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

河西軍浩浩蕩蕩的船隊抵達了延福縣,家主公孫亮已事先得到消息,趕到了延福縣。

才短短几個月時間,他從各個渠道又搞到了兩千桶火油,派人趕去河西送信,不過他心中有點困惑,爲什麼張諳的來信提到要見一見他的女婿。

公孫亮有兩個女婿,大女婿是綏州刺史,二女婿是延州豪門劉家的嫡長子,公孫亮當然明白,張諳要見的一定是自己的大女婿崔度。

碼頭上,公孫亮遠遠看見了浩浩蕩蕩的船隻,他覺得有點奇怪,船隻吃水都很深,裡面顯然滿載着貨物,既然是來運火油,還滿載這麼多貨物做什麼?

這時,頭船緩緩靠岸,張諳從船上走下來,公孫亮笑着迎了上來,“張參軍,幾個月不見,別來無恙?”

張諳微微笑道:“公孫家主真是信人也!”

公孫亮指指高處的一座觀水亭道:“我準備了幾杯水酒,請張參軍喝一杯。”

“那就多謝了!”

張諳也沒有推遲,跟着他走上了亭子,亭子的位子很高,站在亭子可以前面黃河全境,對岸情形清晰可見,前方還隱隱能看見清水河入黃的河口。

亭子裡已擺下酒菜,站着兩名侍女和一名溫酒童子,兩人坐下,侍女上前給他們斟滿酒。

公孫亮舉起酒杯笑道:“來!爲張使君接風,飲了此杯!”

“幹!”

兩人酒杯一碰,一飲而盡,又吃了幾筷菜,公孫亮這才放下筷子道:“我心中很疑惑,張參軍在信中要見我女婿,是什麼緣故?”

張諳看了一眼旁邊的侍女和童子,公孫亮連忙擺擺手,“你們都下去!”

三人行一禮退下去了,張諳這才緩緩道:“其實我不是我想見你女婿,而是我們使君想見他。”

“啊!郭使君要見我女婿?”公孫亮又驚又喜道。

“公孫家主不會告訴我,你女婿對朱泚忠心耿耿吧!”

“當然不會,朱泚就是叛賊,有人爲了富貴效忠他,但我女婿不會,他出身清河名門,他的家族一向支持正統,我女婿只是丟不下綏州百姓,才忍辱留任至今。”

“如果郭使君招攬他,他可願意?”

“這個我不敢保證,不過郭使君如果和朱泚作戰,他肯定支持郭使君。”

張諳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公孫亮,“這是郭使君的親筆信,家主可以看一看,然後轉給崔刺史。”

公孫亮接過信道:“我讓兄弟安排上貨,我這就去找女婿。”

“延福縣縣令如何?”

公孫亮有些不好意思道:“張參軍不用擔心,延福縣令叫做公孫拓,是我次子,不瞞張參軍說,這個縣令還是我花了幾千貫錢從長安買到的。”

張諳呵呵一笑,“那就最好不過了。”

..........

綏州的州治是上縣,位於延福縣以西,相距約六十里,當天晚上,公孫亮便趕到了上縣,直接來到刺史官衙,刺史官衙的後宅便是刺史府。

聽說岳父大人到來,刺史崔度和娘子一起出門迎接。

“爹爹,過來怎麼不事先說一聲?”女兒公孫氏有些不解地問道。

公孫亮眼睛一瞪道:“我有重要事情找你夫君,你去燒茶,其他就別管了。”

崔度連忙擺手道:“岳父大人請隨小婿去書房!”

崔度年約三十餘歲,身材中等,長得溫文爾雅,他出身清河崔氏旁支,家境不太好,恢復科舉後,他考中了第一屆進士,出任延州膚施縣主簿,就是那時他娶了公孫亮的女兒爲妻,有了公孫家族的財力支持,崔度一路升官,三年前出任綏州刺史。

翁婿二人在書房坐下,公孫亮問道:“賢婿對郭宋瞭解多少?”

“河西節度使郭宋?”

