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

“殿下,這是居安坊的初步整頓方案!”

下午,張謙逸將一份文稿放在郭宋面前,又繼續道:“商宅坊署令劉泊已經被革職,目前由署丞接任,自從居安坊建成後,劉泊就沒有去過一次,還有負責居安坊的五名官員也一併被革職,他們確實存在嚴重失職,不容推卸。”

郭宋點點頭,對張謙逸的態度表示認可,他打開文稿仔細看了看,又道:“像前面這些簡單的整頓,我覺得可以儘快實施!”

張謙逸連忙道:“昨天一早就開始了,重新修補露面,清除垃圾,用生石灰清理茅廁,還要重新粉刷外牆,還有亂搭亂建的棚子也開始挨家挨戶登記,主要是以後怎麼健全制度,收的租金怎麼用?誰來監督等等,這需要時間來制訂。”

這時,郭宋見潘遼站在門口,便笑道:“潘相國先進來坐,這邊馬上就好。”

潘遼笑呵呵走進來,在旁邊坐下,有茶童給他上了茶。

這次參事升級爲相國,潘遼的權力實際上被壓縮了,以前他什麼都管,掌控全局,現在郭宋把各個相國的權力提高了,有些事情可以直接向他彙報,不用再經過潘遼,潘遼現在只過問重大軍政事務。

那麼作爲右相,潘遼能過問哪些事情呢?一是重大軍政事務,二是跨部門的事務,三是重要人事任免,四是涉及錢糧摺合五千貫以上。

像張謙逸彙報的這件事雖然屬於戶部內政事務,不用通過潘遼,但因爲罷免了正四品署令,另外涉及到每月租金一萬多貫錢的使用,這件事還是要讓潘遼知道。

只是這件事由於是郭宋主動提及,所以張謙逸在制訂初稿後,便先郭宋彙報了,等郭宋提出意見後,再正式向潘遼和政事堂彙報。

郭宋又對張謙逸道:“具體怎麼處理我不管,我只提幾個原則,第一,責權要清晰,賞罰要分明;第二,租金專項專用,不準隨意挪用;第三,要善待百姓,以疏導爲主,不準使用暴力手段,就像我之前說的處理亂搭亂建一樣。”

郭宋想了想又繼續道:“第四是重點,租金要着重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安全,尤其防止火災發生,你們可以建立幾支專門滅火的民團;二是防疫,防止疫病爆發,這就涉及到整頓清潔衛生,加大醫藥投入;三是基礎教育,要讓每一個孩童都至少讀兩年書,教育合格的標準就是要能看得懂報紙的內容。”

記室參軍盧綸靠牆而坐,記錄得飛快,將晉王提出了原則都一一記錄下來,他整理留底後,會給張謙逸送去。

張謙逸點點頭,“卑職明白了,卑職會盡快完善初稿,然後提交政事堂。”

郭宋把初稿遞給他,“去吧!”

張歉逸行一禮,又和潘遼打了招呼,便匆匆去了。

郭宋這纔對潘遼笑道:“看來老潘是有備而來。”

“不光是我,還有一個呢!”

潘遼話音剛落,只見杜佑匆匆走了進來,歉然道:“有事耽誤了,我沒有來晚吧?”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我們正要開始!”

郭宋笑着擺擺手,“坐下吧!”

杜佑在潘遼對面坐下,兩人一左一右,都有單獨的座位加茶几,座椅寬大,非常舒適,很適合聊軍論政。

“我們要和殿下說的第一件事,是關於朝廷架子的建立,這幾天政事堂討論了三輪,基本上決定按照開元年間的朝廷框架來安排,決議書前天已經上交,大家都在等殿下的意見,我們二人想問問殿下是什麼態度?”

