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

漢中,北征主帥韋皋也得到了長安駐軍東去同州的消息,但他並不激動,反而有些困惑,朱泚軍隊難道就不怕南唐軍隊趁機殺進關中,奪取長安嗎?

這着實有點不符合常理,他不相信五萬大軍雲集漢中,天子在成都任命自己爲北征大元帥,這麼大的動機,朱泚會不知道?

明明知道南面埋伏着一頭猛虎,卻把巢穴空出來,簡直太不合情理了。

大帳內,韋皋正在和副帥李元諒商議,李元諒也是老將,他贊同韋皋的疑惑。

“韋帥說得對,如果敵軍留五千軍守長安,這還合理一點,但朱進卿把所有軍隊都帶走,難道他就不怕郭宋派出一支騎兵,迂迴佔領長安?

韋皋負手走了幾步道:“不過也有一種可能,朱進卿犯下了錯誤,我們都知道他是個頭腦簡單,有勇無謀之人,他如果犯下這個錯誤,倒也正常,其實劉思古在關中,他肯定不會做出這個不合理的舉動,就算誘我們去長安,他也會留三千軍守長安,而不是全部撤走,反而讓我們懷疑。”

李元諒遲疑一下道:“韋帥的意思是說,這種不合情理,反而會是真的。”

韋皋點點頭,“如果敵軍是有心誘敵,一定不會留下這個破綻讓我們懷疑。”

李元諒也疑惑起來,韋皋說得也有道理,這樣太明顯的誘敵,真不是謀略者所爲。

韋皋和李元諒都犯下了同樣的方向性錯誤,他們就沒有想到,長安這樣安排,並不是針對他們,而是針對天子李適,如果留下五千到一萬軍鎮守長安,李適反而就會猶豫了,必須放一個大便宜在李適面前,讓李適急切地想付錢,否則賣家醒悟或者被別人搶先買走,這個便宜就撈不到了。

這時,親兵在帳門外稟報:“田監軍來了!”

李適當然不會讓韋皋獨自統軍,必須要設監軍,宋朝鳳便推薦了田文秀爲監軍。

不等韋皋說話,田文秀便帶着十幾名心腹快步走了大帳,他直接闖了進來。

田文秀早已經洗白,現在他和元家所有的證據都被銷燬,知情人也被殺了,田文秀抱上了宋朝鳳的大腿,成爲宋朝鳳的心腹,在宋朝鳳反覆灌輸下,天子李適終於認可了田文秀在河西當監軍時寫的報告,郭宋確實有自立之心,現在不就證明了嗎?

田文秀又重新獲得李適的信任,出任劍南軍監軍,田文秀已經在劍南軍當了兩年的監軍,這次三萬劍南軍奉命調到漢中,田文秀也跟了過來,出任整個北征軍的總監軍。

田秀文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第一次出任監軍的青澀宦官了,他現在有天子的信任,有宋朝鳳的後臺,有多次出任監軍的經驗,他已經很老道,知道怎麼做事情,多看少說,如果一定要參與,那必須拿到足夠的權力,才能保證監軍的權威。

韋皋也着實有點害怕這個監軍,田文秀像蛇一樣蜷在他身旁,什麼都不說,冷冷地看着一切,讓韋皋心中有一種摸不透對方底細的不安,這種不安一天天積累,積累了兩年,就形成了一種莫名的畏懼。

韋皋呵呵一笑,“難得在中軍大帳看到監軍啊!”

田秀文淡淡問道:“兩位元帥可是在商議北上關中的方案?”

“田監軍有什麼建議?”

“咱家沒有建議,咱們奉天子之令來催促韋帥出兵,奪取關中,韋帥不會沒有接到天子的手諭吧!”

“這個.....”

韋皋看了一眼桌子,天子的手諭就擺在桌上呢,他只得勉強道:“本帥就是在和李副帥商議進軍的方案。”

“那什麼時候能決定,天亮之間可以出兵嗎?”田文秀咄咄逼人問道。

李元諒忍不住道:“我們覺得對方有些蹊蹺之處,擔心這是個陷阱,所以不敢輕易出兵。”

田文秀點點頭,心中暗道,‘看來天子沒有料錯,這兩人根本就沒有把天子的手諭放在眼裡,所以天子纔給自己天子金牌和尚方寶劍。’

田文秀不慌不忙道:“韋帥既然接到了天子手諭,那就應該立刻出兵,至於對方有什麼陷阱之類,那可以在出兵方案中避免,而不能成爲違抗聖意的藉口。”

“田監軍,我必須要爲五萬將士生命安全負責!”

