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收復燕雲的時機

第275章 收復燕雲的時機

一年時間,眨眼而過。

秦會之正在府邸中喝茶。

這一年時間之內,他憑藉着扶立齊英宗復位而權勢再一次膨脹。甚至朝中大事,可以做到一言而決。

手下的黨羽大臣有什麼大事,第一時間不是上報朝廷,而是先送到他這裡,由他來拿主意。

位極人臣,也不過如此了。

只不過,秦會之時刻沒有忘記韓甫嶽將軍派孟林在一年前來時所說的那番話。

他的謀篡之心,就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越來越旺,已經快要完全止不住了。

其實,做權臣還是篡位?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但抉擇一番之後,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去搏一下。

因爲權臣,歷來是沒有好下場的。

秦會之非常清楚,此時自己雖然看起來大權在握,無皇帝之名而有皇帝之實,但實際上,他的權力都如同水上浮萍,並不持久。

他死後,子孫後代絕對會被清算,甚至少不了被開棺戮屍。

哪個權臣能不被皇帝記恨?

而且,往更悲觀的方向去考慮,甚至不用等到他死,這種權力就會發生動搖。

齊英宗剛上位,因爲在朝中毫無根基,所以只能將所有大事全都交給秦會之。

也就是說,秦會之可以從齊英宗手中,攫取比齊高宗手中更多的權力。

但齊英宗不是傻子,他能感覺出來。

剛開始不會說什麼,但久而久之,這種積怨會越來越深。

秦會之從齊英宗手中奪取了更多的權力,也就意味着齊英宗比齊高宗更加警惕、記恨秦會之。

而齊英宗想要慢慢地重新獲取權力,還是有機會的。

因爲自齊朝開始,科舉成爲官員選拔和任命的主流。科舉上來的官員,天然是與皇帝親近的。

齊英宗再怎麼說也都還是明面上的皇帝,是法統所在,只要他還能上朝,還能跟羣臣聯繫,那麼總會逐漸培植起一套自己的班底,對秦會之此時的權力構成威脅。

所以,孟林當時說的那番話,可以說是直接說到了秦會之的心坎裡。

不能太急,但也不能不急!

一年時間,差不多了。

這一年時間,秦會之變本加厲地攫取權力,利用齊英宗剛剛復位的這段真空期,幾乎將朝中所有緊要位置全都牢牢地把持住。

而後,他再等一個消息。

府外,一騎快馬來報。

“報秦相!北方最新的軍報!”

負責報信的兵卒雙手舉過頭頂,呈上一封軍報。

秦會之不由得精神一振,趕忙接過,忙不迭地拆開。

只是看了兩眼,他就不由得哈哈大笑:“好!好!好啊!”

一連說了三個“好”字。

這軍報上的內容寫得清清楚楚。

就在前幾日,韓甫嶽將軍已經誓師北伐!

昭義軍的兩路大軍開動,一路直奔河東,撲向還在金人手中的重鎮太原;另一路則是由大名府出發,直奔河北西路的真定府!

而這兩路一旦打下,下一步必然就是打向燕雲十六州了。

金人雖然被打了個猝不及防,但太原城畢竟是堅城,燕雲十六州也是相當難打的戰略要地,這一戰開打,恐怕是遷延日久,沒一個一年半載不可能結束。

秦會之之所以撫掌大笑,是因爲他跟昭義軍約定的,正是以這次誓師北伐爲信號!

雖說雙方已經暗中達成了協議,以割讓長江以北的大片區域換來昭義軍對秦會之篡位的默許和支持,但對於昭義軍,秦會之還是一直都心存警惕的。

和議這東西,隨時都可以撕毀,尤其是對方掌握主動權的時候。

秦會之心裡其實也懂。

也只有齊高宗那種蠢貨,纔會一廂情願地以爲和議已成,以後就高枕無憂了。

所以,秦會之也還是有些擔心的。萬一自己這邊搞政變,逼齊英宗退位,韓甫嶽將軍打過來了怎麼辦?

