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

晉陽宮後宮的大部分宮殿都空着,但祈年殿卻被郭宋用了起來,主要是夜晚或者休日用來接見官員,之所以啓用這座宮殿,一方面是它比較小,佔地只有兩畝,分隔成五個房間,小殿內顯得沒有那麼空曠,第二個緣故就是它緊靠政務區,官員過來比較方便。

祈年殿內燈火通明,潘遼負手在小殿內來回踱步,他給郭宋帶來了答案,但他自己卻不知道這個答案究竟是真還是假?

這時,殿門口有士兵高喝:“晉王殿下駕到!”

潘遼轉身,只見郭宋快步走進大殿,潘遼連忙上前行禮,“晚上打擾殿下休息,卑職很是抱歉!”

郭宋擺擺手,“去裡面坐下說!”

兩人走進會客房,一名宮女給他們上了茶。

待宮女退下,郭宋這才問道:“出了什麼事?”

“朱泚派來的副使楊葵派心腹給卑職送了一封密信,解開了今天下午使君的疑惑,爲什麼朱泚希望我們不要接收關中逃民?”

說完,潘遼將一封信放在桌上,推給了郭宋。

“這個楊葵是什麼人?”

“是鴻臚寺少卿,原本也是鴻臚寺的官員,能說流利的突厥語,出使過回紇和思結,他想爲使君效力。”

郭宋打開信看了一遍,微微有些愣住了,朱泚竟然決定遷都洛陽。

“這個消息肯定嗎?”郭宋問道。

“卑職也不知道是否真實,不過卑職覺得可以查驗。”

“怎麼查驗?”

潘遼緩緩道:“廣通倉!”

郭宋點了點頭,潘遼說得確實有道理,廣通倉是朱泚最重要的物資重地,如果朱泚要遷都,那麼首先必須把廣通倉的糧草物資運送去洛陽。

郭宋想了想,對門口站崗的親兵道:“速去把李舒袖找來!”

李舒袖是情報機構天策樓的朱雀堂堂主,也是副統領,她負責天策樓的內勤,朱雀堂有一百餘名武藝高強的女護衛,分佈在各個高官的府中,負責貼身保護郎中以上高官的人身安全,在晉陽宮玉瓊閣內,就有三十餘名朱雀堂的女武士暗哨,負責保護郭宋家眷的安全。

李舒袖住在晉陽宮的崑崙閣,崑崙閣也是一組佔地五畝的建築羣,位於晉陽宮最東面,通過上東門出宮,這裡是朱雀堂女武士的宿舍,地位有點像大明宮的藏劍樓。

不多時,李舒袖快步來到了祈年殿,李舒袖年約三十四五歲,容顏秀麗,穿一身白裙,她是公孫大娘的徒孫,練劍器九式近二十年,劍術高強,是第三代的佼佼者。

李舒袖同時也極爲精通音律,是天籟樂坊的首席琵琶女,所以她在晉陽宮還有另一個身份,負責教授郭宋女兒郭薇薇和張雷女兒張羽兒學習音樂。

李舒袖進屋施了一個萬福禮,“卑職參見殿下!”

郭宋笑問道:“玉娘什麼時候回來?”

郭玉娘去歷城縣建立淄青情報點去了,已經去了一個多月,還沒有消息。

“玉娘計劃在年底前回來,不過她呆不了兩天,還要去長安。”

郭宋點點頭道:“我剛剛得到一個消息,朱泚有可能會遷都洛陽,我希望長安的情報點替我查證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可以探查廣通倉,也可以查太倉和左藏,一般遷都的前兆就是大量物資先運走。”

“卑職明白了,明天一早就發鴿信去長安,儘快查證!”

“就這件事,李堂主回去休息吧!”

李舒袖行一禮,又向潘遼點點頭,這才告退而去。

這時,郭宋又對潘遼道:“這個副使楊葵如果願意投效我們,我們可以接受,你告訴他,如果他能一直爲我們傳遞重要情報,我許他將來出任鴻臚寺卿之職。”

........

