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人熊屠城

(這一章描寫安史之‘亂’的殘暴,不喜勿看)

燕軍在攻下承天軍戍城後,大軍長驅直入,一路燒殺劫掠,石艾縣、壽陽縣皆被洗劫一空,數千名不願意撤走的平民被屠殺,石艾縣縣令撤走不及,自刎而亡,兩座縣城都被付之一炬。

三天後,二十萬燕軍兵臨太原城下。

此時,郭子儀的八萬大軍已經收聚至太原城內,另外還有五萬民團軍協助守城,郭子儀堅壁清野、吊橋高懸,準備和燕軍打一場守城持久戰。

按照安祿山的戰略部署,安慶緒的二十萬大軍是進攻河東主力,而李歸仁爲南路率本部五萬人出滏口陘,佯攻潞州,牽制李嗣業的安西軍。

就在安慶緒率主力出兵的同時,南方的李歸仁部五萬大軍也穿過了滏口陘,進入河東境內,和上次李歸仁軍北上涉縣不同,這一次,李歸仁大軍直接西進,進攻潞城縣。

李歸仁是一名奚人首領,率部屬歸唐後改漢名爲李歸仁,他表面上順從唐廷,但骨子裡他兇狠殘暴,無時不刻都在想着掠奪中原的財富和‘女’人,李歸仁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力大無窮,是安祿山手下的一員猛將,在軍中外號稱爲‘人熊’。

在安祿山軍中的大將都有着不同的綽號,除了李歸仁被稱爲人熊外,還有史思明被稱爲‘獵鷹’,他頭髮發黃且稀疏,目光‘陰’鶩,因此得名。

蔡希德因爲他的兇殘冷酷而被稱爲‘野狼’,田承嗣是因爲狡猾多智,則被稱爲‘狡狐’。

李歸仁手下有五萬大軍,主要是曳落河及六州胡人,也就是由契丹和奚人組成的軍隊,是燕軍中最強悍、最殘暴的軍隊之一,其中九千曳落河軍也是幽州鐵騎之一,是燕軍‘精’銳中的‘精’銳,曳落河在奚人語中是壯士之意,安祿山極爲重視這支曳落河軍隊,公開稱他們爲自己的假子。

所以李歸仁雖然只有五萬軍,但他的實力在燕軍各部中卻是最‘精’銳的一支軍隊。

安祿山允許手下大將自己招兵,惟獨李歸仁不願招兵,他認爲漢人軟弱,招爲自己部下後只會墜了自己的名頭,削弱他的戰鬥力,所以他依然保持着五萬軍的編制。

李歸仁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以戰養軍,每到一地,他都要放縱自己的士兵大肆掠殺‘奸’‘淫’,用這種方式來鼓舞軍隊的士氣,雖然非常殘暴,但對他的軍隊確實非常有效。

這一次出兵前,李歸仁便給所有士兵許諾,准許他們每人搶掠十名‘女’人帶回部落,這只是帶回去的,至於當場‘奸’‘淫’殺死的‘女’人則不計入其中。

李歸仁手下有兩員副將,一個是大將安守忠,另一個是突厥人阿史那從禮,兩人都是萬人敵,稱得上是他的左膀右臂。

李歸仁率大軍浩浩‘蕩’‘蕩’西進,他的軍隊一半都是騎軍,進軍速度極快,他分兵三路,阿史那從禮率一萬騎兵爲前軍,他本人則率兩萬騎兵和一萬步兵爲中軍,安守忠率一萬步兵爲後軍。

在離潞城縣還有二十里時,一名報信兵飛奔前來稟報:“稟報將軍,潞城縣令率百名老者出城跪降,阿史那請示如何處置?”

李歸仁目光‘陰’鶩地注視着前方,他那如岩石般的嘴‘脣’裡冷冰冰地迸出兩個字:‘屠城!’

