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解太原之圍

對於種平遠而言,這次的進京勤王,只能說是一地雞毛。

先是齊英宗不聽他和李伯溪的建議,強令西軍襲營,搞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於是,萬餘人的襲迎部隊被金人埋伏,當即崩潰。

而後,齊英宗將這場大敗的責任全都推到了主戰派的李伯溪身上,然後又要讓使者拿着割讓太原等三鎮的詔書到金營謝罪。

好在百姓羣情激奮,李伯溪官復原職。

但金人已經拿到了割讓三鎮的詔書,眼見京師久攻不下,也打算撤兵了。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當今皇帝竟然緊接着就想把割讓太原等三鎮的詔書給吞回去。

竟然朝令夕改到如此地步,也算是挑戰一個正常人的底線了。

在種平遠以及任何一個腦子正常的人看來,這割讓三鎮的詔書本來就沒必要給金人。畢竟金人又根本無法入城,只是西軍的萬餘人襲營失敗而已,有什麼關係?

但這位恐金症嚴重的皇帝,竟然因爲害怕金人的興師問罪,而主動給出了割讓三鎮的詔書,希望金人能退兵。

金人確實退兵了,但其實卻跟這詔書關係不大。換言之,得到了齊朝皇帝從法理上割讓三鎮的詔書,對金人來說也算是個意外之喜。

那麼爲什麼齊英宗緊接着就後悔了呢?

一方面是因爲金人這麼快的撤兵,讓他事後回過味來,有點上當受騙的意思;而更重要的原因則在於,太上皇齊惠宗開始刷存在感了。

其實從最開始齊惠宗禪位之後到了南方還在想方設法地滯留勤王軍、保留自己的影響力就能看出來,齊惠宗此舉,明顯是不想承擔當皇帝的責任,卻想繼續享有當皇帝的權力。

而金人退兵之後,齊惠宗越發活躍起來,甚至有了要回到京師的打算。

雖然沒人知道這位太上皇到底是怎麼想的,但繼續活躍在權力中心或許是一種可能,看到自己的兒子如此不爭氣、想自己上去操作一番,也有可能。

總之,在太上皇如此的行爲過後,齊英宗慌了。

因爲已經有傳言,說太上皇想要在鎮江復辟。

齊英宗已經意識到,自己割讓三鎮的詔書會嚴重損害自己統治的合法性,所以對此他更加的後悔。

而這也讓兩位皇帝的政治鬥爭,開始變得愈演愈烈。

……

對於種平遠來說,他在京城與李伯溪組織城防,也經過了幾次的起落。

被任用,被罷免,再被任用……

金人來來去去,種平遠這位此時在京師的最高西軍統帥,也在各種職位上左右橫跳。

但最終,隨着金兵的退卻,種平遠接下來的使命逐漸明晰。

他要去解太原之圍。

東路的金兵退去之後,與西路軍合兵一處,準備一起攻克堅城太原。而太原城此時已經堅持了數月,再不救援,隨時都有可能被攻破。

臨行之前,種平遠向朝廷提出建議,希望能夠整頓黃河防線,防備金兵再來。

而這樣的建議,竟然被拒絕了。

朝中的回覆是:大敵剛退,不宜勞師以示弱。

即便種平遠統兵多年,也實在是無法想象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腦回路。

只是他也沒有任何的辦法。別說是他,就算是此時鄆王親至,也很難對朝中的事情插手。

畢竟此時正是齊惠宗與齊英宗這兩位皇帝鬥得不可開交之際,整個齊朝權力中樞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政治漩渦,任何正確的建議進入這個漩渦之中,都只會被裹挾着往難以理解的方向扭曲。

於是,種平遠只能被迫帶着奔波忙碌的西軍,倉促進攻。

這個決定,在事後看來同樣是不可理喻的。

早在金兵剛剛退卻的時候,李伯溪就建議說應該趁着金兵渡過黃河的時候乘勝追擊,被否決了。

可此時,金人的東西路軍已經合兵一處,屯兵在太原之下。

西軍貿然進軍,這一路上隨時都有可能遭遇金人的埋伏。

西軍的勝算本就不高,此時在敵人以逸待勞之下,勝算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其實,西軍若是慢一點進軍,也沒什麼關係。

