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

光陰荏苒,一晃三年過去了,時間到了唐大曆七年的十一月。

河西走廊下了入冬後的第一場小雪,河水開始結冰,北方寒冷地區的牧民紛紛趕着羊羣向南遷徙。

休屠湖畔也被初冬的小雪覆蓋,草原變成了白色,湖面上也結了薄薄一層冰。

清晨,幾個孩子騎馬向湖邊飛奔而來,他們是英的三個孩子,老大是女孩,叫喜,十三歲,老二老三則是一對孿生兄弟,一個叫蒲山,一個叫蒲巖,剛滿十一歲。

“在那裡!”喜一指大柳樹。

郭宋的戰馬就在大柳樹下悠閒地吃草,一隻體型龐大的鷹鵰在湖面上盤旋,冰面上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洞,鷹鵰忽然收翅落下,從湖面上掠過,它鋼鐵般的爪子扣住了一條至少三斤重的大魚。

馬匹上有弓箭和長劍,一件道袍搭在馬鞍上。

“大姐,去喊他出來吧!”

“等一下,他會上來的。”

三人在湖邊百無聊奈地等了近一炷香時間,只聽‘譁!’的一聲,一股水柱衝起,一個身材十分高大的年輕男子從水下衝了上來,後背箭壺,手執一把大弓。

“郭大哥,你不要下去!”幾個孩子連忙大喊。

從水下衝出來的正是郭宋,他從去年冬天開始練習騎射的最後一步,在湖底練箭,這其實是在練步弓,由於角弓怕水,他只能用牧民們的單弓,殺傷射程只有五十步。

水中阻力很大,水流複雜,屏住呼吸時,身體的肌肉和血液都會發生變化,這對他掌握各種微妙的影響有着極大的好處,苦練了整整一年,他已能在水底的黑暗中一箭射穿三十步外的游魚。

郭宋抹去臉上的水笑道:“明天就要南下了,你們怎麼不回去收拾東西?”

“是酋長讓我們來的,有客人找你。”

不用說,一定是白亭守捉的趙騰蛟來找自己,他的客人除了唐軍外沒有別人。

白亭守捉位於東面五十里外,在白亭海南面,平時有五百駐軍,但到了冬天就會收縮成兩百人,郭宋之所以認識他們,其實也是一次意外。

去年春天,十幾名唐軍來黑山部落買羊,無意中發現了正在練箭的郭宋,他們見郭宋雙手各持一塊三十斤重的生鐵,用拉弓姿勢站了一個時辰,簡直就是雕像,雙臂更是穩如泰山,紋絲不動。

十幾名唐軍跑回去報告,守捉使趙騰蛟不相信,親自跑來查看,也親眼目睹了郭宋騎馬疾奔,在百步外射滅香頭火的神箭,令他歎爲觀止,幾次勸說郭宋從軍,都被他一口回絕,趙騰蛟最終死了心,不過從此他們倒也交上了朋友。

郭宋讓幾個孩子先回去,他上岸用布將身體擦乾,穿上道袍,他今年十七歲了,這三年他身體得到了肉食的充分滋養,身高已長到一米八五,高大健壯,他相貌變化倒不大,但臉上輪廓更加明顯,目光也更加深沉,一隻獅子鼻極富特色。

他計劃再練幾個月,就該啓程返回崆峒山了。

郭宋向天空打了個連續唿哨,天空回鳴一聲,猛子這三年在河西走廊上過得極爲滋潤,有同類伴飛,有雪山草地,有廣闊的湖泊,還有敬仰它的牧民,食物充足,使郭宋有點擔心,猛子還願不願意跟自己回崆峒山。

有時候猛子會離去一兩天,然後又回來,郭宋也漸漸習慣了短暫的分離。

而且一人一鷹十分默契,猛子能明白郭宋各種唿哨的意思,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一吹唿哨就飛下來。

比如剛纔,郭宋連續兩個唿哨,就是告訴猛子,自己要回營地了。

郭宋翻身上馬,催馬向營地奔去,馬鞍上的鐵劍依舊是師父找鐵匠給打造的粗鐵劍,唐軍倒是有橫刀,可惜都太輕,不適合他,還是師父送他這柄二十餘斤的粗鐵劍趁手一點,打磨鋒利就行了。

不多時,郭宋回到了營地,這段時間牧民們都集中住在一起,大家都在忙碌地收拾帳篷和各種物品,已經下了初雪,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郭宋!”

