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夾攻

“砰”的一聲,名貴的花瓶摔在地上,粉碎。

齊高宗憤怒的聲音從皇宮中傳來。

“反了!反了!

“秦相,果然如你所說,這韓甫嶽早有反意!

“十二道金牌,他竟然都敢拒不奉詔!

“將手下的七萬軍馬和幾個關係疏遠的副將派回來是什麼意思?給自己留下了三萬餘人的精銳和所有嫡系副將,又是什麼意思!

“還敢發‘告天下百姓書’,還自稱‘昭義軍’!

“他眼中還有沒有我大齊的朝廷,還有沒有朕這個官家!”

此時,齊高宗已經得到了從北方傳來的消息。

韓甫嶽將軍的這一行爲,顯然是在嚴重挑釁他的皇權,同時,也幾乎完全坐實了秦會之的誣告。

這韓甫嶽將軍,也不像是大家以爲的那樣,任人擺佈啊。

齊高宗看向秦會之:“秦相!你說此時該怎麼辦!”

秦會之的臉上卻看不出什麼憂慮,反而有難以掩飾的喜色。

韓甫嶽將軍此舉,不是更省了他去找理由了嗎?

在真實的歷史中,韓甫嶽將軍回來之後,秦會之爲了冤殺他搜腸刮肚,但實在找不出任何罪證,最後硬是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

而現在,不需要莫須有了,光是拒不受命這一點,就讓秦會之有了足夠的理由。

“官家,都到了這種地步,豈可猶豫不決?

“韓甫嶽此人已經是要謀反了,我朝與金人的和議將成,只要命其他諸將與金人一起圍殺,和議既成,也正好平叛,還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豈不是一石二鳥的好事?”

齊高宗臉色陰沉不定,顯然,他也完全沒想到,韓甫嶽將軍竟然真的不回來。

而秦會之的這番話,卻並未完全說動他。

就在這時,在場的第三人發話了。

“官家,臣以爲不可。”

秦會之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看向身側的這名大臣。

此人名爲張德遠,五年前曾在朝中擔任宰執。後來,因爲秦會之的得勢,以及他自身的一些錯誤,被貶謫到了永州。

而今,隨着宋金局勢的不斷變化,他也最終又回到朝堂,任檢校太傅、崇信軍節度使等職,封爲和國公。

當然,張德遠雖然在高宗手下任過宰執,但此時的權勢已經遠不及秦會之。

這次之所以能被高宗召見,也是因爲他與韓甫嶽將軍是舊識,作爲文官又知道些兵事,所以齊高宗也想聽聽他的意見。

總不能這等大事,也要讓秦會之一言而決。

要說張德遠此人如何,時人有一句評價:才極短,雖大義極分明,然全不曉事,扶得東邊倒了西邊,知得這裡忘了那裡。

總之,可以說是除了懂些大義、因爲多次上書請求抗金而被秦會之百般排擠,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卻都不咋樣的一名官員。

當然,不管怎麼說,在此時的這個朝堂上,“懂些大義”也已經算是一種十分珍稀的品質了。

秦會之冷冷地說道:“魏公啊,莫非到了此時,你還要爲那亂臣賊子遮掩不成?”

不愧是奸佞,這一頂大帽子立刻就扣了過來。

齊高宗倒是想聽聽張德遠的說法,於是擺了擺手打斷秦會之:“張卿,說說你的看法。”

張德遠說道:“此事萬不可急躁。

“韓將軍雖然拒不奉詔,又將部隊更名爲昭義軍,發了‘告天下百姓書’,但終究……他不是還沒有反麼?

“官家若是興兵討伐,真的將他逼反了,又該如何?”

秦會之冷哼一聲:“原來魏公是畏敵如虎啊!

“等我朝大兵壓境,便要讓韓甫嶽受縛入朝問罪!若是他不聽,天兵立時碾過去,將他平叛即可!還擔心什麼逼反了他?”

顯然,秦會之是一秒都不想多等。

張德遠像看腦殘一樣看了他一眼:“哦,那請問秦相,你打算讓誰去剿韓甫嶽將軍?”

