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不按劇本出牌啊

第305章 不按劇本出牌啊

“武德九年……”

李鴻運仔細品味着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

對於一名歷史系的學生來說,武德九年是一個相當敏感的時間節點。

因爲正是在這一年,秦王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成功幹掉了對自己王位有威脅的所有人。

所以,武德九年也是樑高祖在位的最後一年。

而在秦王登基之後,年號就改成了“貞觀”,也就是數千年來堪稱文治武功最爲鼎盛、爲後世所有皇帝和臣子教科書般的貞觀之治。

但武德九年還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渭水之盟。

在玄武門之變後,突厥得到消息,知道這是整個樑朝最爲脆弱的時刻。

於是,頡利可汗的大軍兵臨長安城下。

至於頡利可汗帶了多少大軍,史料記載不詳,有記載四十萬,有記載二十萬,但不管具體是多少,頡利可汗一定是幾乎帶着舉國之兵前來的。

除了頡利可汗自己的核心嫡系部隊之外,必然也帶了大量的從各部落徵召而來的騎兵。

史料記載,突厥的部隊在渭水對岸佈陣,旌旗飄揚數十里。

只不過這次並沒有爆發出決定兩國國運的大戰,此時已經成爲樑太宗的秦王設疑兵之計,親率六騎至渭水邊,隔着渭水與頡利可汗對話,指責頡利可汗失約。

而後,樑軍趕到,來到太宗背後大展旌旗。

頡利可汗見到樑軍軍容大盛,不敢與樑軍硬碰硬,雙方就在長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橋簽署盟約,斬殺白馬立盟。

而後,頡利可汗率突厥騎兵返回,一場大戰偃旗息鼓。

在這個過程中,樑朝向頡利可汗繳納了一些金帛財物,而頡利可汗本來說要獻上馬三千匹、羊萬口,但太宗並沒有接受,而是讓突厥返還這次入寇時擄掠的百姓。

於是,雙方進入了三年的和平期,直到三年後,突厥被樑朝所滅。

而從此時的具體事件來看,應該正是宣武門之變後、突厥大舉入侵的時間點。

“難道說,這次的扮演對象,是突厥人?

“應該不會,畢竟《暗沙》中還從未扮演過異族。”

李鴻運下意識地以爲這次還是扮演樑太宗的敵人,但轉念又一想,覺得不太可能。

《暗沙》中玩家從未扮演過異族,這是一方面的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如果扮演頡利可汗的話,想要贏,簡直太簡單了。

渭水之盟以前,突厥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可以說是頡利可汗一生的巔峰之筆。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從歷史上拿掉樑太宗這個人,鼎盛的樑朝將不復存在。不僅如此,整個華夏可能會提早進入齊朝那種被異族蹂躪、統治的大黑暗時期。

