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楊釗入相

南節度使楊國忠的捷報,以種前所未有的度送種瞻,大早,興慶宮便傳來了李隆基得意的大笑聲。

“好!做得好!”

李隆基拿着楊國忠的戰報在寢宮內走來走去,前些天他還因爲南詔的突然造反而感到憂心仲仲,而僅僅一個月後,楊國忠便帶來了最好的消息,唐軍大敗南詔軍,南詔認罪。

讓李隆基興奮的不僅是南詔之亂平息,而且楊國忠在這場戰役中表現出的決斷和能力讓人刮目相看。有這場勝利爲基礎,他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封楊國忠爲尚書,進入相國集團,李林甫越來越老了,最近更是有點偏向太子。讓他心中不喜。

“三郎,怎備這樣高興?”

楊玉環梳完頭從內室裡走了出來。李隆基大爲興奮,摟住她的香肩。重重在她粉臉上親了一下。“娘子的內兄給聯帶來了喜報。”

“三郎!”楊玉環有些埋怨李隆基的失態,她連忙取出銅鏡在臉上補了一下妝,這才問道:“是我三哥嗎?他帶了什麼喜訊?”

“他平息了南詔叛亂,聯耍升爲他爲相國。”

楊貴妃一怔,平息南詔固然可喜,但升爲相國卻似乎

她連忙跪下了下來,道:“陛下,請收回成命?”

李隆基愣住了,“爲什麼?”

“陛下,臣妾的三哥是什麼人,臣妾非常清楚,陛下獨寵楊家,給楊家榮華富貴,臣妾感數不盡,但相國乃國之棟樑,擔負大唐的興盛,非經綸治國之纔不的勝任,楊家沒有人能擔任這個職位,臣妾絕不願意陛下爲了臣妾誤了國事。”

“誰說三哥不能擔任相國!”

門外忽然傳來了楊花花的聲音。她慢慢走了進來,道:“三哥過去或許有些放蕩不羈,但那是因爲他懷才不遇,可自從他進京爲官後,兢兢業業爲聖上做事,所思所想都是爲了聖上。聖上需要這樣一個既能幹又聽話的相國,李林甫已老,三哥卻正當盛年,難道不用三哥,還要再去找別人不成?”

楊玉環有些不高興,這可是自己的寢宮,三姐怎麼能不說一聲就進來了,她忍住心中的不悅道:“三姐,當相國不是聽話就能做好,需要學問和經驗,;哥這兩樣都缺乏,他若做不好,人會指着咱們楊家脊樑骨罵的。”

楊花花毫不讓步道:“不做做怎麼知道做不好,李林甫不也一樣沒有什麼才學嗎?他卻做了十幾年相國,那李白和王維詩名動,滿腹經綸,可他們又能爲相處理國事嗎?可見才學絕不是理由。”

“好了!好了!你們姐妹不要爭了。”

李隆基把楊玉環扶起來道:“立不立楊國忠爲相國,聯自會和大臣們商量着辦,娘子就不要過問此事了。只要把後字給聯管好就行了。”

他又對楊花花笑道:“聽說三姐的新宅造好了,莫非是要請我們去吃飯?”

楊花花小嘴一撅道:“臣妾家裡窮得連下鍋的米都沒有了,哪裡還請得起陛下和貴妃吃飯,除非陛下替我擺幾桌酒宴,我倒是可以請大家去熱鬧一下。”

“三姐!不要再要錢了。”

楊玉環終於剋制不住內心的不滿了。爲修這棟宅子,三郎已經先後賞了她三次,近二十萬貫,現在又跑來要錢,真是太過分了。

“哼!”楊花花哼了一聲,道:“我又沒要你的錢,你急什麼?”

她又轉頭對李隆基嬌聲央求道:“我的好妹夫,好皇上,你總不能讓你的三姨娘連買米的錢都沒有吧!”

李隆基有些尷尬,他連忙道:“這樣吧!聯就不賞你錢了,你新宅落成的宴會,就由聯來幫你舉辦。讓你風風光光地住進新宅,如何?”

