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

郭宋見狼羣已遠去,這才從大石上跳下,直接來到狼王屍體的身邊。

狼王頭下流了一攤血,確實已斃命,但它的身軀卻很龐大得嚇人,簡直像一頭老虎,光尾巴就將近一米長,郭宋意外發現,這頭狼王居然是白色體毛,剛纔還以爲是月光照在它身上,沒想到真是通身雪白。

“上面是哪位朋友仗義出手?”山谷裡有人高聲問道。

說得是漢語,口音和郭重慶一樣,是長安那邊的人。

“在下靈州郭宋,路過陰山,發現你們被困,略略出手相助。”

郭宋一用力,將一百餘斤重的狼王扛在肩頭,單手攀附着石壁,緩緩向下爬去。

峽谷裡的兩名大漢都看得呆住了,居然有人能扛着這麼大的狼屍攀下山崖,而且還是單手。

“兩位兄臺是長安人吧!”

兩名大漢這才反應過來,連忙抱拳道:“在下長安韋平,這位是我同伴張權勇,我們是商隊護衛,感謝兄臺仗義出手相助。”

郭宋見他們身材魁梧,體格十分強壯,便笑着擺擺手,“不必客氣,請問你們是去哪裡?”

“我們護衛商隊去思結部!”

郭宋頓時大喜,他就是要去思結部啊!正好可以順路。

這時,一名夥計上前施禮道:“我家主人請壯士過去一敘!”

郭宋點點頭,跟着夥計來到大車前,商隊領頭是一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身材瘦高,容貌清朗,剛纔雖然被狼羣包圍,但他並沒有驚慌失措,表現得很冷靜。

男子抱拳行禮,“在下長安李安,感謝壯士出手相助,壯士可是陰山獵戶?“

也難怪別人以爲郭宋是獵戶,他從山崖上下來,只帶着弓箭,也沒有行李之類,而且箭法精準,明顯就是在陰山裡討生活的獵戶。

郭宋微微一笑,“我的馬和行李在上方山洞內,我和各位一樣,也是路過陰山,只是第一次來陰山,有點迷路了,剛纔看到你們的火光,才趕過來。”

“原來如此,公子要去哪裡?”

商人口風一變,改稱郭宋爲公子了,他確實有點難爲情,居然以爲人家是獵戶。

“我是去思結部!”

這時,旁邊馬車裡有人低聲道:“還真巧!”

馬車裡是一個年輕男子的聲音,郭宋又笑道:“我第一次去草原,也不知道思結部在哪裡?剛纔聽兩個護衛說,你們也去思結部,能否結伴同行?”

中年男子道:“我請示一下主人!”

男子走到馬車前低聲說了幾句,他又回來問道:“不知公子去思結部有什麼事?”

郭宋淡淡道:“我的兄弟被思結騎兵擄走了,我去思結部贖人,如果不方便就算了,狼羣很快會回來,你們趕緊上路吧!”

只聽馬車裡年輕男子道:“安叔,一起走吧!”

中年商人點點頭,對郭宋抱拳道:“公子誤會了,我們還要去陰山受降城停留兩三天,我怕公子有急事。”

郭宋想到思結騎兵已經走遠了,追也追不上,他也不急了,便點點頭道:“我無妨!”

“那公子去取馬,我們稍等片刻,另外,這頭狼屍,公子可是要帶走?”

郭宋笑道:“我見它皮子不錯,想找個地方硝制一下。”

“明白了,陰山受降城就有專門皮毛店鋪。”

郭宋立刻攀上山崖,向自己的山洞奔去。

這時,馬車車窗開了,露出一張蒼白的臉龐,是個二十餘的年輕人,他驚訝地望着郭宋如猿猴般攀上山崖,半晌道:“安叔,我們恐怕遇到一個奇人!”

李安點點頭,“殿下說得沒錯,這頭巨狼應該是狼王,否則狼羣不會撤退,能一箭射殺狼王,天下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辦到。”

年輕人眼中的興趣更濃了,這趟草原之行還真沒有白走。

.........

