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

一連幾天,郭宋都在關中各地給陣亡將士家屬送信,面對悲痛萬分的陣亡將士家人,他的心情也格外沉重。

這天傍晚,郭宋回到了清虛觀,牽馬剛走進大門,師兄甘風迎了上來,“師弟,你到哪裡去了,我到處找你!”

“師兄,有什麼事?”

甘風取出兩封請柬,“都是今天上午送來的,你自己看看。”

“麻煩師兄了!”

郭宋接過請柬,一份是趙騰蛟送來的,他父親左衛大將軍趙關山過六十大壽,特邀請他出席。

郭宋問道:“師兄,朋友父親過六十大壽,一般送什麼禮?”

“要看你朋友父親是什麼身份,然後交情怎麼樣?”

“身份是左監門衛大將軍,交情也就一般吧!”

甘風想了想道:“說實話,長安人家過壽都很現實,送銀子是最讓人喜歡的,但你朋友父親有點身份,送銀子不妥,你可以去買個預祝長壽的吉利之物,我建議物品價值不要低於三百貫。”

郭宋忽然想起多寶閣內有一對白玉壽桃,拳頭大小,價值五百貫左右,送它作爲壽禮最好。

壽辰就安排在後天,自己還得去買件衣服,好在他手上的任務都差不多解決完了,最後一個士兵家屬在長安城,明天一早就去送信。

郭宋回到自己大帳,坐下閉眼休息片刻,他才取過第二份請柬,是召王李偲送來的請柬,竟然是請他今晚在太白酒樓赴宴。

坦率地說,郭宋並不想去赴這個宴,一是他沒有心情,其次他也不想被捲入皇位的爭奪漩渦中。

但考慮到李偲雪中送炭,送來了二十幾頂大帳和很多生活用品,這麼大的人情放在這裡,他不可能裝作視而不見。

看看時間,已經差不多快到了,無奈,郭宋只得換了一身衣服,走出了大帳,臨時軍營內很安靜,大部分士兵都派出去了,李季去了河東蒲州,樑武去了延州,大帳內只有十幾名士兵看家。

“長史要出去?”一名隨從跑上前問道。

郭宋點點頭,“我有點私事,你們就不用跟隨了,你們好好吃飯休息,明天咱們再去最後一家。”

郭宋索性也不騎馬,出門僱了一輛牛車,前往平康坊太白酒樓。

一名酒保領着郭宋上了三樓白玉堂,只見門口站着幾名侍衛,一名侍衛問道:“可是郭長史?”

郭宋點點頭,“正是!”

“殿下已等候多時了,請進吧!”

郭宋推門進了房間,房間很寬敞,被三扇精美的屏風隔成裡外兩間,外間幾名琵琶女在彈琴低唱,裡面放着一張很大的坐榻,上面擺放了一圈低矮的桌子,五六人圍着在桌前。

只聽李偲呵呵笑道:“郭長史來了。”

郭宋走過屏風,歉然抱拳道:“我剛剛纔回長安,來晚了!”

坐榻上除了李偲外,還坐着四人,年紀都不小了,看樣子都是朝廷官員,郭宋只覺其中一人依稀眼熟,其他都比較陌生。

“郭長史請坐,這裡不方便,我們就不站起身了。”

李偲笑着請郭宋坐下,郭宋身旁正是郭宋看着有點眼熟的官員,好像在天子御書房門口有過一面之緣。

郭宋忽然想起來了,“你是.....韓相國?”

男子捋須微微笑道:“老夫韓滉,郭長史,我得向你道歉!”

郭宋坐下笑道:“韓相國何出此言?”

“老夫身爲吏部侍郎,纔剛剛得知郭長史出任安西都護府長史之事。”

“天子的任命,傳到吏部也會脫節嗎?”

“有時候會出現,但這種情況很少,至少在我出任吏部侍郎的這兩年還是第一次,這是我的失職,我向郭長史道歉。”

郭宋淡淡道:“這應該不是你的責任吧!”