楊花花歡喜地給他膘了個媚眼。其實她要的就是這個,皇帝來替她擺喬遷宴,那賀禮錢還不會滾滾而來嗎?

就在這時,門口傳來了宦官的稟報:“陛下,李相國求見!”

“聯也正要找他呢!讓他去御書房。”

他回頭對二人笑道:“你們兩姐妹就好好聊一聊天吧!聯去處理一下公務,很快就回來。”

說着,他背手走出了寢宮。

“陛下移駕御書房!”

大同殿內,李林甫揹着手憂心仲仲地來回走着,他也得到了楊國忠在南詔大勝的消息,他最擔心的事情終於來了,楊國忠極可能會因爲此事入相。

一切都順理成章,聖上想用楊國忠取代自己的意圖越來越明顯。李林甫望着殿外的天空長嘆一聲,他也有點力不從心了,他的身體確實有些吃不消繁重的國事,從年初以來他已經病倒了三次,雖然聖上每次都會派高力士來探望他,說國事離不開他。可事實上他知道,他每病一次。聖上換他的決心便又加深一分。

“聖上駕到!”

遠方宦官一聲高喝,李林甫連忙收斂心神,垂手而立,片刻,精神抖擻的李隆基快步走來。“臣參見陛下!”

“相國不必多禮,請到房內詳談。”

李隆基走進了書房,書房裡已經收拾好了,乾淨整潔,空氣十分清爽。他滿意地點點頭,坐了下來。

“給相國也鋪個位子。”

“臣謝陛下。”

兩名宦官擡來一隻小木榻,又鋪上席子,李林甫也坐下,他立剪道:“臣是爲了南詔之事來見陛下。”

李隆基瞥了他一眼,尖道:“愛卿有什麼建議,請說?”

“陛下,臣不贊成與南詔講和。臣以爲南詔坐大已成爲我大唐嚴重的威脅,這次南詔謀反看似因爲張虔陀辱閣邏鳳之妻所致,只是一次偶然事件。但臣相信,閣邏鳳早有謀反之心,陛下。除惡務盡。我們應趁此機會徹底解決南詔坐大。”

“相國,這件事聯和你的想法就不同了,南詔坐大固然令大唐煩心。但吐蕃纔是大唐真正的威脅,南詔不過是邊陲小國罷了,它的存在還能替大唐抵禦吐蕃東擴,可謂有失必有得。只要把它控制好,讓它老老實實替聯守邊陲,也是可以,而且楊國忠在軍報中也說了,若把南詔逼迫太甚,一旦它投向吐蕃,那就得不償失了,相國,楊國忠這次可比你看得深啊!”

李林甫聽聖上貶自己而褒楊國忠。他心中忿然,便道:“陛下,臣仔細看了軍報,唐軍在姚州大敗南詔軍。完全可以一鼓作氣進擊洱海。這個時候,南詔還來不及向吐蕃求援。可是唐軍卻在姚州停駐了半個月,以致喪失戰機,臣以爲其中必有原因,臣建議派御史前去徹查此事”

不等他說完,李隆基便不耐煩的打斷了他的話,“相國想得太多了

打仗不是你想得那樣簡單小軍報也說了,南詔癢氣遍佈,瘦病流行,所以才駐兵不,這是有原因,大訓旭小打仗不易,不要動不動就派御史毒杳,再說安祿山、憾嘖繃在外打仗,聯也沒見你說要派御史去查。爲何偏偏對聯的國舅這麼苛刻?莫非你有什麼私心?”

李林甫嚇得連忙跪下,磕頭道:“陛下,臣絕沒什麼私心,只是南詔之事陛下憂心了幾十年,這次終於等來了機會,臣想一舉解決南詔之患。”

李隆基臉色稍兼,便擺擺手道:“相國處處替聯考慮,聯心領了,近來相國的身體不太好,聯想可能是國事太重的緣故,聯考慮再添加兩三名相國,替相國分擔點國事,相國以爲如何?”