秦會之愣了一下:“這……”

此地一時陷入了令人尷尬的沉默。

這個問題還真把秦會之給問住了。

他雖然是當朝宰執,但跟這些將領……一個都不熟啊!

相較而言,韓甫嶽將軍已經算是情商比較高、比較給他面子的了。其他的那些將領,背地裡還不見得怎麼罵他呢。

當然,他是當朝宰執,完全可以讓皇帝下令,讓這些將領去打。

但問題在於,這些將領,多多少少都跟韓甫嶽將軍的關係不錯……

派誰去?

皇帝之所以讓這些人立刻撤軍,就是因爲他在秦會之的蠱惑和攛掇之下,已經對這些統兵在外的將領不信任了。連韓甫嶽將軍這樣的人都不信任,更何況是其他的將領?

那麼,既然已經不信任了,再讓他們去剿韓甫嶽將軍……

這豈不是會變成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嗎?

萬一這些將領也被韓甫嶽將軍給策反了呢?

好,或許可以找那些跟韓甫嶽將軍關係不好的人去打,但問題在於,這種人一般也都比較廢物,即便去打,估計也都是給韓甫嶽將軍送菜的……

跟韓將軍關係好的,不敢派過去;跟韓將軍關係不好的,派過去也打不贏。

這……

齊高宗顯然也想通了這一點,瞬間臉色變得煞白。

他發現,在一向溫順聽話的韓甫嶽將軍突然亮出爪牙、拒不奉詔以後,他似乎……還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

“那依張卿之見,該當如何?”齊高宗問道。

張德遠說道:“臣以爲,韓將軍並非真的要謀反。他之所以拒不奉詔,只是對於官家召還的旨意不滿,還想留下來繼續抗金而已。

“官家看他的‘告百姓書’,也是字字不離與金人的刻骨仇恨。

“所以,此時最明智的辦法,還是默默地斷了他的糧草輜重。既不要去圍剿,也不要去出言刺激,此事,冷處理即可。

“至於金人的條件,臣以爲,不可殺韓將軍以求和。”

他話還沒說完,秦會之已經差點跳了起來。

“豈有此理!你這等誤國之策,也敢說出來!

“你是要給所有武將,都開個好頭嗎?

“韓甫嶽拒不奉詔,結果官家竟然毫無表示,默許了?那其他的將領又何必再回京?

“這樣搞下去,豈不是領兵在外的將領都可以無視官家的詔書和金牌了?你是要掘我齊朝的根基不成!

“官家,你千萬莫要聽他的一派胡言!韓甫嶽必須死,這是殺雞儆猴!其他統兵在外的武將也都在看着官家對此事的處理,若是官家真的不聞不問,那立時就要天下大亂了!”

張德遠也毫不相讓:“秦相說的難道便是救國之策了?

“官家,你好好想想,韓甫嶽將軍一直是你的心腹愛將,他對你的赤膽忠心,不只是諸將,就連天下百姓,也都看在眼裡!

“此時韓將軍並未謀反,官家若是真的派其他將領去圍剿,絲毫不念舊情,統兵在外的其他將領會怎麼想?

“韓將軍畢竟有功於齊朝,就這樣剿殺了,這些武將豈不更是要人人自危、與官家離心離德?

“到時候才更是要天下皆反,我齊朝社稷立刻便要動搖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

齊高宗聽得只感覺頭大如鬥,難以作出決定。

按照原本真實的歷史,韓甫嶽將軍二話不說就班師回朝了,於是齊高宗和秦會之發現,可以將他隨意拿捏。

對付一個聽話的人,哪怕他再強,也總是能找到辦法的。

所以,想貶官就貶官,想冤殺就冤殺,絲毫沒有任何難度。

可現在,韓甫嶽將軍突然擺出一副抗命的架勢,這兩人反而不知所措了。

其實,秦會之跟張德遠說的都有道理。

韓甫嶽將軍的特殊地位決定了,不管朝廷是剿或者不剿,都會有嚴重的問題!

剿,是天下武將人人寒心;不剿,是天下武將以後都敢拒不受命了!

更何況,剿就一定打的贏麼?

