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

集海灣當然也有管理機構,但它不屬於嶺南經略府,而是屬於市舶司,涇源兵變後,市舶司撤銷,最後留下的一個機構就是對封存船隻進行管理。

不多時,一名四十餘歲的黑胖管事被士兵帶來,康保微微一怔,來人竟然是個宦官。

曾靖海笑着介紹道:“此人叫安寶純,大曆年間就被派來市舶司,在廣州呆了二十餘年,人還不錯,比較盡忠職守,被稱爲廣州最後的宦官,也多虧了他,這些海船才能保存下來。”

康保雖然不太喜歡宦官,但聽說多虧了這個宦官海船才能保存下來,便不由對他有了幾分好感。

安寶純上前躬身施禮,“小人蔘見康將軍!”

康保點點頭,指着集海灣的船隻問道:“這裡面的船隻都歸你管理嗎?”

“小人主要負責管理貨船,戰船原本不屬於小人的管轄範圍,不過召王讓我一併管理。”

“這些海船都能出海嗎?”

“戰船問題不大,都比較新,但海船必須修繕,重新上漆,並更換腐朽的船板,要進行大修。”

“如果全部進行大修,要多少錢?多長時間?”

wωw▲Tтkan▲c o

安寶純想了想道:“如果工匠齊備的話,我估計一年就能修繕完成,但至少要耗費百萬貫。”

“要耗費這麼多錢?”康保吃驚地問道。

“那可不,至少要招募上萬工匠,每人每月五貫錢,一年就要六十萬貫工錢,還有三百艘大船的木材、清漆、繩索、船帆、蓄水桶等等,另外將軍看見那三艘巨無霸沒有?”

安寶純一指遠處海面,康保早就注意到了,有三艘特別巨大船隻,千石戰船在它們面前就是一個小不點。

“那是三艘載重量達三萬石的巨船,天寶十二年建造的,距今四十年了,現在已經造不出來了,光重新翻新這三艘巨船,就要耗費十萬貫錢,還要去泉州、明州招募頂級工匠,如果將軍覺得不翻修它們,那可以省下十萬貫錢。”

康保沉思片刻道:“是不是翻新以後,我們就有能力再造這種三萬石的巨船?”

“應該是的!”

康保毅然下定了決心,“好吧!你制訂一份方案,連同海船和戰船一起修繕,看看一共要耗費多少錢?”

安寶純頓時喜出望外,他看守這些船隻二十年了,眼看着它們一天天衰老、陳舊,他心中也格外難受,不知勸了召王多少次,召王就是不肯答應,沒想到朝廷來人,一下子就拍板了。

安寶純連忙道:“卑職前年就制訂一份完整的修繕方案,也包括戰船,待卑職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提交給將軍。”

雖然對方只是宦官,但康保確實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份盡心盡職,他點點頭道:“你只要把這件大事做好,我保舉你爲新市舶使。”

..........

回到臨時官署,康保簡單寫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要先送到江南,再從江南發鷹信給晉王殿下,他在報告中講清楚,他需要留下一部分錢糧的原因。

剛寫完信,門外有親兵道:“李刺史來了!”

李刺史就是李鴦,他在長安就被晉王郭宋任命爲廣州刺史,今天他也正式上任了。

“請他進來!”

片刻,李鴦快步走進房間,康保笑問道:“今天巡視南沙縣,感覺如何?”

“還好,變化不大,尉遲虎還沒有來得及破壞它。”

康保只是笑了笑,並非尉遲虎來不及破壞,而是尉遲虎也在穩定南海,說起來這個尉遲虎還是有點頭腦,他比李鴦更適合做廣州刺史,只可惜他野心太大,想分裂嶺南自立,朝廷絕不會容他,這種分裂疆土者,本事越大,危害也就越大,康保對他也沒有什麼可惜,要堅決將他剷除。

“將軍,卑職聽到一個傳聞,不知是真是假?”

“什麼傳聞?”康保放下筆問道。

“傳聞說,羅懷清其實也是打算擁兵自立,和尉遲虎分庭抗禮!”

康保眉頭一皺,“你不是說這個羅懷清跟隨你父親多年嗎?”

李鴦嘆了口氣,“那幾個背叛我兄弟,投奔尉遲虎的中郎將,跟隨我父親的時間更長,可人心總是會變的,現在談這個沒用。”

康保負手走了幾步,又問道:“你是從哪裡得到這個消息的?”