公孫亮點點頭,崔度不知道岳父爲什麼問這個問題,他沉吟一下,決定還是實話實說。

“郭宋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恢復北庭和安西,剿滅沙陀和葛邏祿,這一點我很支持,雖然他名義上效忠朝廷,但實際上已成爲藩鎮,其實也無可非議,都這麼回事,不過有一點我不太贊成,他殺人太狠,党項男子幾乎被他殺絕了,不少無辜者也被誅殺,太殘酷了一點。”

“如果他和朱泚開戰,你支持誰?”

“這個.....其實我都不支持,不過無可選擇的話,我還是偏向郭宋一點,畢竟他對漢人百姓還是很好,尤其六十幾萬流民被他安置得妥妥帖帖,就憑這一點,我還是願意支持他。”

公孫亮沉吟一下道:“有件事我沒有告訴賢婿,其實幾個月前,公孫家族已經完全投靠了郭宋,我還收到了郭宋的親筆信,他承諾將來推薦我的膚施縣公。”

崔度愣住了,岳父家族投靠了郭宋,自己竟然一無所知。

崔度半晌苦笑一聲道:“如果岳父投靠了郭宋,小婿似乎就沒有選擇了,不過郭宋和朱泚簽署了三年內互不侵犯的契約,我也無法公開宣佈綏州歸屬河西吧!”

“這就是我來找你的緣故,你先看看這封信,是郭宋寫給你的親筆信。”

公孫亮從懷中取出信遞給女婿,崔度嚇了一跳,連忙接過信細看。

這時,妻子公孫氏給父親和丈夫送來茶,她也聽到一點點父親和丈夫的談話,她小聲道:“夫君,綏州百姓都很感恩郭宋,當年出現蝗災,綏州很多百姓都逃去豐州,得到郭宋很好的安置,後來他們陸續回鄉,一直對郭宋念念不忘。”

崔度看完了信,點點頭道:“娘子說得很對,我們不能和民心違背。”

崔度又問公孫亮,“岳父大人應該看過了這封信,對吧!”

“確實看過,你怎麼決定?”

“請岳父大人轉告郭宋,我願意支持他,他的軍隊可以隨時進入綏州,按照他的安排,我名義上依舊是長安的屬臣。”

公孫亮大喜,他了解女婿,女婿不會輕易表態,可他一旦表態,就絕不會朝令夕改,值得信任。

他又連忙道:“我估計郭宋是想用延福縣,我們來好好參詳一下,如何把這件事做得滴水不漏?”

..........

郭宋率領的三萬騎兵抵達了綏州和銀州的交界處,黃河邊有一座大鎮,叫做匡州鎮,有近三百戶人家,天色已晚,三萬大軍便駐紮在小鎮外。

士兵們埋鍋做飯,給戰馬喂水喂草料,十分忙碌,士兵們每人都有一條睡袋,不過夏天炎熱,大部分士兵都直接用睡袋當墊子,露天入睡,四周有兩千巡哨騎兵在外圍放哨,監視着遠方的動靜。

這時,一名騎兵從遠處疾奔而來,一直奔到一頂行軍帳前,騎兵翻身下馬,高舉送信令箭對帳外親兵道:“請稟報使君,延福縣最新消息!”

親兵快步來到帳門前稟報道:“啓稟使君,延福縣有消息送來。”

“讓他進來!”

親兵將送信人搜了身,帶他進了大帳。

大帳內,郭宋正盤腿坐在地圖前沉思,他已經得到消息,三萬幽州軍進入了易州,很明顯,朱滔是想走飛狐陘進入河東,這個情報已是五天之前,現在幽州軍很可能已經出了飛狐陘,郭宋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太原元家。

這時,送信兵快步走進大帳,單膝跪下行禮,“參見使君!”

“一路辛苦了!”郭宋微微笑道。

送信兵取出一封信呈上,“這是張參軍給使君的信。”

親兵將信轉給郭宋,郭宋接過信打開,信中說,綏州刺史崔度決定全面配合河西軍,這個消息很重要,意味着河西軍東征有了後勤重地,同時也意味着關中朱泚在關鍵時刻,將無法得知河西軍東進河東的消息。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八百六十六章 完善裝備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山爲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季節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