因爲此時的天氣已經逐漸開始炎熱,金兵久攻太原不下,士氣已經不再高漲,甚至主帥已經開始避暑了。太原城已經被圍了幾個月,多圍個十幾天,未必就會城破。

如果種平遠帶領的西軍走慢一點,來到太原城下與金人步步爲營地對峙,或者在一些小規模的戰鬥中打出優勢,或許金人自然就會知難而退,太原之圍自解。

然而,不論是朝廷中的皇帝還是主戰派的官員,都催促甚急。

皇帝催促可以理解,畢竟他想把割讓三鎮的詔書再吞回來,保住太原。太原對他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統治的政治根基。

可主戰派難道不知兵事嗎?

當然是知道的,可此時他們也沒有什麼太好的選擇。因爲此時的朝堂,已經幾乎沒有了主戰派的立足空間。

金人兩路軍隊勢如破竹,齊朝軍隊屢戰屢敗,甚至就連西軍襲營也都失敗了。

而這些失敗,讓皇帝把鍋全都扣在了主戰派的頭上,開始了不斷的打壓和排擠。就連李伯溪這樣的能臣都被反覆打壓,靠着京師的民意洶洶才保住官位,更何況是其他的主戰派?

所以,主戰派想要在這個已經變成巨大漩渦的朝堂中生存下去,就必須要有一場巨大的勝利。

他們希望儘快收復太原,用一場大勝來證明自己。

種平遠在諸多意志的裹挾之下,最終以一種絕望的心態孤注一擲。他從平定縣城路過,走榆次、壽春一線,而這正是樊存、趙海平等玩家扮演武卒身份時所駐紮的那個軍事小鎮。

而最終,由於種平遠的冒進,輜重沒有跟上,他所帶領的西軍實際上沒有經歷一場轟轟烈烈的戰鬥,就以一種令人扼腕嘆息的方式收場。

輜重裡不只有糧草,還有犒賞三軍的賞錢和各種財物。

這些精銳的西軍士兵忍飢挨餓,而原本要賞賜他們的財物也不見蹤影,於是,“賞賚不及,皆怨憤散去”。而原本約定好的援軍卻因爲畏敵如虎而未能即使進入既定攻擊位置,導致種平遠被金人擊潰,力戰而死。

而自此之後,太原城也最終陷落。

於是,齊朝在一番腦溢血的操作之後,得到了最差的結果:皇帝簽署詔書明確了割讓太原三鎮,但緊接着又食言出兵給了金人再度興師問罪的藉口,最終不僅太原沒有保下來,還連帶着種平遠和這一支精銳西軍全軍覆沒。

可以說是但凡能做錯一個選擇,也不至於鬧到這般田地。

……

而此時的種平遠,正走在前往太原城的路上。

此時的他對於自己未來的命運或許還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知,但也已經感覺出來,此行多半是凶多吉少。

但那又如何呢?

在這個朝廷中,本來就有很多事情是身不由己的。

壽陽、榆次。

在之前第一階段的副本中,樊存所扮演的那名將官在這條線上反覆偵查,立下了功勳。

而現在,種平遠所帶領的西軍,也終於來到了這裡。

此地距離太原城已經不過百里,但這百里的路程,卻已經是如此的遙不可及。

金兵已經開始不斷展開突襲,而西軍在這個過程中的戰果,是五戰三勝。

這固然說明西軍的戰鬥力確實不俗,遠非那些一觸即潰的廂軍可比,但在如此的戰績之後,卻有着巨大的隱患。

金人雖然敗了三次,但都是主動退卻,沒有傷及根本。而反觀西軍這邊,不僅人困馬乏,而且糧草輜重也不足,甚至不能賞賜奮勇殺敵的士卒,這些士兵之中,已經是怨聲載道。

而種平遠很清楚,他還沒有完成救援太原城的任務,此時如果停下來,等於是一切皆休。

他還要強撐着繼續往前,到太原城下……

但這樣的強撐,又能持續多久?

終於,金兵再度來襲。

而這次,來的並非試探的小股部隊,而是金人的一支主力。帶領他們的,是日後以軍功被封爲國公的一位金國將領中的超新星,而他在齊朝打出名聲的第一個祭品,就是種平遠。

正如在真實的歷史中,名將劉法死於察哥之手,種平遠的命運,本來也該像劉法一樣,不是輸給軍事指揮的技巧,而是輸在各種其他的方面。

然而就在軍隊譁變在即的時候,突然有人興奮地大喊:“援兵到了!”

