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

倉庫主事命人取來一份清單,交給郭宋道:“倉庫裡的物資吐蕃人拿走了一部分,主要是茶餅和布匹,除了鹽二十萬石外,糧食還有十二萬石左右,其中屬於官倉只有三萬石,另外茶餅三十萬擔,布匹二十五萬匹,油二十萬桶,這些都是私人倉庫的物資。”

“那官方倉庫呢?”

郭宋問道:“官倉不是有二十座嗎?除了鹽和糧食外,還有什麼?”

倉庫主事有點尷尬道:“回稟殿下,官倉大半都是空的,除了二十萬石鹽和三萬石糧食外,還有一些雜貨,喂牲畜的黑豆有幾萬石,木材有幾萬根,還有一些藥材,其他就沒有了。”

“這些私人倉庫都是四大家族的?”郭宋又追問。

“都是他們的!有些倉庫本身可能不是,但裡面的物資都是。”

郭宋點點頭道:“從現在開始,倉庫物資全部沒收,倉庫暫時由軍管,等局勢穩定以後,再把倉庫交給官方。”

.........

當天中午,成都街頭出現了數十座臨時街頭商鋪,每座街鋪上都有一塊牌子,上寫‘官價售鹽’四個大字。

按照晉國統一的價格,以每鬥一百四十文的價格進行售賣,消息不脛而走,頓時滿城歡騰,無數的百姓從四面八方趕來買鹽,每個售鹽點前都排滿了長隊,雖然每戶暫時只能買一斗,但還是讓成都百姓們歡呼雀躍,他們終於享受到了長安人的幸福。

郭宋趁熱打鐵,在全城各處貼出佈告,宣佈巴蜀的稅賦將和長安統一,鹽、麪粉、粗布、豆油,這四種最基本的民生物資也將和長安同價,這就意味着極不得人心的架間稅、茶酒稅和租稅將被廢除,同時高昂的商稅、戶稅和田稅也會大幅降低。

這個佈告一出,整個成都府的百萬民心徹底被郭宋收買,家家戶戶都在慶祝新生活的開始,沒有人再懷念逃往渝州的朝廷。

兩天後,參事溫佶率領一百多名官員趕到了成都,他被郭宋任命爲劍南安撫使,暫時主管劍南各州政務。

皇宮已被燒燬,皇宮前面的朝廷官衙和府衙也跟隨着付之一炬,臨時官房便安排在國子監以及太學內,太學佔地三百畝,房舍衆多,目前已經停課,正好作爲臨時軍政官衙。

官房內,郭宋正在給溫佶交代接下來要重點關注的一些事情。

“接下來咱們還是要以收買民心爲主,但收買民心需要動用大量資源,我們自己的資源要用於和吐蕃軍的戰爭,所以只能從內部挖潛。”

溫佶沉吟一下道:“殿下的意思是說,民間還有很大的潛力?”

郭宋點點頭,“我給你說過了王、黃、伍、魏四大家族,實際上在他們下面還有十三孫,三十七細孫,這是一羣依附着閹黨吸血百姓的毒瘤,他們手中掌握了大量財富和物資,這次他們跟隨閹黨逃亡渝州比較倉促,只攜帶了金銀細軟,而糧食、布匹等民生物資他們無法攜帶,一定都還儲存在他們各自的倉庫裡,這些倉庫有的在城內,但有的在城外,還有在附近其他縣裡,我們要把這些物資全部搜查出來。”

溫佶笑道:“可以用懸賞揭發的方式,只要揭發出閹賊以及同黨的財物,給予重獎,相信幾天就能把藏匿的物資全部找到。”

“這是個不錯的辦法,可以實行,另外,我這裡有一份清冊,你可以參考一下。”

郭宋把一份清冊遞給他,“這是城內閹賊以及同黨的房宅,一共一百三十四座宅子,軍隊都已經查封,裡面還有不少留下來看宅的家僕,他們很可能知情,可以從他們那裡突破,尋找到有用的線索。”

郭宋自從幾天前沒收了岷江邊的幾十座大倉庫後,便一直沒有收穫,他知道肯定還有大量的貨物沒有被發現,那些私倉是屬於四大家族的,那麼四大家族下面的那些分銷商,也就是幾大閹黨的孫子輩和重孫輩,他們手中一定還有天量的鹽糧布匹等貨物。

吐蕃軍殺來時,他們來不及運走物資,都把這些物資隱藏起來,吐蕃軍來不及查找它們,卻把這個尋寶的遊戲留給了郭宋。

郭宋也同樣沒有時間去尋寶,他便把查抄閹黨餘孽的這件事情交給溫佶來做。

溫佶接過清冊看了看道:“卑職明白了,卑職下午就開始着手實施,卑職打算兩手一起抓,自己查找與鼓勵揭發結合起來。”

郭宋欣然道:“我派五千軍隊配合你,希望儘快聽到你的好消息了。”

這時,溫佶忽然想起一事,又道:“吐蕃暫時撤軍,渝州那邊應該也會得到消息,殿下覺得他們會有什麼反應?”

