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

敵軍一步步走進,已經進入了兩百步線內。

“弓弩準備!”

三千名弩手刷地擡起了軍弩,冰冷鋒利的弩矢呈四十五度斜角指向天空。

一名中郎將高聲大喊:“射擊!”

‘咔!咔!咔!’一片弩機聲響起,三千支弩矢騰空而起,在空中形成一片箭雲,又如蝗蟲一般撲向列陣奔來的吐蕃士兵。

吐蕃主將大喊一聲,奔跑中的吐蕃士兵停住奔跑,單膝跪下,高高舉起盾牌。

‘嗖!嗖!嗖!’

密集的弩矢透過漫天飛舞的雪花,射進了吐蕃軍隊伍中。

一支支弩矢深深插進了泥濘的土地,插在高高舉起的盾牌上,吐蕃軍盾牌用松木爲底板,上面覆蓋了兩層堅韌的犛牛皮,十分堅固,一般的弩矢和箭矢都射不穿盾牌,而且盾牌較大,完全遮住了吐蕃軍士兵的要害部位。

這也是吐蕃和唐朝激戰百年,針對唐軍強大的弓弩而研製出的防禦武器,效果十分明顯。

一輪弩矢射罷,吐蕃士兵竟然無一人中箭,吐蕃領軍主將大喊一聲,兩千士兵再度起身,向兩百步外的唐軍殺去.......

郭宋的神情變得嚴峻起來,他意識到自己有點輕敵了,對方騎哨在樹林中被斥候全殲,那只是因爲他們不適應林中作戰,而唐軍卻很擅長,僅此而已,決不能說明吐蕃軍就是作戰能力低下。

從這兩千士兵的進攻,便可以看出他們動靜有序,章法分明,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難怪歷史上唐軍和吐蕃軍作戰總是敗多勝少,個人悍勇加上訓練有素,這樣的軍隊確實可怕。

雖然對方是用短劍和盾牌,這其實就相當於刀盾軍,只要運用熟練,也並不比長矛的殺傷力弱,一旦進入貼身作戰,唐軍的長矛就會束手束腳看,而吐蕃軍的短劍盾牌卻能充分發揮靈活的優勢,這個時候吐蕃士兵的獲勝機會反而會更大一點。

郭宋打起精神,他已經知道自己輕敵,那接下來他就不會再有半點大意,他必須儘快發現敵軍的弱點。

“弩軍回撤,重甲步兵出擊!”

郭宋見弓弩發揮不了作用,便當即立斷,命令弩軍士兵撤回,三千弩軍士兵立刻化身爲長矛步兵,在重甲步兵身後集結,護衛住重甲步兵的後背。

三千重甲步兵整齊站立,手中緊握陌刀,目光冷漠,毫無感情,他們殺了太多的敵人,見過太多的血腥,在他們眼中,前方殺來的敵軍即將變成一堆爛肉。

‘嗚——’

吐蕃軍中號角聲吹響,尚結贊見敵軍弓弩軍已撤,便立刻下令全軍出擊,一萬三千吐蕃大軍放棄戰馬,他們集結成步兵衝擊,大軍如海潮一般向唐軍殺去。

唐軍兩萬騎兵躍躍欲試,副將李冰喊道:“殿下,迎戰上去吧!”

郭宋冷靜得像山一樣,彷彿岩石般冷峻的臉龐波瀾不驚,他見敵軍雜而不亂,在奔跑上並沒有失去章法,依然是五人一組,唐軍貿然殺上去必然會失去陣型的依託,陷入混亂,郭宋已吸取了之前輕敵的教訓,這一刻他無論如何不會再輕敵了。

郭宋搖搖頭,厲聲道:“傳令大軍穩住陣型,不得混亂!”

這時,裴信帶着副將楊玄英上前高聲道:“殿下,請容卑職和楊將軍各帶五百騎兵出擊,衝亂敵軍陣型!”

這兩人都是善於騎射的猛將,他們的建議倒也可行,郭宋當即應允,“準!”