在當時的大局勢下,樑朝與突厥之間的爭霸戰,將直接決定整個世界的局勢,也將決定華夏未來的歷史走向。

東突厥,正是樑朝初年各個割據軍閥勢力的後盾,也是內地戰亂的策源地。

這隻黑手不斷推波助瀾、削弱中原。

而在東突厥扶持的各個勢力被秦王滅掉、中原一統之後,東突厥也終於坐不住了,他們從幕後走到臺前,頻繁入侵,繼續擾亂新生中原政權的安定和發展。

當然,站在突厥人的角度,這是你死我活的戰爭,對死敵下狠手,也是無可厚非的行爲。

雙方並無任何和平相處的可能性,不是你滅掉我,就是我滅掉你。

和平,只不過是暫時的休戰。

而有意思的是,雙方都各自經歷了彼此最爲虛弱的時期。

玄武門之變時,正是整個樑朝最爲虛弱的時期,此前高層剛剛因爲政治爭鬥而混亂不堪,整個國家也因爲剛剛從持續的軍閥混戰中恢復過來、戶口數銳減。

而且,貞觀年間記載的天災不斷,由此可見武德年間的情況應該也太好不到哪去。

另一邊,東突厥其實也在從鬆散的遊牧部落汗國向更高級的政治實體演進的過程之中。

東突厥的牙帳已經南壓到定襄,大量中原人往附,而中原的割據勢力也紛紛受東突厥的封號,突厥的政治制度也在不斷地正規化。

頡利可汗正在努力構建屬於自己的中央集權模式,而這一行爲引發了突厥貴族的反彈。

再加上天災,所以給人一種東突厥內憂外患的感覺。

可實際上,如果頡利可汗真的能挺過這一最危險的階段,成功整合了內部,那麼再度捲土重來時,就是一個比齊朝面臨的金國更加恐怖的龐然大物了。

在這種情況下,頡利可汗在樑太宗登基的當月就殺到長安城外,他成功地在整個樑朝最爲虛弱的時候,出現在了它最爲核心、最爲致命的區域。

此戰如果樑朝敗了,那麼整個長安城將毀於一旦。

而數百年後“靖平之變”的恥辱,或許就會提前上演了。

如果讓李鴻運扮演頡利可汗的話,那他什麼都不用做,直接指揮大軍A上去就完事了。

只要能夠免疫樑太宗的主角光環,那麼這場仗真的打起來,頡利可汗是有很大勝算的。

當然,樑太宗是軍事天才,手下名將如雲,雖然長安城中只有數萬士兵,但依託長安堅城據守、調集各方力量,突厥未必就能大獲全勝。

但不管怎麼說,A過去就是當時突厥人的最優解。

因爲他們不A過去,三年後就得被李靖抓回長安跳舞了。

……

李鴻運還在猜測這個環節的通關要求,就在這時,他面前的這行字開始向下滾動,更多年份出現了。

不僅如此,這些年份出現了按鈕形式的底框,這意味着它們都是可互動的選項。

其中,最下方的“武德九年”選項有一個特殊的顯示特效,這應該是說,它是核心環節,是最終通關的目標。

而在上方,還有“武德三年”、“武德五年”、“武德六年”、“武德七年”、“武德八年”等五個選項。

其中,“武德三年”的選項已經是“已完成”的顯示狀態,而“武德七年”明顯比其他的選項更加醒目一些,僅次於“武德九年”。

李鴻運有些疑惑:“這些年份是什麼意思?”

努力地在腦海中回憶後,李鴻運大致想起,武德三年到武德四年正是一戰擒雙王的虎牢關之戰。

“因爲我之前已經扮演竇建德體驗過虎牢關之戰,併成功想出瞭解法,所以在這一階段,判定爲自動完成?

“可是,其他的年份又有什麼大事嗎?”

李鴻運想了很久,也沒想出武德五年到武德八年之間有什麼大型戰役。

因爲在打贏虎牢關之後,秦王基本上屬於被雪藏的狀態。

一方面,虎牢關之戰後,整個中原已經基本平定,雖然還有如劉黑闥叛亂之類的動盪,但樑高祖已經完全不打算再讓秦王立下更多戰功。

他轉而讓太子、李靖等人去平定,只有實在迫不得已的時候才讓秦王去救火。

另一方面,在玄武門之變前,太子與秦王之間的矛盾已經在不斷激化,雙方的政治鬥爭十分尖銳。

在這個過程中,樑高祖一直是拉偏架的態度。

究其原因,玄武門之變與其說是針對太子黨,實際上不如說是針對皇帝。

秦王要搶奪的並非繼承權,而是皇位。

當時,樑高祖還很年輕。他作爲一個新興政權的皇帝,當然希望自己能一直統治下去。

相較而言,太子顯然是個很好拿捏的人選,而他的二兒子秦王,因爲已經立下了不世戰功,所以對皇帝來說,是個難以拿捏的對象。

所以,樑高祖心中的帝王制衡之術復甦了,他要扶持太子去壓制秦王,這並不是說他對太子有多麼偏愛,而是更希望自己的皇位能夠穩固。

在虎牢關之戰到玄武門之變的這段時間,其實沒有太多值得稱道的事情,跟突厥有關的事情,就更沒什麼印象了。

當然,李鴻運對這期間的歷史並不特別瞭解,否則他至少能想到武德七年有一個關於突厥的重要事件。

……

考慮一番之後,李鴻運還是先點了一下“武德九年”的最終選項。

因爲他首先得知道這一階段扮演誰、目標是什麼。

周圍的場景快速變幻。

視野中,六騎從長安城中經玄武門衝出,直奔渭水。

而在渭水北岸,突厥人的騎兵旌旗如雲,綿延不絕。

這六騎中一馬當先的人,不是樑太宗又是誰?

李鴻運的視野快速落下,附身在樑太宗的身上。

瞬間,一種充盈於全身的力量感和自信,油然而生。

李鴻運能感覺到這副身體正處於最鼎盛的狀態,每個細胞彷彿都在歡呼雀躍中膨脹,而身體的靈活性、掌控力也堪稱登峰造極。

李鴻運的騎術並不算很精湛,但在附身到樑太宗的身體之後,他直接就能夠體會到那種人馬合一的巔峰狀態,胸中自然生出一股豪氣。

“這就是……人形高達的感覺嗎?”

