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

“這邊人少!”

王顯向衆人招手,衆人連忙來到一支稍微短一點的隊伍前。

“好像很快!”

張本初探頭看了前面道:“都不怎麼查,展示一下考引就進去了。”

旁邊隊伍有人道:“現在不查,假如作弊考上,被人舉報後就慘了。”

“有道理,就算現在查,其實也查不到什麼。”

隊伍走得很快,一會兒就輪到他們,“下一個!”有人喊道。

“在!”

王顯連忙上前,把考引遞給監考官,“學生潞州王顯!”

監考官看了看考引,還給他,“除了考引外,所有的東西都不準帶入,等會兒進去要搜查,最好現在就拿出來,貴重物品可以替你保管。”

考場規則大家都知道,王顯搖了搖頭,表示自己沒有別的東西,考官手一揮,“進去吧!”

進了大門,要面臨一個從頭到腳的徹底搜查,連鞋也要脫,頭巾也要摘下,有專門的士兵搜查,這個時候查到攜帶,就有點麻煩了,如果是金玉首飾類還好說,最多訓誡一通,還能繼續考試,可如果是攜帶紙片,那就直接取消考試資格。

王顯搜完身,又等了一下張本初,後面和他們一起的河北士子李和與周琨稍微有點麻煩,兩人身上都帶着玉佩,需要去辦理保管,王顯和張本初先走進了考場。

過了橋後,便看見了一盞一盞的大燈籠,每一盞燈籠就是一排考房,燈籠上有號段,燈籠足足延續數裡,有近兩百盞燈籠。

“兄長,我到了!”

張本初指向一盞燈籠,燈籠上寫着‘丁十七號段’,他是丁十七段三十八號,站在燈籠下的一名考官覈對了他的號段,“去吧!考房在中間。”

“我先去了!”

“祝老弟發揮出水平!”

“彼此!彼此!祝我們一起金榜題名。”

兩人分了手,王顯繼續順着人流尋找他的號段,他是已九段,七十一號,不多時,他便找到了自己的號段,很快又找到自己考房,考房內剛用石灰粉刷過不久,還有一股淡淡的石灰味,不過不算刺鼻。

考號很小,一塊大木板架在磚託上,掀開木板進去後,空間更小,連轉身的餘地都沒有,只能坐在磚臺上,磚臺上有一隻籃子,裡面是準備好的筆墨紙硯,還有一小葫蘆清水,用來研磨。

另外還有一杆小旗,王顯略一思索,頓時明白過來,有什麼事情,揮動小旗,考官就會過來,角落裡還有一團麻布,用來擦桌子,考慮得很周全。

王顯坐下,把木板放在磚託上,不高不矮,正好是一張寬大的桌子,令他嘖嘖稱讚,還真是很巧妙的設計,這樣桌子就省下來了。

考試還沒有開始,和所有的考生一樣,王顯開始倒水研墨,今天和明天考明經科,主要是考覈對經書的熟悉程度。

按照唐朝規定的考試範圍,明經科規定要考五經,也就是兩門大經、兩門中經和一門小經,可問題是,考試範圍不指明具體考哪五經,實際上,考試範圍內的十二門經書都必須精通。

《禮記》、《左傳》、《詩經》、《周禮》、《儀禮》、《易經》、《尚書》、《公羊傳》、《轂樑傳》、《論語》、《孟子》、《孝經》。

主考官就會從這十二門經書中挑出五門來出題,其中《禮記》和《左傳》是必考,另外再選三門。

明經科主要是考背誦和書法,不僅要考經文,還要考經典註釋,最後是三道時事政治題。

第一天考貼經,隨便寫一句話,考生要把上下整段全部默寫出來,一般有十道題,總字數大概在五千個字左右,四個時辰交卷,基本就不能停,四個時辰寫五千字,要求一字不錯,書法漂亮,這纔有考中的可能。

第三天考經典註釋和時事政治題,字數也差不多在五千字,其實對考生來說,熟背經書沒有問題,真正難的是時事政治,學生必須要對天下大事有自己的思考,比如今年有道題便是,‘你怎麼看待朱泚登基?’

