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

發生在原州和慶州的蝗災,由於爆發時間晚,隨着天氣漸漸變冷,蝗蟲羣也自然消失了,關中卻自始至終都沒有受到蝗災的影響。

時間進入十二月,一場暴風雪便開始從西向東席捲了整個北方。

大雪一連下了三天,整個天空都是灰濛濛的,漫天大雪就彷彿扯絮般從天空一串串落下,寒風凜冽,大雪瀰漫,走路都寸步難行。

家家戶戶都沒有上街,全家人都圍住溫暖的火盆燒茶煮粥,做飯則用煤炭,煤炭之前一直叫做石炭,五年前由晉王正式將它命名爲煤炭,開始在北方各大城中推廣,用來取代柴禾,其中長安推廣得比較成功,由於它價格便宜,發熱量高,所以漸漸被廣大民衆接受了。

三個月前,長安又出現了一個新事物,叫做蜂窩煤,其實它就是去年出現的煤球的改進,煤球用煤粉摻入一定量的黃泥製成,由於煤粉比塊煤便宜得多,很多底層人家都願意購買煤粉,加入一點黃泥攪拌後,用手捏成一個個煤球,這可比燒柴便宜多了,所以深受底層百姓的歡迎,很快便推廣到整個關中。

蜂窩煤更方便,正好放進一個爐子裡,上面有很多小孔,裡面還摻雜着硫磺粉,很容易點燃,非常方便,雖然比煤球略貴一點,但主要受到中等人家的歡迎。

無論是煤球還是蜂窩煤,都是由《長安快報》中的民生專欄推廣出來的,再比如一個月前,《長安快報》推廣一種湯婆子,用銅或者厚陶瓷燒製而成,裡面裝滿滾水,可以預先放進被子暖被窩,或者可以抱在懷中,是冬天的取暖佳品。

這種湯婆子剛剛在報上出現,立刻有嗅覺敏銳的商家用厚陶瓷燒成了,上面開了小口,蓋子底部還有內殼,可以防止滲漏,高檔一點的湯婆子則用銅製成。

相信這種取暖用的湯婆子這個冬天就會風靡整個長安。

當然,還有圍巾、口罩、手套等等保暖物品都推出來了,這些很接地氣的保暖防寒物品深受百姓的歡迎。

這兩天暴雪肆虐,郭宋也沒有出門,特地在家裡休息兩日,今天他也沒有呆在書房內,而是和妻女們坐在大堂內烤火閒聊,享受難得的天倫之樂。

“夫君,你有這樣的好東西,居然沒有告訴我!”

薛濤坐在丈夫身邊,將一塊青花籽玉遞給了丈夫,這塊青花玉重約一斤,像一座小山的形狀,非常圓潤,山體漆黑如墨,一條羊脂般白膩的玉帶從山頂垂下,就彷彿一條瀑布掛在山澗,頂上一側的墨色若聚若散,似雲霧繚繞,極有水墨意境。

看得出,薛濤愛極了這塊青花籽玉,如癡如醉地盯着它。

郭宋接過玉看了看,笑道:“這是我書房架子上那塊吧!”

“我今天上午給你收拾房間看見了,這是什麼玉,竟然有如此美妙的意境?”

郭宋笑道:“這是安西剛送來的,叫做黑白籽,又叫做水墨青花玉,它是由河裡石墨浸入它內部形成的,這種玉在於闐河裡其實很多,品質都比較差,像這種頂級的水墨青花籽是可遇不可求。”

“把它送給我吧!”

薛濤對這塊儼如天然水墨畫般的黑白玉愛不釋手,她想到丈夫所有的美玉幾乎都被自己搶走了,她也有點不好意思。

“我把那塊紅皮羊脂玉和你換,這塊我實在太喜歡了。”

“喜歡就拿去吧!”

郭宋對自己妻子一向大方,雖然他也很喜歡這塊青花,但他知道喜歡繪畫的妻子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它,況且就算妻子不拿,過幾天也一定會被女兒順走,這種水墨意境十足的美玉哪個文人不喜歡?

薛濤大喜,連忙捧着這塊水墨青花籽玉返回自己屋去了。

“啊!”

正在看報的敏秋忽然傳來一聲驚呼,把衆人目光都吸引過去了。

“敏秋,你怎麼了?”郭宋笑問道。

“夫君,你聽聽這條消息,把錢存在櫃坊裡能得到利錢了。”

衆人都有了興趣,連忙圍上去細看,是在昨天《長安快報》的廣告頁裡,敏秋一向比較關注這個版塊,第一個廣告就是,在寶元櫃坊存錢,每年可給五釐的利錢,也就是年利率百分之五。

這可是破天荒的頭一遭,衆人都有了極大的興趣,她們都各自有不菲的私房錢,不僅是每月的例錢,郭宋還給了她們每人至少五座位置好的店鋪,每個月光租金就有近百貫的收入。

她們一般都是把錢存放在櫃坊內,但每年還要給幾貫錢的保管費,現在非但不要保管費了,每年還要倒給她們利錢,她們迅速算了一下,存一百貫錢,每年有五貫錢的利錢,一千貫錢就是五十貫,這很合算啊!