種平遠既驚訝又不敢相信,他看向遠處金人的軍陣,發現竟然爆發出一陣騷亂。

而緊接着,原本已經準備對種平遠發動總攻的這支金人精銳,竟然一番大戰之後,就倉皇退去。

種平遠有些意外,難道是,約定好的援軍及時趕到?

但仔細一想又不太可能。

因爲他很清楚這些齊朝軍隊的德性,負責支援他的姚古軍本身戰鬥力就很一般,如期趕到指定地點甚至主動攻擊金兵,這怎麼想都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情。

種平遠猜測沒錯,來的並不是齊朝原本派遣的援軍。

在原本的歷史中,負責支援他的姚古軍並未及時趕到指定位置。金兵擊潰種平遠所部之後,又乘勝追擊姚古,一戰擊潰。

而在這個歷史切片中,姚古軍同樣沒有趕到。來的,卻是鄆王殿下帶領的西軍精銳!

駐紮在興慶府的這幾年中,樊存也沒什麼事情做,唯一的任務就是讓劉法給自己好好地整治西軍。

或許這支西軍目前在齊朝中是最能打的一支軍隊,但在盛太祖的眼中,卻還是差得太多了。

這樣一支軍隊,又如何能跟虎狼一般的金人相抗衡?

於是,樊存在盛太祖的場外指導下,通過劉法,將手中的西軍給好好地整頓了一番,並用攻滅西夏所獲得的各種錢糧珠寶,將其中的精銳整合起來,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上。

此時,兵練得差不多了,之前攢下來用於盛太祖場外援助的能量也用掉了不少。

樊存是該想着再去搞點新的能量給盛太祖續費了。

見到風塵僕僕趕來的鄆王殿下和劉法,種平遠幾乎是熱淚盈眶。

他能夠明白當初劉法的心情了。

如果鄆王殿下晚來一步,他的軍隊已經發生譁變,這支精銳的西軍早就已經蕩然無存。而他自己,多半也會死於亂軍之中。

爲國捐軀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得沒有意義,沒有價值。

而現在,鄆王殿下避免了這一步。

劫後餘生、人困馬乏。種平遠所帶領的西軍在逃出生天之後,對於進攻太原,已經沒有太多的想法。

因爲他們都明白,這次是因爲鄆王殿下的援兵來得及時,才僥倖逃過一劫。可若是再打下去,豈不還是死路一條?

打,且不說有幾成勝算,就連最基本的糧草輜重和賞賜之物都沒有,就算打勝了又有什麼意義?

上面的大人物立下軍功,出將入相,跟他們這些底層賣命的大頭兵又有什麼關係?

這一戰也打醒了種平遠,讓他知道,恐怕是無法救援太原了。

然而,鄆王殿下卻搖了搖頭,對他說道:“將所有軍中將官集合起來,本王要跟這些將士們,說說心裡話。”

……

肅殺的戰場,還瀰漫着未曾散去的血腥氣。

兩支西軍再度合兵一處,許多曾經認識的基層將官聚在一起,等候着鄆王殿下的訓話。

對於那些曾經留守在西夏故地的西軍而言,此番出戰當然沒有太多的想法,他們中的一小部分人或許還抱有建功立業的心思,但更多的人,僅僅是出於對這位鄆王殿下和劉法將軍的信任。

可種平遠此時帶領的這些西軍,士氣已經是一落千丈。

因爲這幾個月中,他們從興慶府奔波到京師城下,見到了京師保衛戰中的種種怪現象,此時又被迫趕往大同,一番混戰之後,對這個朝廷的不滿已經到達了極點,連種平遠這位老將也都完全壓制不住了。

聽說鄆王要訓話,大部分將官也只能到場,但對於這場訓話的內容,他們卻並沒有抱着太大的希望。

鄆王又不是神,難道還能改變這一切嗎?

只是沒多久,這位鄆王殿下已經騎着戰馬,來到衆人眼前的這一處高坡。

與幾年前出征西夏相比,這位鄆王已經變得更像是一位武人了。

他的身材變得強壯結實,膚色也被曬成了古銅色,跟原本那個更像是儒雅讀書人的形象,有了很大的變化。

這是因爲樊存閒來無事也一直在嘗試着提升這幅身體的素質,這幾年的時間,還是有一些收穫的。

“種平遠!

