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上意難測

容氏帶着荀卿染等人就往祈年堂來,齊二奶奶自然是跟着,齊二夫人雖捱了打,但是因爲打的並不重,容氏也沒法發話,因此她也只好忍着羞恥跟隨。反而是齊二老爺,因寧馨明顯是來齊府拜訪女眷的,所以不好去打擾,便向容氏告退,並囑咐齊二夫人要好好照顧容氏,“別再惹老太太生氣。”

衆人來到祈年堂,寧馨已經知道了消息,從上房出來迎接。

這現象看在人眼裡,不得不說是比較奇怪的。然而寧馨似乎毫無覺察。

衆人進了祈年堂上房,又相互見禮,這才分賓主落座。

容氏自是開口寒暄了一番,寧馨若無其事地迴應着。

約莫半盞茶的功夫,容氏臉上有不虞的表情一閃而過。

按理說,寧馨一來投奔的是齊二夫人,而沒有去拜訪容氏,還要容氏來看她,這就是失禮。而齊二夫人被打了板子,這個消息已經被傳到了祈年堂,也被傳到了寧馨的耳朵裡。如果寧馨知趣,便應該明白容氏的態度,早些提出告辭,大家保持體面。

但是寧馨卻沒有這麼做,反而是一派若無其事的樣子。這讓她在容氏心中本來就不甚美好的形象,更加糟糕了。世家的女兒,皇家的金枝玉葉,霸道些囂張些,也是常態,但是在基本的修養禮節方面,一般都會做的很好。寧馨這般有些無賴的做派,是讓容氏很看不上眼的。

容氏的目光在寧馨的臉上輕輕掃過,不禁心中暗自嘆息。她想到永和親王老太妃,還有寧馨的母親,那個精明透頂的永和王妃,再看看寧馨如今的樣子,讓人不得不感慨。寧馨養成今天這般模樣,果真是自幼便失去長輩教導的緣故嗎?不知道應澤現在如何,但單就寧馨來看,這永和親王府便是恢復了爵位,也不過了了。

“……在平西鎮時,郡主就和我們染丫頭相處的好,因此一進京來,就屈尊來了我們府上,讓我齊府蓬蓽生輝啊。”容氏笑道。

提到平西鎮,寧馨不由得擡眼看了荀卿染一眼。

荀卿染回了個淡淡的微笑,馬上意識到了容氏的意圖。

“郡主如今富貴不忘貧賤之交,心存厚道,不愧是皇家苗裔。這份氣度高華,心地純善,恩怨分明,便是滿京城的女眷都該學着些。”荀卿染笑道,“郡主多才多藝,當初在平西鎮,我和四爺曾贈送一架古琴給郡主,郡主很是喜歡,想必現在還帶在身邊吧。”

“郡主如此念舊的人,自然不會隨意將那古琴丟棄。我前些日子聽女先說話,說道什麼故劍什麼的……”容氏說了一半,似乎忘記了,笑着看寧馨,“這故事,郡主想必是知道的。”

“老夫人這故事,想是那些女先編的。”寧馨不鹹不淡地道,又轉向荀卿染,“四奶奶的記性倒是好。四奶奶對我的好處,我一時都不曾忘記的。”

荀卿染心中有些惱,這寧馨說的,好像她攜恩圖報似的。如果她真的可以像寧馨那樣厚臉皮,不怕將場面搞的難看,大可以撒潑,就將寧馨在平西鎮如何受她照顧,又恩將仇報的一些事情當面拿出來說,甚至可以將當時的賬本摔在寧馨臉上,讓大家瞧瞧這“驕傲高貴”的郡主的真面目。

“老太太說的是故劍情深吧。”荀卿染終究按耐住自己的火氣,笑着接了容氏的話尾巴,“似乎說的是古時候一位皇孫,自幼流落民間,與民間女子皆爲夫妻。後來這位皇孫登上皇位,這朝裡的大臣啊,就想爲她重新立後,娶重臣家的女孩。這皇孫卻是個有德行的,不肯拋棄糟糠之妻,下旨讓人尋找他貧賤時曾用過的一把寶劍。朝中大臣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便不再讓皇帝重新立後,而是迎了皇帝的民間妻子入宮,立爲皇后。”

