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

天終於亮了,戰鬥也早在兩更時結束,一萬宣州軍被斬殺近兩千人,逃走了一千餘人,近七千人成了戰俘,而晉軍也付出了三百餘人的傷亡,拿下了進入江南後的首場勝利。

宣州軍主將李清陽企圖裝扮成小兵逃跑,卻被士兵揭發,晉軍將他從戰俘隊伍中抓了出來。

除了李清陽,還有六名將領也一併成爲戰俘。

戰俘們都放下武器,脫去盔甲,被晉軍押進了大營,還有三千晉軍在常州各地搜捕逃脫的士兵,就算義興縣的五千兩浙道民團軍也聞訊出動,在前往宣州的各個路口設卡,抓捕逃亡士兵。

到次日下午,逃亡的一千多人便有七百餘人被抓捕,押回了戰俘營。

這一戰也使兩浙道各州的刺史們心悅誠服,他們紛紛表態,堅決擁戴朝廷軍隊進駐江南。

事實上,這也只是他們給自己找的臺階下而已,晉軍長駐江南已成爲事實,由不得他們反對還是贊成。

兩天後,正在給父親下葬的劉士寧,從幾名逃回來的士兵口中得知了一萬軍隊中敵軍埋伏,全軍覆滅的消息,他震驚了足足一刻鐘,纔開始跪伏父親的靈柩上放聲痛哭,不知情的人還以爲他在哀痛父親的下葬,而知情人卻知道劉士寧是在痛哭他的東征計劃徹底破滅。

今天埋葬的不僅僅是他父親的靈柩,還有的野心和夢想也一併被無情地埋葬了。

晉陵縣,王侑剛剛從荊州乘船抵達了常州,王侑被正式任命爲江南都督府長史,成爲李冰的軍務總管兼軍師。

他帶來了郭宋的一份鷹信,郭宋在信中要求李冰不要急於進攻劉士寧,要先鞏固對兩浙道的軍事控制。

大帳內,王侑指着兩浙道最南面問道:“福州、建州、泉州、汀州以及漳州,它們也應該屬於兩浙道,但它們似乎脫離了兩浙道的管轄?”

李冰點點頭,“我從長安出發前聽殿下專門談及福、建、泉等五州,它們只是名義上屬於兩浙道,實際上這五州是被泉州水軍都督姚廣平控制,姚廣平是文官,他同時也是泉州刺史,泉州水軍都督李絳病逝後,姚廣平便接管了水軍,然後兼任泉州水軍都督,南唐朝廷也同意了他兼任。

這兩年他將水軍擴軍爲兩萬人,其實水軍只有八千人,另外一萬兩千人由四個兒子統領,進駐福州、建州、汀州和漳州。

目前福州和建州的刺史都是他女婿,另外兩個州的刺史是他門生,所以福州、建州、泉州、汀州、漳州等五州實際上是一個小藩鎮。”

王侑點點頭,“那暫時把這五州放一邊,我們以後再說,現在談一談如何控制兩浙各州,我考慮再三,我覺得關鍵就在於解散兩浙道原本的民團軍。”

“長史說得不錯,晉王殿下也是這樣認爲,但具體該怎麼做,晉王殿下讓我和長史商量。”

王侑笑道:“我倒有一個方案,將軍看行不行?”

“長史請說!”

王侑不慌不忙道:“如果直接解散的話太敏感了,會激起各州不滿,畢竟民團士兵都是各州自己的士兵,我的想法是兼併,藉口要和劉士寧大戰,需要統一訓練,統一部署爲理由,從韓皋手上把民團軍的控制權要過來。

然後進行訓練整編,將兩萬民團軍和我們的三萬軍隊全部打散混編,重新組建成江南軍隊,由我們的人擔任主將和中層將領,我想,民團軍待遇並不好,一旦轉爲正式士兵,享受一級士兵待遇,大部分士兵一定會歡迎,如果有不願意成爲正式士兵,也可以退伍回家。這樣一來,民團軍就不存在了,而我們手中有了五萬正式士兵。”

李冰頓時豎起大拇指,“長史果然高明!”