廣通倉位於華州境內,緊靠廣通渠而得名是關中最著名的大糧倉,朱泚發動涇源兵變後,接管了廣通倉和儲藏在其中的近六百石糧食,也是憑藉豐富的糧食儲量,朱泚的軍隊得以迅猛擴大,兵力一度擴張到三十萬以上。

儘管兩年前爆發的盜糧案使廣通倉的糧食儲量銳減到三百萬石以下,但畢竟底蘊深厚,廣通倉的糧食儲量還維持在兩百五十萬石左右。

這些天,廣通渠上的船隻忽然多了起來,其實這也正常,每年秋收後,都會有大量的糧船運送糧食來廣通倉,到次年開春後,第二波糧食運輸的高潮又會到來,來自中原和江淮、江南的漕船將大量糧食運入關中。

不過這些糧船的方向並不統一,有的船是運送糧食來廣通倉,有的船卻運載糧食離開廣通倉,去向不明。

但並不能就此判斷,一定是把糧食運去洛陽,朱泚準備遷都,這樣決斷是比較草率,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把陳糧運回長安銷售,或者運送去軍營,以騰出倉庫,所以糧食進進出出很正常。

這天下午,華陰縣北城門外匆匆走進來一名騎毛驢的男子,他直接來到了一家客棧前,客棧夥計連忙迎上前,“客官是住店嗎?”

“我找一個友人,長安來的鄭大掌櫃是住在這裡吧!”

“在!鄭掌櫃住在後院,請客官跟我來。”

這個男子叫做張童,他的公開身份是豐縣縣衙的文吏,臨時借調到廣通倉,負責整理出入倉數據,並登記入薄,但他的另一個身份卻是天策樓在關中的情報探子,長安天策樓得到郭宋的指令後,便想辦法把張童送進了廣通倉內。

張童在後院見到了上司,天策樓在長安的情報頭目鄭宏源,鄭宏源是西市百利布店的大掌櫃,年約四十餘歲,長得白白胖胖,總是笑呵呵的,給人和藹可親的感覺。

鄭宏源關上門,臉上笑容消失,肅然問道:“情況如何?”

張童取出一張紙遞給鄭宏源,“這是卑職抄的數據,上面是糧船這個月的具體流向。”

鄭宏源接過紙看了看,上面統計得很清晰,運出的糧食主要流向長安和洛陽,其中三成流向長安,七成流向洛陽,這個月內將向洛陽運送五十萬石糧食。

“才五十萬石?”鄭宏源覺得這個數量着實太少了一點,把糧食全部運到洛陽,要運到什麼時候?

“船隻不光是運送糧食,還有別的物資,下個月河水要結冰,開春後才重新運送,我估計至少要運送到明年夏天,即使要遷都,也要到明年夏天去了。”

鄭宏源從各處收集到的情報,都表明物資運送要到明年五六月份,還有洛陽的皇宮修繕也要大半年,時間點都指到明年夏天,不過有一點基本上可以確定,朱泚確實要遷都,朱泚和朝廷重臣都達成了共識,朱泚甚至已經派人去洛陽修繕宮殿,集聚官宅,長安不少宅子開始低價甩賣,光東家李安和張雷就接下了三百多座宅子。

現在只是需要確定遷都的具體時間,估計是在明年的五六月份。

鄭宏源點點頭道:“你繼續收集廣通倉的數據,每十天彙報一次,我會派人和你接觸。”

........

朱泚要遷都洛陽的消息已經傳出,引起長安人恐慌,這段時間,長安城官府和私人都在瘋狂的甩賣宅子,房價暴跌,好地段的宅子,畝價原本都在三千貫,現在統統跌到每畝價格五六百貫,甚至更低。

緊靠朱雀大街的十二個坊是長安最大的官宅集中地,主要以中小官宅爲主,這和務本坊、崇仁坊的豪門大宅又有所不同,豪門大宅佔地都在二十畝以上,是皇族權貴的私宅,曲江岸邊的近百座園宅也是一樣。

這些豪宅官府也在出售,但沒有人敢買,像關隴世家的大宅子基本上沒有人住過,誰敢住進去,說不定半夜被刺客摸進來全家殺光。

但十畝以下的中小宅子卻賣得不錯,一方面這些宅子原主人的背景不深,另外一方面,這些宅子本來就是官宅,朝廷要籌措資金修繕洛陽的宮殿,還要修繕洛陽的官宅,京兆府只能將官宅出售變現,但敢買它們的人還是極少,大家都怕以後被清算,宅子又重新被官府沒收。

沒有辦法,京兆府只得頒佈了免責令,無論錢財來源,只要購買官宅,一概不追究。

在免責令的刺激下,終於開始有大商人或者外地世家出手買宅了,李安和張雷成爲了買宅大戶,兩人買宅總數已經超過了三百套,全部都是十畝以下的中小宅子,大宅子還是沒有人敢買。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七百九十七章 江南風緊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碎葉大戰(上)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