“你作爲將領,賞罰不明,士卒浴血奮戰,你卻未能將賞賜他們的軍需輜重按時運抵戰場。

“自領二十軍棍!”

在衆目睽睽之下,種平遠二話沒說領了責罰,脫下鎧甲被打了二十軍棍。

下手的士卒當然是收手了的,但看到這位主將也被打,許多原本對種平遠充滿怨氣的士卒,心中的怨氣也就逐漸消散了。

甚至開始體諒起種平遠的迫不得已。

“哎,種相公也是沒辦法啊,若不是朝廷一再催促,他又怎麼會犯了兵家大忌,貿然行軍。”

“是啊,糧草輜重的事情……我相信種相公並非那些亂加貪墨的將領。”

緊接着,鄆王看向左右。

身邊人立刻會意,將幾個隨軍的沉重的大箱子搬了過來。

箱子打開,裡面堆滿了各種金銀珠寶。

“種平遠!論功行賞,將前幾戰中該有的賞賜,全都加倍賞給士卒!”

種平遠手下的將官們開始將這些錢財和珠寶分發給連日奮戰的兵卒。

而這些兵卒的臉上,再一次有了動容的表情。

很快,幾個大箱子全都分發一空。

在得到了比平時更多的賞賜之後,這些士卒的心態也終於穩定下來,想要看看鄆王殿下接下來還有什麼要說的。

只見這位鄆王殿下橫槍躍馬,聲音逐漸升高。

“將士們!

“我朝武人被壓制,已有百餘年了!

“我等本是戰場殺敵、保家衛國的好男兒,若是生在燕、楚、樑這些前朝,本該是攻城拔寨、建功立業、人人羨慕的鐵血軍人!

“可在本朝,庸臣誤國,卻將我等武人稱爲‘賊配軍’,臉上刺字,百般折辱,還要讓我等去直面金人的鐵騎!

“本王知道,你們心中有怨!

“本王知道,你們不該爲齊朝屢戰屢敗而背上千古罵名!

“本王也知道,你們其實完全有打贏金人的實力,只是因爲各方掣肘,因爲一幫膽怯庸臣的齟齬,才總是在戰場之外的地方,遭受致命的失敗!

“本王也知道,你們此時不願意去太原,是因爲這一路上的大戰,已經徹底消磨了你們的耐心,讓你們覺得此戰打不贏,而即使打贏了,功勞也都與你們無關。

“但是!

“請大家好好想想,此時在太原城中的,也都是我們的手足兄弟、至愛親朋,也都是我們大齊的同胞子民!

“本王向你們承諾,救下太原後,所有士卒皆有賞賜,陣亡者,三倍撫卹送入家中!

“本王還向你們承諾,從今日開始,我朝武人將不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你們都是我齊朝的利刃,不僅要保家衛國,還要開疆拓土!

“從今日起,將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庸官,能騎在我等將士們頭上!

“若是有庸官敢說一個不字……

“那本王就殺他全家,爲我等將士祭旗!”

鄆王殿下的慷慨陳詞並無太多華麗的辭藻,這與他狀元的身份似乎並不相符。

但這些直白甚至顯得有些粗鄙的話語,卻更能激發三軍將士的共鳴。

很快,戰場上爆發出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

雖然這位鄆王殿下並非皇帝,而只是一名親王,但他僅僅是說出這番話,已經足以收攬人心。

更何況,他已經憑藉着連續救下劉法、種平遠這兩位名將的操作,贏得了西軍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尊敬。

而此時三皇子的尊貴身份,西北兵馬大元帥的職位,以及曾經考中狀元的傳奇經歷,更是讓這位鄆王有了一種天命所歸的感覺。

就此,齊朝最強的西軍,在鄆王的人格魅力下,再度整合爲一。

……

太原城下,並未爆發出想象中的大戰。

在鄆王的帶領下,劉法與種平遠這兩位西軍名將開始穩紮穩打,步步爲營地推進。

而眼看天氣逐漸炎熱,經過幾次試探之後又都沒有得到好的結果,金人最終還是知難而退。

太原之圍解了,但並未爆發出大規模的戰鬥,也沒有斬獲太多金人的首級。

不過這正是樊存想要的。

因爲盛太祖告訴他,此時與金人死磕,並非很明智的選擇。

這些金兵留着,還有其他的用處。

於是,在金人撤走之後,樊存只是帶着西軍象徵性地追擊一番,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作爲大捷報了上去。