現在好了,韓甫嶽將軍的北伐,等於是一個安全聲明。

因爲他去打金人,金人必然調集大軍還擊。雙方的戰事一開,可不是韓甫嶽將軍想不打就能不打的。

北方的兩個強敵打成一團,不可能關注南方齊朝的情況,那麼秦會之想要搞事情,就安全得多了。

秦會之站起身來,在庭院內快速地踱了兩步。而後,他叫來親信。

“準備起事!”

……

太原城下。

趙海平看着堅不可摧的太原城,一邊指揮戰鬥,一邊與鄧元敬將軍閒聊。

“鄧將軍,你覺得太原城幾日可破?”

鄧元敬將軍想了想:“三日之內。”

趙海平微微一笑:“我覺得也是!”

在秦會之看來,昭義軍與金人的戰爭必然要遷延日久,沒有一年半載不可能結束。

但在趙海平和鄧元敬將軍看來,卻絕對不會如此。

或許打燕雲會稍微麻煩一點,長則三五個月,短則一兩個月,但打太原和真定府,應該可以速戰速決。

昭義軍的將士們分得了田地,平日裡又進行過無數次的專項訓練,不論是野戰還是攻城,都有着十分強悍的戰鬥力。

而在這段時間,趙海平也在讓工匠們興建大量的攻城器械。

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在於,這裡是齊朝的舊地,人心所向!

之前金人破太原城的時候,將城中百姓幾乎屠戮一空,讓太原幾乎成了一座死城。

但之後金人統治太原,作爲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還是免不了要將大量的人口遷入。

還是那句話,金人的人數比較少,治下是各種各樣的其他民族,而且,金人爲了建設城池、維持城池運轉的日常所需,也還是要從北方的其他地方驅趕齊朝人來充實城鎮,或是做苦役,或是行商,總之,城中的齊朝人還是不少的。

而這些人,就如同各地的義軍一樣,都在盼着韓甫嶽將軍能夠儘早打過來。

所以,金人防守的太原城,遠不像當初齊朝的太原城一樣,軍民一心。

最堅固的城池,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

第一日,昭義軍猛攻,城中的金人作戰勇猛,多次打退昭義軍的進攻,未能獲得太大的戰果。

第二日,城中開始出現暴亂,金人不得不分兵鎮壓。

第三日,在混亂中,金人的城防出現缺口,城中百姓打開城門,昭義軍長驅直入。

當晚,太原光復。

……

一南一北,原本同屬於齊朝疆域的兩地,此時卻完全變成了兩種不同的狀態。

淮河以北,昭義軍的統治區域,百姓們熱情支持北伐,不僅是日常收取的賦稅,還有不少百姓自發推車、往前線運糧。

而在後方,分田地之後百姓的熱情也十分高漲,興修水利、開墾農田,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而在長江以南,齊朝的京師仍舊是天下無事,但鄉野之中,卻多有因爲沉重苛稅而流離失所的饑民。

京師之中,鶯鶯燕燕,繁華富庶。茶樓中的說書人在說着韓甫嶽將軍誓師北伐、收復舊地的激動人心。

而在皇宮中,一場劇烈的動盪再度開始了。

……

皇宮中,齊英宗急匆匆地召見了一名大臣。

殿前太尉陳遠善。

這是之前去給韓甫嶽將軍送詔書的那位。

其實原本朝中還有很多看不慣秦會之的大臣,比如常常與秦會之唱反調的張德遠。但很可惜,在齊英宗即位的過程中,這些大臣也都被清洗掉了。

此時齊英宗舉目四顧,發現朝中皆是秦會之的黨羽,品級較高的官員之中,竟然只有這個陳遠善,可以稍加信任了。

這個陳遠善是個比較善於明哲保身的人,並沒有被秦會之給徹底清洗出去。同時,他見過韓甫嶽將軍,這一點也十分重要。

“官家!”陳遠善也隱約意識到,這次皇帝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找自己。

齊英宗四下看了看,確認沒有被秦會之安插的太監監視,這才壓低聲音說道:“陳太尉!將此物收好,速去北方,找昭義軍!”