裴信大喜,他和楊玄英各率五百精銳騎兵,一左一右,像兩把鋒利的寶劍直插敵軍兩側,他們儼如劈波斬浪,殺進了敵軍隊伍中。

這時,兩千吐蕃先鋒軍終於殺到眼前,三千重甲步兵揮動陌刀,寒光閃閃,犀利地劈向吐蕃士兵,吐蕃士兵紛紛舉盾抵擋,但他們的盾牌根本擋不住鋒利無比的陌刀,盾牌被劈成兩半,刀鋒繼續滲透肉體,頓時血水飛濺,身軀斷裂,人頭翻滾,不少吐蕃士兵人頭被劈成兩半,紅白腦漿流滿一地。

兩千吐蕃軍嘶聲大喊,鼓舞士兵和陌刀激戰,但他們根本靠不了近前,衝上來便必死無疑,而且死得悽慘無比。

儘管如此,吐蕃士兵還是悍不畏死地衝上來,勇猛無比,企圖沖垮重甲步兵,如果是其他唐軍,或許就頂不住了,可惜他們遇到了山一般的陌刀軍,他們的勇猛根本撼動不了對方,反而變成了速死。

這時,後方的吐蕃大軍也殺了上來,裴信和楊玄英率領的騎兵人數太少,就像大海中的浪花,改變不了鐵餅一般的吐蕃軍隊,他們殺透敵軍後又從後面發動攻勢。

唐軍騎兵和吐蕃的劍盾步兵轟然相撞,在漫天飄舞的雪花中,雙方激烈地交戰在一起,不斷有唐軍士兵的戰馬傾翻,他們的胸膛立刻被另一名吐蕃士兵用劍刺穿,也不斷有吐蕃士兵的屍體被唐軍士兵的長矛挑在空中。

郭宋依然異常冷靜,他並沒有參戰,而是目光犀利觀察激戰發展形勢,觀察敵軍的漏洞。

這時,郭宋終於發現了吐蕃士兵的一個漏洞,吐蕃士兵往往要三擊才能使唐軍士兵受傷,唐軍士兵卻只需要一擊便能刺傷對方,這種差別就在於雙方的鎧甲防禦能力,唐軍士兵幾乎都是明光鎧甲,堅固結實而且輕便,吐蕃士兵卻是皮甲,皮甲擋不住唐軍長矛的刺殺,也同樣擋不住唐軍的透甲箭。

郭宋立刻令道:“命令裴信和楊玄英各率兩千弓騎兵從外圍以透甲箭射擊敵人!”

這其實是三條命令,一條是兩人各率兩千弓騎兵,第二條是在外圍作戰,第三條是用透甲箭射擊敵軍。

裴信和楊玄英起到的作用不大,並非二人能力不行,關鍵就在於他們的作戰方式不對,一是兵力太少,其次他們是去衝擊敵軍,可怎麼也衝不垮敵軍陣型。

既然如此,爲什麼不換一種方式作戰?

裴信和楊玄英各率兩千弓騎兵殺到外圍,他們在數十步外向吐蕃士兵後背射箭,箭如疾雨,令吐蕃士兵防不勝防,紛紛中箭,雖然箭傷不至死,但普遍流血不止,極大影響戰鬥力。

唐軍弓騎兵令吐蕃士兵憤怒異常,尚結贊厲聲喊道:“第五隊和第六隊迎戰上去!”

兩支吐蕃士兵分離出來,他們分別向兩支弓騎兵撲去,但弓騎兵快如疾風,根本不給吐蕃士兵任何機會,反而不斷在奔跑中疾射,將吐蕃士兵一個個射倒。

兩支弓騎兵的出現,就像兩條混入魚羣的鮎魚,將整個局勢活躍起來,使得唐軍在重甲騎兵的優勢基礎上,開闢出了第二個優勢,兩個優勢疊加,效果明顯,戰爭的砝碼開始明顯向唐軍傾斜。

尚結贊心急如焚,他原本指望自己的軍隊能和唐軍激戰大半天,拖垮唐軍的體力,但唐軍才僅僅用了一個時辰,便已經佔據了上風,再戰一個時辰,恐怕自己的軍隊必將全軍覆滅。

一名大將奔來喊道:“大相,我們兵力不如敵軍,會傷亡慘重,撤退吧!”

吐蕃軍唯一撤退的機會就是主將下令,如果主將不下令撤退,他們就會死戰到底,可撤退一樣會被唐軍追殺。

尚結贊權衡良久,終於下令道:“傳我的命令,全軍撤退!”

‘嗚——嗚——’

撤退的號角聲連續吹響,吐蕃軍開始逐步後撤,他們的撤退不是轉身便奔逃,而是一邊打一邊脫離戰場。

吐蕃軍會最後來檢查屍體,如果誰是後背中箭,他不僅個人戰死,同時也會連累家人,全家都會被沒爲奴隸。

郭宋看出了吐蕃軍撤退之意,他喝令道:“追殺到底,絕不放過敵軍!”

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江城混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
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江都之變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九百零一章 財富置換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六百一十八章 偷襲定胡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江城混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