荀卿染笑着說了這一番話,便去看寧馨。心道,你跟我們說太平故事,想要慫恿人家滅掉原配娶你進門,咱們就給你講講故劍情深,你已經是成親生子的婦人,別在做非分之想。於情於理。

“就是這個故事,那男子還重情重義,這女子啊,更有個三從四德,這夫妻人倫,決不可背棄的,否則千夫所指,豈止是她一人,父母兄弟祖宗都跟着蒙羞的。”容氏點頭道。

然後又轉過來來,拉着荀卿染的手誇獎:“不是我誇染丫頭,我府裡這麼多兒媳婦。孫媳婦,便沒有一個比得過她,知書達理,孝順賢淑。憑你拿什麼來,我也是不肯換的。”

“染丫頭從平西鎮回來後,沒少和我說起過郡主。我心中也惦記着郡主,事無鉅細,都跟染丫頭問明白了。”容氏又笑着看寧馨。

容氏和荀卿染一唱一和,話已經說的很透徹,態度也很鮮明。但是寧馨臉色絲毫未變。

荀卿染看在眼裡,心念數轉,看來寧馨是做了萬全的準備的,這個樣子是根本就不怕,過去的事情被揭露出來,還是色厲內荏那。

“郡主新來,原該好好招待。只是,咱們府裡簡陋,染丫頭懷着身子不方便。”容氏淡笑着道,“委屈了郡主如何是好。”

容氏的這話可以是謙遜地留客,也可以是委婉地請客人離開,全看說話人的語氣和態度。而容氏此時的語氣態度,分明是送客了。

寧馨便是臉皮再厚,此時卻也做不到不動聲色了。

“郡主從宮裡出來,便說要到府上來拜訪。太后特意叮囑了,說是老夫人最近身體不適,讓郡主切不可打擾了老夫人靜養。郡主實在念舊,又與二夫人一見如故,因此只在二夫人這裡打攪。倒也不用太過鋪張,反而讓郡主過意不去,被太后知道了,太后也要怪郡主太任性的。”寧馨旁邊伺候的古嬤嬤,這個時候替寧馨答話道。

“便是如此。”寧馨點頭。

這古嬤嬤確實是老辣的,這話裡話外的意思都在說寧馨來齊府住是經過太后首肯的,如果齊府逐客,那就是不給太后面子。看來她們是一定要賴在齊府中,而容氏總不好直接說送客。

寧馨這次看來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了,別的什麼都不顧忌了。荀卿染看了眼寧馨,真不知道她心中到底在想什麼。

正在這個時候,外面突然有小丫頭跑進來,說是有聖旨到。

容氏和荀卿染不由得都吃了一驚,這個時候會有什麼聖旨。倒是寧馨的臉上立刻增添了光彩,就是齊二夫人的頭也微微擡了起來。

衆人不論心中做如何想法,依舊很快整理好裝束,都到前面的大廳中接旨。

一個太監手捧聖旨宣讀。聖旨的內容很簡單,褒揚寧馨送圖有功,恢復寧馨的郡主爵位,又另外賞賜了金銀珠寶,綢緞尺頭,古董玩意若干,全都擺在齊府的大廳中。

一道和齊府完全沒有關係的聖旨,卻送到齊府來宣讀,而且皇帝賞賜的東西更是直接送到齊府中來了。

那傳旨的太監宣讀完旨意,就先向寧馨道喜,轉過頭來,又向容氏道喜。

“咱們自然是替郡主歡喜的。”容氏道,又問那太監,“郡主立了大功,皇上頒下這麼多的賞賜,這郡主的府邸,必是也有安排的?”