在李歸仁的頭腦中,沒有什麼投降不殺的道理,只有吃飽和飢餓的區別,吃飽了便可以暫時放過,等飢時再食,而現在,他的士兵們都餓得眼冒綠光了。

潞城縣縣令做夢也想不到,他率一縣長者的屈辱跪降並沒有任何效果,他們赤着上身跪在城外的官道上,雙手捧着印綬,而他身後的官員和長者則手捧裝有泥土的陶罐,他只懇求燕軍能看在他們真心投降的份上,饒過滿城的子民。

但他迎來的卻是鋪天蓋地的騎兵和殺氣騰騰的戰刀,燕軍騎兵如山崩地裂般奔來,從他們身上呼嘯而過,戰刀劈飛了縣令的人頭,百餘老者哀求着、悲喊着,但戰馬卻將他們無情地踢翻踐踏而死,萬匹戰馬從他們身上衝過,他們的身體被馬蹄踏爲‘肉’泥。

潞城縣頓時淪爲了地獄之城,城中的數萬男‘女’成了待宰羔羊,當李歸仁的中軍趕到時,潞城縣已經成爲了人間煉獄。

四萬大軍開始了瘋狂的搶掠‘奸’‘淫’,到處是尖叫聲、哭喊聲,隨處可見被砍掉了人頭的軀體,美貌一點的‘婦’人在帶血戰刀的威‘逼’下,被迫赤身躺在胡‘牀’上,承受近百名胡兵的排隊輪暴,但最終仍難逃一死。

整整五個時辰,契丹、奚人的殘暴和‘淫’‘玉’將整座城池都吞沒了。

........

李歸仁沒有進城,他的大營駐紮在城外,隨着夜幕降臨,一隊隊滿載而歸的士兵陸續歸營了,馬匹上載着大包小包的財物,‘婦’‘女’被捆綁在馬上,大多衣裙破爛,很多‘女’人還赤着身子,夜幕降臨,篝火點燃,一羣羣士兵圍着火旁,烤‘肉’喝酒,喧譁無比,他們‘逼’迫數百名搶來的‘婦’人塗脂抹粉,爲他們跳舞助興,看得興起時,直接將‘婦’人拉進人羣之中......

按照契丹人和奚人的規矩,最好的戰利品要獻給首領,李歸仁的大帳內堆滿了金銀珠寶和二十幾名年輕美貌的‘婦’人。

李歸仁挑了五名最美貌的‘女’子,其餘‘女’子都賞給了他的親兵,在側帳內,三百餘名雄壯的士兵赤着上身,‘淫’笑着將二十餘名‘女’子團團圍住,二十餘名‘女’子像待宰的羔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被士兵們綁在長凳上輪流蹂躪。

“軍爺,我已經伺候你們三十幾人了,實在受不了,求求讓我歇息一會兒吧!”

一名‘女’人哭喊着哀求,換來的卻是更加瘋狂的蹂躪.......

在營帳的角落裡,藏着一名身材矮小的男孩,長得目清眉秀,像貓一樣蜷縮在角落裡,沒有士兵去過問他,誰都知道,這是留給他們親兵都尉享用的,這個男孩的父親便是潞城縣的縣令,他和母親一起被擄來,而剛纔哭喊哀求的‘女’人,便是他父親的愛妾,現在已經昏厥過去.

男孩雖然身材矮小,但已經十二歲了,此時他彷彿聽見了母親的哭喊聲,似乎就在隔壁,他強烈剋制着悲憤,將一名士兵落下的匕首悄悄藏到身下,一點一點地挪動着身子,滿帳的親兵都在盯着二十幾名赤身‘女’人,誰也沒有注意到他。