王侑又笑道:“其實我也能猜到晉王殿下把韓滉留在長安養老的用意,只是韓氏父子接受我們控制江南,其餘各州就失去了主心骨,成爲一盤散沙,最後不得不承認我們對民團軍的吞併,而各州只管政務,徹底和軍隊無緣。”

王侑見李冰目光中還有點猶豫,便壓低聲音道:“各州把民團指揮權給了韓氏父子,將軍是從韓皋手中得到指揮權,如果各州不滿,也是對韓氏父子不滿,而不是針對將軍,更不是針對晉王殿下。”

李冰暗暗點頭,難道晉王評價王侑是一支毒箭,陰狠毒辣,雖然當不了宰相,卻是軍師的料子。

想到這,李冰微微笑道:“其實韓皋已經接受了,他把潤州水軍交給我,就意味着他們父子放棄了兩浙道領導權,我倒是覺得兩浙道沒必要再搞什麼觀察使,讓各州又有機會團結起來,這件事長史怎麼看?”

王侑呵呵一笑,“這就是晉王殿下的高明之處了,韓皋繼續出任潤州刺史兼任兩浙道觀察使,可以穩定各方面的情緒。

但觀察使其實並沒有官員任免權和刑案裁決權,兩浙道的御史巡查司、刑獄巡檢司、鹽鐵署、錢糧轉運署、市舶署、稅署都是各自獨立,直接聽命於長安朝廷。

這樣一來,人財物三個大權都不在觀察使手中,觀察使就是個空架子,韓皋只能專心出任潤州刺史,兩浙道實際上已經沒有重新團結的機會了。”

李冰連連點頭,“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數天後,李冰在晉陵縣集結兩萬民團士兵,從韓皋手中接過了兩萬軍隊指揮權,他以統一整編訓練、統一部署對抗劉士寧這個光冕堂皇的藉口,將兩萬人徹底打散,進行重編訓練。

首先是把兩萬民團軍和自己的軍隊混編在一起,不再像從前那樣有蘇州營、常州營、杭州營、越州營的區別了。

而是重新成立了五十個營,每營一千人,由一名郎將統率,每個營的士兵都來自各地,有江南士兵、北方士兵,校尉以上的統領全部都由晉軍將領出任。

訓練整編完成後,李冰宣佈,目前已進入戰時狀態,所有士兵的待遇都一視同仁,統一按照晉軍的標準來施行。

雖然各州都已猜到了晉軍吞併地方民團軍的意圖,但李冰整編士兵的理由充足,讓人抓不到把柄。

更重要是,韓皋已經率先放棄了潤州水軍,羣龍無首,各州刺史便在這件事上紛紛保持沉默了,他們擔心自己站出來承頭,會被朝廷收拾,最後連刺史都做不了。

韓皋雖然知道各州刺史對自己不滿,但他也沒有辦法,這是父親的決定,將江南徹底交給朝廷。

當然,韓皋心裡也明白,這是大勢,是晉王郭宋鐵一般的意志,沒有人能改變,既然無法改變,那索性做個順水人情,對自己爲來的仕途將大有益處。

........

常州阻擊結束後的第七天,兩百艘大海船滿載三萬士兵抵達明州,明州已經搭建了臨時軍營,足以讓三萬士兵在明州好好休整,一同前來的還有李偲的長子李鴦,郭宋已承諾將李偲以王侯之禮安葬在先帝代宗的陵寢旁,同時封李鴦廣州刺史。

父親後事得到了妥善安排,李鴦沒有了後顧之憂,他當即跟隨三萬晉軍一路南下。

大軍在明州休息了兩日,體力漸漸恢復了,這天上午,李鴦來到主帥大帳,找到了康保。

“康將軍,有時間嗎?”李鴦在帳門口問道。

“哦!是李使君,請進來坐。”

李鴦雖然是李偲之子,但他並不是皇族,他是李偲的義子,李偲膝下無子,便收了四個義子,他們都沒有李氏皇族血統,名字都進不了宗廟,李鴦是渝州人,原本姓黃,十歲時被李鴦收爲義子。

李鴦走進大帳,見康保站在地圖前沉思,他笑道:“康將軍還有什麼拿不定主意嗎?”

康保點點頭,“現在嶺南的局勢不明,我考慮最好不要直接去廣州,先找別的港口停泊下來。”

李鴦笑了起來,“這件事康將軍怎麼不問我呢?”

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三百零四章 初次上門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
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爭來臨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三百零四章 初次上門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