陳遠善從齊英宗手中接過一物,仔細看了一眼,瞬間大驚失色:“這,官家,這是衣帶詔!”

齊英宗的表情惶恐,手足無措:“快讓韓甫嶽將軍來奉詔討賊!”

陳遠善面露難色:“可是,韓將軍他……”

齊英宗微微搖頭:“顧不得那麼多了!就算是要冒險,也總好過現在就斷送了齊朝江山!

“那秦會之此時已經在密謀謀逆之事,朕不怕死,可,可這齊朝江山,豈能亡於我手?”

陳遠善默然無語,最終還是將衣帶詔收入袖中,拜倒在地:“臣,定不辱使命!”

陳遠善自然知道齊英宗的這個辦法成功率極低,甚至可能會有引狼入室的風險。

可是……

此時的齊英宗,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秦會之已經在密謀造反,這麼大的事情,想要完全密不透風是不可能的。齊英宗雖然被半軟禁起來,被嚴密監視,但秦會之也不可能完全不讓任何大臣來探望,還沒到那個階段。

而一旦徹底將齊英宗軟禁起來,那麼距離最終的篡位,也就不遠了。

齊英宗正是感覺到了這一點,所以走投無路之下,纔會想到這個辦法。

召韓甫嶽將軍,率昭義軍進京勤王。

說實在的,昭義軍現在確實也不歸齊朝管了。佔據了北方的齊朝舊地之後,昭義軍又是吸納流民,又是分田地,還改了齊朝的稅法、不用齊朝的官制……總之,完全就是一方割據勢力。

只是在名義上,還是齊朝手下的一支軍隊。

在這種情況下,韓甫嶽將軍只要喊一句,立刻就可以登基稱帝。

但齊英宗還是寧可讓韓甫嶽將軍來。

爲什麼?

因爲韓甫嶽將軍至少在明面上還承認自己是齊朝的臣子,可秦會之是馬上就要謀反篡位了!

兩害相權取其輕,可不是隻能選韓甫嶽將軍嗎?

再退一步說,就考慮最壞的打算,如果倆人都要篡位。

那麼韓甫嶽將軍篡位,自己或許還能留着一條命,而秦會之篡位,自己必死無疑。

不管怎麼想,韓甫嶽將軍都比秦會之靠譜多了。

而且萬一,韓甫嶽將軍真的能來勤王的話,雙方勢力角逐,秦會之的權力必然發生鬆動,或許他這個皇帝,還能趁機找到一條生路。

總之,這對於不想坐以待斃的齊英宗來說,已經是最後的辦法了。

陳遠善匆匆而去。

三日後,秦會之對外宣稱齊英宗身體抱恙無法處理朝政,在宮中靜養。

朝中大事,皆由秦會之一言而決。

……

燕京城下。

連日的激戰,讓燕京城下堆滿了屍體,十分慘烈。

只是趙海平看着這座雄城,卻並沒有跟鄧元敬將軍討論具體的攻城方案,而是說起了這座城的歷史。

畢竟攻城的方案已經制定,該做的準備也都已經做到了。此時能否攻克燕京城,就全靠意志力和硬實力。

無數士兵架着雲梯,奮勇爭先地向城牆上攀爬,而後方不斷有投石機向着城上投擲石塊,衝車也在盾牌兵的護送下,向着城門前進。

趙海平感慨道:“每次讀齊朝的歷史,燕雲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

“燕雲十六州所構成的立體防線,是整個北方疆域的屏障。一旦沒有了燕雲,北方蠻族的騎兵便可以長驅直入,再無地形可阻擋。

“就像是‘守江必守淮’,究其原因在於長江與淮河之間有着密集的水網,能夠有效地阻滯蠻族的騎兵。而燕雲也是如此。

“齊朝自建國起便沒有燕雲,而之後的幾次用兵也全都以失敗告終。許多人在說起齊朝爲何屢戰屢敗的時候總是會說,因爲燕雲並未在齊朝手中。

“可是,前有樑朝,後有大盛,哪個朝代從一建立的時候手中就有燕雲了?每一寸疆土,不都是用血汗拼殺出來的嗎?

