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春汛預警

下午,潘遼如約前來,郭宋在外書房接見了他。

潘遼是郭宋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他雖然不是科舉出身,但他做事的態度務實、認真,任勞任怨,尤其他的忠誠和低調,能給郭宋率軍出征時解決後顧之憂,一直深得郭宋的信任。

“殿下這幾天過得如何?好像很悠閒嘛!”潘遼坐下便笑道。

“別提了,寶貝女兒要給我畫肖像,我傻坐了兩天,最後還是沒有畫成。”

“殿下和孩子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種快樂,就不必太在意方式了。”

“說得也對。”

兩人寒暄幾句,潘遼沉吟一下道:“我這兩天正在做今年的計劃,上次殿下說,今年搬去長安,但具體怎麼做卻沒有細說,卑職做計劃就有點撓頭了,懇請使君能夠詳細說說。”

郭宋笑了笑道:“我之所有沒法詳細說,主要原因還是天寶渠的疏浚進度無法預知,但我自己有一個初步的想法,我考慮還是按照搬家到太原的辦法,人先過去,然後物資慢慢過去。”

“具體時間殿下能說說嗎?”

郭宋沉思一下道:“夏天之前人先過去,然後明年秋天前把物資搬運完畢。”

“還有就是如何南唐遷回長安......”

潘遼話還沒有說完,郭宋便擺擺手,“這個問題你不用擔心,再過幾天,成都那邊就會有消息傳來,他們暫時不會遷回來,最近局勢會有點緊張,我這個月就要趕回長安,你這邊也要儘快通知官員,讓大家收拾行李了。”

潘遼默默點頭,“卑職記住了!”

這時,郭宋起身笑道:“我正好想去碼頭和倉庫看看,不如一起去吧!”

...........

一月初的太原依舊是一片白雪皚皚的世界,汾水凍得很結實,幾千艘槽船整齊地停泊在河邊,也完全被凍住了。

今年還是新年,汾河邊十分安靜,不遠處有一羣住在附近的孩子正在打雪仗,叫聲、歡笑聲在雪地裡迴盪。

“殿下,今年的科舉恐怕不會像去年那樣火爆了。”

“爲什麼這樣說?”

潘遼苦笑一聲道:“河北各藩鎮嚴禁讀書士子來太原參加科舉,朱泚那邊也差不多,他們朝廷表面上不反對,但下面各州縣卻使絆子,今年來太原參加科舉的士子,稅賦將加倍,江南那邊的士子也不準從中原過境,只能走巴蜀繞道,對他們太遠了,去年新年前後就有參考士子到了,但今年到現在都沒有看見。”

郭宋點點頭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去年我們的科舉太火爆,引發各地的嫉恨,今年出現各種阻礙,也是必然,但我們應該有應對之策。”

“殿下認爲我們的應對之策應該是什麼?”

郭宋微微笑道:“我們應該公佈考試範圍以及試題種類,並宣佈至少十年不變,這樣,即使無法前來參加科舉,士子們也會在家刻苦攻讀,厚積薄發,只要是人才,遲早會被我們所用。”

“殿下說得對,我會盡快要求士部司公佈。”

這時,一行人來到倉庫羣,太原的倉庫羣有三處,兩處在城內,各佔地數百畝,北面叫做金鐵庫,放置金銀、銅錠、生鐵、布帛、綢緞、兵甲、玉石珠寶等等貴重之物,南面叫做糧草庫,主要是堆放糧食、草料和藥材,另外地下還有肉食、奶酪、酒類冰庫。

但最大的倉庫羣還是在汾河岸邊,四周建有高牆和哨塔,佔地約六十頃,各種倉庫上千座,有三千士兵看守,戒備異常森嚴,這裡面物資儲存豐富,硝石火油、生鐵銅錠,糧草藥材,兵甲戰鼓,木材羊皮等等,還有十幾座冰庫,裡面存放了大量肉食和酒類。

其實光糧食就有三百二十萬石,草料百萬擔,生鐵上千萬斤。

郭宋來倉庫視察並非心血來潮,這和他們制定遷移到關中的計劃有重要關係。

走進關中比較方便的是兩條路,陸路就不提了,一條水路和一條水路並舉,水路是走汾水進黃河,再走黃河入渭河,關鍵就是黃河入渭河這一段不方便走船,在天寶初年曾經修建天寶渠,保證船隻能夠順利進入渭河,但幾十年過去,河道漸漸淤塞,必須進行清淤疏浚,恢復天寶渠的航道。