李鴻運震驚了。

在《暗沙》中,玩家們倒是也經常附身到一些猛將身上。比如刺客試煉最開始,就是扮演頂尖的劍客聶讓。

附身者身體素質不同,玩家們運用起來自然也會有所區別。

而樑太宗,顯然在玩家們附身過的所有歷史人物中,都是最最頂尖的人物,可謂是超一流。

甚至在李鴻運本身騎術一般的情況下,光靠樑太宗身體中殘留的些許肌肉記憶,就足以讓他將騎術提升到不可思議的精妙境地。

“既然是扮演樑太宗,那我豈不是無敵了!”

之前扮演竇建德,他已經深刻理解了“掛逼”這兩個字的含義。

而現在,他親自扮演掛逼,如果再加上自己的運氣加持,要復現當年的渭水之盟……似乎是個很簡單的任務?

“駕!”

李鴻運開心地一夾馬腹,繼續向前奔馳。

然而就在這時,身側一名文官模樣的大臣在馬上說道:“賊寇勢大,陛下先將使者執失思力扣押,又率六人直面大軍,是以身犯險,臣以爲此行太過危險,陛下萬不可有輕敵之心,以萬乘之尊而蹈死地啊!”

李鴻運看了他一眼,知道這位就是樑朝初年的重臣蕭瑀,也是自己這次同行的六人之一。

其他五人中,還有高士廉、房玄齡等重臣。

作爲一個已經在歷史上看過標準答案的玩家,李鴻運哈哈一笑,不以爲意。

“卿儘可放心,朕已經考慮好了!

“突厥人之所以敢於傾國而來,直抵長安近郊,是因爲他們知道我國有難,而朕纔剛剛即位,認爲朕不能禦敵。

“若是示敵以弱、閉門據守,等於是向突厥露怯。到時候,突厥必然會縱兵四處燒殺搶掠,賊兵勢衆,到時候事情就要一發不可收拾。

“而朕現在輕騎獨出,看起來像是輕視他們,而後在展露軍威,展現出與他們決戰的架勢。突厥人深入我樑朝腹地,必然心有懼心。

“卿看好了,制服突厥,在此一舉!”

李鴻運這番話基本上是當年樑太宗的原話,因此,說得信心滿滿。

其實早在樑太宗與頡利可汗在渭水旁見面之前,頡利可汗已經派了使者執失思力來見樑太宗。

執失思力這個人物也很有意思,他是東突厥的一名酋長,同時也是頡利可汗的心腹大將。

頡利可汗派他來長安覲見樑太宗,可見對此人十分信任,並且也是想借此探一探虛實。

執失思力見到樑太宗之後說:頡利可汗與突利可汗已經率領百萬大軍來到。

言語之中,炫耀之意不言自明。

而樑太宗直接斥責他:“朕曾與伱們的可汗當面約定講和通好,前後贈給你們許多金銀財帛,可你們卻背棄盟約、縱馬深入我朝境內!你們是戎狄之人,但卻也該長着一顆人心,怎麼敢忘記朕對你們的恩惠,自誇兵強馬壯?朕先將你斬了!”

王霸之氣瞬間震得執失思力驚恐萬分,跪地求饒。

而後,大臣蕭瑀等人建議樑太宗按照禮節將他打發回去,但樑太宗認爲,突厥人遣使炫耀已經是很過分的行爲,如果什麼都不做就放回去,必然顯示出心虛,讓突厥人認爲樑朝害怕他們。

於是,樑太宗將執失思力囚禁起來,之後才前往渭水河岸去見頡利可汗。

而在渭水之盟訂立之後,執失思力被放回去,北返突厥。

後來,李靖滅突厥,執失思力因爲在突厥甚有威望,於是樑太宗命令他去招降,逐漸成爲樑朝名將,還娶了樑太宗的妹妹,並隨李靖四處征戰、參與了對吐谷渾、吐蕃、薛延陀等勢力的大戰。

其實,從囚禁執失思力這一點就能知道,樑太宗早就已經打定主意,要以強硬的態度對突厥唱一出“空城計”,逼他們退兵。

而在渭水的一系列行爲,顯然也是在貫徹這一中心思想。

此時,李鴻運正要順着樑太宗的這種戰略思想,繼續表演下去。

李鴻運說完,拍馬向前,直抵渭水邊上。

此時渭水上有一座便橋,突厥人的二十萬雄兵就在北岸列陣,旌旗飄飄。

而李鴻運來到橋邊,衝着對面的突厥人大聲說道:“頡利!你我早就訂立盟約,講和通好,今日爲何又帶兵犯我疆界!你是戎狄,也該有一顆人心,如此背盟反覆,又有何面目做突厥之主!”