如果打不贏,那後果還要更加嚴重了。

到時候,局面恐怕要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好了!”齊高宗怒道,“兩位愛卿的辦法都不可行!再想想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他焦躁地轉了兩圈:“韓甫嶽此事,極壞!若是不能以儆效尤,讓那些班師回朝的武將怎麼看?就算他不死,也必須想辦法檻送京師,當庭論罪!

“但派其他將領去討伐,實在不妥。且不說這些軍隊會不會被韓甫嶽遊說譁變,萬一打輸了,天下人會怎麼看朕?我朝纔剛要與金人達成的和談,豈不是毀於一旦!”

齊高宗不敢打。

因爲他清楚,其他的將領綁在一起,也不是韓甫嶽的對手。

當然,考慮到朝廷可以斷糧,可以集中優勢兵力進攻,倒是也能爭得幾分勝算。

但問題在於,如果打輸了怎麼辦?

看到齊朝如此內鬥,民心恐怕會瞬間崩盤,而這其中的怨懟,肯定是對皇帝居多。畢竟此事最初就是因爲皇帝莫名其妙要退兵而搞出來的。

退兵的事情,已經搞得天下民怨沸騰了。

而這一仗打輸了,也等於是把自己的底褲朝金人給露了個乾淨。金人看到除了韓甫嶽將軍之外其他人竟然都如此不堪一擊,和議的時候豈不是要進一步的獅子大開口?

甚至有可能直接不議和了,再轉頭殺回來!

那同樣是一心想着求和苟安的齊高宗絕對不可接受的一種局面。

張德遠說道:“官家,臣還有一策。

“不如收回成命,讓諸將都回去,繼續去打金人。等把金人徹底趕回燕雲,收復了河北、河東諸縣,再回頭處理韓將軍的事情。”

齊高宗的臉色瞬間黑了:“張卿,你當朕是三歲小孩般的好糊弄嗎?

“朕已經下了退兵的命令,豈能朝令夕改?皇帝的威嚴何在?

“更何況,韓甫嶽已有反意,不僅不想辦法解決,還繼續給他兵權?還繼續讓他去打河東、河北諸縣?怕是等他打跑了金人,接下來就是黃袍加身了!”

張德遠默默嘆了口氣。

果然,如果官家現在肯收回成命的話,那他一開始也就不可能想着要退兵了。

無解。

秦會之眼珠滴溜溜地轉了轉,說道:“官家,臣倒是有一計。

“朝廷之兵,確實不可輕動。

“一來是各路將軍都已經準備回京述職,此命令不好更改;二來若是一旦打輸,等於是向金人露怯,那麼我朝連番大捷所打出來的和談優勢,也就蕩然無存了。

“所以,召回各個將軍的命令不變,大軍也只是屯兵駐紮,靜觀其變。

“而韓甫嶽……該交由金人去解決。”

齊高宗的眼前一亮:“哦?交由金人去解決?”

秦會之點頭:“沒錯!

“此時諸將都已撤離,而韓甫嶽的昭義軍已經深入險地,隨時都有可能被金人給包圍。

“金人更是對他恨之入骨,欲殺之而後快。

“我們只需坐視不理,這支孤軍遲早要覆滅於金人之手。

“到時韓甫嶽一死,我朝既達到了金人和談的條件,又不費一兵一卒剷除了叛賊。而諸軍未動,金人也摸不透我們的底細,必然不敢再生事端。

“這和談,不就成了嗎?”

齊高宗聽得雙眼越來越亮:“好!好!

“秦相此計,纔是萬全之策!既然如此,就按照秦相的意思去辦!”

秦會之微微一笑:“官家且慢,此計還不算是萬全。

“韓甫嶽此人領兵確實有獨到之處,金人此時懾於他的威名,恐怕疑心有詐,也不敢放心攻打。

“所以,我朝大軍雖然不能輕動,但以一支偏師去做做樣子,還是很有必要的。

“此舉一來可以進一步打壓昭義軍中的士氣,讓韓甫嶽陷入衆叛親離之境地,二來也可以阻隔退路,讓韓甫嶽面對金兵包圍時,無法閃轉騰挪、向他處轉移。”

齊高宗聽完點頭:“嗯,倒也有理。

“只是這支偏師具體該由誰統領?秦相可有人選?”