“唯有齊朝,在開國之初就已經有了遲暮之相。

“鄧將軍,依你的看法,你認爲齊朝有沒有收復燕雲的機會?”

鄧元敬將軍蕩平賊寇之後,後半生基本上都在北方抵禦北蠻,對於北方的地形自然是瞭如指掌。

而且,鄧元敬將軍也是一個出色的戰略家,喜好讀兵書,也喜歡讀史,在這方面自然也有非常獨到的見解。

他略一思考,然後說道:“機會自然是有的,而且不止一次。

“第一次機會,是後周時世宗皇帝親征。當時大軍一路勢如破竹,直抵幽州城下,可是在雙方即將進行戰略決戰之時,後周世宗卻一病不起,最終功敗垂成。

“第二次機會,是齊朝剛建立時,太祖皇帝同樣可以選擇先不掃平南方諸國,而是先北上攻取燕雲。當時遼國正是昏君在位,國家混亂不堪。然而,齊朝太祖卻仍舊認爲遼國勢力強大、不可硬碰,定下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方略。

“可就是這個方略,讓齊太祖也失去了收復燕雲的絕佳時機。因爲等齊朝掃清南方那幾個小國之後,遼國臣子弒君、換了皇帝,政局步入正軌。

“其實,當時若能先一鼓作氣收復燕雲,再回頭去打南方几個小國,不是旋踵即滅嗎?

“想當年,我大盛朝太祖皇帝雖遵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方略,但該打硬仗時也從不含糊。雖然大盛朝剛剛建立,但幾次征討北蠻可謂是果斷無比,這纔有了大盛朝開國時的文治武功。

“若是我朝太祖也認爲應該‘先南後北、先易後難’,恐怕一旦失去了戰略窗口,再想收復北方也會變得難上加難。”

鄧元敬將軍稍微頓了頓,繼續說道:“等到了第三次機會,便是齊太宗北伐了。

“當時遼國已經結束了內亂,實力快速恢復。而齊太宗又不善於用兵,久攻不下之後又在野戰中輸得一敗塗地,直接將自家的老底給漏了個乾淨。

“第四次機會,便是聯金滅遼。

“本來金人在北方進攻遼國,齊朝就可以發兵攻打燕雲。當時精銳齊軍所面對的,也不過是遼國的一些殘兵敗將。

“然而,齊軍軍紀廢弛,攻下燕京之後竟然大肆燒殺搶掠,引得城中軍民一心,將齊軍給趕了出去。而後,等遼國援軍一到,又是大敗。

“自此之後,金人也看清楚了齊朝的真面目,這纔有了靖平之變。

“由此觀之,齊朝要收回燕雲,整整錯過了四次機會。而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問題。

“太祖太宗戰略能力不足,沒有抓住最佳的時機;軍事指揮能力也不行,打不贏硬仗;內政文治也不行,國家承平百年,不思厲兵秣馬,反而軍備日漸廢弛。所以,一次機會都抓不住。

“遼金再強,又如何強得過北蠻?

“當年我朝太祖北伐,雖然攻取了山東,但北方大部仍在北蠻手中。太祖皇帝爲求萬全,先攻略河南,再進兵潼關,將大都的周圍的枝幹全部剪除完畢,這才能一戰而定乾坤。

“事實也果然如此,在掃平周圍以後,僅僅一月便攻克大都。

“所謂金城湯池,歸根結底,還是要靠人來守。大勢已成,區區一座城池,總有攻下來的辦法。

“只可惜,齊朝雖然自己手中便握着山東、河南等諸多要地,卻拿區區燕雲束手無策。”

趙海平點點頭:“鄧將軍說的好。

“其實越是體驗,我就越是覺得,歷史很多時候還真就是由大量偶然構成的。

“就拿齊朝錯過這四次機會來說,哪一次不是功敗垂成?哪一次不是令人扼腕嘆息?哪怕運氣再稍好一些,結果很可能都會有所不同。

“所以……我不能再錯失第五次機會。”

