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

韓氏走進書房,見衆人圍在書架前,她這才發現書架是活動的,裡面竟然有個藏物的博古架,韓氏心中一陣期待,待看清楚秘櫃中空無一物時,她心中又一陣失望,對衆人道:“張東主一家到了,在客堂呢!”

“我們去客堂!”

薛勳帶着衆人來到客堂,只見張雷兩口子正坐在客堂上喝茶,衆人見了禮,薛濤帶李溫玉去了後宅。

張雷對郭宋和薛勳道:“我剛剛得到一個消息,濮州都尉李靈曜造反,勾結田承嗣擊敗河南留守兼永平節度使李勉,佔領汴宋八州,李靈曜自立爲陳留郡王。”

薛勳一驚,急問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是我的一個朋友,京城大布商宋東主告訴我的,他也是上午才接到開封那邊送來的鴿信,他的消息很快,估計朝廷還沒有得到消息呢!”

薛勳有點焦急,“這件事最好能立刻告訴太子殿下,讓他及時做好準備。”

郭宋緩緩道:“這件事就算屬實,但來源不可靠,還是屬於流言,世叔沒有確鑿證據,我建議最好不要去告訴太子,再說事情已經發生,一時半會兒也撲滅不了,朝廷各種準備至少要一兩個月,也不急這一時。”

薛勳想想也對,自己有點性急了,他點點頭道:“還是賢侄說得對,朝廷最遲明天也會知道,不急這一時半會兒。”

郭宋又問道:“我記得李靈曜原本是虎牢關大帥,田神玉猝死後,他率軍接管了汴州和宋州,那應該是他接任汴宋節度使,他怎麼出任濮州都尉?”

薛勳道:“此人是元載的心腹,田神玉死後,元載便推薦他當了汴宋節度使,但沒多久,元載倒臺,他便被免去節度使之職,改任濮州都尉,估計他一直懷恨於心,所以在田承嗣的支持下造反了。”

郭宋微微嘆息,“只怕李正已和李忠臣也支持他造反!”

“賢侄何出此言?”

郭宋冷笑道:“中原是一塊肥肉,各地藩鎮早已虎視眈眈,只是他們找不到出兵的藉口,李靈曜在田承嗣的慫恿下造反,讓各地藩鎮得到了出兵的藉口,即使出不了兵,他們也會大肆招攬中原難民。”

張雷豎起大拇指,“還是師弟看得透徹!”

薛勳也點點頭,郭宋確實分析得不錯,有見識!

這時,韓氏走進客堂笑道:“飯菜已準備好了,大家來飯堂就餐吧!”

.........

李靈曜造反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長安,隨即送入東宮,事關重大,太子李適連夜進宮向父皇彙報此事。

麒麟殿內,李豫閉目聽完了李適的彙報,半晌緩緩道:“李靈曜是元載的人,之前已經安撫好了,現在卻突然造反,背後必然有田承嗣的身影,田承嗣想南下,在黃河南岸尋找立足點,我們要對付的是田承嗣,而不僅僅是一個李靈曜。”

“那李靈曜該怎麼處置?是安撫,還是剿滅?”李適繼續問道。

李豫沉思片刻道:“李靈曜本是有功之臣,如果他想做汴宋節度使,也不是不可以,但以這種方式上位,朕不能接受,還有他自立爲陳留郡王,朝廷若妥協,他下一步就要稱帝了,此風不可長,必須堅決剎住。”

李適也躬身道:“兒臣也認爲汴宋不可失,一旦失去汴宋,我們的漕運就會被卡住了,沒有了漕運,江南的糧食和鹽稅過不來,將嚴重威脅朝廷生存,兒臣建議立即出兵,剿滅反賊李靈曜。”

李豫點點頭,又問道:“那你覺得怎麼出兵比較好?”

“兒臣建議由由河陽三城節度使馬燧以及永平節度使李勉各率兩萬大軍夾擊李靈曜,不知父皇是否同意?”

李豫淡淡道:“朕剛纔說了,李靈曜不可怕,麻煩的是他背後的田承嗣,光靠這兩路軍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淄青節度使李正己、淮西節度使李忠臣,還有朝廷主力,五路大軍出兵,才能對付田承嗣大軍南下,徹底剿滅李靈曜。”

李適一驚,連忙道:“讓李正已和李忠臣出兵,恐怕是引狼入室,父皇三思!”

“朕很清楚,難道你不引,他們就不來嗎?既然他們要來,那索性讓他們出點力,丟一根骨頭讓幾條狗自相殘殺一番有何不可?”

李適這才明白父親的意圖,他躬身道:“兒臣明白了!”