兩人顯然都清楚,此時打出大捷的那些抗金名將,多半都是不能用的了。

因爲這些人大部分都跟韓甫嶽將軍的關係不錯,而且高宗也不信任他們,讓他們去打韓甫嶽,威脅太大。

還是得找一個絕對信得過的人。

當然,這樣的人戰鬥力肯定也不會太強。但這次本來就是借刀殺人,真正去跟韓甫嶽將軍打的是金人,齊朝這邊只是派一支偏師去堵住韓甫嶽將軍的後路,不需出戰,只要屯兵原地默默看着就行。

這樣一來,一個普通的將領,也足以勝任了。

秦會之說道:“田師中可當此重任。讓他領三萬兵馬,足矣。”

齊高宗當即拍板:“好,就依秦相所言!”

……

金兵大帳中。

完顏盛看着手中的密信,臉上陰晴不定。

而在他旁邊的,正是此時金兵中僅次於完顏盛的二號人物,完顏賢,也被稱作蓋天大王。

在郾城之戰中,完顏賢策應完顏盛共同直插郾城,想要一舉斬首韓甫嶽將軍的指揮部,結果被韓甫嶽將軍以少勝多極限反殺,把兩人一窩端了。

所以,要說恐嶽症,這兩人大哥不說二哥,誰都差不多。

但此時手中的這封密信,卻又讓局勢有了很大的變化。

完顏盛將密信遞給完顏賢:“這是秦會之遞來的密信,讓我們去剿殺韓甫嶽,而他則會派一支偏師策應,與我們前後夾攻。你覺得……此事可信嗎?”

完顏賢看着密信上的內容,沉默不語,一時間也給不出十分確切的答覆。

這段時間對金人來說,心情可謂是大起大落。

先是郾城、朱仙鎮等地接連被韓甫嶽將軍擊潰,緊接着其他戰場的情況也急劇惡化起來,各地的金兵頻頻傳來慘敗的戰報。

而整個金國在黃河以北的統治也都變得岌岌可危起來,各地的義軍蜂起,金人想抽調籤軍支援前線,但這些地方根本就不理會。

甚至金人內部都已經做好了撤回燕雲、徹底放棄這些年吞掉的齊地的打算。

完顏盛也不得不承認,或許前不久剛剛被他在政變中幹掉的完顏昌,纔是對的。

齊朝的戰爭潛力一旦挖掘出來,確實十分可怕!

完顏盛也想不通,爲何當年靖平之變時,金人南下勢如破竹,所有齊軍全都如同土雞瓦狗一般不堪一擊,可轉過頭去沒幾年,齊朝卻突然冒出來一個韓甫嶽將軍,整個軍力直線上升?

完顏盛還是靖平之變時的那個完顏盛,可齊朝的軍隊,卻不是那時的軍隊了。

這一番慘敗,讓完顏盛都感到心灰意冷,不知要如何向朝中交代。

可就在這時,天上掉下來一個巨大的餡餅。

齊朝竟然要撤軍、議和!

這在完顏盛看來,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如果此時完顏盛是齊朝皇帝,當然要御駕親征,帶着韓甫嶽將軍一波推到金人的國都纔算善罷甘休。就算不能將金人滅國,怎麼也得訂一個城下之盟,吃到足夠多的好處吧?

結果,齊朝的那位皇帝,竟然這樣就已經滿足了?

真是不可思議。

但不管怎麼說,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雖然在事先不能期待,但在事後,卻是可以盡情享受的。

所以,完顏盛深諳談判心理,在商討議和條件的時候,堅持說必須殺了韓甫嶽將軍,才能定立合議!

這其實只是一次很普通的漫天要價。

金人在談判過程中一直都是這樣的,靖平之變時獅子大開口索要各種錢糧,又或者是如同慢慢收緊絞索一般不斷加碼,都是這種談判思維的體現。

如果對方是個腦子正常的人,就該一邊打一邊落地還錢,最後爭取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其實完顏盛也沒覺得這樣的漫天要價能成功。

結果,齊朝竟然真的打算殺韓甫嶽將軍?