而後就是進入太原城,得到太原軍民的夾道歡迎。

只是緊接着,鄆王殿下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無比的事情。

他與太原城的守將王稟,幾乎是以直接勒索的方式,讓太原城中的富戶,比如地主、豪紳、富商等等,交出幾乎三分之一的家產,充作軍資。

此舉自然是激起了這羣人的激烈反抗,但在西軍殺氣騰騰的屠刀面前,他們最終卻還是妥協了。

而這些錢財,大多數都被用作士兵的賞賜。

有個別實在頑固的地主、豪紳,仗着自己的家族在朝中有些勢力,想要抗命。

而樊存在盛太祖的建議之下,對這些人就只有一個回答。

殺!

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當然,殺也要講究個名正言順。想要蒐集這些地主劣紳的不法證據簡直不要太簡單,不論是通過王稟等太原官員的勢力,還是由城中的平民百姓舉報,在加上亂世用重典的從嚴判決,殺這些人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反而讓城中百姓拍手稱快。

而此舉雖然也激起了一些反對的聲音,但太原城中,支持的聲音卻還是佔了上風。甚至很多太原城中的民衆,還自發地拿出一些家財用於犒軍,被樊存拒絕。

顯然,城中還是有明白人的。

太原城被圍了許久,如果沒有鄆王帶領西軍救援,指望着朝廷派出援兵,估計太原城遲早都要被攻破。

而一旦城破,金人就要大肆屠城,到時候別說是家財,就連身家性命也都別想保住。

所以,這些西軍原本也沒指望朝廷的封賞,城中交出一些財物犒軍,也總比都被金人搶走要好得多。

對於那些不明白這一點的人……

樊存也不屑於對他們講道理,畢竟他的場外援助嘉賓是盛太祖。

……

太原之圍已解的消息很快傳回京師。

聽聞鄆王竟然又立下這等大功,京師百姓自然是奔走相告。

但這一消息對於正在爭權奪位的兩位皇帝而言,卻不啻於火上澆油。

齊惠宗已經還朝,但很快,他就發現還朝後的事情與自己原本所想全然不同。

齊英宗幾乎是將自己的這位太上皇父皇給軟禁了起來,安排自己的親信給齊惠宗的內侍來了個大換血,實時監視,甚至連齊惠宗賜給內侍財物、接見大臣,也都要一一彙報。

而鄆王的收復太原之功,雖然讓齊英宗十分不快,但這畢竟沖淡了他割讓三鎮的不良影響,加強了他統治的合法性,所以明面上的賞賜和獎勵還是要有的。

在這種自覺更加安全的環境之下,齊英宗和齊惠宗兩人的鬥爭比原本歷史中還要更加激烈,而原本李伯溪和種平遠等人力主構築的黃河防線,自然就更加沒有勞民傷財的必要了。

這一切當然都建立在某種一廂情願的推斷之上:既然太原之圍已結,金人已經退兵,那麼,短期內應該不會再來了吧?

將軍國大事寄託於某種僥倖,這本就是十分愚蠢的行爲,但齊英宗本身就是一個愚蠢至極的皇帝。

而樊存既然已經知道了真實的歷史,對他的這種愚蠢自然也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所以接下來,樊存要耐心等待那個絕佳的時機。

……

果然,數月之後,金兵再度南下,仍舊是東西兩路進兵。

在原本的歷史中,太原城淪陷之後,兩路金兵圍攻汴梁,順便以太原爲支點,切斷了西軍救援京師的路徑,導致京師幾無可戰之兵,也是促成靖平之變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這個歷史切片中,樊存所扮演的鄆王救下了太原城,讓這種局面並未發生。