李林甫心中一驚,終於來了,他連忙道:“陛下,臣倒有個想法,不如讓太子也參與一些國事的決斷,讓太子多積累一些從政經驗。爲將來大唐的持續繁榮打下基礎,不知陛下以爲如何?”

李林甫說這話的時候是低着頭。沒有看見李隆基的表情,但旁邊的高力士卻看得清清楚楚,李隆基的眼中卻閃過了一道細微的殺機,他心中大急,這個李林結怎麼糊塗一時,竟讓太子處政,難道不知這是聖上的大忌嗎?

李隆基眼中的殺機一閃而逝。他淡淡一笑道:“聯也想過讓太子替聯分憂,只是聯知道太子身體贏弱,不宜勞累,所以聯纔不提此事,就讓他好好再將養兩年,把身體養好再說。”

“是!臣遵旨。”

李林甫暗暗長嘆一聲,看來用太子來對付楊國忠不是那麼容易。這時,李隆基又從御案上取過一本摺子,笑道:“這是高仙芝上的奏摺,吐火羅藕師國勾結吐蕃,斷了個失密到小勃律的糧道,高仙芝欲打揭師國,徹底將吐蕃勢力趕出吐火羅,正好南詔叛亂平息,聯沒有了後顧之憂,聯已決定批准高仙芝的請求。兵吐火羅,另外,李慶安那邊也要催促他儘快備戰。”

“臣遵旨!”

李林甫走了,李隆基坐在御書房裡陰沉着臉,這個李林甫越來越大膽了,居然敢提太子監國,和太子鬥了這麼多年,難道他最後變了性子?枉費自己對他一番期望,看來這條狗真的老了,打虎還看親兄弟,這話不錯。還是國舅靠得住啊!

李隆基提起筆在高仙芝的奏摺上批了一個“準。字,忽然,他一用勁。“咔嚓”硃筆在他手中折成了兩段。

高力士嚇了一大跳,他一句話不敢多言。有的事他可以進諫。但現在不能。現在一顆小小的火星都能讓聖上燃起滴天怒火。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響起了楊花花嬌媚的聲音,“恐下在嗎?”

高力士一顆心驀地鬆了。她來的太及時了,簡直比甘霜還寶貴,果然。楊花花的聲音傳來,李隆基的凝重地眉頭頓時散開了,透出了一絲喜色,高力士心領神會,立刻跑出去道:“陛下在,夫人請進。”

楊花花戶陣風似的走了進來。一雙桃花眼膘向李隆基,嬌嗔道:“妾身家裡沒有米下鍋了,家裡人餓的面黃肌瘦,我眼巴巴來求你,你卻只管我一頓,你說,我以後怎麼辦?”

李隆基連忙舉手笑道:“我知道!我知道!剛纔不是貴妃在嗎?有些話不好說。”

楊花花柳眉一挑,不悅道:“哼!你心中只有她,我算什麼?”

高力士連忙擺擺手,將兩名左右服侍的小宦官叫出書房,他也悄悄退下,把門輕輕關上了。

馬車粼粼而行,李林甫疲憊地躺在馬車裡,腦海裡在思量着對策,可是不管他怎麼想,他都無法阻止楊國忠入相,今天聖上甚至連和他商量的意思都沒有,要提拔兩三名相國。這裡面必有楊國忠了,怎麼辦?讓太子對付楊國忠是最好的辦法,讓他們兩敗俱傷,可自己提此事似乎會觸犯聖上大忌。

李林甫閉上了眼睛,他在重新整理思路。當初定下緩和太子矛盾。引東宮和楊家對抗,應該說策略完全正確,但太子的力量似乎太弱了一點。一個小小的韋渙案都應付不了。如果楊國忠爲相,他就更不是對手了,忽然,李林甫的腦海裡跳出一個人,他不由一拍腦門笑了,自己怎麼把他忘了。

這時,他的小書童應哥兒忽然指着窗外。低聲道:“相國快看。是裴尚書。”

春明大街上,禮部尚書裴寬騎着一頭毛驢不緊不慢地走着,大街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相國騎驢過街,這本是長安一景,百年來,大唐的歷代名相莫不如此,一來可以瞭解民生,二來可盡顯大唐風流本色。可到了李林甫,相國騎驢過街的盛景便消失了,改而增加了嚴密的。

今天裴寬一改陋規,騎上一頭小毛驢。穿一身皁色的寬衣高帽。一路悠悠哉哉行走,不時有行人向他躬身施禮,他也含笑回禮。

這時,他身後傳來了一陣激烈的馬蹄聲,隨即馬車軲轆吱嘎一聲,一輛馬車停在他身旁。

“裴尚書,好興致啊!”

