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

“另外,微臣要向太后稟報,荊北八州已經被我們重新奪回,我們全部奪回荊州已指日可待。”

王太后點點頭,“這是好事,恭喜殿下了!”

王太后的語氣中已經透出一絲疲憊,看得出她對奪回荊北毫無興趣,郭宋便起身道:“打擾太后休息了,微臣告退!”

“感謝殿下今天來探望哀家,請殿下放心,哀家過得很好,很平靜!”

“那微臣就放心了!”

郭宋躬身行一禮,慢慢退了出去,他甚至連應採和也沒有去探望,便匆匆離去了。

........

回到大明宮官房,郭宋剛坐下,一名文書在門口稟報,“殿下,潘相國求見!”

“請他進來!”

不多時,潘遼匆匆走了進來,躬身行一禮道:“參見殿下!”

“坐下說吧!”

潘遼在旁邊坐下,茶童給他上了茶,這個細節讓郭宋忽然想起,好像剛纔去覲見太后,太后竟然沒給自己上茶,這是多麼希望自己趕緊講完走人?

“殿下,卑職剛剛接到杭州官府發來的消息,召王在來長安的路上病倒了。”

這個消息讓郭宋一怔,連忙問道:“具體是怎麼回事?”

“好像召王是從廣州坐海船北上,到明州時就已經病倒,休養兩天又繼續北上,最後是在杭州上岸,現在病倒在餘杭縣。”

郭宋負手在房間裡緩緩踱步,宣召進京的四人中,只有韓滉一人明確要進京,估計會走襄陽北上,劉洽病倒是事實,軍政大權已被他兒子劉士寧掌控,馬燧沒有任何消息,不說來,也不說不來,就彷彿沒有接到宣召一樣。

召王李偲倒是明確表態要來,但他卻在杭州病倒,這到底是他計劃之中的‘病倒’?還是他真的病了不想來?

想到這,郭宋立刻走到門口令道:“去晉衛府,立刻讓宋統領來見我!”

一名侍衛匆匆跑去了,潘遼遲疑着問道:“殿下懷疑他是佯病?”

郭宋搖搖頭道:“其實李偲來不來並不重要,但他的病情將影響嶺南的局勢,所以我必須要確實他是不是真的病倒,如果他只是佯病,我可以讓他回去養病,如果他是真的病重,我們就得想辦法避免嶺南出現戰亂。”

“殿下,召王可是有兒子。”潘遼提醒道。

郭宋冷笑一聲,“召王的四個兒子都是義子,而且都擅長琴棋書畫,卻沒有一個能帶兵打仗的,就怕他們鎮不住局面,一些野心勃勃的大將趁機發動兵變。”

“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嶺南太遙遠,不是我們能控制得住,殿下,這是現實。”

郭宋知道潘遼說得對,他心中十分惱火,用拳頭敲了敲桌子道:“現在我才知道,造船業是多麼重要,尤其是能出海的大船。”

這時,宋添匆匆趕來,在門外道:“殿下找卑職嗎?”

“宋統領快進來!”郭宋向他招招手,宋添快步走進來,他向郭宋和潘遼各行一禮。

郭宋問道:“我們距離杭州最近的情報點在哪裡?”

“啓稟殿下,在越州會稽縣。”

郭宋便道:“你立刻通知會稽縣的手下,讓他們趕去杭州餘杭縣,去找......”

郭宋回頭向潘遼望去,潘遼接口道:“去找杭州州衙,他們知道召王在哪裡養病。”

郭宋又繼續道:“召王在杭州病倒,但我想知道他的真實病情,你安排會稽縣的手下,就是打聽這件事。”

“卑職明白了,殿下沒有別的吩咐,卑職這就去發信!”

“去吧!”

宋添行一禮,匆匆去了。

郭宋又對潘遼道:“你對劉洽之子劉士寧瞭解有多深?”

“殿下,卑職對此人一無所知,不過卑職知道,獨孤相國很瞭解此人。”

郭宋也正好要找獨孤立秋詢問造船之事,他便對侍衛道:“再去把獨孤相國請來!”