這番話說得豪氣干雲,威風凜凜。

說罷,身後馬蹄聲雷同。

樑軍的騎兵風馳電掣般飛奔而來,同樣在渭水岸邊列陣。

旌旗飄揚,軍容整齊!

李鴻運心中不由得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豪邁之感,大丈夫當如是也!

然而,渭水對面的突厥人,卻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

李鴻運不由得眉頭一皺,意識到情況似乎有些不對。

因爲按照歷史上的記載,此時頡利可汗應該是羞愧難當、無言以對,而突厥的騎兵應該是面有懼色。

至於頡利可汗帶來的那些小部落的首領們,甚至會紛紛渡過渭水來參拜樑太宗。

但此時,這些事情一概都沒有發生。

河對岸的突厥騎兵壓根沒有迴應,反而是馬蹄聲如同雷霆滾滾而來,二十萬大軍竟然一言不合直接開戰!

李鴻運瞬間懵了。

哎?

不對啊!劇本不是這麼寫的啊!

這些突厥人就像是壓根沒把樑太宗放在眼裡,看到對方皇帝貿然來到前線,直接就發動了進攻!

短暫的錯愕之後,李鴻運憤怒地帶領士兵與突厥交戰。

樑太宗的戰鬥力確實爆表,李鴻運在馬上張弓搭箭,突厥騎兵無不應弦而倒。

然而,雙方在兵力上還是有很大差距,一番激戰之後,李鴻運迫不得已帶兵返回長安城。

而在他返回長安城的瞬間,歷史切片的時間進入靜止狀態。

這次的挑戰,也宣告失敗。

……

又回到最初的起點。

李鴻運眉頭緊鎖,有點想不明白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在歷史上,關於渭水之盟的記載其實並不算特別詳細。

所以,李鴻運也只是知道,樑太宗在號稱百萬的突厥大軍面前裝了個大的,然後就訂立盟約、突厥退兵了。

但這次的突厥,似乎不按套路出牌,完全是一副愣頭青的模樣。

“奇怪,這些突厥人就像是完全沒聽說過秦王的威名一樣,這不合理……”

李鴻運很快捕捉到了問題的關鍵。

樑太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操作,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他在草原上有着極高的威望。

因此在他出現時,那些小部落的首領才紛紛渡河前來跪拜。

但這次,不僅那些小部落的首領沒來,頡利可汗甚至都沒跟他說話。

這顯然是一種赤裸裸的無視。

“難道說,樑太宗在草原上的聲望,被遊戲給強行剝奪了?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

李鴻運有了一種猜測。

他將目光移到“武德五年”、“武德六年”等其他的選項上面。

“是不是我要先完成這些任務,才能重建樑太宗在突厥人心中的威名?”