但金人也並沒有因爲太原城還在齊朝手上就有所畏懼,畢竟之前他們從太原退兵時,也並未遭受什麼太過重大的打擊,仍舊不認爲齊朝的軍隊能與他們一戰。

於是,東路軍仍舊勢如破竹一般,直抵京師城下。

齊英宗此時才連發金牌聖旨,要求鄆王帶着西軍勤王。

然而這些聖旨和金牌,基本上都被樊存扣下了,就當無事發生過。

他之所以敢這麼做,自然是算好了的。

當初九皇子成爲河北兵馬大元帥之後,朝廷也是幾番催促出兵勤王,但他也無動於衷。最終朝廷又將他如何了?還不是無可奈何。

雖然樊存不出兵的動機與九皇子不出兵的動機有着本質的不同,但從結果上來說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不同。

更何況樊存知道,很快他還會接到齊英宗遣散勤王軍、不讓他們再去京師的詔書,因爲齊英宗幼稚地認爲和談已成,不需要軍隊再去增加負擔。

終於,在樊存的耐心等待之下,靖平之變還是如之前一般發生了。

靖平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六甲神兵出城,金兵成功登城,燒燬城門,但不敢下城。

二十八日,齊英宗要求京師百姓捐獻財物犒賞金兵以求罷兵。

三十日,齊英宗前往金營議和,金人禮遇,初二方回。

十二月初四到二十三日,金兵陸續勒索戰馬、軍器、金帛、美酒、圖書典籍等等,齊英宗下詔要求城內捐獻財物。

靖平二年正月初十,齊英宗再度出城議和,數日不回,只是不斷傳遞消息,要求城內儘快籌備金銀布帛。

此時大部分人還無法猜到,這次的齊英宗將再也無法回到京師。

但城中的齊惠宗也是個草包,在這種情況下竟然也沒能重新奪回權力,而是任由齊英宗在金營中遙控指揮搜刮城內錢財,甚至到了二月初七,齊惠宗也去了金營。

從此時開始,這兩位奇葩皇帝就開始幫助金兵彈壓城內騷亂,並用齊朝的國家機器,源源不斷地將城中財富輸送給金兵。

原本這就像是不斷套緊的絞索,無辜的京師百姓只能被殘暴的金人和昏庸無能的兩位皇帝百般壓榨。

但現在,樊存一直等待的時機到了。

靖平二年正月初九,在齊英宗出城議和進入金營被扣留的前一天。

在圍攻太原城的守軍已經逐漸鬆懈,以爲這支西軍也要像之前一樣做一輩子縮頭烏龜的時候。

鄆王殿下與劉法、種平遠帶着精銳西軍出城劫營。

一戰,將再度圍攻太原的金兵打得當場崩潰,遠遁數十里。

而後,西軍乘勝追擊,徹底解了太原之圍。

緊接着,樊存扮演的鄆王自太原回援京師。

第294章 缺失了什麼第149章 妖魔玩賴啊第82章 砍死頭目爆裝備嗎?第23章 金色天賦技能第260章 大捷第164章 千里無雞鳴第266章 堅守第38章 試煉副本全部攻破第151章 斬馬刀第94章 忙碌的玩家們第322章 推翻重來第85章 掃清妖魔!第359章 深度屏蔽第1章 歸序者第126章 速通規劃再度開啓!第313章 着手破局第60章 新的金色天賦第276章 試煉通關!第72章 百戶大人我要和你並肩作戰!第308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第110章 史料分析第195章 新的朝代第118章 大人,時代又變了!第131章 文物出土!(月票加更)第294章 缺失了什麼第240章 戰爭的開端第158章 電影上映第19章 通關錄像第69章 開始速通規劃!第194章 收復第150章 騎兵衝鋒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30章 辯駁第89章 這哥們唱得比原主還好聽啊!第199章 火槍革新研究第277章 排行榜第72章 百戶大人我要和你並肩作戰!第90章 不太和諧的聲音第72章 百戶大人我要和你並肩作戰!第64章 還真是個貪生怕死之徒啊!第115章 兩份口供第89章 這哥們唱得比原主還好聽啊!第130章 墓葬第197章 初心不改,百折不撓(求保底月票)第253章 廢立第183章 權臣篡位的風險?(大章求月票!)第107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84章 這不公平!第153章 新版本準備第316章 刺殺尉遲敬德?第281章 攻城武器第176章 解決方案(加更求票5)第367章 你們差一點就成功了第47章 極限加buff第337章 局勢盡在掌握!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221章 流民圖的另一種用法(萬字更求月票)第2章 包裝成遊戲第261章 興大獄!第218章 新的方案第263章 一個人全乾了!(8000字)第257章 有何懼哉!(萬字更求月票)第277章 排行榜第331章 又演皇帝?第274章 劃江而治第336章 全員內鬼第359章 深度屏蔽第36章 武術高手的遊戲經歷第204章 計謀第72章 百戶大人我要和你並肩作戰!