當發現齊朝的想法有些鬆動、這一條款真的有可能達成的時候,完顏盛更是要咬定“必殺韓甫嶽”這一條不鬆口了。

如果按照正常的情況,韓甫嶽將軍肯定會班師回朝,而後秦會之和皇帝會想辦法冤殺他,給金人足夠的利益之後,定立合議。

但現在,情況卻出現了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變化。

韓甫嶽將軍竟然拒不奉詔,而且留下了三萬多的精兵,還改名爲昭義軍,發了“告天下百姓書”。儼然是要抗旨不遵,並且留下來抗金到底了。

秦會之則是送來密信,請求完顏盛剿殺韓甫嶽將軍來達成和議,而齊朝這邊,則是會派出一支偏師去前後夾攻。

這讓完顏盛陷入了沉思。

他起身在大帳中走了兩圈,說道:“韓甫嶽此人確實是一代名將,郾城之戰,我已是勢在必得之勢,卻沒想到他竟然還能強行破局,鐵浮屠和柺子馬一戰盡喪,真是讓我心痛如絞……

“若是此時他手中僅有三萬餘人,又沒有糧草後勤,那麼此時一舉攻滅、斬草除根,確實是最佳的時機。

“只是……你覺得這有沒有可能是誘敵之計?

“苦肉計的故事,我可是讀過的。”

此時的金人都非常熱衷於齊朝的文化,許多歷史典故都是耳熟能詳。

完顏盛也很擔心,萬一韓甫嶽將軍的謀反只是做做樣子,實際上是爲了設下圈套、誘他上鉤呢?

等他猛攻韓甫嶽將軍的時候,各路齊軍分割包抄,到時候他再來一場大敗……

那就別想和談的事情了,直接考慮着跑回黑山白水之地的老家吧。

完顏賢微微搖頭:“我認爲……不是圈套。

“若這是計謀,那未免也太多此一舉了些。

“齊人本就可以不與我們和談,可以讓韓甫嶽繼續打下去。但齊朝皇帝卻真的發了退兵的詔令,一日十二道金牌讓韓甫嶽退兵。

“這足以說明,齊朝皇帝是真的不想打了。

“如此一番表現,怎麼可能是做戲?那代價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而且,以我們對齊朝皇帝和秦會之的瞭解,這種事情,確實是他們會幹出來的。

“秦會之此人,存在於齊朝的唯一價值就是與我朝簽訂和議。所以,不論我們提出多麼過分的要求,此人都會全盤接受。

“更何況從各路探子傳來的軍報來看,齊朝除了韓甫嶽之外的大將確實都已經班師回朝,大軍也已經回撤。雖然沒有撤得很快,但後撤之意很明顯,也不可能跑過來包抄我軍的後路。

“種種跡象表明……這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完顏盛不由得哈哈大笑:“好!齊朝有這麼一位皇帝,有這麼一位宰執,真是我大金之福啊!

Www⊙ тт κan⊙ c ○

“傳令,集合諸軍,殺韓甫嶽!

“殺了韓甫嶽再與齊朝訂立和議,此時輸掉的,待我平定各路反賊,到時再一併拿回來!”

完顏盛無愧於擁有一流的戰略能力和三流的戰術能力。他總是能準確地把握住該有的戰機。

完顏盛作爲統兵將領的特點,可以用“能夠把握戰機、機動能力強大、有韌性”來概括。

金人其實本就不擅長特別複雜的戰略戰術,也並沒有很強的紀律性。之所以這麼多年一直都能連戰連捷,靠的就是忍耐持久、悍勇無懼。

金人的騎兵號稱不能打一百個回合的都不算是精銳,攻城時,往往也都是奮勇爭先、將生死置之度外。這樣高昂的戰鬥意志,讓金人即便遭遇苦戰,也往往能堅持到最後變成大勝,而即便輸了,也很難徹底崩潰。

完顏盛雖然被韓甫嶽將軍吊起來打,但在金人之中,卻已經是最強者,而且也是將金兵的這種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一個將領。