這時一名士兵走到他身前,背對着他,恰好遮住了他,就趁着這個機會,他身子一滾,便從帳下的縫隙滾了出去,滾進了隔壁帳中,身子撞在了一隻木箱上。

他慢慢用匕首割斷了綁縛他雙手的繩子,這時,他聽見了母親的哭聲,他悄悄擡頭,頓時被驚呆了,他的母親赤着身子被反手倒吊大帳中間。

另外還有三名‘女’子一樣地吊在空中,在營帳中央,站着一名像黑熊一樣的男人,身高巨大,渾身是‘毛’,頭髮披散着,赤着下身,上身穿一件鐵甲,彷彿惡魔一般,兇惡無比,男孩嚇得幾乎要暈厥過去,這時,男子已經凌虐完了一個‘女’子,大步走向男孩的母親,‘女’人嚇得渾身發抖,男子抓‘女’人的兩‘腿’,獰笑着捏了兩把‘臀’‘肉’,“這個‘女’人‘肥’熟細嫩,我最喜歡!”

他忽然從後面將兩‘腿’重重地向兩邊一分,只聽見骨骼的斷裂聲,‘女’人慘叫一聲,昏死過去。

男子見母親慘遭凌虐,他嘴‘脣’都咬破了,血順嘴角流了下來,這時李歸仁狠狠地罵了一句,“他孃的,漢人娘們就這麼脆弱嗎?”

他有點倒了胃口,一屁股坐在木箱上,重重地喘着粗氣,他萬萬沒有想到,他身後竟然藏着一個男孩,他粗壯的‘腿’差一點碰到了男孩的臉。

男孩最初是嚇得魂飛魄散,差點喊出聲來,這時,他的眼前出現了一條長滿黑黝黝長‘毛’的小‘腿’,粗壯得像帳外拴馬的木樁。

男孩見母親身上流滿了鮮血,他‘胸’中涌起了滔天的憤怒,他要報仇,要爲母親報仇!

他側躺在地上,眼睛死死盯着眼前的‘毛’‘腿’,他想起了醫生給他治病時說過的話:‘人長得再高,但根卻在腳上,兩根經脈貫穿身體,經脈斷則身體崩塌。’

他慢慢舉起了匕首,忽然大喊一聲,猛地向他跟腱處刺去,李歸仁剛剛站起身,忽然覺得右腳後跟一陣鑽心的劇痛,他痛得大叫一聲,一回頭,看見了一個瘦弱的男孩,他那張仇恨而慘白的臉,男孩又一聲大叫,舉起匕首向他下身刺來。

李歸仁見自己右腳跟上流滿了鮮血,火辣辣地疼痛,他已經軟得站不住了,李歸仁不禁勃然大怒,一把抓起男孩,將抓小‘激’一樣,將他脖子一擰,男孩當場慘死。

李歸仁走了兩步,他只覺渾身發軟,‘撲通’一聲摔倒在地,右‘腿’已經沒有了一點力氣,他心中大駭,放聲高喊起來:“快來人啊!”

.......

李歸仁在潞縣被一個男孩所傷,右腳筋腱被割斷,使他再也無法騎馬打仗,成爲了一個只能拄杖而行的廢人。

李歸仁怒極攻心,將安祿山不准他深入河東的命令拋到了腦後,他下令大軍南下,向潞州州治上黨縣進發,所過之地,皆夷爲平地。

而此時,李嗣業的安西軍尚在晉州,上黨縣有一支六千人的北唐駐軍,由當年投降了李慶安的安祿山部將田乾真率領。

李歸仁發誓將田乾真親手抓住,‘交’給安祿山,就在他離上黨縣還有四十里時,突然傳來消息,安西軍大將衛伯‘玉’率一萬安西軍攻克了滏口陘河東入口處的滏西城,截斷了李歸仁的退路,而另一名安西軍將領席元慶率一萬軍,進軍澤州,和澤州的八千守軍匯合,堵住了另一條撤回河北的白陘。

這時,安西軍四萬主力在安西副帥李嗣業的統帥下,從晉州進入潞州,駐兵良馬寨,形成了對李歸仁軍的包圍狀態。

.........