那太監呵呵笑着,不經意地看了眼古嬤嬤,“這個奴才還不知道,萬歲爺和太后娘娘自有安排吧。”

這邊就送了傳旨的太監出去,衆人便在廳內少坐。

寧馨一臉的喜色,有些得意地看了荀卿染一眼。寧馨恢復封號,甚至這些賞賜,都是意料之中的,如何這時格外的得意?不外乎是封賞寧馨的旨意,竟是送到了齊府中來,那太監在恭喜寧馨之後,同樣向容氏道喜。

宮裡對寧馨的打算到底知道多少,又是站的什麼樣的立場,這裡面的種種關節,不能不讓荀卿染有些擔心。

荀卿染轉臉去看容氏,就見容氏面色也有些沉重。

…………

容氏雖態度明確,不願留寧馨住下,但她總不好明說。而寧馨卻並不在意容氏的態度,又有了宮裡的太監趕到齊府來宣旨這麼一回事。寧馨更是打定主意要住在齊府了。

“可爲郡主安排了休息的所在?”容氏問齊二奶奶,“我那裡房舍最好,也還寬敞,便請郡主住過去吧。”

荀卿染暗自點頭,容氏在明白沒法子趕走寧馨之後,便做了這樣的安排。將寧馨放在眼皮子底下,就不怕她掀起什麼風浪。

齊二奶奶本來要說她已經爲寧馨另外安排了院子,但是聽容氏這樣說,她也就沒多嘴。

“老太太的暖閣最是齊楚,請郡主住過去再好沒有的。”齊二奶奶陪笑道。

容氏贊同地點頭。

“郡主不過暫住幾日,不敢打擾老夫人靜養。卻也不用另外準備住所,只在二夫人院中,就是極好的。”古嬤嬤笑着道。

“老太太,這點事便讓媳婦來代勞吧。”齊二夫人此時也開了口。

容氏笑了笑,“那便如此吧。”

…………

齊二夫人陪着寧馨去了祈年堂,荀卿染和齊二奶奶陪着容氏回到宜年居。

“迎丫頭,你替我換衣服。”容氏回到宜年居,即刻吩咐道,“染丫頭,你也去換衣服。咱們進宮去給太后和貴妃娘娘請安。”

容氏這是要進宮!

荀卿染自然答應,忙回寧遠居,讓桔梗等人服侍着,按品級大妝。

“竟然把旨意送到咱們府上,宮裡到底是什麼意思?”

許嬤嬤和幾個丫頭手裡忙碌着,嘴上也沒閒着。

“難道寧馨的主意,皇上和太后那裡,竟然是默許的?”

“也未必如此。”許嬤嬤總是沉穩些,“前些日子彈劾四爺的摺子,皇上和太后那裡肯定已經知道,四爺和奶奶在平西鎮將她們兄妹照顧的極好。默許寧馨住進齊府,將聖旨和賞賜送到齊府中來,或許有再給齊府些體面榮耀的意思。 那寧馨和古嬤嬤,也許心中知道,卻不肯和咱們說,故意讓咱們誤會。狐假虎威,就是如此,卻是宮中那些人常用的手段,很能唬人。尤其是唬宮外的人。”

荀卿染點頭,許嬤嬤分析的很有道理。

“但願真是如此,可總是讓人不放心。”

“她已經成親生子,還想擠走奶奶,嫁進齊府來,真是無恥。奶奶就該當面將她已經成親,生了女兒的事說破了,看她還有沒有臉打這樣缺德的主意。”

“你當我不想嗎?”荀卿染苦笑,“方纔老太太的話裡,已經說的再透徹不過了。可她卻是一點反應都沒有。難不成明說出來,她不怕丟醜,我還怕場面不好看那。況且,她若不承認,哭着喊着說咱們誣陷她,這個時候又不知道她那丈夫和兒子怎樣了,拿不出確實的證據來,咱們反而被動了。”

“奶奶這次進宮,便在太后跟前說破如何?”

“老太太要進宮見太后和貴妃,只怕便是打的這個主意。”許嬤嬤道。

荀卿染點頭。

“這事,可不是說句話那樣簡單。有個道理叫做疏不間親,咱們是皇上和太后什麼人,寧馨又是皇上和太后什麼人。況且又是這樣沒臉的事,也莫說是九五之尊,打個比方,就是普通的人家,一個侄女在外受了很多苦,如今回來,還帶回來很多房宅田地,這家主人正要好好看待補償這侄女,忽然有人跑到這主人跟前說,說他這侄女在外如何如何,做了什麼醜事。你說這主人會不會馬上相信?何況還牽涉到他的臉面那。”

“奶奶顧慮的是,天家的威嚴不可侵犯。若是處理的不好,惱羞成怒起來,事情更不好收拾。”許嬤嬤道。

“那便不說了嗎?”