而此時,他又和往常一樣,看到了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戰機。

對於完顏盛來說,上上策自然是等韓甫嶽班師回朝之後、由秦會之下手來冤殺。兵不血刃就除掉頭號勁敵,自然是最好的結果。

但此時,韓甫嶽將軍竟然抗命了,不打算回朝。

看齊朝的意思,他們似乎也不想出動自己的部隊去剿殺韓甫嶽將軍。

既然如此,也只能金人來辦了。

完顏盛能看清此時的局勢,如果金人不出手,齊朝去剿滅韓甫嶽將軍的可能性無限趨近於零。

遲則生變。

雖說韓甫嶽將軍此時只有三萬餘人,但若是真的讓他發展起來,那就難辦了。

所以,完顏盛決定趁着韓甫嶽軍中來不及整合完全、沒獲得足夠的支持、沒能找到穩定的軍糧來源時,先一步雷霆行動,將他剿殺。

如此一來,既可以震懾天下,讓金兵揚眉吐氣,又能徹底除掉這一強敵。

於是,金人已經瀕臨崩潰的各路大軍,又被完顏盛給強行統合起來,精銳騎兵與步卒加起來合計八萬,直撲朱仙鎮。

……

而此時,趙海平卻並沒有匆忙調動大軍,而是仍舊留在原地。

他只做三件事。

第一是高牆深溝,繼續完善軍營中的各項防禦工事,儘可能地將這一帶構築起層層防線,打造得固若金湯;

第二是仍舊每日對士兵勤加操練;

第三是接收附近百姓送來的軍糧。

雖說昭義軍只剩了三萬餘人,軍糧消耗速度減慢了,但畢竟沒有了後方源源不斷的糧草,此時已經是坐吃山空的狀態。

大軍撤走時所留下的那些糧食,其實已經支撐不了太久。

但至少在短期內,趙海平還不用擔心軍糧的問題。

因爲新收復地區的敵後百姓,都在爭相地前來送糧食。

按照史料記載,百姓們紛紛“爭挽車牽牛,載糗糧,以饋義軍”,而在得知韓甫嶽將軍收到金牌要撤兵的時候,中原百姓也曾經苦勸:“我等頂香盆,運糧草,以迎官軍,虜人悉知之。今日相公去此,吾等無噍類矣。”

當時以韓甫嶽將軍在各地的極大聲望而言,百姓們紛紛前來送軍糧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

不僅是韓甫嶽將軍如此,其他的各路齊軍,只要是能打勝仗、在百姓中名聲較好的,也都有這種待遇。

而在趙海平撕毀詔書之前,韓甫嶽將軍和其他將領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厚賞以銀帛”。

也就是說,不能白要百姓的糧食,而是根據運糧的多少,給百姓賞賜一些金銀財帛之物。

而金人則是惱羞成怒,一邊派人截殺給齊軍運糧的百姓,一邊以保伍連坐之法,凡是發現投運軍糧的就將周圍的百姓全都殺掉。

可即便如此,齊朝百姓爭相運糧也還是絡繹不絕。

除此之外,金人在撤離各個戰略要地的時候,也來不及帶走各種輜重,所以這部分也可以用作補充。

之前各路齊軍不收百姓送來的軍糧,是因爲他們確實不缺糧食,但現在,趙海平是真的缺糧食了。

所以,他讓手下將百姓辛辛苦苦送來的這些軍糧全都收下,一一記錄。

不僅如此,還把幾名運送軍糧的老鄉叫來,與他們攀談了一番,並告訴他們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這些軍糧,此時雖然不能以金銀財帛用作交換,但這些老鄉都可以獲得由他親自書寫、蓋了軍中大印的憑證。

而趙海平承諾,等到收復了失地,就會向這些百姓分發無主的土地。凡是給大軍運送過軍糧的,還可以根據運送軍糧的多少,額外獲得土地!

多少軍糧換多少土地,在憑據上全都寫得清清楚楚。

當然了,所謂的無主土地……有些可能是真的無主,有些,則可能是幹掉金人的僞軍和地主之後,強行變成無主的。

前來送糧食的百姓自然是歡天喜地地將這些憑據給收好,比收到金銀財寶之類的賞賜還要更加高興。

因爲在古代,土地就是唯一的生產資料!