(老高看了一些資料,關於安史之‘亂’中叛軍的殘暴簡直令人難以想象,老高這一章只着墨一點點,給大家一個感‘性’認識,既然寫了安史之‘亂’,有些東西始終繞不開)

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555章 顏氏兄弟第366章 飛援潼關第192章 楊釗入相第509章 登基之戰(上)第78章 太子李亨第151章 楊家有事第496章 危機加劇第488章 血戰且末(中)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711章 大結局第332章 玉奴風波第260章 夜遇貴妃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443章 咸陽事件第710章 君臨天下第120章 史田生隙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172章 兩胡相爭第315章 突發事件第61章 琴仙身世第10章 又見小娘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483章 粉墨登場(下)第369章 攔截河東第495章 千牛金吾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212章 欽差大臣第53章 寶石現蹤第183章 初學騎馬第6章 太陽寶石第213章 山寺驚魂第507章 三個條件第594章 兵抵相州第81章 燙手差事第388章 萬里求聘第26章 紫宸決策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375章 用人不疑第132章 朝中論戰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451章 被迫撤軍第296章 翁婿會面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237章 狹路相逢第173章 天山春獵(上)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322章 身份暴露第662章 重洗朝權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393章 貨幣戰爭(下)第63章 殺楊保楊第283章 高翁決定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590章 緊急求援第217章 鳥擇良木第182章 月亮之河第480章 九曲之戰(上)第408章 圍城之戰(上)第611章 誰爲左相第191章 南詔事變第618章 吳王虎子第479章 高原烽煙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603章 撤兵河東第82章 金吾萬騎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166章 河西安帥第65章 高府練球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465章 婚姻如衣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發前夕第157章 隱龍之會第313章 賣官之案(下)第340章 各懷心思第363章 偶遇故人第225章 緊密備戰第567章 力取褒城第552章 激戰任丘第495章 千牛金吾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372章 帝國合約(上)第96章 家中遇盜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帝接見第73章 花府大宴(六)第607章 真兇是誰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75章 花府大宴(八)第398章 山谷禁地第170章 步步官場第592章 雪夜殺人(下)
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555章 顏氏兄弟第366章 飛援潼關第192章 楊釗入相第509章 登基之戰(上)第78章 太子李亨第151章 楊家有事第496章 危機加劇第488章 血戰且末(中)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711章 大結局第332章 玉奴風波第260章 夜遇貴妃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443章 咸陽事件第710章 君臨天下第120章 史田生隙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172章 兩胡相爭第315章 突發事件第61章 琴仙身世第10章 又見小娘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483章 粉墨登場(下)第369章 攔截河東第495章 千牛金吾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212章 欽差大臣第53章 寶石現蹤第183章 初學騎馬第6章 太陽寶石第213章 山寺驚魂第507章 三個條件第594章 兵抵相州第81章 燙手差事第388章 萬里求聘第26章 紫宸決策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375章 用人不疑第132章 朝中論戰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451章 被迫撤軍第296章 翁婿會面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237章 狹路相逢第173章 天山春獵(上)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322章 身份暴露第662章 重洗朝權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393章 貨幣戰爭(下)第63章 殺楊保楊第283章 高翁決定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590章 緊急求援第217章 鳥擇良木第182章 月亮之河第480章 九曲之戰(上)第408章 圍城之戰(上)第611章 誰爲左相第191章 南詔事變第618章 吳王虎子第479章 高原烽煙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603章 撤兵河東第82章 金吾萬騎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166章 河西安帥第65章 高府練球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465章 婚姻如衣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發前夕第157章 隱龍之會第313章 賣官之案(下)第340章 各懷心思第363章 偶遇故人第225章 緊密備戰第567章 力取褒城第552章 激戰任丘第495章 千牛金吾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372章 帝國合約(上)第96章 家中遇盜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帝接見第73章 花府大宴(六)第607章 真兇是誰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75章 花府大宴(八)第398章 山谷禁地第170章 步步官場第592章 雪夜殺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