趙海平看着燕京城的城牆:“其實,齊朝還有第五次收復燕雲的機會,那便是現在。

“韓甫嶽將軍本來勢如破竹,連戰連捷,但卻被齊高宗與秦會之聯手冤殺。自此之後,齊朝偏安江南,再也不考慮北伐的事情。

“連曾經的京師都未曾收回,連黃河都沒再看到,更別說收復燕雲了。

“但其實,此時有一個絕佳的戰略窗口,那便是……完顏盛之死。

“金國的太宗皇帝駕崩之後,金熙宗上位。完顏盛秉政,發起對齊朝的大戰,而金熙宗則是臨朝聽政。

“只不過金熙宗沒什麼治國的才能,先是全面依賴於完顏盛,無憂無慮地過着雍容華貴的帝王生活,不思進取;而在完顏盛死後,他開始惶惶不可終日,甚至被皇后專權。

“金熙宗嗜酒,擅殺大臣,喜怒無常,衆叛親離。最終,被完顏海陵等人合謀刺死。

“而後,完顏海陵暴虐不堪,再度興兵南下,卻被部下譁變殺死。而完顏海陵死後,登上皇位的金世宗又是金國排得上號的明君,被稱爲‘小堯舜’。至此,齊朝的戰略窗口期,也就徹底沒有了。

“所以,這第五次機會,便是此時了。

“完顏盛已經年老多病無法用兵,距離病逝不到一年;金熙宗不理朝政,完顏海陵密謀奪權。整個金國,正是最脆弱的時候。

“可原本的齊朝,不僅沒有抓住這個戰略窗口,反而冤殺了韓甫嶽將軍,坐視金國恢復實力。

“從這一點說,齊高宗就是個千古罪人!

“在我華夏最需要英雄人物的時候,他卻硬生生將英雄給扼殺了。

“只是被毒殺,實在是有點便宜了他。

“不過還好,等我拿下燕雲、滅了金國,還有回去開棺戮屍的機會。”

鄧元敬將軍沉默不語,對這種臣子要將君主開棺戮屍的危險發言,他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就在這時,一名兵卒前來通報:“將軍!有一名齊朝來的陳太尉已經來到軍中,說是帶着皇帝密詔,求見將軍!”

趙海平沉默片刻:“讓他在營中等着。”

……

當天晚上,大軍回營。

雖說此時算是一個奪取燕雲的絕佳窗口,但畢竟是堅城,再怎麼快也得月餘才能打下來。

連日奮戰,士兵們也都已經人困馬乏,損傷不小。還是得抓緊時機休整一番。

回到中軍大帳,趙海平又見到了這位御前太尉陳遠善。

只不過上次見他的時候,還是齊高宗派他來送招安的詔書,而這次再見,卻是齊英宗派他來送衣帶詔了。

“韓將軍,請以齊朝社稷爲念,以天下蒼生爲念,發兵勤王吧!”

陳遠善言辭懇切,就差跪在地上磕頭了。

趙海平將衣帶詔看了幾遍,淡然說道:“陳太尉,若是昭義軍此時撤兵,收復燕雲的大業,便又要毀於一旦了。”

陳遠善急忙道:“韓將軍!

“可是秦會之此時正在密謀篡位,官家已經被他軟禁起來,恐怕過不了多久便會有性命之虞!

“韓將軍用兵如神,燕雲以後也能收復。可現在若是不去勤王,我齊朝的江山,恐怕,恐怕就……”

趙海平看了看它,臉上露出古怪的神色:“難不成齊朝的社稷,比收復燕雲還要更重要麼?

“沒有燕雲,北地百姓每時每刻都在蠻族的鐵蹄之下,或是被擄掠,或是被殺戮,沒有一朝安寢。

“北地兵荒馬亂的時候,官家在京師歌舞昇平,可曾想過,百姓無愧於社稷,而官家……可敢說無愧於百姓?”

趙海平的這番話,把陳遠善說的啞口無言。

是啊,有什麼臉求着韓甫嶽將軍去勤王呢?

靖平之變,就是齊惠宗、齊英宗這兩個奇葩皇帝搞出來的。

他們被擄去金國受辱,確實很慘。可他們纔是靖平之變的罪魁禍首。百姓何辜,要被金人肆意殺戮?

