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

一名將領笑道:“都督,其實這些蝗蟲也蹦躂不了幾天,馬上要天冷了,一下雪都統統凍死,卑職的意思是說,如果有少量蝗蟲跑去靈州,其實問題也不大。”

樑武苦笑一聲道:“那是沒辦法才這樣說,只能證明我們無能,哎!一旦蝗蟲去了靈州,就麻煩大了,我們還是盡力把它們攔在蕭關。”

這時樑武看到了三名縣官,便問道:“蕭關縣令來了嗎?”

謝長明站起身,抱拳行一禮,“下官謝長明,剛上任蕭關縣令!”

“很年輕嘛!”

樑武笑了笑問道:“你們蕭關怎麼準備的?”

“回稟樑都督,我們準備了三萬只鴨子和幾萬只雞,動員了四千多民衆,準備用掃帚打,用網捕,然後集中燒。”

衆人都笑了起來,居然用雞鴨滅蝗,想得出來啊!樑武忍住笑問道:“用鴨子和雞會有多大效果?”

“這是河北的治蝗經驗,據說一隻鴨子一天能吃掉三百隻蝗蟲,一隻雞能吃掉一百隻,我們準備的雞鴨一天就能吃掉一千多萬隻蝗蟲。”

這個數據讓衆人動容了,他們都沒有想到雞鴨會這麼厲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用雞鴨加上人力,就足以能對付蝗蟲了。

“一隻鴨子一天真能吃掉三百隻蝗蟲?”樑武不敢相信地問道。

謝長明笑道:“鄉人們都這樣說,我也沒有親眼見過,不敢做擔保!”

一名大將舉手道:“都督,應該是真的,鴨子能吃,卑職親眼見過,一天能吃幾斤小魚,一隻健壯的鴨子一天吃掉三百隻蝗蟲應該沒有問題。”

樑武就是靈州人,他知道靈州很多人家在黃河邊養鴨子,他當即立斷道:“再去靈州收集鴨子,搞出一支十萬鴨軍,我估計就能解決問題了。”

..........

樑武當即寫了一封信給靈州州縣兩級官府,要求他們立刻徵集民間所有的鴨子,用大車運到蕭關來,用於捕捉蝗蟲。

滅蝗是第一重要任務,靈州立刻動員起來,三天內便徵集到十萬只鴨子,用數千輛大車運往蕭關縣。

這時,原州平高縣的一部分蝗蟲羣開始沿着葫蘆水向北轉移了,形勢開始變得嚴峻起來,大家都希望蝗蟲向南面走,南面的莊稼都收穫了,蝗蟲影響不大,可靈州和豐州的小麥到十月才能成熟,阻截北上的蝗蟲就成了重中之重,連戶部侍郎韋應物也趕去了蕭關。

三萬軍隊在距離蕭關約三百步的一處高地上挖了一條長達五里的的壕溝,裡面鋪滿了松枝,並撒了五千斤硫磺粉,這條壕溝形成一道煙火攔截屏障,除了可以燒死一部分蝗蟲外,大部分蝗蟲經過硫磺氣味燻蒸後,行動都會變得遲緩,這對捕殺蝗蟲非常有利。

樑武陪同着韋應物巡視軍隊的準備,他指着一望無際的草原道:“大家都認爲蝗蟲會在這片草原上休整產卵,所以我們除了用火做屏障外,主要還是靠人力捕打,還有雞鴨協助滅蝗,主要是鴨子,我們準備了十三萬只鴨子,就指望它們來消滅蝗蟲。”

韋應物連連點頭,“好辦法,用鴨子是個妙計,誰想到的?”

“是蕭關縣令的主意,他在那裡!”

樑武遠遠看見縣令謝長明正在給一羣百姓講解什麼,便揮手喊道:“謝縣令!”

謝長明聽見喊聲,連忙跑了過來,“樑都督,找我有什麼吩咐?”

樑武指了指韋應物道:“這位是戶部韋侍郎,代表朝廷來巡視我們滅蝗的情況。”

謝長明認識韋應物,當年韋應物當蘇州刺史時,經常和謝長明的父親交往。

“下官謝長明參見韋侍郎!”

韋應物看了看他,笑問道:“謝縣令好像有點眼熟啊!我們見過嗎?”

謝長明連忙道:“家父是常州謝寬!”

韋應物恍然,指着謝長明笑道:“原來你是老謝的兒子,我幾年前應該見過你的,那時你還年少吧!”

“六年前在虎丘,韋侍郎還指點過晚輩的詩。”

“呵呵!居然在這裡遇到故人之子,不過你應該才二十幾歲吧!怎麼變得如此蒼老?”