帶着這種猜測,李鴻運選定了“武德五年”的選項,再度開始試煉。

第335章 完美的計劃第146章 守城戰,純純的爽局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46章 開戰!第300章 怎一個慘字了得第301章 奇謀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247章 統安城之戰第27章 陷阱第216章 給皇帝的投名狀第317章 絕地反擊第337章 局勢盡在掌握!第221章 流民圖的另一種用法(萬字更求月票)第121章 扮演王建軍(月票加更)第147章 兩面夾擊第284章 巨大化排行榜第167章 南北榜第191章 變陣第229章 羅氏變法(8600字求月票)第216章 給皇帝的投名狀第277章 排行榜第257章 有何懼哉!(萬字更求月票)第44章 線下活動現場第82章 砍死頭目爆裝備嗎?第25章 鋼鐵意志第252章 清君側第177章 辯駁(加更求票6)第358章 蚩尤的決斷第118章 大人,時代又變了!第249章 “和談”的最佳人選第10章 玩家們的熱議!第296章 便是太平秋第284章 巨大化排行榜第221章 流民圖的另一種用法(萬字更求月票)第189章 英雄相惜第65章 孟原的任務(加更求票!)第66章 先除內奸、再滅賊寇!第230章 無憾了第152章 掃清歷史切片(月票加更)第237章 戰與和第118章 大人,時代又變了!第242章 第一階段的鏖戰第198章 妖魔第190章 騎兵對衝第11章 好像還是缺了什麼第159章 斬將,墜馬第137章 怎麼還給自己加戲啊?第175章 空印(加更求票4)第308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第202章 兩個讀書人第323章 齊王版隆中對第311章 史料疑雲第66章 先除內奸、再滅賊寇!第121章 扮演王建軍(月票加更)第71章 逆轉歷史切片!第259章 夾攻第177章 辯駁(加更求票6)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110章 史料分析第319章 齊王竟是我自己第183章 權臣篡位的風險?(大章求月票!)第366章 封狼居胥第141章 震天雷第88章 真實的電影第185章 亂世與憐憫(8000字大章求月票)第66章 先除內奸、再滅賊寇!第29章 真是個狠人第17章 援軍的方向第333章 女將挑釁第286章 新的朝代第114章 算錯了劇本第50章 雖然菜但勇氣可嘉第15章 還真有三階段啊!第49章 傷亡第6章 爲什麼演技很重要第91章 妖魔的隱秘影響第275章 收復燕雲的時機第362章 激戰第83章 遊俠的襲擾第324章 神棍出山第216章 給皇帝的投名狀第319章 齊王竟是我自己第95章 背了標準答案也不好通關啊第6章 爲什麼演技很重要第261章 興大獄!第256章 請陛下赴死!(8600字求月票)第110章 史料分析第185章 亂世與憐憫(8000字大章求月票)第73章 攻守之勢易形了!第198章 妖魔第291章 神策軍第156章 玩家們的精彩表現第39章 真正的遊俠第151章 斬馬刀第317章 絕地反擊第320章 無限天賦加持第322章 推翻重來第89章 這哥們唱得比原主還好聽啊!第342章 遼東之戰第108章 錢從何來
第335章 完美的計劃第146章 守城戰,純純的爽局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46章 開戰!第300章 怎一個慘字了得第301章 奇謀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247章 統安城之戰第27章 陷阱第216章 給皇帝的投名狀第317章 絕地反擊第337章 局勢盡在掌握!第221章 流民圖的另一種用法(萬字更求月票)第121章 扮演王建軍(月票加更)第147章 兩面夾擊第284章 巨大化排行榜第167章 南北榜第191章 變陣第229章 羅氏變法(8600字求月票)第216章 給皇帝的投名狀第277章 排行榜第257章 有何懼哉!(萬字更求月票)第44章 線下活動現場第82章 砍死頭目爆裝備嗎?第25章 鋼鐵意志第252章 清君側第177章 辯駁(加更求票6)第358章 蚩尤的決斷第118章 大人,時代又變了!第249章 “和談”的最佳人選第10章 玩家們的熱議!第296章 便是太平秋第284章 巨大化排行榜第221章 流民圖的另一種用法(萬字更求月票)第189章 英雄相惜第65章 孟原的任務(加更求票!)第66章 先除內奸、再滅賊寇!第230章 無憾了第152章 掃清歷史切片(月票加更)第237章 戰與和第118章 大人,時代又變了!第242章 第一階段的鏖戰第198章 妖魔第190章 騎兵對衝第11章 好像還是缺了什麼第159章 斬將,墜馬第137章 怎麼還給自己加戲啊?第175章 空印(加更求票4)第308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第202章 兩個讀書人第323章 齊王版隆中對第311章 史料疑雲第66章 先除內奸、再滅賊寇!第121章 扮演王建軍(月票加更)第71章 逆轉歷史切片!第259章 夾攻第177章 辯駁(加更求票6)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110章 史料分析第319章 齊王竟是我自己第183章 權臣篡位的風險?(大章求月票!)第366章 封狼居胥第141章 震天雷第88章 真實的電影第185章 亂世與憐憫(8000字大章求月票)第66章 先除內奸、再滅賊寇!第29章 真是個狠人第17章 援軍的方向第333章 女將挑釁第286章 新的朝代第114章 算錯了劇本第50章 雖然菜但勇氣可嘉第15章 還真有三階段啊!第49章 傷亡第6章 爲什麼演技很重要第91章 妖魔的隱秘影響第275章 收復燕雲的時機第362章 激戰第83章 遊俠的襲擾第324章 神棍出山第216章 給皇帝的投名狀第319章 齊王竟是我自己第95章 背了標準答案也不好通關啊第6章 爲什麼演技很重要第261章 興大獄!第256章 請陛下赴死!(8600字求月票)第110章 史料分析第185章 亂世與憐憫(8000字大章求月票)第73章 攻守之勢易形了!第198章 妖魔第291章 神策軍第156章 玩家們的精彩表現第39章 真正的遊俠第151章 斬馬刀第317章 絕地反擊第320章 無限天賦加持第322章 推翻重來第89章 這哥們唱得比原主還好聽啊!第342章 遼東之戰第108章 錢從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