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

郭宋率軍佔領洺州已經有十天了,李武俊率軍北撤後,郭宋並沒有繼續北上邢州,而是穩住局面,牢牢控制住洺州。

徹底佔領洺州主要控制好三個地方,一是滏口關,這是從河東過來的出口,這裡決不能丟,丟失這裡,河北晉軍就成孤軍了,郭宋的河北戰略也就難以完成。

郭宋命令大將甘辛率五千軍隊守住滏口關,對於滏口關,五千軍隊足夠了,他們已經拆除了西面的關隘城牆和大門,使滏口關對河東已無險可守,就算不慎被敵軍再度攻佔,也能迅速奪回來。

其次便是州治永年縣,永年縣是大城,城牆高大堅固,城池很深,能儲存大量物資和數萬軍隊,大軍只要守住永年縣,晉軍在河北基本上就算有根基了。

而第三處地方便是邯鄲縣,邯鄲縣是從滏口陘運送物資去永年縣的中轉之地,十分重要,物資只需要用駱駝運送到邯鄲縣,到邯鄲後就可以利用洺水走船運送到永年縣,能節省很大的人力物力。

所以這段時間,郭宋一直在關注這件事,除此之外,就是田悅對晉軍東擴的反應,田悅向相州安陽縣大舉屯兵八萬,頗有北上洺州的架勢,一旦田悅軍隊北上,李武俊的大軍肯定會捲土重來。

這件事不妥善解決,郭宋也無法返回長安。

永年縣緊靠洺水,洺水流經永年縣再向東數十里便注入了漳水,這天上午,洺水碼頭上停泊着三百餘艘槽船,郭宋在刺史崔昊的陪同下前來查看這批貨船。

“不瞞殿下,這批貨船其實是從清河縣過來的,是崔家的產業,但不是掛在崔家名下,而是掛在崔家大管家名下,繞了幾個彎從相州過來。”

“這次多虧崔家了!”

郭宋笑着對崔昊道:“請轉告你們家主,崔家的支持,我會銘記於心。”

崔昊心中大喜,連忙客氣道:“我們天天盼着殿下來河北,能爲殿下盡一點微薄之力,也是崔家的榮耀。”

“放心吧!洺州走出了第一步,只要第一步走穩了,以後就會越走越穩,遲早會統一河北。”

兩人來到城外碼頭處,只見河道中一溜停泊着數百艘槽船,爲首一名大管事連忙上前行禮,崔昊介紹道:“這位便是崔家負責貨運的大管事,叫做劉謙,非常能幹,對河北各處河道也是瞭如指掌,以後說不定殿下會用到他。”

郭宋頓時有興趣了,這樣的人確實是他最需要的,他點點頭笑道:“劉管事過來一路辛苦了。”

劉謙才知道眼前這位將軍竟然就是威名赫赫的晉王殿下,嚇得他連忙要跪下,卻被郭宋一把扶住胳膊,笑眯眯道:“劉管事爲我效力,我心中很感激,就不必多禮了!”

劉謙心中感動,沒想到晉王殿下居然這麼平易近人,這纔是大人物啊!

郭宋又問道:“劉管事從相州過來,田悅沒有攔截船隊嗎?”

劉謙連忙道:“這件事確實有點蹊蹺,船隊在相州被軍隊扣留了一天,然後他們王大相過來問了問情況,就下令放行了。”

“這個王大相是何許人?”郭宋饒有興致問道。

旁邊崔昊笑道:“這個王大相名叫王侑,是魏國宰相,田悅有三個宰相,其他兩人是扈萼和許士則,三人以王侑爲主,一般人都叫他王大相,同時也是田悅的軍師。”

原來是王侑,郭宋當然知道王侑,一個很厲害的謀士,田悅勇武有餘,謀略不足,全靠這個王侑出謀劃策,深得田悅信任。

“王侑知道你們是崔家的船隊嗎?”郭宋又繼續問道。

劉謙點點頭,“他知道,他還認識小人,然後他問小人,船隊去哪裡?去做什麼?小人說去鉅鹿莊園運糧,他就下令放行了。”

這倒有點意思了,郭宋相信這個王侑猜到了船隊的用意,一定是爲自己所用,那他居然還放行,這裡面就有點微妙了。

“殿下,田悅出兵相州是不是擺擺樣子?”崔昊也感覺到了這裡面的蹊蹺。

郭宋微微笑道:“是不是做樣子我不知道,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他們一定知道了懷州失守的消息。”

..........