喊他的是英姑,三年前郭宋救下的婦人,她又懷了身孕,準備生老四了。

郭宋快步走上前,“英姑,東西收拾好了嗎?”

英姑眼睛有點紅,她知道郭宋要回隴右,這一別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見。

“英姑,你又哭了,我不是說了嗎?我還會再來的,一兩年後就來,黑延大哥的烤肉我可懷念得很。”

英姑連忙擦去眼角淚水笑道:“我不哭了,我告訴你,我放了兩袋肉乾和奶酒在你的大帳裡,你的茶磚還有不少,我就不送給你了。”

茶磚是牧民家的一大開銷,郭宋已經離不開喝濃茶,上個月趙守捉送給他二十斤,夠他吃幾個月了,另外鹽也不缺,部落每年都會派人去青海湖茶卡背鹽,那邊簡直就是鹽的世界。

郭宋連忙道:“茶磚我留幾斤就行了,剩下英姑拿走,要不然扔了可惜。”

“那好吧!給你留五斤,剩下的我都拿走了。”

他們就像一家人,也沒有那麼多客氣。

郭宋來到酋長大帳,挑開帳簾,低頭走了進去。

大帳裡十分暖和,瀰漫着一股濃郁的奶茶味,大帳中間的茶吊里正在煮茶,酋長蒲羅善身邊坐着一名唐軍將領。

此人就是白亭守捉使趙騰蛟,年約二十七八歲,體格高大魁梧,滿臉虯鬚,性格十分豪爽,他出身京城望族,祖先便是關隴八柱國之一的趙貴。

關隴貴族已經漸漸沒落了,但他父親趙關山在安史之亂中表現出色,加上他及時支持李隆基的奪門之變,被封爲左監門衛大將軍,家道有復興之相。

“趙大哥怎麼來了?”

郭宋在火堆前盤腿坐下,向酋長合掌行一禮。

趙騰蛟笑道:“說你是個假道士還不承認,居然行和尚禮,趕緊脫掉道袍隨我去軍隊,我讓你當旅帥。”

唐軍十人一火,五火爲一隊,兩隊爲一旅,首領就是旅帥,相當於小連長。

郭宋撇撇嘴道:“我行合掌禮是因爲黑山部落信奉佛教,和我自己的身份無關,再說你自己都要調回京城了,還在這裡挖個大坑給我。”

“讓你從軍居然是替你挖坑,我無話可說了。”

趙騰蛟指指郭宋,心中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有那麼好的騎射本事居然不從軍,簡直是暴斂天物。

“我過來其實不是找你的,我是提醒酋長遷移牧場時當心點,沙陀人這幾個月有點蠢蠢欲動,有南下的跡象,別遭遇到他們的前鋒探哨。”

郭宋立刻想到了三年前遭遇的馬匪,那分明就是沙陀人的探哨,這幾年沙陀探哨越來越猖獗了,常常襲擊漢民和羌民部落。

“趙大哥,現在是冬天了,沙陀人會在冬天南下?”

“一般不會,不過也難說,他們會繞過張掖城襲擊唐軍的補給線,去年十二月就發生一起,被燒燬了幾千石糧食。”

“那唐軍要不要向張掖增兵?”

“有可能會增兵,但最快也要到明年春天,估計再過一個月,河西走廊就要下大雪封路了,郭宋,一旦大雪封路,你還能回崆峒山?”

郭宋笑了笑,“我打算明年二月回去,那時開始消融積雪了。”

“隨便你吧!日子難過的話,就來白亭軍城,我們那裡給養充足。”

=======

【中午加更一章,求推薦票!】

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
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八百五十章 提前接見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敵酋授首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六百七十九章 智取武關(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