金銀雖然也是硬通貨,但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吸引力比土地要差得多了。

雖說現在這還只是一個空頭支票,不見得能兌現,但它在百姓心目中卻是必然兌現的。

因爲韓甫嶽將軍南征北戰打下的赫赫威名,讓百姓們確信他肯定能打贏,而且,絕對不會賴賬。

不僅如此,趙海平還繼續跟手下的兵卒們定下了約法三章。

第一,仍舊要奮勇殺敵,事事爭先,以前和以後立下的軍功,都還是作數的。

第二,仍舊要“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不管遇到怎麼樣的絕境,都不能去侵擾百姓。

第三,凡是立下軍功的,跟那些來運糧的百姓一樣,都可以獲得土地!

這樣一來,昭義軍的目標和獎懲機制,就明確了。

目標,就是打金人、收復失地。

而獎懲機制,就是按照軍功來分配奪回的土地!

在之前,韓甫嶽將軍是絕對不能,也不敢這麼玩的。因爲他仍舊是齊朝的臣子,帶的也是齊朝的軍隊,那麼打下來的土地,自然也是屬於齊朝的。

這些土地怎麼分,要看皇帝的意思,他作爲統兵的將領,是無權處置的。

但現在,既然已經不管皇帝的詔令了,也不需要皇帝的後勤糧草了,老子打下來的地盤,難道還要給你分?

那當然是我自己佔下了!

而這樣的獎勵機制,不管是對於手下的兵卒而言,還是對於運糧的百姓而言,都有着絕對無法抵抗的誘惑力。

就在這時,趙海平收到軍報,完顏盛再度糾集了八萬兵馬,捲土重來。

而這次,顯然是得知了韓甫嶽將軍與齊朝鬧翻的消息,要來一雪前恥了。

趙海平深吸了一口氣,做好了死戰的準備。

雙方在人數上,當然是有着很大差距的。

後勤糧草供應方面,也差了很多。

雖說有屯糧,也有百姓自發運糧,但既然尚未形成穩定的補給線,那麼昭義軍的後勤壓力,肯定是要大很多的。

如果這一戰打成了持久戰,或許昭義軍真的會被困死在這裡。

但那又如何呢?

趙海平在撕毀詔書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今天的局面。

那就打!

只要這一戰贏下來,天高海闊,就能任意馳騁!

。wap.