“韋元帥!”

田文秀厲聲喝道:“請你慎言,軍隊是天子的軍隊,不是你韋家的軍隊,你若要抗旨不遵,本監軍就有權殺你!”

他回頭喝令道:“上天子之令!”

身後宦官走上前,托盤裡是一面金牌和一把尚方寶劍,田文秀舉起金牌道:“天子金牌在此,韋皋還不下跪?”

天子金牌上刻着‘如見朕面’四個字,見金牌如見天子本人,韋皋和李元諒無奈,只得跪下。

田文秀拾起尚方天子劍,緩緩道:“此乃尚方天子劍,專殺文臣不忠,武將不臣,本監軍奉天子之令督促軍隊北征,特令徵北元帥韋皋在天亮之前出兵長安,若違抗聖意,本監軍以尚方天子劍斬殺。”

韋皋萬般無奈,只得答應道:“微臣謹遵天子之令!”

........

五更時分,韋皋命令漢中節度府長史郭曜率八千軍隊駐守漢中,他和李元諒率領四萬餘大軍離開漢中大營,浩浩蕩蕩向長安方向進發。

同州羊泉鎮,這裡距離同州道八十里,是北方大軍南下同州,殺向長安的必經之道,朱進卿的三萬大軍便在這裡紮下了大營。

大帳由數百頂大帳組成,四周圍有營柵,有哨兵在哨塔上觀望。

入夜,在夜色的掩護下,三萬大軍在主將朱進卿的率領下悄悄出了大營,向長安方向疾速行軍,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中。

大營還在,哨兵依舊在巡邏,但大營內只有一千人在活動,維持着三萬大軍進駐同州的假象。

三萬大軍並沒有按照原路返回,他們晝伏夜行,兩天後,大軍抵達了廣通倉北面的渭河,此時正是一更時分,渭河上停滿了船隻,這是事先安排好的船隻,他們從長安過來,在這裡接三萬軍隊渡河。

軍隊絡繹不斷上船,一艘艘大船滿載着士兵向渭河對岸駛去。

岸上,副將張孝龍對朱進卿低聲道:“如果對方有騎兵,很可能會在我們之前抵達長安,卑職建議,不如先派騎兵前往長安。”

朱進卿搖搖頭道:“父皇的命令很清楚,要求我們完全服從軍師的命令,軍師怎麼會想不到敵人騎兵問題,他必然有應對之策,我們不要擅自行動,只要按照軍師的部署行軍便可。”

“可是......”

張孝龍剛說兩個字,朱進卿便回頭嚴厲地盯着他,“沒有什麼可是,我是主將,我服從軍師的安排,你服從我的命令,不準再胡思亂想,你膽敢擅自行動,壞了大事,我定斬不饒!。”

張孝龍不敢吭聲,朱進卿重重哼了一聲,催馬向渭河奔去。

張孝龍望着他的背影遠去,不由低低嘆息一聲,朱進卿雖然頭腦簡單,服從性卻很強,連他都要嚴格遵從劉思古的命令,這次唐軍凶多吉少了。

天子爲什麼就這樣急不可耐,明明是陷阱還要往裡面跳,難道真是朝野中傳聞的那樣,復位後愈加昏庸了?

張孝龍的原意是一支騎兵出現在長安,能讓長安的情報探子醒悟,立刻發消息讓南唐軍謹慎,但朱進卿卻不上當,堅持遵守軍師劉思古的安排。

張孝龍也並非南唐安插在朱泚軍的探子,他只是比較偏向於唐朝,忠於北唐天子李僅,李僅被廢除後,朱泚登基,張孝龍便萌生了去意,他想去成都,但又怕天子李適不相信自己,想投向太原,可又沒有機會,他手下的五千軍隊帶不走。

就在他左右爲難之時,劉思古突然從藍田關發來命令,要求長安三萬軍隊佯撤長安,做出去同州迎戰晉軍的假象,誘引南唐軍隊北上。

從目前的效果來看,似乎計策成功了。

張孝龍躊躇片刻,便招了一名心腹親兵,低聲對他說了幾句,親兵點點頭,悄悄離開了隊伍,騎馬向長安方向疾奔而去。

三萬大軍渡過了渭河,繼續向西南方向進發........

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
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二章 爭船風波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