“州衙的好幾個官員都被羅懷清暗中收買了,羅懷清給他們許諾的官職,一個許諾封長史,一個許諾封司馬,還有兩個都許諾爲六曹主官。”

無論是刺史、長史和司馬,還是州六曹主官,都是由朝廷任命,羅懷清自己就許諾,顯然是不把朝廷放在眼中,確實有擁兵自立之嫌。

“可羅懷清有七千軍隊啊!我擔心他會做出瘋狂的舉動,說實話,嶺南青壯很珍貴,殺一個就少一個,晉王殿下希望我儘可能少殺!”

“羅懷清雖然有野心,但他不愚蠢,不會做螳臂當車之事,而且他身邊幕僚王凱和我私交不錯,我許他一個南沙縣令之職,相信他會勸服羅懷清。”

康保點點頭,“咱們先禮後兵,先給羅懷清寫封信,要求他率軍前來投誠,如果他不肯,然後我再大兵壓境。”

“那我也給王凱寫一封信!”

.........

康保和李鴦分別以朝廷主帥和廣州刺史的身份分別給羅懷清和他幕僚王凱各寫了一封信,康保要求羅懷清他深明大義,早日率軍前來投誠,不要重蹈尉遲虎的覆轍。

而李鴦則許諾王凱,只要能說服羅懷清歸降,自己就推薦他來做南沙縣令。

增城縣並不遠,兩天後,羅懷清便收到了來信。

羅懷清是召王李偲手下第一心腹大將,他確實是忠於召王李偲,如果李偲尚在,他絕不會造反,依舊會忠心耿耿,但並不代表他沒有自己的想法,兩年前,李偲在一次酒後給他說過一番推心置腹的話,‘吾兒皆爲庸人,不足以繼承大位,我若不幸,公可爲嶺南之主,給吾兒富貴即可。’

不管李偲這番話是酒後之言,還是故意試探羅懷清,但這番話卻在羅懷清心中生根了,他心裡清楚,召王沒有親生兒子,四個義子皆不成材,只有長子李鴦稍好一點,但也是一個文弱文生,當個縣令勉強還行,但要成爲一方藩鎮,那就差得遠了。

整個嶺南,除了自己和尉遲虎外,再沒有人能勝任藩主之位。

所以李偲死訊傳到嶺南後,羅懷清也開始準備接手經略使之位了,只是他動作稍微遲緩了一點,想說服李鄜主動讓位,沒想到尉遲虎更狠,直接收買李鄜手下大將,殺了李鄜,奪取了南海縣。

但局勢還不到半個月就發生反轉了,隨着朝廷大軍進入嶺南,尉遲虎迅速破滅,現在終於輪到自己了。

羅懷清當然知道自己已經沒有機會,三萬大軍到來,自己的幾千軍隊根本不夠對方碾壓,羅懷清也死了心,但他還要爭取一下,獲得更高的官職和爵位,曾靖海得到了虎賁郎將的承諾,這是中郎將的最高一級,相當於四品高官,那自己至少也應該是一個衛將軍,從三品纔對。

“將軍抱的希望太大,恐怕失望會大!”幕僚王凱見他一廂情願,便忍不住提醒他道。

“爲什麼?”羅懷清不解問道。

王凱苦笑道:“晉軍的規矩大家都知道,投誠的將領都會降一級使用,能保留原職已經很不錯了,升一級使用幾乎不可能,將軍在朝廷的軍職是中郎將,卑職覺得維持原職的可能性大一點。”

“胡說!”

羅懷清的臉頓時沉了下來,“曾靖海只是一個郎將,康保卻承諾他爲虎賁郎將,差一步就到將軍了,你怎麼說?”

“將軍,曾靖海情況比較特殊,一方面是他在剿滅尉遲虎一戰中立了功,其次我覺得因爲他是水軍將領,郭宋目光既然投向南方了,水軍將領必然會受重用。”

羅懷清拉長了臉道:“我不管什麼特殊,如果我的軍職連曾靖海都不如,那我還是帶兵去瓊州,在那邊當個島主,比受郭宋之辱要強得多。”

王凱心中暗暗嘆息一聲,事情哪有這麼容易,且不說士兵們願不願去,就算士兵們被迫前往,他們家眷怎麼辦?糧食怎麼辦?朝廷大軍會放你去嗎?

王凱迅速瞥了一眼羅懷清,見他站在窗前情緒低落,他便立刻明白了,恐怕這位口口聲聲要去瓊州也只是說說而已,他沒有那個勇氣。

想到這,王凱勸道:“事情還不到那一步,將軍也不用失望,我覺得關鍵是要讓晉王覺得將軍有用,能做別人做不到之事,就像曾靖海一樣,相信晉王也會破格提拔將軍。”

羅懷清心中稍稍好受一點,又問道:“你覺得我有什麼本事是別人做不到的?”

“我覺得有!”

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
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返成都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五百八十六章 碎葉大戰(下)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