旁邊另一名年紀頗大的官員憤然道:“朝中都知道,元載纔是真正手握吏部大權之人,吏部裡的要害職務基本上都是他安插的人,任人唯親,蔑視天子聖諭,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此人就是奸相國賊,他一日不除,大唐就一日不寧。”

郭宋對此人頓時刮目相看,這位是誰啊!指名道姓炮轟元載,朝中還真沒有幾人能做到。

“這位前輩是——”郭宋問道。

韓滉笑道:“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也是剛調回京的大唐名臣,以書法名動天下,顏真卿聽說過嗎?”

郭宋肅然起敬,起身行禮道:“久聞魯郡公大名,小子失禮了。”

顏真卿已年近七旬,剛從荊州刺史任上被調回京城,還沒有任命官職,他嫉惡如仇,最看不慣元載的貪贓枉法,今晚是韓滉邀請他來赴李偲的宴席,他也毫不猶疑答應了。

顏真卿笑着擺擺手,請郭宋坐下,目光讚許道:“郭長史置生死於度外,悲壯西征,令人敬佩,大唐有此慷慨赴義之士,大唐之幸也!”

召王李偲又給郭宋介紹另外兩人,他指着身旁的一名老將道:“這位是軍中元老,扶風郡王馬璘,曾任尚書左僕射,你應該也聽說過吧!”

又是一位重量級人物,不等郭宋起身行禮,馬璘卻給他跪下行一大禮,嚇了衆人一跳。

“老郡王,這是爲何?”

馬璘含淚道:“我聽說安西都護府尚在,令我心急如焚,恨不得領軍殺回去,可惜我已有心無力,多虧郭長史率軍西去,聯絡了安西駐軍,老夫不勝感激,唯有大禮相謝!”

馬璘是安西軍老將,對安西的感情極深,他多次上書要求朝廷西征,但都沒有結果,令他深爲遺憾。

李偲連忙道:“今天是本王請客宴會,大家都隨意一點,以後有時間再交流,我再給郭長史介紹最後一人。”

他指着一名最年輕的官員道:“這位是杜黃裳,也是朔方軍出來的,現任侍御史,和本王私交很好。”

又是一個名人,杜黃裳是唐憲宗時的宰相,他曾是郭子儀帳下從事,用今天的話說,他曾是郭子儀的秘書,最早在秘書省任職,陪召王李偲讀書,所以兩人私交很好。

衆人一一見禮,李偲拍了拍手掌,美味佳餚立刻如流水般端了上來,還上了三瓶眉壽酒。

衆人斟滿酒,李偲舉杯笑道:“今天本王有一點雅興,特請諸位一起飲酒,同時也將郭宋小友介紹給大家,雖然朝廷某些人對郭長史的功勞視而不見,但公道自在人心,這第一杯酒,我建議敬郭長史。”

衆人一起舉杯,笑道:“恭賀郭長史圓滿完成任務,凱旋歸來!”

衆人一飲而盡,侍女又給衆人斟滿了酒,郭宋心中感動,起身舉杯道:“感謝召王殿下和各位前輩厚愛,郭宋這杯酒敬召王殿下,也敬各位前輩!”

說完,他舉杯一飲而盡。

……….

書房內,李適負手站在窗前,黑着臉聽取盧杞的最新報告。

“消息確實可靠,在太白酒樓的白玉堂內,召王宴請了五名大臣,韓滉、顏真卿、馬璘、杜黃裳和郭宋。”

“他們談些什麼?”李適冷冷問道。

“具體談什麼不太清楚,但我們的人說,隱隱聽到他們談及西域。”

“我猜他們一定會談到西域。”

李適重重哼了一聲,“不知好歹,虧我還想重用他,太令我失望了!”

盧杞暗暗得意,他終於成功地改變了李適對郭宋的觀感,他低聲道:“他儘管畢竟年輕,但不可能不懂去赴召王的宴席意味着什麼?殿下,這是他的選擇。”

李適黑着臉半晌道:“本王知道了!”

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九百九十六章 奇襲襄陽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
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九百九十六章 奇襲襄陽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小小缺口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兌換事件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六百一十四章 公孫家族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