“當然不是,怎麼說,由誰去說,這都得謹慎從事。”荀卿染道,“老太太身份不同,若能再說通了貴妃娘娘,事情就好辦了。”

“老太太對奶奶是真的好。”紫菀道,“婢子瞧着,老太太對這事比奶奶還要緊張些,是打定了主意,不會讓寧馨進門的。”

荀卿染點點頭。

衆人這般議論着,又想到另外一件事。

“奶奶,那玉環撒謊攔阻奶奶,分明是受二奶奶指使。還有二奶奶偏在這個時候去給老太太送湯。許嬤嬤攔下了那碗湯,婢子瞧着二奶奶很有些不自在。不知道那湯裡是不是動了手腳。 奶奶想想,二太太要對付奶奶,最怕的就是老太太出面。二奶奶莫不是幫着二太太想法子穩住老太太,好方便二太太對奶奶下手?”

“可惜奶奶待她的一片心。”

荀卿染嘆了一口氣。對於齊二奶奶,她看的很清楚,齊二奶奶一直是個很聰明的人,同時也是個很現實的人。

“她們畢竟是姑侄,利益很多時候是一致的。”荀卿染道,“二奶奶這個人,和風細雨的時候,會很和你講感情。但是遇到事情,在她眼裡,利益總是第一位的這個不會錯。”

“老太太只讓人將那玉環攆了出去,方纔在宜年居,更是若無其事地讓齊二奶奶將那碗湯端走了。老太太莫不是沒看明白,奶奶要不要和老太太說說?”

荀卿染搖了搖頭。

“老太太是什麼人,何須我將話說明那。她心裡肯定是明白的。瞧瞧老太太,咱們才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薑是老的辣。”

“老太太年紀大了,精神越發不濟,而這個家總要有個能幹的人管理。如今我正懷着身孕,自然不適合。大*奶是歷來不過問這些庶務,只照顧大爺、璋哥兒和珍姐兒。大太太,咱們也看到了,她確實沒有管家的才幹。二太太,如今更是不能用。若是再拿下二奶奶來,這個家難道要老太太親自掌管?”

荀卿染認爲這是容氏不動二奶奶的主要原因。既然不動二奶奶,還要她管家,那就要收攬。讓玉環動手打齊二夫人的板子,再將人乾脆地攆出去,對於齊二奶奶來說已經是有效的敲打了。然後,對於那碗湯,容氏看似漫不經心,但其實上卻是很用心。讓那碗湯在屋子裡放着,卻不讓人進屋,再若無其事的讓齊二奶奶將湯端走。是讓齊二奶奶確信,沒人動過那碗湯,更不會去驗證湯裡是否動過手腳。也讓齊二奶奶感覺到容氏對她的信任。這是在安齊二奶奶的心。

恩威並施,容氏的御人之道不可謂不高明。

“老太太的本事,夠咱們學一輩子的了。”荀卿染感嘆道。

荀卿染收拾妥當,便到宜年居來。齊二奶奶已經吩咐外面人準備了車子,而且也打扮好了。容氏、齊二奶奶、荀卿染三個人乘上馬車,一路到皇宮中來。到了宮門口,容氏向裡面遞了摺子。荀卿染和齊二奶奶便陪着容氏坐在宮門外側的一間屋子裡,等待召見。

景秀宮內,一個二十多歲,身材富態,頭戴鳳冠,身穿黃色金絲繡鳳寬鬆長袍的女子,放下了手中的茶碗。

“老祖母來了?”