郭宋抽出一份政事堂的決議書,對二人道:“決議書我已經仔細看過了,整體上我基本同意,只是一些細節我想再問一問。”

他翻開第四頁道:“決議書裡面提到一個集賢殿大學士,我想知道,設立它有什麼意義?”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

杜佑笑了笑道:“集賢殿大學士最初設立是在開元十三年,玄宗皇帝置集賢殿書院學士,以授宰相及其他侍從官,它設立的目的是和中書省爭奪發詔權,發出的詔書叫做黃麻詔書,但我們設立集賢殿大學士是指資政,給他們在朝廷安排一個大學士的正式職務,資政以後就取消了。”

郭宋點點頭,“原來是安排資政,我明白了,不過我建議再建立一個類似的學士機構,用以安排我的幕僚和參軍侍從等等。”

旁邊盧綸身體微微一震,這就涉及到他的利益了,他作爲記室參軍,實際上是晉王府的官員,而不是朝廷官員,晉王顯然想給他們正式名份了,盧綸不由豎直了耳朵。

潘遼接口道:“殿下的意見實際上政事堂已經考慮到了,就是原來的秘書省,只是我們改成秘書院,官職具體設置下一步會給殿下,基本上等同於樞密院,以後殿下的幕僚和參軍都會編入秘書院。”

郭宋點點頭,“我明白了,最後還有一個疑問就是內侍監和宗正寺,有必要設置嗎?”

內侍監是宦官管理機構,宗正寺就是皇族管理機構,尤其是後者,郭宋不希望李唐皇族再次出現在朝廷中。

潘遼和杜佑對望一眼,他們知道晉王會提出這個疑問,這兩個部寺其實不是爲郭宋設置的,而是爲他的子孫設置的,潘遼含蓄地說道:“殿下,這兩個部寺設立是有必要的,但不一定現在用它,可以讓它虛轉,百年後再用也不遲。”

郭宋立刻明白了,就是暫時有名無實,他想了想道:“虛設我同意,一些宗正寺的事情,比如寺院道觀管理、皇陵的修繕看守等等,這些具體事宜可以放在太常寺,晉王宮諸事,可以放在禮部。”

潘遼和杜佑同時答應,“殿下說得有理!”

郭宋取筆在決議書上批了個準字,算是原則上批准了框架決議書。

“這件事就到這裡吧!二位還有什麼事?”

杜佑連忙道:“還有就是兩個空缺宰相的任命,以及南唐官員的選用任命,卑職先說說南唐官員的選用任命,經過第二輪仔細考察,吏部基本上認可了兩川安撫使溫佶的推薦名單,一共六十三人,希望殿下能在任命上提出具體意見。”

這份名單郭宋很瞭解,基本上都是各大世家子弟。

實際上,他在成都就給溫佶說過幾個選用原則,第一,閹黨的人不用;第二,四品以上官員不用;第三,崔造派系的不用;第四,道德有虧之人不用,所以這份名單中,官階最高的官員也只是四品,四品官員一共有八人,都是侍郎和少卿之類。

至於南唐的地方官,肅政臺還在明察暗訪之中,目前先要定下朝廷官員。

郭宋取出名單看了看,又問道:“這個工部侍郎苗稷如何?”

郭宋比較關心這個苗稷,是因爲苗稷對他岳父薛勳一家有恩,當年岳父帶着妻女初到簡州爲官,苗稷就任簡州州治陽安縣縣丞,岳父一家蒙他的照顧,才得以在簡州安頓下來。

妻子薛濤幾次提到過這個苗稷,可見他確實對岳父一家照顧有加。

杜佑欠身道:“這個苗稷是相國苗晉卿第七子,也是相國張延賞的小舅子,他爲官經驗豐富,在工部侍郎上做了十年,人品不錯,比較清廉,就是性格懦弱了一點,當年我勸他跟我一起北上,他害怕張延賞生氣,便不敢跟隨,用八個字點評,能力有餘,魄力不足。”

郭宋點點頭,“工部司郎中盧進已經出任少府寺卿,就讓苗稷繼續出任工部左侍郎。”

潘遼嚇了一跳,剛要開口,郭宋卻擺擺手,“潘長史不用說了,苗稷對我岳父一家有恩,所以我特殊關照一下,其他官員就按照他們現在的官階降一級任用,儘量用其所長。”

另一方面,建立新朝廷後,官員至少增加一倍,原來的官房就不夠用了,再遷去新城也不現實,所以把朝廷遷去大明宮便擺上了議事日程。

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九百九十六章 奇襲襄陽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
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九百九十六章 奇襲襄陽第六百三十三章 李泌入世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