他們還能活着,還能錦衣玉食,那些被大肆屠殺、或是被活活餓死的百姓呢?

至於齊高宗,更是在節節勝利的情況下非要召還韓甫嶽將軍,還要跟金人議和,讓秦會之獨掌朝廷。

秦會之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謀朝篡位的地步,不正是高宗皇帝咎由自取嗎?

高宗皇帝已被毒殺,現在輪到英宗皇帝了。

這倆人確實是法統上無可爭議的皇帝,但對於百姓來說……他們只能說是活該。

而韓甫嶽將軍此時要收復燕雲,顯然也比去營救齊英宗,重要得多。

陳遠善慌了:“韓將軍,那此事爲之奈何啊?”

趙海平其實心中早有打算,畢竟秦會之的篡位也正是他攛掇的。

不過此時,他還是假意思考一番,然後說道:“其實此事遠沒有伱想的那麼嚴重。

“陳太尉,你手中有衣帶詔,該找齊朝禁軍統領勤王纔對。秦會之雖然權傾朝野,但武人之中,恨他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樣,爲了確保陳太尉的安全,我願借你精兵五千,保你安全。同時,我與朝中武將也有一些交情,便修書幾封、陳說利害。

“到時勞煩陳太尉奔走一番,以衣帶詔號召這些武將進京勤王、誅殺秦會之,如此,可得兩全!”

陳太尉不由得大喜過望:“如此甚好!那便有勞將軍了!”

趙海平轉過身去微微一笑,取來紙筆,很快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是寫給他認識的一些忠於齊朝的武人。

