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

薛延陀人在不同的時間點卻犯下了同樣的錯誤,在前年,他們以爲豐州沒有守軍,想搶掠豐州的人口和財物,沒想到豐州卻多了六千軍隊,讓一萬五千大軍葬身異鄉,這就是情報失衡帶來的惡果。

時隔一年多,當薛延陀準備以兩萬兩千人全殲豐州的六千士兵時,他們還是吞下了情報失衡的惡果,他們不知道,豐州唐軍在短短几個月內,軍隊從六千猛增到一萬七千人,此時就算傷亡了兩千餘人,依舊還有一萬五千生力軍。

唐軍的軍隊人數超過薛延陀人,無論裝備、士氣還是體力,唐軍也都大大強於對方,所有唐軍張弓搭箭,舉起軍弩,就等主帥下令射擊。

郭宋注視着源源不斷地薛延陀士兵下了外城,越來越多,他們在外城下集結,一部分士兵奔去搬走頂住城門的大石,唐軍用了一百多塊單重達幾千斤的大石堵住了東西兩座外城門。

這時,已經有超過八千薛延陀士兵從城頭下來,郭宋見時機已成熟,冷冷下令道:“射擊!”

‘梆!梆!梆!’一連串清脆的梆子聲敲響。

城頭上一萬五千士兵同時向城下的敵軍射擊,萬箭齊發,密集如暴風驟雨,城下士兵措不及防,頓時一片片被射倒,去搬運堵城門石塊的士兵是打擊重點,一千多士兵幾乎全軍覆滅。

一輪箭便射殺了兩千五百餘人,這時,薛蠻頭才發現對面城頭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唐軍士兵,遠遠超過了萬人,他頓時大吃一驚,誰說唐軍只有六千人?

薛蠻頭立刻意識到他們犯下了大錯,搞不好他們這支軍隊就會交代在豐州。

“撤軍!撤軍!”

薛蠻頭聲嘶力竭大喊,他卻不知道,對方將內外城之間的距離只相隔一百二十步,就是爲了最大限度發揮唐軍弓弩的威力。

郭宋已在一百二十步外鎖定了頭戴金盔,被無數人簇擁的敵軍主帥。

他不知那就是薛延陀可汗,就像薛蠻頭不知他就是唐軍主帥一樣,但郭宋卻知道他是薛延陀主帥,站在金狼頭旗下,唯一頭戴金盔者,不可能是百夫長或者千夫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郭宋的弓箭對準了薛蠻頭。

就在薛蠻頭轉身要離去之時,郭宋的箭閃電般射至,在一片混亂之中,薛蠻頭根本沒有防備,他忽然感到脖子一陣劇烈疼痛,劇烈的疼痛令他失聲慘叫起來,還沒有等他反應發生了什麼事,便眼前一黑,一頭栽倒在地,衆人這才發現,他可汗被一支箭射穿了脖子。

“可汗!可汗!”親兵和大將們失聲大喊,

薛延陀士兵在拼命的攀爬梯子上城,這時,唐軍的第二輪箭雨射來,就儼如秋風橫掃落葉一樣,梯子上的薛延陀士兵紛紛中箭從梯子上摔落,緊接着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第六輪、第七輪、第八輪........

當八輪箭射完後,外城頭以及城內已經看不見一個站起身的薛延陀士兵,十二萬支箭射出,薛延陀士兵倒下了超過八千人。

唐軍士兵一片歡呼,郭宋下達了命令,“開啓城門,騎兵殺出!”

內城門開啓,士兵們搬開堵門的大石,外城門也吱吱嘎嘎開啓,一萬唐軍騎兵風馳電掣般從內城衝出,向城外的數千薛延陀軍隊追殺而去。

三千名唐軍開始清理戰場,中箭未死的傷兵都被無情刺殺,整整一天,僅僅死在攻城上的薛延陀軍隊便達一萬三千人,可汗薛蠻頭重傷,陷入昏迷之中,生死未卜。

薛延陀軍隊士氣完全崩潰了,這是遊牧民族的特點,他們本身是牧民,性格有點悍勇好鬥,但畢竟不是專業士兵,一旦失敗,他們士氣就會迅速崩潰,每個人都只想趕緊逃回家園,再沒有了抵抗之心。

薛延陀軍隊被唐軍一路追殺,又丟下了兩千餘具屍體........

