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

虎牢關又叫汜水關,位於滎陽縣以西,是天下著名雄關之一。

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加上雄關高聳,堅固異常,便形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雖然晉軍有大型火器,但這種黑火藥武器畢竟不是炸藥,用來爆破木製城門和泥夯的城牆可以,可對付大青石砌成的城牆就力有不逮了。

主將李紀也知道晉軍鐵火雷威力強大,他索性用巨石將城門堵得嚴嚴實實,就算晉軍用鐵火雷炸開了城門,也炸不開裡面的上萬斤大青石。

傍晚時分,晉軍主將李冰率領七萬大軍兵臨虎牢關城下,此時城頭上號角不斷,警鐘敲響,李紀親率五千守軍趕到城頭,迅速佈防。

李紀望着遠處出現的一條黑線,天氣晴朗,守軍居高望遠,看得格外清晰,敵軍應該還在十里外,但行軍速度很快,不多時,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便已出現在三裡之外。

李紀倒吸一口冷氣,對方至少有七八萬大軍,這不是簡單的挑釁,這是大舉進攻的架勢,晉軍要開始攻打河南府了嗎?

李紀不知道孟津那邊的情況,洛陽方向也沒有任何消息,但他心裡很清楚,虎牢關只能應對來自中原的軍隊,如果是來自身後的敵軍,他們完全無法抵擋。

尤其晉軍從孟津渡殺來的可能性最大。

李紀原本也是唐將,長期和藩鎮作戰,經驗十分豐富,他從晉軍進攻虎牢關的規模,便推測出晉軍即將要發動的大規模戰爭。

但怎麼辦?一箭不發就放棄虎牢關退回洛陽,丟棄虎牢關的物資和糧食,顯然不太現實,而繼續死守虎牢關,如果晉軍從後面殺來,他的軍隊恐怕就要全軍覆滅,李紀一時陷入兩難。 Wωω¤T Tκan¤C○

這時,李冰統領七萬大軍殺到了虎牢關下,李冰望着餘暉中巍峨的虎牢關,金紅色的餘暉撒在城牆上,整座關城金光閃閃。

“不愧是中原第一雄關!”

李冰輕輕嘆息一聲,他從江南作戰,一直打到青淄以及中原地區,就從來沒有來過虎牢關,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座雄偉的關城。

“去給城上送信!”

李冰一聲令下,一名送信士兵疾奔到城池下,張弓向城頭上一箭射去。

箭桿上穿着一封信,有士兵拾到信,立刻跑去交給李紀。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雖然虎牢關做不到伐謀,但伐交可以做到,無論如何,郭宋絕不會輕易讓李冰採用最下策的攻城。

李紀接過信,頓時嚇了一跳,竟然是晉王郭宋寫給他的,他連忙打開信,只見信上寫着:

‘朱賊倒行逆施,民心喪盡,被天下人唾之,今朱賊將死,大廈已傾,劉肖內訌,洛陽朝不保夕,崤函已平,孟津將渡,將軍獨守孤城,與將士何益?

朱賊之毒,必將罵名千載,將軍又何必效之?

吾知將軍原本唐將,不幸身陷賊營,而今投晉軍,乃棄暗投明,又何必多慮?

將軍乃堂堂七尺漢將,何不手提吳鉤之劍,效文長之志,西征異域,收復漢室江山,澤被子孫,黃沙百戰,博得生前身後之名?’

郭宋以九五之尊,親自給李紀寫這封,在李紀心中掀起了萬丈波瀾,這封信極爲犀利深刻,先指出現實,朱泚將滅,內亂不斷,你死守虎牢關對你和將士們有什麼意義?

又提到朱泚將遺臭萬年,你又何必與他共沉淪,揹負天下罵名。

然後話鋒一轉,又替李紀解脫,你雖曾是唐將,但你現在投降的是晉軍,和唐朝無關,其實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暗示,一個新的朝代即將來臨。

最後提到了他可以率軍西征,征討異族,收復漢室江山,給子孫留下榮耀,給自己留下身後之名。

但讓李紀感到震驚的是,最後提到了‘效文長之志,西征異域’,文長就是劉思古的字,原來劉思古還活着,去了安西或者北庭。

李紀現在才明白晉王爲什麼會給自己寫信,一定是劉思古推薦的,李紀的父親李坪和劉思古同窗好友,李紀就是被劉思古推薦給朱泚,升爲大將軍。

李紀沉思片刻,勸降信中寫得很清楚,孟津將渡,晉軍果然如自己所料,將渡過孟津襲擊自己身後,可以說他只有幾個時辰的機會了。

李紀又望着將士們一雙雙期待的目光,他終於長長嘆息一聲,“我李紀何德何能,竟蒙晉王殿下親自勸降,我又豈能沒有自知之明。”

李紀隨即下令,“豎起白旗,開城投降,不願降者可自去!”

