是!就是!”衆人紛紛應和。

“再過一個月就是新年,大家希望新的一年三粗店有什麼變化?”張歉逸笑問道。

“最好增加點品種,變成五粗店、六粗店。”有人笑道。

“那大家覺得增加什麼品種比較好?”

“最好是奶酪和茶!”

有人脫口而出,頓時人羣一片大笑,奶酪和茶說到他們心坎上了。

一名年輕人嘆息一聲,“冬天裡能喝一碗熱騰騰香甜的奶茶,簡直太享受了,可惜奶酪太貴,便宜的茶也不多,也只能偶然喝一次。”

“奶酪估計不可能進三粗店的,那玩意兒從來就很貴,倒是粗茶可以進來,粗茶淡飯嘛!”

張謙逸買了一袋粗糖,上了馬車,馬車緩緩啓動向西市駛去。

張謙逸笑眯眯道:“殿下也聽到了吧!都在嚷着要奶酪和粗茶進三粗店呢,殿下的晉王茶深入人心啊!”

郭宋笑了笑,反問道:“張相國覺得可能嗎?”

張謙逸是戶部尚書,這是他的職權範圍,他不慌不忙道:“我們的三粗店其實是平價店,沒有獲利,沒有房租,就只有夥計的工錢,但我們的鹽稅和糖稅都在裡面,賣得越多,我稅收越高,不過三粗店粗鹽賣得很不好,建議殿下取消粗鹽,換成粗茶,奶酪確實不現實。”

郭宋點點頭,粗鹽和細鹽每鬥價差雖然有三十文,但粗鹽口感很淡,消耗量更多,反而不如細鹽合算,大家都寧願多加三十文買細鹽。

唐朝普通百姓鹽的消耗量很大,不像現代人,只放一小勺鹽調調味,土地基本種糧食,種菜很少,新鮮蔬菜很貴,唐朝很多窮人家幾乎沒有菜,就直接把鹽當菜了。

另外,普通人家大量吃醃菜,醃菜的耗鹽量很大,再有就是鹽的鹹度也遠遠不能和現在的精鹽相比,以至於一家人一個月吃一斗鹽很正常,所以鹽稅才能成爲唐朝後期的財政支柱。

郭宋淡淡道:“三粗店可不止長安一地啊!天下各縣都有,需要多少粗茶?”

“殿下不知道麼?天下各縣的三粗店是真正的三粗店,只有粗麪、粗布和粗鹽,目前粗糖只有長安供應,以後供應粗茶,也只能先滿足長安。”

郭宋點點頭,“戶部有這個明悟就好,開設三粗店的本意是好的,解決最貧苦百姓的溫飽問題,如果還供應奶酪,那就脫離我們的本意了,我們也承擔不起,至於粗茶,看產量,產量足夠大,價格足夠低,可以考慮用它替換粗鹽,如果量不夠,那還是繼續維持現狀。”

“微臣記住了!”

這時,旁邊一陣喧鬧引起了郭宋的注意,他這才發現在西市常平署大門前的空地上人山人海,至少聚集了數千人,大家都踮起腳、伸長脖子向裡面看,好像在搞什麼活動。

“去看看怎麼回事?”

郭宋吩咐侍衛一聲,兩名侍衛騎兵奔了過去。

他們騎在馬上,位置高,看得清楚,片刻回來道:“啓稟殿下,商家在演示家用風箱、煤球和引火煤。”

郭宋點點頭,家用風箱在報上刊登後,立刻商人看到商機,去太學把圖紙買下來,開始製作推廣,實際上已經在大戶人家推廣開了,看來他們是準備瞄準中等人家推廣。

至於煤球和引火煤,又叫行軍煤,是軍隊行軍時埋鍋造飯用的,煤球很簡單,是用黃泥混合煤粉壓制而成,每個外形就像桔子一樣,這個在長安早已經推廣,家家戶戶都在用。

裡面關鍵是引火煤球,在裡面摻了不少硝粉和硫磺粉,上面佈滿了穿透性小孔,用一支火摺子,一下子就能點燃煤球,這就叫引火煤球,稍微貴一點,但對於點燃爐子很重要。

這時,周圍圍觀的百姓一起歡呼起來,顯然是引火煤球被點燃了,隱隱聽見有人高喊:“這比枯枝麥秸省力多了,也不貴,一顆引火煤球只要五文錢,每天用麥秸引火做飯也不止五文錢吧!而且買我們三十個煤球,送一個點火煤球,下面,我再給大家演示一下風箱,非常好用,我們已經賣出了上千個。”

“殿下,要去看一看嗎?”張謙逸笑問道。

郭宋搖搖頭,“不用看了,直接去絲綿行!”

馬車繞過了人羣,向西面駛去,不多時,馬車抵達了絲綿行,布匹綢緞之類穿着之物都移到了東市,但西市還有一點點,主要是原料,比如絲麻綿絨皮毛等等,一場大雪後,絲綿行這邊擠滿了長安百姓,主要以買棉花爲主。

目前在安西種植棉花主要是軍方、官府和私人,棉田已達上萬頃,軍方棉田所產的棉花主要是供應軍隊,官府和私人的棉田則供應市場,現在的棉花還是比較貴,一斤八百錢,做一牀棉被要三斤棉花,但這比綿和絨還是便宜了很多,綿和絨都是論兩賣,普通人家絕對買不起。

如果是買帶籽棉話,一斤就只要五百文,自己回家去剝籽,像白居易的棉袍就是買了兩斤帶籽棉,自己回家剝籽做棉胎,然後自己縫製,報紙上有詳細教程,家境稍微差一點,買帶籽棉回家自己做棉衣就很合算。

“殿下,棉花不能引到關隴或者朔方那邊種植嗎?”

張謙逸有點不滿道:“好幾年了,棉花價格一直下不來,主要還是產量太少,還有運輸不便,如果能在這邊廣泛推廣,價格是不是就能降下來了?”

郭宋沉吟一下道:“這個問題我仔細考慮過,主要原因還是糧食單產太低,導致糧食不充裕,我們必須要保障糧田,像這次中原疫情,要不是我們倉庫有存糧,這次救災就遠遠沒有那麼輕鬆了。

我已經從林邑國引進了優良稻種,先在泉州試種,等泉州成功後再推廣到江南,然後再推廣到整個黃河以南,我們糧食產量就會翻幾倍,等糧食有了保障,這時候就可以在隴右、朔方、中原等地推廣棉花,這個時間大概在十年左右。”

張謙逸捋須悠然嚮往道:“如果糧食能增幾倍,那人口也要翻倍了!”

這時,有侍衛提醒郭宋,“殿下,好像是獨孤家的東主!”

郭宋回頭望去,透過沙窗,遠遠看見獨孤長秋站在一家店門口,正向這邊探望。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
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