九原城載歌載舞的***慶在天亮時終於結束了,清晨,數萬軍民在郭宋的帶領下,爲一千五百名陣亡將士舉行隆重追思禮,一千五百具棺材將他們收斂,然後將他們送回故鄉安葬。

郭宋令人將他們的名字一一刻在一座巨大的石碑上,然後安放在九原縣的豐州忠烈祠內。

在大唐,將士陣亡已是家常便飯,但得到豐州這樣殊榮的,卻極少,這既是爲了追思逝者,也是爲了安撫現有的將士,戰死的將士,除了會得到朝廷的正常撫卹外,豐州官府一次性給予陣亡家人兩頃土地的補償。

追思會後,幾名斥候騎兵給九原城送來了最新的消息。

李季快步走進了軍衙大門,來到郭宋官房,見郭宋正站在一張地圖前沉思,他輕輕咳嗽兩聲,郭宋擡起頭,見是李季,便笑問道:“是不是帶來了最近的情報?”

李季走進房間道:“剛剛得到最新消息,薛延陀殘軍在過淺水灘時遭遇一萬五千朔方騎兵的圍殲,幾乎全軍覆滅,我們的追擊騎兵抓到十幾名逃回的薛延陀人,裡面有一名萬夫長,他說他們可汗在下城時就嚥氣了,但朔方軍卻割走人頭,說是他們殺死了薛延陀可汗,使君,李懷光顯然是來搶我們功勞的。”

李季一臉不滿,但郭宋似乎並沒有太關注此事,他負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忽然回頭對李季道:“你覺得這是不是一個徹底剿滅薛延陀的機會?”

李季一怔,他低頭沉思一下,點點頭,“誠如使君所言,確實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良機!”

郭宋笑道:“我一直在考慮這件事,不管李懷光是不是爲了搶功,但他畢竟出兵全殲了殘部,對我們豐州有好處,我希望能與他合作,一起出兵剿滅薛延陀部!”

“他願意嗎?”李季有點不相信地問道。

郭宋淡淡一笑,“就算是我們單獨出兵,也能剿滅薛延陀,我想這種大好的機會他不會拱手讓給我們,他畢竟是朔方節度使,我可以答應由他主導,我率軍協從。”

李季嘆息一聲,“使君太大度了!”

郭宋卻搖搖頭道:“將士的功勞我不會讓步,一定會全力爭取,至於我個人的功勞,並不重要,我只希望豐州能長治久安,只要能實現這個目標,我讓點步算不上什麼?”

李季默默點頭,隨即表態道:“無論如何,我都會全力支持使君!”

.........

李懷光效仿段秀實,他率領一萬五千騎兵埋伏在淺水灘兩岸,待對方過河到一半時,南北同時出擊,將岸上的士兵斬盡殺絕,河中的士兵投降後,他卻下令殺俘,除了一名萬夫長帶領數十人拼死突圍外,其餘數千人全部死在李懷光手中。

李懷光還意外得到了薛延陀可汗薛蠻頭的屍體,他立刻斬掉首級,派人送去長安請功,冒稱是自己所殺。

這時,郭宋派斥候送來了一封信,建議雙方聯手,趁這個機會徹底剿滅薛延陀部,李懷光有點動心了。

大帳內,李懷光負手走了幾步,便問隨軍幕僚韓瑜道:“韓先生,這事你怎麼看?”

韓瑜已經看出李懷光動心,他沉思片刻道:“卑職可以把利弊都擺出來,使君自己決定。”

“你說!”

韓瑜微微欠身道:“首先是明擺着的好處,薛延陀可汗已死,內部一盤散沙,加上主力基本上已被全殲,兩萬唐軍足以橫掃整個薛延陀部,只要滅了薛延陀部,使君封王則指日可待。”

“然後呢?說說不利之處。”

“不利之處是使君和郭宋聯手,必然會讓常相國不滿,可如果我們單獨去對付薛延陀,恐怕會遭到薛延陀的強烈反抗,從而損失慘重,簡而言之,這件事可能會讓常相國不太高興。”

李懷光負手來回踱步,低頭沉思考慮,他就是抱了常袞大腿,才得以出任朔方節度使,在這個節骨眼上,最好不要得罪常袞,但封王是多年的渴盼,他絕不會放過眼前這個機會。

況且還有一個他難以啓齒的原因,他要獨佔掃滅薛延陀的功勞,不希望郭宋與他分享。

李懷光忽然問道:“你剛纔說,兩萬唐軍就能橫掃薛延陀部?”

韓瑜連忙道:“卑職只是估計,並不敢肯定。”

李懷光卻下定了決心,“郭宋最多也只能出騎兵一萬,影響並不大,我朔方軍有兩萬五千人,我用兩萬人去攻滅薛延陀,足以橫掃金山,我決定了,不需要豐州相助,我自己出兵即可。”

韓瑜勸道:“最好再請示一下常相國,用飛鴿傳信,我們準備好出發時,他的鴿信也該到了,不影響我們出兵。”

李懷光點點頭,“你說得有道理,我現在就請示常相國!”

李懷光隨即拒絕了郭宋一起出兵薛延陀的建議,他表示,豐州軍守土職責重大,不宜擅離,朔方軍就則足以掃滅薛延陀部。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激戰內庫(中)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激戰內庫(中)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