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

三子元楚問道:“父親的意思是,要廢除帝號?”

元玄虎淡淡一笑,“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建立新的北魏王朝,而不是所謂的北唐,北唐遲早要被我們廢除,現在廢除和以後廢除又有什麼區別?廢除了北唐,下一次我們就直接建立北魏。”

衆人恍然大悟,紛紛表示贊成,元晉猶豫一下問道:“父親,回紇人只是反對北唐,並非反對元家稱帝,爲何不索性讓李誦把帝位禪讓給元家?”

元玄虎笑了笑道:“只能說現在還不是稱帝的時機,各個藩鎮都沒有稱帝,就算朱泚也是躲在唐朝身後,並不急於稱帝,我們過早稱帝只會豎立起靶子,還是等時機成熟後再建立稱帝不遲。”

“孩兒明白了!”

這時元玄虎又對衆人道:“大家表態一下吧!同意廢除北唐帝號,尋求回紇支持的請舉手。”

大堂上的十五人都舉起了手,包括元玄虎自己也舉起手。

元玄虎點點頭,“既然一致贊成,那就結束李誦的帝號吧!讓他自己宣佈廢帝,然後送他去長安,晉兒,這件事你來做。”

元晉點了點頭。

次子元魯卻忍不住道:“父親,難道不應該讓他暴斃身亡,以除後患嗎?”

元玄虎臉一沉,“你給我記住了,元家是唐臣,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做弒君篡逆之舉,那會壞了元家的名聲,以後誰還敢來投效我們?”

元魯低下頭不敢吭聲了,這時,元晉又小心翼翼確認道:“父親的意思是,接受長安天子李僅的冊封?”

元玄虎點點頭,“我再給朱泚寫一封信,相信他會同意。”

.........

次日一早,李誦在晉陽宮下旨廢帝,他解釋爲因不知父皇去了成都,爲了維護大唐社稷,他纔不得不在太原稱帝,現在既然父皇安康,大唐社稷尚在,他就沒有必要再繼續稱帝,從即日起廢除帝號,解散朝廷,恢復自己的皇子身份。

這件事立刻在天下引起轟動,畢竟沒有多少皇帝願意主動廢除帝號,一般都是被迫,或者被別人所廢,延續了大半年的北唐就這樣轟然倒下,無疾而終了。

長安天子李僅和成都天子李適幾乎同時發表詔書,讚賞李誦的識大義之舉,對李誦廢除帝號表示支持。

就在天下人都談論北唐廢帝之事,另一個消息又使天下沸騰起來,河西節度使郭宋率軍遠征安西北庭,在安西全殲吐蕃軍,恢復了安西四鎮,又揮師北庭,滅了沙陀部,重建北庭節度府。

這個消息讓飽受內戰之苦的民衆格外振奮,各州縣官員紛紛表態,盛讚郭宋纔是真正的天下名將,不愧是老將軍郭子儀的接班人。

南唐成都,這些天整個成都的大街小巷和朝野內外都在談論北唐廢帝和長安宮落成兩件大事,關注西域的人並不多。

耗資五百萬貫,佔地一千五百畝、氣勢恢宏長安宮已經修建完成,天子李適搬進了長安宮內,原來的行宮則改爲勤政宮,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都遷入勤政宮,成爲了朝廷的官署。

監國朝房內,皇嗣李誼愁眉苦臉地望着桌上一份天子手諭,父皇竟然要求他再撥錢三百萬貫,修建禁苑。

良久,李誼長長嘆了口氣,對衆相國道:“大家都說說吧!該怎麼辦?”

韓滉剋制不住內心的不滿,對李誼道:“這樣下去不行的,一共只解來七百萬貫的鹽稅,光修建宮殿就耗去五百萬貫,還有軍俸、朝廷官員的俸祿以及各州縣的開支,都眼巴巴等着我們呢!現在左藏庫只剩下一百五十萬貫,等待批覆的的各種開支申請就達三百萬貫,這一百五十萬貫的缺口怎麼填補?現在還要撥錢三百萬貫修建禁苑,眼下鍋都揭不開了,還指望收復長安?”

盧杞奸笑一聲道:“我今天才知道,韓尚書竟然對天子如此不滿!”

韓滉站起身重重啐他一口唾沫,“呸!你這個奸佞小人。”

盧杞大怒,“老賊竟敢辱我!”

蕭復連忙勸道:“兩位都不要再吵了,眼下之事纔是我們要解決的燃眉之急。”

姜公輔、獨孤立秋和劉從一也紛紛勸說,兩人才含恨坐下,怒視對方。

李誼嘆了口氣道:“禁苑遲早還是要修,那就慢慢修吧!先把圍牆建起來,大家覺得如何?”