第258章 昭義軍建立第274章 劃江而治第153章 新版本準備第102章 特殊訪客資格(感謝夏某某打賞的盟主)第251章 解太原之圍第330章 終極試煉選拔開始第48章 配合來了!第244章 第二階段第195章 新的朝代第343章 準備問題第179章 幾世爲人(加更求票8)第97章 有二階段的boss肯定很值錢吧?第125章 這位首通大佬是文武全才?第319章 齊王竟是我自己第365章 出其不意的戰法第201章 失蹤的英雄人物(感謝盟主魯智更深的打賞)第35章 捱打第305章 不按劇本出牌啊第132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第245章 練兵與階下囚第246章 鄆王殿下第209章 阿雲案第12章 武卒副本也沒那麼簡單啊!第284章 巨大化排行榜第47章 極限加buff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287章 新的附屬身份:匹夫第192章 騎兵戰法第158章 電影上映第205章 應變
第294章 缺失了什麼第149章 妖魔玩賴啊第82章 砍死頭目爆裝備嗎?第23章 金色天賦技能第260章 大捷第164章 千里無雞鳴第266章 堅守第38章 試煉副本全部攻破第151章 斬馬刀第94章 忙碌的玩家們第322章 推翻重來第85章 掃清妖魔!第359章 深度屏蔽第1章 歸序者第126章 速通規劃再度開啓!第313章 着手破局第60章 新的金色天賦第276章 試煉通關!第72章 百戶大人我要和你並肩作戰!第308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第110章 史料分析第195章 新的朝代第118章 大人,時代又變了!第131章 文物出土!(月票加更)第294章 缺失了什麼第240章 戰爭的開端第158章 電影上映第19章 通關錄像第69章 開始速通規劃!第194章 收復第150章 騎兵衝鋒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30章 辯駁第89章 這哥們唱得比原主還好聽啊!第199章 火槍革新研究第277章 排行榜第72章 百戶大人我要和你並肩作戰!第90章 不太和諧的聲音第72章 百戶大人我要和你並肩作戰!第64章 還真是個貪生怕死之徒啊!第115章 兩份口供第89章 這哥們唱得比原主還好聽啊!第130章 墓葬第197章 初心不改,百折不撓(求保底月票)第253章 廢立第183章 權臣篡位的風險?(大章求月票!)第107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84章 這不公平!第153章 新版本準備第316章 刺殺尉遲敬德?第281章 攻城武器第176章 解決方案(加更求票5)第367章 你們差一點就成功了第47章 極限加buff第337章 局勢盡在掌握!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221章 流民圖的另一種用法(萬字更求月票)第2章 包裝成遊戲第261章 興大獄!第218章 新的方案第263章 一個人全乾了!(8000字)第257章 有何懼哉!(萬字更求月票)第277章 排行榜第331章 又演皇帝?第274章 劃江而治第336章 全員內鬼第359章 深度屏蔽第36章 武術高手的遊戲經歷第204章 計謀第72章 百戶大人我要和你並肩作戰!第258章 昭義軍建立第274章 劃江而治第153章 新版本準備第102章 特殊訪客資格(感謝夏某某打賞的盟主)第251章 解太原之圍第330章 終極試煉選拔開始第48章 配合來了!第244章 第二階段第195章 新的朝代第343章 準備問題第179章 幾世爲人(加更求票8)第97章 有二階段的boss肯定很值錢吧?第125章 這位首通大佬是文武全才?第319章 齊王竟是我自己第365章 出其不意的戰法第201章 失蹤的英雄人物(感謝盟主魯智更深的打賞)第35章 捱打第305章 不按劇本出牌啊第132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第245章 練兵與階下囚第246章 鄆王殿下第209章 阿雲案第12章 武卒副本也沒那麼簡單啊!第284章 巨大化排行榜第47章 極限加buff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287章 新的附屬身份:匹夫第192章 騎兵戰法第158章 電影上映第205章 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