首先就要了解涇源兵變,瞭解朱泚的身世經歷,爲什麼說他是叛逆,最後還要了解朱泚之前推行的傀儡制度,然後進行社會、經濟、倫理各方面剖析,唐朝不像後世,網上一查什麼都有了,唐朝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考生想要了解各方面的知識,非常困難。

所以絕大部分考生都栽在最後的三道時事政治題上。

‘當!當!當!’

考試的時間開始了,監考官拆開了考題密封匣,將考題抄在紙上,然後貼在木板上,令每個號段的士兵拿着考題木板去考場上流動展示。

王顯看到了第一題:‘巴子使韓服告於楚,請與鄧爲好。’要求默寫全段。

這是《左傳》中的一句,略一思索,王顯飛快地提筆寫了起來。

.........

明經科考了兩天便結束了,接下來是五天的閱卷時間,明經科的卷子比較容易批改,都是對照的標準答案,默經錯十個字以下爲甲等,錯三十個字以下爲乙等,一個字不錯爲優等,光乙等以上的卷子就超過了三千份,這就意味着,乙等以下都被淘汰。

然後再看三道時政題,時政題也分上中下三等,下等則淘汰,最後才比書法,根據這個標準,篩選出七百份卷子,爲明經科的中榜者,然後再選出一千份卷子,作爲國子學錄取者。

這一千七百名士子就有機會參加進士考試,而且參加進士考試,就算考不上,也不會取消明經科和國子學錄取的資格,所以,基本上所有上榜者都會繼續參加進士考試。

位於城南的三晉酒樓內熱鬧異常,基本上都被士子們坐滿了。

今天剛剛發了榜,國子學內還舉行了試卷公開展示,一千七百份試卷都被貼在展板上,供考生們監督,這就是公開、公正、公平了,對某份試卷不滿,發現了被遺漏的錯誤,或者認爲時政題水平太差,都可以投訴,寫投訴書投到貢院門口的箱子裡。

這無疑是最得士子之心的舉動,今天才是第一天展示,就有數萬人跑去瀏覽試卷了。

在酒樓二樓靠窗處,一張桌子前坐了七八人,正是領隊盧綸和六名盧氏子弟及門生。

盧家考得非常成功,六人全部考中明經科,盧綸歡喜異常,特地在酒樓請大家飲酒,以示慶賀。

“總體說來,這次明經科不算很難,沒有偏題怪題,都是讀書人必須掌握的經典著作。”

說話的是一名盧氏子弟,叫做盧金環,他這次發揮得非常出色,默經是優等,一個字不錯,時政題也是上等,他端起酒杯道:“其實難的是第二道時政題,論河北藩鎮的由來及其對策,一般人都只會回答,這是平定安史之亂不徹底留下的後患,但真要答好這道題,就必須再回答三個問題,爲什麼藩鎮會發生在河北?爲什麼平定安史之亂不徹底?爲什麼還要繼續冊封節度使,形成新的藩鎮?這裡面就涉及到遼東問題、朝廷的財政等等。”

“好了!好了!”

盧綸笑道:“知道這道題正好被你押中,一個小小的明經科不值得炫耀,繼續考中進士科纔是大事,這次進士科是十七人中錄取一人,希望我們六人中至少能考上一人。”

“來!爲我們考中進士,乾了這杯!”

“乾杯!”

盧家子弟一桌十分熱鬧,而在他們不遠處坐着王顯、張本初以及魏州的兩名士子李和、周琨,他們也考得不錯,王顯和李和考中了明經科,張本初和周琨也考中了國子學,他們都有資格參加下一輪的進士科考試。

王顯見張本初有些悶悶不樂,便笑着安慰他道:“進士科主要考雜文、策論和詩,和明經科完全不同,說不定你能考上進士呢!”

張本初嘆口氣道:“時政是我的弱點,進士科策論中就要考時政,進士科我不敢想,只是去感受一下而已。”

王顯拍拍他肩膀,“去國子學其實也不錯,食宿全免,在深造兩年,出來就是助教,等同於明經科,不過我勸你加入軍隊,表現出色的話,有機會轉爲官。”

旁邊周琨道:“我就是想從軍,一般在國子學要讀四年,我們只要讀兩年,我想去西域從軍,聽說去北庭或者安西,立刻被任命爲參軍從事,相當於從九品。”

李和舉杯笑道:“先不考慮那麼多,集中精力把進士科考好,我們乾杯!”

“乾杯——”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新相人選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八十七章 三十勇士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