郭宋沉思一下,緩緩笑道:“與其說是朝廷關心,不如說是閹黨關心,其實閹黨並不太關心吐蕃,他們更關心我,我什麼時候離開巴蜀,或者說,我以後打算怎麼辦?我覺得他們會派一個朝廷官員,以太后的名義來詢問我們。”

“那卑職該怎麼答覆呢?”

郭宋淡淡道:“你就告訴來人,我們只是來勤王,把吐蕃軍趕出巴蜀後,我們自然會返回長安。”

..........

當天晚上,郭宋再度率領五萬大軍離開成都,浩浩蕩蕩殺向雅州。

這一次,裴信只率三千騎兵爲先鋒,他們的職責是先一步探查敵情,防止敵軍在半路伏擊主力大軍,當然還有遇山開道,遇水搭橋,不過雅州位於巴蜀盆地邊緣,這裡山巒和平原相間,森林茂盛,人煙稀少,確實容易埋伏軍隊。

裴信走得不快,他不斷將大量斥候派出去,又收回來,一路上還算順利。

次日一早,先鋒騎兵進入邛州臨邛縣,很快裴信便得到了斥候的消息,前方發現一支吐蕃軍隊,約兩千人,這個消息讓裴信心中大喜,

裴信可不畏懼什麼吐蕃軍隊,他在隴右、安西多次和吐蕃軍隊激戰,吐蕃軍隊雖然強悍,但也絕不是無敵,而且吐蕃軍隊劣勢明顯,他們生鐵缺乏,一般都是用短劍和盾牌,長兵器不多,裝備比較差。

如果是在高原作戰,他們或許還有適應高原氣候的優勢,但這裡是巴蜀,除了悍不畏死的戰鬥意志,耐力持久的體力優勢外,其他都不如晉軍。

裴信立刻決定全殲這支吐蕃軍,這是他的權力,除非是遇到敵軍主力,否則先鋒主將有權決定參與零星戰鬥。

但裴信還是派手下回去給主帥送信,告訴晉王殿下,他們在邛州遇到兩千吐蕃士兵。

這時,裴信忽然想起一事,立刻派人把校尉周君玉找來,周君玉就是郭宋的外甥,已經從演武堂出來,他表現優異,被任命爲校尉,分配到裴信掌控的快速應急軍中。

周君玉沒有多少實戰經驗,只是去年跟隨康保在河西走廊剿滅馬匪,殺了幾名馬匪,但從未和正規軍激戰過,裴信還是有點擔心,吐蕃士兵強悍,萬一這小子有個閃失,自己沒法向晉王交代。

這時,周君玉騎馬飛奔上前,抱拳道:“卑職參見將軍!”

周君玉一身盔明甲亮,看來威風凜凜,可惜裴信最不看重的就是這個,要是周君玉盔甲上血跡斑斑,那纔是個戰士。

裴信溫和道:“前面有兩千吐蕃軍,你立刻回去向晉王殿下稟報,就說我要率軍全殲這支吐蕃軍。”

周君玉的臉立刻脹得通紅,他不是報信兵,裴將軍卻讓他去報信,顯然就是不想讓他參加戰鬥,他頓時有一種奇恥大辱的感覺,狠狠咬一下嘴脣道:“將軍爲何要這樣羞辱卑職?”

裴信愕然,“我怎麼羞辱你了?”

“讓卑職臨陣脫逃,不是羞辱是什麼?難道我周君玉在將軍眼中就是一個繡花枕頭,不堪一用?”

旁邊楊玄英勸道:“將軍,凡是都有第一次,讓他參戰吧!晉王殿下若憐惜他,就不會讓他跟隨我們了。”

裴信看了周君玉一眼,見他目光堅毅,充滿了渴望參戰的請求,他心中暗贊,這小子倒是個可塑之才。

裴信便欣然道:“既然你一定要參戰,那我就成全,如果不幸陣亡,那就是你的命!”

周君毅然道:“能戰死沙場,也是卑職最無上的榮耀!”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一千零四十章 抽絲剝繭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秋後算帳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