姜公輔沉思一下道:“修禁苑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像之前修宮殿那樣奢侈了,得儘量節約,比如修圍牆,可以用民房舊磚修砌,不能再用昂貴的金粉磚,一塊就要十幾貫,太奢侈了。

另外樹木可以移栽青城山的樹木,比較近,剩一點人工錢,如果用服勞役方式,人工錢都省了,至於草坪,可以等明年開春撒種子,我估計全部做下來,十萬貫錢就差不多了,三百萬就太過份了。”

李誼點點頭。“這個方案不錯,可以考慮推行。”

他又看了一眼獨孤立秋,問道:“獨孤相國的看法呢?”

獨孤立秋不緊不慢道:“我在考慮馬燧和李抱真的軍隊怎麼辦?還有郭宋收復安西和北庭,朝廷要拿出什麼態度?至於勸說天子修建禁苑上節儉,一句話就解決了,軍俸不付,涇源之亂一定還會再來一次,軍俸和禁苑,讓天子選吧!”

.........

長安宮,李適陰沉着臉聽完李誼的禁苑方案,他哼了一聲,冷冷道:“朕在你們眼裡已經淪落爲叫花子了,居然用破磚爛瓦來打發朕?”

李誼連忙跪下,“父皇,實在是拿不出錢了,整個左藏庫只剩下一百五十貫錢,軍俸已經欠了五個月,如果再不付,大家都擔心涇源兵變又會重演!”

李適大怒,逼視李誼道:“你的意思是說,涇源兵變是朕的責任?”

李誼心中後悔萬分,不應該阻攔父皇下罪己詔,至少白紙黑字他沒法抵賴,現在父皇已經不承認涇源兵變是他的責任了。

李誼跪下道:“去年從揚州運來七百萬貫錢,光修長安宮就用掉了五百萬貫,本來用來付軍俸的錢都用來修宮殿了,從年初到現在,將士已經五個月沒有領軍俸,會引發什麼後果,兒臣不敢再想下去。”

“可朕的要求也並不過份,只想有個舒適的居所好好養傷!”

李誼再也忍不住,高聲道:“可是父皇,朱泚已經攻佔洛陽了!”

房間裡頓時安靜下來,安靜得令人窒息。

李適負手走了幾步,忽然又怒不可遏斥責起來,“剛纔你說什麼!修宮殿耗費了五百萬貫,你爲何不早說?”

“兒臣已經給父皇上了三份奏摺,裡面都寫得清清楚楚,”

李適憤怒注視着眼前的皇嗣,他忽然意識到,這個兒子沒有之前太子那樣聽話,那樣勇於承擔責任,立他爲皇嗣監國,恐怕有點失計較了。

半晌,李適緩緩道:“你應該把事情給朕說清楚,難道朕就是那麼不知道輕重緩急?禁苑可以緩建,但不準用破磚爛瓦,用普通磚瓦都可以,另外,先把軍俸付了,其他什麼事情都可以緩,軍俸不能緩。”

“兒臣謹遵父皇之諭!”

“還有什麼事情?”

“還有就是李抱真和馬遂希望撤軍南下,和劉洽合兵一處。”

“政事堂的意見呢?”

“政事堂同意他們撤軍,集中兵力保住汴宋之地。”

“那就這麼決定,朕同意了。”

李誼又道:“還有就是郭宋收復安西、北庭,朝廷需要表態,懇請父皇下旨嘉獎。”

李適現在着實對安西北庭一點興趣都沒有,他甚至有點對郭宋不滿,有這麼強的兵力,爲什麼不去收復長安,卻跑去安西和北庭折騰。”

“這件事讓朕考慮一下吧!”

“別的就沒有了,兒臣告退。”

李誼行一禮告退而去,李適想了想,便問一旁宋朝鳳,“樞密使覺得朕該怎麼嘉獎他?”

宋朝鳳眼珠一轉道:“老奴認爲,郭宋現在不需要嘉獎,他更需要控制!”

“什麼控制?”

“他不是拿下安西和北庭嗎?那陛下就應該任命新的安西節度使和北庭節度使,不能讓郭宋的勢力再繼續膨脹下去了。”

李適倒沒有完全糊塗,他不敢採用宋朝鳳的方案,他很清楚,那隻會把郭宋逼向長安。

他沉思良久道:“朕再考慮考慮吧!”

======

【求一求月票支持,排名一天天下滑,老高心慌啊!】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禍起蕭牆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