第309章 戰神是怎樣煉成的第190章 騎兵對衝第5章 這NPC根本不按劇本來第223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8000字求月票!)第11章 好像還是缺了什麼第188章 特殊的指揮者第57章 長夜漫漫第244章 第二階段第41章 暗沙的真相第9章 不知不覺就是一晚上第7章 武卒試煉第342章 遼東之戰第66章 先除內奸、再滅賊寇!第87章 新版本更新公告第220章 兩條線的交集第245章 練兵與階下囚第350章 匹夫玩家的特殊使用方法第137章 怎麼還給自己加戲啊?第40章 暗沙的含義第239章 軍營生活第88章 真實的電影第116章 見皇帝!第29章 真是個狠人第88章 真實的電影第107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339章 頡利的野心第45章 大型玩家見面會第259章 夾攻第259章 夾攻第164章 千里無雞鳴第178章 非與士大夫共天下(加更求票7)第366章 封狼居胥第356章 隨機應變第47章 極限加buff第230章 無憾了第23章 金色天賦技能第340章 渭水之伏第64章 還真是個貪生怕死之徒啊!第141章 震天雷第253章 廢立第14章 事先演練好的臺詞第321章 兄弟情深?第120章 不戰而潰?第168章 只有殺!第80章 分組編隊(求個首訂!)第182章 就這?第40章 暗沙的含義第303章 在自己的大營裡埋伏!第69章 開始速通規劃!第280章 與金人不死不休!第57章 長夜漫漫第37章 遊俠試煉通關!第247章 統安城之戰第290章 步兵戰力巔峰(求月票!)第352章 驚天一撞第285章 歸序者到底是誰?第312章 信,或是不信第32章 駁斥皇帝第201章 失蹤的英雄人物(感謝盟主魯智更深的打賞)第261章 興大獄!第179章 幾世爲人(加更求票8)第334章 局中局中局第107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213章 剿匪第226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274章 劃江而治第179章 幾世爲人(加更求票8)第149章 妖魔玩賴啊第14章 事先演練好的臺詞第30章 辯駁第2章 包裝成遊戲第179章 幾世爲人(加更求票8)第322章 推翻重來第32章 駁斥皇帝第351章 賽跑第150章 騎兵衝鋒第45章 大型玩家見面會第216章 給皇帝的投名狀第297章 菜雞互啄第197章 初心不改,百折不撓(求保底月票)第290章 步兵戰力巔峰(求月票!)第168章 只有殺!第228章 另外的可能性(9000字求月票)第304章 武德九年第314章 賞罰第14章 事先演練好的臺詞第28章 威逼利誘!第47章 極限加buff第174章 推斷(加更求票3)第203章 五十對五萬第180章 回馬槍(加更求票9)第147章 兩面夾擊第315章 潛流暗涌第64章 還真是個貪生怕死之徒啊!第340章 渭水之伏第158章 電影上映第282章 終極試煉通關!第278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第122章 監軍大人不是文官嗎?
第309章 戰神是怎樣煉成的第190章 騎兵對衝第5章 這NPC根本不按劇本來第223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8000字求月票!)第11章 好像還是缺了什麼第188章 特殊的指揮者第57章 長夜漫漫第244章 第二階段第41章 暗沙的真相第9章 不知不覺就是一晚上第7章 武卒試煉第342章 遼東之戰第66章 先除內奸、再滅賊寇!第87章 新版本更新公告第220章 兩條線的交集第245章 練兵與階下囚第350章 匹夫玩家的特殊使用方法第137章 怎麼還給自己加戲啊?第40章 暗沙的含義第239章 軍營生活第88章 真實的電影第116章 見皇帝!第29章 真是個狠人第88章 真實的電影第107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339章 頡利的野心第45章 大型玩家見面會第259章 夾攻第259章 夾攻第164章 千里無雞鳴第178章 非與士大夫共天下(加更求票7)第366章 封狼居胥第356章 隨機應變第47章 極限加buff第230章 無憾了第23章 金色天賦技能第340章 渭水之伏第64章 還真是個貪生怕死之徒啊!第141章 震天雷第253章 廢立第14章 事先演練好的臺詞第321章 兄弟情深?第120章 不戰而潰?第168章 只有殺!第80章 分組編隊(求個首訂!)第182章 就這?第40章 暗沙的含義第303章 在自己的大營裡埋伏!第69章 開始速通規劃!第280章 與金人不死不休!第57章 長夜漫漫第37章 遊俠試煉通關!第247章 統安城之戰第290章 步兵戰力巔峰(求月票!)第352章 驚天一撞第285章 歸序者到底是誰?第312章 信,或是不信第32章 駁斥皇帝第201章 失蹤的英雄人物(感謝盟主魯智更深的打賞)第261章 興大獄!第179章 幾世爲人(加更求票8)第334章 局中局中局第107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213章 剿匪第226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274章 劃江而治第179章 幾世爲人(加更求票8)第149章 妖魔玩賴啊第14章 事先演練好的臺詞第30章 辯駁第2章 包裝成遊戲第179章 幾世爲人(加更求票8)第322章 推翻重來第32章 駁斥皇帝第351章 賽跑第150章 騎兵衝鋒第45章 大型玩家見面會第216章 給皇帝的投名狀第297章 菜雞互啄第197章 初心不改,百折不撓(求保底月票)第290章 步兵戰力巔峰(求月票!)第168章 只有殺!第228章 另外的可能性(9000字求月票)第304章 武德九年第314章 賞罰第14章 事先演練好的臺詞第28章 威逼利誘!第47章 極限加buff第174章 推斷(加更求票3)第203章 五十對五萬第180章 回馬槍(加更求票9)第147章 兩面夾擊第315章 潛流暗涌第64章 還真是個貪生怕死之徒啊!第340章 渭水之伏第158章 電影上映第282章 終極試煉通關!第278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第122章 監軍大人不是文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