城頭上豎起了投降白旗,士兵們搬開了堵城門大石,開城投降。

..........

就在虎牢關守軍投降的同一時刻,黃河上千帆競發,數百艘三千石的大船一次性將數萬晉軍運過了黃河,雖然黃河上漩渦密佈,暗流湍急,但三千石的大船已經不受影響,相比上一次渡過黃河的小心翼翼,這次晉軍實力更加強大。

孟津關原本有一萬守軍,也被調去征討仇敬忠,先是被仇敬忠殲滅一半,最後疫病爆發,一萬軍隊只剩下不到兩千人返回,繼續駐紮在孟津關,同時還在北邙山上修建了一座哨塔烽燧,如果有情況,會立刻用烽火通知洛陽。

孟津關主將名叫趙文勝,屬於豹韜衛,和所有的朱泚軍一樣,這支孟津關的守軍士氣低迷,軍心動盪,混一天算一天。

前段時間,將士們得到消息,朝廷決定給他們漲俸,每月從兩貫錢漲到五貫錢,士兵一片歡呼,但很快他們就高興不起來了。

俸祿漲了,但物價也跟着爆漲,尤其是米價,兩天內連翻三倍,從鬥米兩千文漲到鬥米六千文,逛一趟妓院,也從五百文漲到一貫錢,去一次酒樓,至少要花兩三貫錢。

將士們的俸祿主要是用來養家,當他們的俸祿連一斗米都買不起時,讓士兵們怎麼接受?

趙文勝悶悶不樂地坐在大帳內喝酒吃晚飯,就在剛纔,一羣士兵跑來吵鬧一番,要求每天的糧食供應從一斤漲到兩斤,這樣他們就有糧食補貼家人了。

但趙文勝怎麼可能答應,不過他也不敢一口回絕,只是說要向上彙報請示。

副將樑悅見趙文勝心情不好,便給他斟滿一杯酒勸道:“將軍,別煩了,你就說上面不答應就是了,不過想想也是,現在糧食是多麼寶貴,一天又一斤面就很不錯了,還要吃兩斤,換誰都不可能答應。”

趙文勝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嘆口氣道:“我原本是隴右軍校尉,我就恨自己當時爲什麼跟隨張庭芝投靠朱泚,當時好多兄弟都跑去河西,要是我當時去河西,我現在至少也是虎賁郎將了,後悔莫及啊!”

樑悅心中暗罵,像趙文勝這種見錢就要搶,見女人就要奸的人,若在晉軍,早就死了十七八回了,還能活到今天?

樑悅心中雖然鄙視,但嘴上卻安慰對方道:“將軍現在混得也不差啊!左屯衛將軍,從三品呢,僅次於大將軍了。”

趙文勝不屑地嗤笑一聲,“正一品又怎麼樣?封我爲王又能怎麼樣?只剩下河南府一地的王朝,給我的封地恐怕還不到一畝。”

“這倒也是,聽說天子病倒了,病情還很嚴重,肖家和劉家又齷齪不斷,這個王朝真的維持不了多久了,我們得爲自己的前途好好考慮了。”

“樑老弟,你比較容易,直接投降就是了,你沒有劣跡,你不像我,我是劣跡斑斑,可以說惡行累累,我自己都不知道殺了多少人,不知道奸了多少女人,我是不可能投降,大不了臨死前再好好瘋狂一番,回洛陽殺個夠,玩個夠!”

這時,忽然有士兵在帳外道:“啓稟將軍,弟兄們發現晉軍渡河!”

趙文勝大吃一驚,站起身道:“點烽火,通知洛陽!”

樑悅連忙勸道:“將軍確定了再點烽火也不遲,萬一不是怎麼辦?”

趙文勝搖搖頭,“天子說過,寧可錯報,也不可漏報,趕緊去點烽火!”

士兵飛奔而去,趙文勝拔劍衝了出去,樑悅盯着趙文勝的背影,神情十分複雜。

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
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九百六十三章 半途劫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