“夫君,這是真的嗎?”獨孤幽蘭回頭問道。

郭宋點點頭,“這當然是真的,政事堂已經通過方案了,由寶元櫃坊開始施行,相信別的櫃坊很快就會跟上,這麼說吧!這其實就是你把錢借給櫃坊,櫃坊拿你的錢去放貸,分一部分好處給你,當然,虧了是他的,櫃坊必須保證你的本錢和利息收入,至於櫃坊能賺多少錢,你就別管了。”

衆人都聽明白了,從前她們存放在櫃坊的錢和其他財物,櫃坊是不允許碰,現在櫃坊可以把她們的錢拿出去放貸了,櫃坊因此獲利,當然要分一部分好處給她們。

“夫君,金銀可以嗎?”獨孤幽蘭問道,她有一萬兩白銀和三千兩黃金,這麼高的利息,她也有動心了。

“金銀當然也可以,這件事應該風險不大,我建議大家最好選寶元櫃坊,那畢竟是朝廷的櫃坊,虧了也是朝廷擔風險。”

敏秋興奮道:“等雪停了,我就去寶記櫃坊把錢全部提出來,存到寶元櫃坊去。”

.........

存錢給利息,這絕對是一件大事,如一聲驚雷在長安炸響了。

這是郭宋幾個月前提出的想法,經過戶部很長一段時間的反覆討論、修改,方案終於成熟,政事堂和晉王郭宋都先後批准了這個法案。

首先這個業務是自願參與,同時也不是想做就能做,必須要得到戶部的批准,同時還要拿一筆很大的財產放在戶部作爲信用擔保,如果某個櫃坊放貸虧了,那也不準損害存錢者的利益,放在朝廷保證金的意義就在這裡。

其次,戶部規定,最高存錢利率不得高於每年五釐,最高放貸利率不得超過每年八釐,超過就會重罰,以至於沒收保證金,第三,櫃坊放貸必須要擔保,主要指財產擔保,第四,不允許利滾利......

林林總總,一共幾十條規定,基本上就把這件事情規範起來,也控制了風險。

長安東市寶記櫃坊內,幾個大掌櫃聚在一起商議朝廷最新頒佈的《銀錢存貸條例》,這裡面除了朝廷的寶元櫃坊外,其他寶記櫃坊、寶晟櫃坊、寶聚櫃坊、富利櫃坊、寶利櫃坊等五家櫃坊的大掌櫃都聚集一堂。

寶記櫃坊的潘大掌櫃站起身,輕輕咳嗽一聲道:“大家都是行內人,應該明白朝廷這個條例意味着什麼,完全顛覆了櫃坊行當,這是櫃坊行當百年未遇的大事,現在寶元櫃坊已經先走一步。

這兩天主要是下雪,我們還沒有面臨衝擊,一旦雪停,就會有大量的取款人蜂擁而至,事實上,我家東主已經接到五個大主顧寫來的信,都在信中問東主,寶記櫃坊要不要實行存錢計息制度,言外之意就是說,如果不實行,他們就要搬家了。”

停一下,潘大掌櫃看了看衆人又道:“我相信大家都會面臨同樣的局面,所以推行存錢計息勢在必行,事實上,推行存錢計息對我們是利大於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這一點。”

“潘掌櫃是指我們可以獲得更多銀錢放貸嗎?”寶晟櫃坊的劉大管事問道。

潘大掌櫃搖搖頭,“不僅是這一點,關鍵是拿到這個資格,相信大家都知道,要想做存錢計息,那必須要給戶部繳一筆風險保證金,跨州櫃坊繳十萬貫,本州跨縣櫃坊繳三萬貫,本縣櫃坊繳一萬貫,這個條件非常苛刻。

我估計各州的小櫃坊都無法做存款計息了,只要咱們的店鋪在各州各縣鋪開,這些小櫃坊都得倒閉,所以從這點來說,存錢計息對我們絕對是利好消息。”

“那我們需要做什麼?”

潘大掌櫃遲疑一下道:“戶部的意思是,讓我們成立一個行業商會,進行自律自查,如果我們不主動,戶部就會指定寶元櫃坊來牽頭此事,所以寶記櫃坊願意牽這個頭,成立櫃坊商會。”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四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刺殺大案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