李豫負手走幾步又道:“皇兒可親率十萬大軍屯兵洛陽至虎牢關一線,等他們殺得三敗皆傷,你在重新奪回漕河沿線各州,確保漕河不失,明白了嗎?”

“兒臣遵旨!”

李豫猶豫一下又問道:“思結部那邊接觸怎麼樣?”

“回稟父皇,兒臣已和思結部特使接觸,他們表示願意消解誤會,兩家重歸於好,但他們希望調走李懷光,李懷光在金山大肆屠殺薛延陀百姓,搶掠錢財,才引起草原各部的憤怒,思結部纔出兵和朔方軍作戰,思結可汗希望由郭宋取代李懷光。”

李豫面無表情,半晌道:“郭宋朕另有考慮,明天豐州及三鎮述職正常舉行,結束後,讓郭宋來見朕!”

“兒臣明白了,請父皇早點休息,兒臣告退!”

李適退了下去,李豫在殿內來回踱步,顯得心事重重。

...........

次日一早,郭宋準時來到紫宸殿外廣場上等候,紫宸殿又叫天子便殿,御書房就位於紫宸殿後方,兩邊的側殿則是舉行臨時重要軍政議事的場所。

今天要舉行一次述職報告,由三鎮經略使、豐州刺史郭宋彙報薛延陀戰事的情況。

按理,豐州軍隊保衛家園,大敗入侵的薛延陀軍隊,這是一次應當受表彰的大好事,但常袞卻強行將豐州戰役和朔方軍的金山戰役撮合成一個戰役,用他的話說,豐州激戰是第一階段,金山之戰是第二階段,兩者不可分割。

意圖也很明顯,想讓郭宋爲朔方軍在金山的慘敗承擔一部分責任。

因此就有了今天的述職報告,一般地方官進京進行述職報告,都是有重大問題,引起朝廷重視纔會宣召進京,這對每個官員都是一次大考。

對郭宋也是一樣,如果能過關,那麼他安然無恙,如果過不了關,恐怕就會承擔責任。

安史之亂以後,由於各地出現了藩鎮割據狀態,導致朝廷對各地的統軍主帥猜忌之心日重,很多大將最後都被逼反,以至於各地領軍主將都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後來宋朝對武將的不信任感,根源就出在這裡。

一名侍衛走出來高聲喝喊道:“宣三鎮經略使、豐州刺史郭宋進殿!”

郭宋快步走進了偏殿,偏殿正中坐着天子李豫,旁邊是太子李適,下面坐着兩排官員,包括左右相國以及六部主官。

郭宋走進偏殿,上前躬身施禮,“微臣郭宋參見陛下!”

李豫微微點頭,“這是正常的述職報告,郭愛卿不必緊張!”

郭宋沉聲道:“微臣願接受任何詢問!”

郭宋的態度讓李豫比較滿意,他對常袞道:“常相國,你來主問吧!”

常袞從座位上起身,向天子李豫躬身行一禮,又向太子微微欠身,這纔不慌不忙對郭宋道:“準確說,述職報告是問政,是朝廷對郭使君任期內的一些所作所爲不解,所以才宣召郭使君進京進行解疑答惑,郭使君明白了嗎?”

郭宋微微笑道:“我明白了,比如爲什麼我要嚴厲處罰豐州張氏,常相國就非常關注,是這個意思嗎?”

四周響起一片會意的笑聲,連太子也忍不住冷笑幾聲。

常袞沒想到郭宋會當衆撕開這件事,他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常袞狠狠瞪了郭宋一眼,索性不再套話,直接進入主題,“首先是在去年秋天,你派人去思結部,和思結可汗達成了秘密協議,之所以叫秘密協議,是因爲朝廷對此事一無所知,我首先代表朝廷向你詢問,爲何不經朝廷允許,擅自和思結部達成協議?其次,我們想知道,你和思結達成了什麼樣的協議?朝廷需要爲你的行爲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郭宋不慌不忙道:“這件事我確實需要解釋一下,我是派人去思結部,但我和思結部沒有達成任何協議,沒有任何書面的東西,我只是請求思結部向薛延陀人施壓,使薛延陀部不敢輕舉妄動,作爲出兵報答,我將送給思結部一萬石豐州軍田所產糧食,當然是我個人出錢購買。

思結部後來確實出兵一萬騎兵,壓制住了薛延陀的野心,但最後思結可汗並沒有要一萬石糧食,而是作爲報答我個人對思結部的一些恩情,朝廷爲此並沒有付出任何代價?

可以說,這是我個人和思結部的往來,和朝廷、豐州以及受降城三鎮都沒有關係,我當然沒有必要向朝廷請示,也沒有必要向朝廷彙報,常相國還有什麼疑問嗎?”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零八章 軍相激辯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一百六十一章 先下一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