獨孤立秋的官房距離郭宋官房,直線距離不到五十步,很快,獨孤立秋便被參軍帶進了郭宋官房。

獨孤立秋是最後一個被確定的相國,他出任工部尚書,郭宋之所以任命他爲相國,也主要從兩方面考慮。

一個是他的七位相國中,來自河西的相國就佔了四位,潘遼、張謙逸、曹萬年和張裘安,崔元豐長期爲地方官,朝廷經驗和人脈都稍缺,只剩下杜佑一個朝廷老臣,但有點獨立難支,所以郭宋便看中了朝廷中人脈極廣,資歷極老的獨孤立秋。

當然,獨孤立秋自身的身體也不錯,能勝任相國之勞。

第二個方面就是郭宋想找一個主管制造業的宰相,在這個方面的經驗以及實踐,沒有誰再能和獨孤立秋相提並論。

正是這兩大原因使獨孤立秋在花甲之年圓了自己的相國之夢,他在南唐雖然短暫出任相國,但他認爲南唐不完整,偏安一方,徒有相國之名,卻無相國之實。

“喲!老潘也在。”

獨孤立秋走進來微微一行禮,笑眯眯道:“我猜殿下是不是爲造船之事找我?”

“獨孤相國怎麼知道?”郭宋不解問道。

“馬上春暖花開,又該到航行之時了。”

郭宋笑了笑:“只能說巧合吧!相國請坐。”

獨孤立秋坐了下來,郭宋問他道:“其實我有兩件事找相國,第一是我想知道,劉士寧這個人怎麼樣?獨孤相國應該很瞭解他吧!”

“劉玄佐之子劉士寧?”

“正是他!”

獨孤立秋笑道:“殿下還真問對人了,當年代宗在位時,我接任千牛衛大將軍,這個劉士寧就是我手下一名旅帥。”

“等一等?”

郭宋打斷獨孤立秋的話問道:“這個劉士寧多大歲數了?”

“和殿下差不多。”

郭宋示意他繼續說下去,獨孤立秋又繼續道:“這個劉士寧非常奸詐,當時發生了一起姦淫民女案,劉士寧是嫌疑人之一,但他卻有不在場的證據,因爲案發那天晚上是他當值,結果另外兩人成了替死鬼,被杖打一百棍,革職趕出軍營。

由過了兩個月,劉士寧有一次喝醉酒吐露了真相,那個案子就是他乾的,他利用自己當值爲掩護,潛入民宅犯案,然後又無聲無息回來繼續當值巡邏,所以大家都能證明他不在場,事情已經過去了,苦主一家也搬走了,案子已經結束,我也只能把他革職。”

“後來呢?”郭宋又問道。

“後來他跟隨父親南征北戰,倒也立下不少功績,但很多人都說他野心大,他父親爲宋汴節度使時,他不止一次勸說父親擁兵自立,劉洽軍隊和李希烈軍隊的一場大戰,也是劉士寧引發的,劉洽想走淮南去揚州,但劉士寧卻希望滅了李希烈,奪取他的根基,最後兩敗皆傷。”

“可我聽說他後來去了成都?”旁邊潘遼接口道。

“正是,他去成都是他主動申請的,他願在成都爲人質,劉洽才能被先帝封爲江南東道節度使,等他父親在江南東道站穩了腳跟,他卻重賄宋朝鳳,然後以母親去世爲由,請假回家奔喪,宋朝鳳替他說了情,先帝批准他一年假期,這一去他便再也沒有回成都。”

郭宋點點頭,“由此可見此人很有頭腦,善於抓住時機,倒是一個厲害的角色。”

獨孤立秋笑着搖搖頭,“他最大的弱點就是野心太大,他曾經給先帝寫過一封信,他想出任蘇州刺史,先帝找我商議,但還沒有結果就爆發了宮廷政變。”

“那先帝怎麼評價劉士寧的?”郭宋又問道。

“先帝評價他是奸雄,最好把他囚禁於京城,永不放他出京。”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他忽然對兩人道:“會不會韓滉這麼痛快答應來京城述職,就和這個劉士寧有關係?”

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
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泉州之行(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