唐朝擊敗突厥後,在北方邊境上修建了三座受降城,東受降城、中受降城和西受降城,其中西受降城就在豐州以北的陰山南部,原本駐紮五千唐軍,稱爲橫塞軍。

安史之亂後,受降城的唐軍都南撤了,受降城已經沒有軍隊駐紮,不過大唐餘威尚在,受降城並沒有被異族佔領,反而成爲一個熱鬧繁華的商業城。

北方的鐵勒商人、西方的粟特人、南面的大唐商人,還有遼東過來的契丹商人,數股商流在這裡交匯,成爲著名的邊境商品集散中心。

郭宋一行是當天上午走出峽谷,前面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郭宋才知道他迷路的羣山雖然也屬於陰山山系,但並不是陰山主脈,而是狼山,是著名的狼羣出沒之地,他們還要再走近百里纔到陰山。

他無意中救下的商隊居然是皇商,皇商並不是官方商隊,同樣也是私人商隊,只是它的投資者比較特殊。

皇商是由李唐宗室皇族私人投入資本組建的商隊,獲得的利潤按照投資比例分配給各家,算是他們的一個財源,李安也不隱瞞他,他告訴郭宋,甚至連天子和孤獨貴妃也把自己的私房錢投資到商隊中。

不過商隊並不是從靈州過來,而是從延安府沿着黃河北上,皇商隊這次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受天子委託,考察東、中、西三座受降城的現狀,所以才千里奔波,轉到西受降城來。

“安叔,既然皇商並不屬於官方,和私人商隊沒有什麼區別,那爲什麼還要去調查受降城現狀,這應該是地方官府的事情吧!”

李安捋須想了想道:“天子也想了解地方上的真實情況,就需要很多自己的渠道,皇商也算是天子的耳目之一吧!”

郭宋更加不解,“竟然還需要天子自己去了解實情,難道地方官的報告就是虛假的?”

李安嘆息一聲道:“公子有所不知,地方官府報給朝廷的很多事情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但也不能說它虛假。

舉個例子說,勝州官府曾經上報朝廷,說中受降城城池坍塌,城中百姓十不存一,大半城池已被風沙淹沒,對不對呢?完全正確,我們看到的就是這個情形,所以朝廷就覺得既然中受降城廢棄了,那就沒有必要再駐軍了。

可實際上,如果你仔細詢問當地人,你纔會知道,中受降城一直就是這種情況,只要到了春天,半個城池就會被風沙淹沒,至於城牆坍塌,駐軍的時候就經常坍塌,只要稍微修葺一下就行了,還有城中百姓十不存一,城中百姓絕大部分是隨軍軍屬,軍隊南撤了,軍屬當然也走了,朝廷如果再駐軍,軍屬就跟着來了。”

郭宋笑道:“看來地方官是在搗漿糊了。”

李安呵呵笑道:“搗漿糊這個詞用得很形象,就是這麼回事,一方面是地方官怕麻煩,有了軍屬後,各種物資要地方官府解決,加大他們負擔,另一方面是也是官員們怕死。”

“怕死?”郭宋不解地笑問道:“怕死不就更需要駐軍嗎?”

“那你就不懂了,如果沒有軍隊,遊牧民族殺來了,地方官可以棄城逃跑,反正沒有駐軍嘛!誰也不好指責他們,責任由朝廷承擔,可如果一旦在中受降城恢復駐軍,你地方官再逃,責任就重大了,你明白了吧!”

郭宋點點頭,“怕死,又不想承擔責任,所以就糊弄朝廷,說中受降城無法駐軍云云。”

“說對了,用你的話說,就叫搗漿糊。”

郭宋笑了起來,他用眼角餘光迅速瞥了一眼身後的馬車,馬車裡的年輕人很神秘,從天亮到現在一直拉着車簾,只有猛子落在自己肩膀上時,他才感興趣地拉開車簾看了看,露出一張略帶病態的臉龐,他到底是什麼人?

既然跟隨皇商北上,郭宋便猜測他有可能是某個皇族子弟。

這時,前面出現了一座很大的城池,李安笑道:“西受降城到了!”

.........

【九月一日上架,上架後一天三更,求推薦票!】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府壽宴(二)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獨孤隱患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四百六十五章 趕盡殺絕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度發難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四百六十四章 宣召進京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