秦會之雖然權傾朝野,不斷將朝中緊要官職換成自己人,又不斷打壓武將,但想要將齊朝的武將全都換掉,終究也是不現實的。

這其中有不少武將,都還在觀望。

他們當然無法接受秦會之篡位,但光憑他們自己,卻無法反抗。

因爲一旦反抗極有可能被安上謀反的罪名,被快速撲滅。

但現在,衣帶詔、韓將軍的信、保護陳太尉安全的這支精兵……都讓陳太尉串聯起一支反抗秦會之的軍隊,成爲了可能。

第138章 誤導第274章 劃江而治第351章 賽跑第100章 受挫的李鴻運第288章 陌刀第74章 演技爆發!第127章 專屬天賦升級第280章 與金人不死不休!第13章 脫穎而出的優秀玩家們第223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8000字求月票!)第319章 齊王竟是我自己第99章 地形的劇變!第350章 匹夫玩家的特殊使用方法第328章 現在的你到底是誰?第67章 副本通關!第61章 扮演蘇羨君第243章 狗皇帝給爺死!(8000字求月票)第21章 武卒的真意第126章 速通規劃再度開啓!第362章 激戰第42章 關於黑科技的官方解釋第263章 一個人全乾了!(8000字)第280章 與金人不死不休!第193章 妖魔的最後一搏第367章 你們差一點就成功了第273章 二聖還朝(8000字求票)第6章 爲什麼演技很重要第63章 借你刷點身份點數第237章 戰與和第26章 獄中第151章 斬馬刀第188章 特殊的指揮者第252章 清君側第286章 新的朝代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15章 還真有三階段啊!第216章 給皇帝的投名狀第263章 一個人全乾了!(8000字)第109章 這是嚴首輔的意思(均訂加更)第44章 線下活動現場第70章 捲起來了第211章 嘗試改良第293章 慷慨陳詞第132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第159章 斬將,墜馬第56章 戲班成員第32章 駁斥皇帝第251章 解太原之圍第36章 武術高手的遊戲經歷第238章 皇帝開溜了!第64章 還真是個貪生怕死之徒啊!第102章 特殊訪客資格(感謝夏某某打賞的盟主)第276章 試煉通關!第282章 終極試煉通關!第150章 騎兵衝鋒第25章 鋼鐵意志第183章 權臣篡位的風險?(大章求月票!)第115章 兩份口供第315章 潛流暗涌第182章 就這?第354章 決戰即將到來第236章 四種開局第42章 關於黑科技的官方解釋第143章 終極試煉通關!(月票加更)第118章 大人,時代又變了!第363章 你不會迷路嗎?第349章 激將法第341章 大戰第18章 武卒試煉通關!第182章 就這?第69章 開始速通規劃!第187章 試煉通關!第5章 這NPC根本不按劇本來第6章 爲什麼演技很重要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345章 第一輪交鋒第346章 英靈召喚第124章 副本通關!第347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77章 麻煩配合點,我怕疼第303章 在自己的大營裡埋伏!第106章 三箭定乾坤第359章 深度屏蔽第257章 有何懼哉!(萬字更求月票)第119章 克賊利器第99章 地形的劇變!第19章 通關錄像第165章 奏摺第214章 何謂朋黨第31章 是個終極狠人!第57章 長夜漫漫第244章 第二階段第47章 極限加buff第307章 遷都之議第142章 我是文士,爲什麼要講武德?第240章 戰爭的開端第184章 古人坑古人第81章 這次的原住民爲何如此強悍?第18章 武卒試煉通關!
第138章 誤導第274章 劃江而治第351章 賽跑第100章 受挫的李鴻運第288章 陌刀第74章 演技爆發!第127章 專屬天賦升級第280章 與金人不死不休!第13章 脫穎而出的優秀玩家們第223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8000字求月票!)第319章 齊王竟是我自己第99章 地形的劇變!第350章 匹夫玩家的特殊使用方法第328章 現在的你到底是誰?第67章 副本通關!第61章 扮演蘇羨君第243章 狗皇帝給爺死!(8000字求月票)第21章 武卒的真意第126章 速通規劃再度開啓!第362章 激戰第42章 關於黑科技的官方解釋第263章 一個人全乾了!(8000字)第280章 與金人不死不休!第193章 妖魔的最後一搏第367章 你們差一點就成功了第273章 二聖還朝(8000字求票)第6章 爲什麼演技很重要第63章 借你刷點身份點數第237章 戰與和第26章 獄中第151章 斬馬刀第188章 特殊的指揮者第252章 清君側第286章 新的朝代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15章 還真有三階段啊!第216章 給皇帝的投名狀第263章 一個人全乾了!(8000字)第109章 這是嚴首輔的意思(均訂加更)第44章 線下活動現場第70章 捲起來了第211章 嘗試改良第293章 慷慨陳詞第132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第159章 斬將,墜馬第56章 戲班成員第32章 駁斥皇帝第251章 解太原之圍第36章 武術高手的遊戲經歷第238章 皇帝開溜了!第64章 還真是個貪生怕死之徒啊!第102章 特殊訪客資格(感謝夏某某打賞的盟主)第276章 試煉通關!第282章 終極試煉通關!第150章 騎兵衝鋒第25章 鋼鐵意志第183章 權臣篡位的風險?(大章求月票!)第115章 兩份口供第315章 潛流暗涌第182章 就這?第354章 決戰即將到來第236章 四種開局第42章 關於黑科技的官方解釋第143章 終極試煉通關!(月票加更)第118章 大人,時代又變了!第363章 你不會迷路嗎?第349章 激將法第341章 大戰第18章 武卒試煉通關!第182章 就這?第69章 開始速通規劃!第187章 試煉通關!第5章 這NPC根本不按劇本來第6章 爲什麼演技很重要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345章 第一輪交鋒第346章 英靈召喚第124章 副本通關!第347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77章 麻煩配合點,我怕疼第303章 在自己的大營裡埋伏!第106章 三箭定乾坤第359章 深度屏蔽第257章 有何懼哉!(萬字更求月票)第119章 克賊利器第99章 地形的劇變!第19章 通關錄像第165章 奏摺第214章 何謂朋黨第31章 是個終極狠人!第57章 長夜漫漫第244章 第二階段第47章 極限加buff第307章 遷都之議第142章 我是文士,爲什麼要講武德?第240章 戰爭的開端第184章 古人坑古人第81章 這次的原住民爲何如此強悍?第18章 武卒試煉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