次日一早,郭宋在城牆上查看城牆修補的進度,永年縣在安史之亂時被安祿山叛軍攻克,摧毀了一段五十餘丈長的城牆,後來進行簡單修補,但因爲財力不足,修補得實在草率,虛有其表,只要被攻城槌輕輕一撞便坍塌了。

郭宋卻不能容忍這種草率,他下令將這段數十丈長的城牆拆除,重新修葺,務必和原來一樣結實。

數千名民夫在忙碌地燒磚運土,永年縣城池雖大,城牆周長三十五里,但城內人口卻只有四萬餘人,原本的近十萬人口跑掉了一半多,找六七千民夫來修城也着實不容易,當然,郭宋宣佈廢除馬稅,又免除洺州三年稅賦,使百姓一片歡騰,民心歸附,貼出招募令後,短短兩天就招募到七千人。

郭宋也不會讓他們白乾,以一天百文的工錢結算,而且是用老錢結算,可以兌換李武俊發行的兩百文小錢,能買一斗米,這在河北已經算是很高的工錢了,一般都是五十到八十文小錢一天。

郭宋問監工道:“一共只需要修這一段嗎?”

監工躬身道:“回稟殿下,實際要修復的城牆有兩處,這裡是一處,還有西面一處,西面那段年久失修,磚石都朽掉了,用錘子輕輕一敲就成粉末狀,姚將軍要求重建,兩處加起來大概有兩百六十丈。”

“等一等!”

郭宋打斷他的話語問道:“西面城牆要重修,那別的地方呢?”

“殿下有所不知,永年縣城是開元五年重建,當時不知什麼原因留下西面一段兩百丈的城牆沒有重建,那可是隋朝大業年間修建的,別的城牆都問題不大,就是西面那兩百餘丈長的城牆腐朽了,所以只需要重修那一段。”

郭宋點點頭又問道:“那需要多少時間才能修好?”

“我們從城中找到一些老城磚,但不夠,必須要燒製磚新磚,主要是燒磚花時間,最遲再過半個月,基本就能修葺好了。”

居然還要半個月,如果田悅大軍殺來,還無險可守了,但郭宋也沒有辦法,只能水來土掩,兵來將擋了。

這時,一名親兵跑來稟報,“啓稟殿下,田悅的使者來了。”

郭宋一怔,問道:“人在哪裡?”

“在州衙等候。”

郭宋點點頭,“請他們稍候,我這就過去。”

着實有點意思,田悅屯了八萬大軍在相州,卻派使者來了,他們什麼意思,想先禮後兵麼?

郭宋回到了州衙,只見大堂上,崔昊正在陪一名中年男子說話,身材矮小,頗有幾分獐頭鼠腦的模樣。

他走上臺階,士兵高喝一聲,“晉王殿下駕到!”

崔昊和中年男子都連忙站起身,郭宋走進大堂,中年男子連忙上前躬身行禮,“在下許士則,是魏王帳下司馬,參見晉王殿下!”

原來是三相中的許士則,在魏國負責財稅,也算是田悅手下重臣。

郭宋擺手笑道:“許先生請坐!”

“多謝殿下賜座!”

許士則坐下道:“我們都沒有想到竟然會是晉王殿下親自來河北,早知道就應該備一份薄禮,有點失禮了。”

郭宋呵呵一笑,“這倒無妨,如果許先生有機會去長安,帶兩袋魏州的泥土就足夠了。”

旁邊崔昊嚇了一大跳,沒想到晉王殿下竟然這麼直接坦率,咄咄逼人,他心中有些不安。這太不給田悅面子了。

許士則一臉尷尬,乾笑兩聲道:“我一定如實稟報魏王殿下。”

“許先生來洺州有何貴幹?”郭宋又直截了當問道。

“是這樣,我們得到消息,殿下的軍隊攻克了懷州.......”

郭宋擺手打斷他的話,“一點沒錯,三萬大軍攻佔了懷州,不過懷州是朱泚的地盤,和魏王沒有什麼關係,魏王爲何關心它?”

許士則總算有點適應郭宋的節奏了,他索性也坦率道:“晉軍攻佔懷州確實和魏王無關,而且晉軍攻佔洺州也和魏王無關,可是我們的相州就夾在懷州和洺州之間,魏王想請問殿下,兩軍出擊,是不是想攻打相州?”

“魏王是希望我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嗎?”郭宋淡淡問道。

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一千零九章 兵臨江南(上)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
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一百八十六章 試探攻城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一千零九章 兵臨江南(上)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九百六十章 意外失手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一千一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