謝長明皮膚黝黑粗糙,滿臉風霜,看起來就像三十歲,難怪韋應物驚訝。

謝長明苦笑一聲道:“晚輩是前年的進士,先在百泉縣出任縣尉,剛剛纔升任蕭關縣令,這邊條件比較艱苦,風沙大,所以皮膚稍微黑了一點。”

韋應物當然知道爲什麼謝長明才三年不到就能升爲縣令,這也是晉王的意思,籠絡江南士族,所以江南幾大世家的子弟都得到了破格提升。

不出意外的話,明年的科舉也會偏向江南。

韋應物點點頭,“不錯!不錯!好好幹,不要讓你父親失望。”

“請問韋侍郎,百泉縣現在情況如何?”謝長明問道。

“你應該知道一點吧!”

“卑職只知道旱災很嚴重,卑職曾帶領百姓挖井抗旱,但蝗災情況不清楚。”

韋應物嘆口氣道:“百泉縣也是蝗蟲重災區,今天的收成估計只有去年的四成,朝廷已經緊急調糧食救濟了,你也不用太擔心,朝廷不會讓災民出現。”

謝長明點點頭,“沒有別的事情,卑職先去忙了。”

“去吧!”

謝長明向韋應物和樑武行一禮,匆匆去了。

樑武望着他的背影笑道:“一個很務實的年輕官員,上任還不到十天,整個縣的百姓都認識他了,都對他讚不絕口。”

“是啊!我和他父親是關係很好的詩友,我知道他們謝家家教極嚴,培養出來的子弟普遍比較優秀。”

這時,一名士兵從蕭關飛奔而來,躬身道:“最新消息,蕭關五十里外發現了北飛的蝗蟲羣。”

韋應物忽然想起一事,問道:“如果蝗蟲羣是持續不斷地飛來,烈火屏障能堅持多久?”

“我們準備了三批松枝,每次能燒兩個多時辰,剩下的只能靠人力和雞鴨來消滅了。”

韋應物心中也有點擔憂,不知會飛來多少蝗蟲,能不能把他們阻擋在蕭關城下。

.........

次日上午,雖有軍民都嚴陣以待,這時,遠處傳來嗡嗡之聲,很快,蕭關上空出現黑壓壓一大片蝗蟲羣,遮天蔽日,聲勢十分壯觀。

“點火!”樑武高聲下令道。

壕溝裡的松枝都澆上了火油,士兵們紛紛將火把扔進了壕溝內,火焰轟地燃燒起來,很快連成一片。

瞬間,濃煙滾滾騰空,空氣中充滿了濃郁的松脂味和刺鼻的硫磺味,密集的蝗蟲羣越過了關隘,它們發現了下方的的草原,俯衝着衝了下來。

事實上,火苗太低,對蝗蟲沒有什麼效果,關鍵是煙燻,不斷有蝗蟲噼噼啪啪從空中落下,但還是有大量蝗蟲衝過了煙火牆,飛進了一望無際的草地。

一羣羣的鴨子放了出來,很快十三萬只鴨子和四萬只雞開始分佈在草原上,它們就像一支強大的軍隊,肆無忌憚地吞食地上美味的蝗蟲。

三萬士兵和數千百姓也加上捕殺蝗蟲的大軍,他們兩人一組,一人用松枝抽打,一記抽擊,便有數十隻蝗蟲受傷,動彈不得,另一人迅速將受傷的蝗蟲掃成一堆,裝入麻袋裡,很快便裝滿一袋。

士兵又迅速將袋子裡的蝗蟲倒入一口燃燒的火坑,草原上到處都是燃燒蝗蟲屍體的火坑,空氣中瀰漫着刺鼻的焦臭味。

士兵們雖然捕蝗能力強大,但他們對付不了蝗蟲的蟲卵,但鴨子卻是地毯似的捕殺,連蟲卵也不放過,短短兩天時間,第一批飛來的蝗蟲便被幹掉了大半,接下來的幾天,隨着第二批第三批蝗蟲羣飛過蕭關,它們落入了一望無際的草原中,在這裡交配繁殖。

三批蝗蟲共有超過三億隻蝗蟲飛過蕭關,但它們在這裡卻遭遇到了強大的天敵,除了三萬滅蝗大軍外,還有十幾萬只雞鴨的捕食,它們成羣結隊地在草原上消滅蝗蟲。

到了十月上旬,靈州的小麥終於搶收完成,卻始終沒有發現蝗蟲北侵,這支龐大的入侵大軍被徹底消滅在蕭關外的草原內。

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
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