另外水陸並舉是指先走水路到蒲津關,再從蒲津關走幾十裡的陸路,然後經過洛水進入渭河,針對不同的物資,可以採用不同的辦法,像糧草、銅鐵、硝石、木材等大宗貨物,最好還是走水路,而兵甲、布帛、綢緞之類,可以用駱駝運過蒲津關。

倉庫物資管理意義重大,在河西是倉曹參軍事,後來升級爲倉部司,司郎依舊是張諳,下設銅鐵署、牧谷署、軍器署、銀錢署和布器署,分別管理不同的物資,今天司郎張諳正好在汾水倉庫。

聽到晉王殿下和長史到來,張諳連忙趕來見禮,郭宋笑問道:“現在還是新年休日,張司郎怎麼在這裡?”

“今年的雪量遠大於往年,開春後汾河水勢極可能會上漲,倉庫這邊地勢稍低,卑職擔心庫區會被水淹,所以今年過來看一看。”

這也是郭宋得到擔心,當初修建倉庫的時候,主要是利用原來的倉庫,而沒有考慮到地勢較低的問題,後來考慮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來不及。這着實是一件令人憂心的事情。

“看看去!”

一行人向倉庫西面走去,倉庫的西南角緊靠汾水,這裡也是碼頭進貨之處,碼頭就在數十步外,雖然現在還是冰天雪地,但從冰封的高度,還是能看出一些端倪。

倉庫主事唐文堯正帶着十幾名工匠正在測量目前的水位,也就是冰面的位置,唐文堯回頭見晉王、長史和司郎都來了,不由嚇了一跳,連忙上前見禮。

“現在情況如何?”郭宋問道。

“回稟殿下,冰面距離堤岸只有一尺,而去年的記錄的兩尺五寸,幾乎可以肯定,開春後,汾水一定會上漲,河水會漫進倉庫。”

“那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郭宋問道。

唐文堯把一名五十餘歲的中年男子請過來,給郭宋介紹道:“這位是都水監丞趙治,家在蒲州,卑職特地把他請來,他長期在關中治水,經驗豐富。”

中年男子皮膚黝黑,身材瘦小,但精神很好,他給郭宋深深行一禮,“卑職參見晉王殿下!”

郭宋微微笑道:“趙監丞新年還趕過來,辛苦了。”

“不敢,給殿下效力,是卑職榮幸。”

郭宋點點頭便問道:“現在汾水的局面該如何應對?”

趙治笑道:“治水辦法千萬條,本質無非就是堵和疏,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用泥沙袋加高堤岸,但這兩天我仔細看了看,用疏的辦法其實會更好。”

郭宋欣然道:“我也喜歡疏,不喜歡堵,監丞不妨詳細說說。”

“可以在倉庫周圍挖兩道溝渠,然後溝渠連通護城河,再從護城河向南走,流入三十里外的白鴨蕩,白鴨蕩的面積會擴大數倍,但最終隻影響五六個村子,及時把它們搬遷就是了。”

“但汾水上漲,中下游怎麼辦?”

“殿下不必擔心,汾水不是黃河,它漫出來也不會造成潰壩潰堤的後果,尤其進入介休縣後,兩邊都是峽谷,更不用擔心,我看過從前的記錄,汾水上漲幾乎每十年就有一次,只是太原府沿岸的農作物會有一點損失,其他問題不大,這次主要是威脅倉庫,保住倉庫物資,別的就不用太多考慮。”

郭宋擺擺手道:“既然只是威脅到倉庫,那還不如把倉庫物資都搬走。”

潘遼接口笑道:“殿下,水漫出來對倉庫還是有損害,除非這上千座倉庫就此廢棄,那也太可惜了,挖一圈河道,然後倉庫沿岸再圍一圈沙袋,基本上就萬無一失了,殿下想想看,光糧食就有三百二十萬石,短時間內搬走它們,實在有點不現實。”

張諳也道:“潘長史說得對,我建議把冰庫的肉食物資搬走,別的基本上就不要動了。”

郭宋沉吟片刻道:“儘量考慮周全一點,然後儘快實施,我們實際上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要挖一條几十里的河渠,必須抓緊時間。”

潘遼立刻道:“卑職遵令,明天就開始着手實施,動員百姓參加!”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四百四十九章 料敵在先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天子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八百九十章 活字租賃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