加更,求各種票票。

第236章 歸來第264章 地動(二)第316章 訓侄第350章 交鋒第215章 雪團第253章 福生第40章 話梅第242章 家書第190章 角力第37章 要不要上當也是問題第319章 曬月亮第151章 禍事第182章 閨情(二)第49章 荀大奶奶的手段第387章 且喜且憂第82章 夜談第348章 援手第179章 語重心長第172章 蠢蠢欲動(二)第176章 侍疾(二)第139章 年禮第343章 定計第73章 畫眉深淺(三)第156章 暮鼓晨鐘第137章 失蹤的齊三奶奶(二)第58章 議親(二)第286章 家宴(二)第79章 回門(三)第234章 小算盤第226章 脫鉤第250章 善喜的計劃第74章 夜半第226章 脫鉤第195章 商議第384章 沉渣泛起第218章 宴客(二)第131章 說夢第23章 打擊第157章 暮鼓晨鐘(二)第181章 閨情第156章 暮鼓晨鐘第298章 投壺第296章 好意第135章 求情第279章 追究(二)第282章 突如其來的喜事第316章 訓侄第164章 上元節(二)第208章 新寵第76章 未諳姑食性(二)第106章 轉機第351章 交鋒(二)第226章 脫鉤第27章 賣婢(三)第293章 妻妾一家歡第75章 未諳姑食性第196章 啓程第51章 生日宴第384章 沉渣泛起第163章 上元節第194章 應變第366章 親事第297章 花殤第11章 夜宵第300章 變故第32章 喜事盈門第285章 家宴第141章 大鬧喜堂第372章 牡丹第103章 疑蹤第62章 攪合的結果第252章 孩子的父親第163章 上元節第269章 處置(二)第247章 冬第330章 撲朔第60章 所謂攪合第283章 櫻桃第15章 又一件喜事第173章 大樹的蔭涼第251章 緣由第176章 侍疾(二)第164章 上元節(二)第298章 投壺第182章 閨情(二)第112章 連累(二)第251章 緣由第216章 五姑奶奶的疑惑第85章 鮮桂圓(三)第344章 以退爲進第144章 妒意第341章 叵測第5章 粉蒸首烏糕第102章 初雪第285章 家宴第110章 與虎謀皮第65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二)第198章 釜底抽薪(二)第87章 嫁妝風波(二)
第236章 歸來第264章 地動(二)第316章 訓侄第350章 交鋒第215章 雪團第253章 福生第40章 話梅第242章 家書第190章 角力第37章 要不要上當也是問題第319章 曬月亮第151章 禍事第182章 閨情(二)第49章 荀大奶奶的手段第387章 且喜且憂第82章 夜談第348章 援手第179章 語重心長第172章 蠢蠢欲動(二)第176章 侍疾(二)第139章 年禮第343章 定計第73章 畫眉深淺(三)第156章 暮鼓晨鐘第137章 失蹤的齊三奶奶(二)第58章 議親(二)第286章 家宴(二)第79章 回門(三)第234章 小算盤第226章 脫鉤第250章 善喜的計劃第74章 夜半第226章 脫鉤第195章 商議第384章 沉渣泛起第218章 宴客(二)第131章 說夢第23章 打擊第157章 暮鼓晨鐘(二)第181章 閨情第156章 暮鼓晨鐘第298章 投壺第296章 好意第135章 求情第279章 追究(二)第282章 突如其來的喜事第316章 訓侄第164章 上元節(二)第208章 新寵第76章 未諳姑食性(二)第106章 轉機第351章 交鋒(二)第226章 脫鉤第27章 賣婢(三)第293章 妻妾一家歡第75章 未諳姑食性第196章 啓程第51章 生日宴第384章 沉渣泛起第163章 上元節第194章 應變第366章 親事第297章 花殤第11章 夜宵第300章 變故第32章 喜事盈門第285章 家宴第141章 大鬧喜堂第372章 牡丹第103章 疑蹤第62章 攪合的結果第252章 孩子的父親第163章 上元節第269章 處置(二)第247章 冬第330章 撲朔第60章 所謂攪合第283章 櫻桃第15章 又一件喜事第173章 大樹的蔭涼第251章 緣由第176章 侍疾(二)第164章 上元節(二)第298章 投壺第182章 閨情(二)第112章 連累(二)第251章 緣由第216章 五姑奶奶的疑惑第85章 鮮桂圓(三)第344章 以退爲進第144章 妒意第341章 叵測第5章 粉蒸首烏糕第102章 初雪第285章 家宴第110章 與虎謀皮第65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二)第198章 釜底抽薪(二)第87章 嫁妝風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