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

郭宋剛喝了口茶,這時,樑管家在院門口稟報,“啓稟公子,李季將軍來了,在客堂等你。”

“我這就去!”

郭宋起身快去向中庭客堂走去。

李季目前的官職是豐州都尉,掌管豐州的三千軍隊,這三千軍隊有三名校尉,三十名旅帥,都是當初跟隨郭宋去安西的士兵,其他三十名士兵也都分別在三個受降城的軍隊任旅帥,另外還有十名士兵也出任旅帥,不過他們負責掌管民團士兵。

正是這個七十餘名心腹出任軍隊中最重要的百人隊統領,才使郭宋即使爲文官,也能從底層牢牢控制住六千軍隊。

就算某一天李季不服從郭宋的命令也沒有用,郭宋能輕易地將他架空。

郭宋走進房間笑道:“是不是沒叫你一起去打獵,心中不滿,跑來聲討我?”

李季微微笑道:“打一堆山雞野兔回來,我寧可不去。”

“那你跑來做什麼,不讓我歇一會兒?”

李季沒好氣道:“我都等了你三天,好容易纔等你回來,你覺得我會放過你?”

郭宋白了他一眼道:“說吧!找我什麼事?”

“關於軍隊屯田,馬上要開春了,我們屯田的地方還沒有正式明確,你說我能不急嗎?”

“等一等!”

郭宋連忙止住他,“你不會今年就想種麥子吧!剛開墾出來是生田,不是要積肥一年後才能耕種嗎?”

李季着實有點無奈道:“我真不知該怎麼說你了,虧你還是豐州刺史,連豐州最起碼的情況都不瞭解,豐州土地那麼肥沃,還需要堆肥嗎?當然是開墾出來馬上就能耕種了,這是連豐州小孩都知道的常識。”

郭宋臉上露出尷尬之色,不好意思道:“我還真不知道,慚愧!慚愧!好吧,我亡羊補牢,你說我該做點什麼?”

李季笑了起來,“既然你這樣說,那明天一早我們一起出城,去把軍隊屯田的土地劃出來。”

.........

九原縣距離位於南黃河的北岸,距離黃河不到十里,九原縣從漢朝以來就充分利用黃河水資源,修建大大小小河渠數十條,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使豐州和靈州一樣,也是著名的糧食產區。

目前九原縣的官田和民田主要位於城池東西兩側,沿着官道兩側分佈,數量有數千頃之多,而西北面主要以森林爲主,大片松林延綿百里,而正北面數十里等待開墾的肥沃土地。

所以考慮軍隊屯田,要麼向北面要地,要麼向縣城南面發展,李季最終選擇了南面。

天剛亮,郭宋便被李季抓了壯丁,前來縣城南面陪同他確定軍隊屯田範圍,李季也是有點急了,最遲二月下旬就要春耕,現在他們連土地都沒有定下來。

軍隊屯田是慣例,包括朔方、河西、隴右等地軍隊都必須就地屯田,解決軍糧問題,豐州有得天獨厚的土地和灌溉條件,這方面更不能落後。

郭宋之前已經向朔方節度府備案,第一期的軍屯土地爲三千頃,節度府也很快批准,但土地範圍則需要他們自己決定。

郭宋催馬奔上一座低緩的高崗,用馬鞭指着山崗下方的大片草地道:“我一開始就考慮把這片土地劃給軍方作爲軍地屯田,你可以估計一下面積。”

李季搭手簾看了片刻道:“這一片過去有十幾裡,四五千頃土地是有的,但好像灌溉設施缺乏。”

郭宋微微一笑,催馬奔了下去,李季連忙招呼隨從一聲,衆人跟隨着奔了下去。

奔出約兩裡,前面是一條溝壑,裡面長滿了雜草,約有兩丈寬,郭宋指着溝壑對李季道:“這裡便是從前的人工河渠,年長日久,河道淤塞,河水乾涸後就變成了旱溝,只要把兩頭數十丈長的淤塞部分挖開,讓河水流過來,這裡立刻會成爲一條非常好的灌溉河渠,然後還要挖支渠河溝,修建水車,我覺得你們可以忙起來了。”

“可是三千頃的範圍怎麼界定?”李季猶豫一下問道。

郭宋搖了搖頭,李季最大的特點就是循規蹈矩,小心謹慎過頭,不敢輕易突破某些條條框框。

“你管他三千頃、四千頃,你們能開墾多少算多少,開墾少了明年我慢慢增加,開墾多了我再申請二期,要丈量出幾千頃的土地,至少需要半個月,你們有那麼多時間等嗎?”

李季也意識到自己有點束手束腳了,他笑了笑道:“那我今天就組織士兵清淤,另外使君是不是要任命一名有經驗的屯田使?”

郭宋一陣頭大,又是要招募人手,他想了想道:“這樣吧!你先找幾個有經驗老農請教一下,聽聽他們的意見,至於屯田使,你就先兼任一下吧!州衙最近會臨時招募一批文吏,我給你招幾名從事,具體事情你讓從事做。”

“我兼任沒問題,但總需要找一些有經驗的人來做事,屯田也是一門學問啊!”

“你說得對,做任何事情都是一門學問,屯田也不例外,不過經驗也不是天生就有,人才還是要我們自己培養,我可以請靈州的屯田官員來傳授經驗,再招募一些腳踏實地的文吏,幾年就可以培養出來,其中優秀者還可以提拔。”

郭宋有感而發,豐州和三座受降城基本上都是一張白紙,需要很多人才,是引進外來人才,還是自己培養,其實這個倒不重要,關鍵是人才在哪裡?

這二十幾年大唐民間重武輕文,導致有才能的讀書人基本集中在各大世家,可各大世家的人才都削尖腦袋往朝廷裡鑽,誰願意來豐州這種條件惡劣的邊疆之地?

好在靈州和豐州還是有一點點讀書人,只能從他們中挑選,纔是現實之舉。

郭宋和李季明確了軍屯之地,便調轉馬頭返回九原縣,李季問道:“聽說使君打算把軍隊家屬遷到豐州?”

郭宋點點頭,“事實上在去年下雪前我就已經向朝廷提出申請了,朝廷還沒有批准,豐州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人數太少,立刻從內地大量移民顯然不現實,把軍隊家屬遷移過來便是最好也有效的措施,這也是邊疆慣例。”

“可他們不願意來怎麼辦?”李季又問道。

“那就拿出優厚的條件吸引他們前來,給他們土地,壓低稅收,讓他們能安居樂業,相信他們會過來。”

“這個.....朝廷會同意嗎?”

郭宋胸中城竹,笑道:“朝廷會不會同意我不知道,但天子一定會同意!”

李季心有所悟,看過這個問題郭宋和天子有過溝通,得到了天子的認可。

李季其實只猜對了一半,郭宋和天子李豫確實就這個問題進行過溝通,但並不是得到天子的認可,而是這個方案本身就是天子李豫提出來的。

用土地和優惠稅收來吸引軍屬紮根邊疆。

兩人帶着隨從一路向西北疾奔,中午時分,一座城池出現在他們眼前,也是用青石砌成的縣城,周圍河道縱橫,卻一片荒蕪,看不到一戶人家。

城牆爬滿了藤蔓,城上城下都被積雪所覆蓋,當他們奔近時,一羣烏鴉飛起,在天空盤旋,發出的‘嘎!嘎!’刺耳叫聲。

這是一座已經廢棄的縣城,叫做永豐縣,二十年前,城內還有一千餘戶人家,七八千人,隨着唐朝從三座受降城撤軍,豐州百姓大舉內遷,這座縣城也被放棄了。

城門完全破敗,一半落在地上腐爛,另一半則掛在城牆上,已是千瘡百孔,搖搖欲落。

衆人催馬入城,城內房舍還算比較完整,也有部分坍塌了,長滿了雜草,因爲被白雪覆蓋,還看不出破敗,但等冰雪融化後,這裡就是一片破敗的景象。

這時,士兵回來稟報,“啓稟使君,啓稟李將軍,城內已無一人。”

“使君不會是想把隨軍家屬安置在這裡吧!”李季忽然有點明白郭宋的意圖了。

“爲什麼不能?”

郭宋笑道:“這裡的城牆很高大堅固,縣城也不比九原縣小,只要把城內清理乾淨,房舍修葺一新,這就是一座很不錯的縣城,四周灌溉河渠縱橫,土地田埂還在,只要把雜草清除,就可以耕種了,總比我們從頭開始,重新建立一座縣城要容易很多吧!”

李季想想也對,這裡是去西受降城的必經之地,恢復這座縣城對於聯繫西受降城有很重要的意義,這個方案確實不錯。

他沉思片刻又道:“就怕原主人見縣城恢復,又跑來爭奪房產土地,使君,這是一個隱患。”

郭宋淡淡道:“只要官府不支持,再鬧也沒有用,這座縣城的戶籍已經銷燬,我們重建後也不會再叫永豐縣,一切都重新開始。”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一千零九章 兵臨江南(上)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後選擇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藥鋪事件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初見疑點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一千零九章 兵臨江南(上)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後選擇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宦官讀心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藥鋪事件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