車窗前出現了李林甫的招牌笑容。裴寬雖然和李林甫關係惡劣,但在大街上,他卻不想失了身份,便停住了小毛驢問道:“相國可是從興慶宮過來?”

李林甫嘆息一聲道:“不錯,我是從興慶宮而來,我勸聖上不要接受南詔求和,要趁機一舉蕩平南詔,徹底解決南詔坐大之勢。”

裴寬心中也正在想此事。他雖是李林甫政敵,但在南詔事務上他卻和李林甫的意見一致,絕不姑息南詔。他急忙問道:“那聖上的意思怎麼說?”

“聖上接受了楊國忠的建議。准許南詔講和,哎!後患不斷,必生其亂。”

李林甫嘆息一聲又道:“這次楊國忠進攻南詔,疑點頗多,我的意思是派御史去查,卻被聖上斥了一頓。”

說到這,他斜睨一眼裴寬,笑道:“我想再召集幾個相國一齊再勸聖上,不知裴尚書以爲如何?”

裴寬笑了笑道:“如果李相願意牽頭。我當奉陪!”

李林甫不過是想把裴寬拖下水,讓裴寬再去勸聖上,他怎麼可能再牽頭去觸怒聖上,他見裴寬看透了自己的心思,不由乾笑一聲道:“此事估計再勸也沒有用了,聖上決心已下,哎!”

裴寬卻拱拱手道:“李相國是對人不對事,當然遭聖上刮斥我也會去勸聖上,是對事不對人,這纔是爲臣之道,相國,我先告辭了。”

說完,他調轉小毛驢,向興慶宮方向而去,李林甫一直望着他的背影消失。這才重重地哼了一聲,對侍衛官令道:“立刻派人把我的信送去北庭!”

第423章 迎戰安賊(上)第450章 苦澀藥酒第518章 吐蕃棋局(下)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627章 安祿之癖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554章 河北大遷(下)第295章 解決災情第557章 鄠縣偶遇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98章 貴妃擲壺第428章 綏州血戰第350章 配合默契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219章 攻陷月氏第166章 河西安帥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231章 曲池壽宴(上)第86章 揚州來客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92章 除夕之夜(下)第268章 風雲變幻(下)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493章 隱龍聚會第695章 祿山之死第630章 碩鼠露面第398章 山谷禁地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473章 祖孫絕情第320章 釜底抽薪第78章 太子李亨第517章 吐蕃棋局(上)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214章 鴻門宴會第30章 發現敵情第436章 誰爲新帝第156章 身份難題第203章 建成後裔第478章 烽煙漸起第342章 渡河阻擊(上)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470章 獨孤家宴(上)第4章 拔煥之旅第334章 帝國公主第447章 花花投資第202章 鳳紋玉佩第283章 高翁決定第608章 裴家弔孝第31章 地宮偷襲第89章 各逞心機第320章 金蟬脫殼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159章 上元觀燈(下)第189章 兩個王子第300章 慶安成婚(下)第79章 小崔請客(上)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501章 阿緩之亂第86章 揚州來客第8章 百步殺人第298章 攜美遊莊(下)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191章 南詔事變第678章 南唐覆滅(上)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474章 將軍抱玉第85章 細水長流第650章 上黨戰役(十二)第560章 拜訪崔家第703章 牧馬陰山第396章 致命一擊第645章 上黨戰役(七)第431章 密集佈局第702章 史營內訌第278章 危機暗藏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97章 慶王李琮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298章 攜美遊莊(下)第632章 商人牽線(下)第495章 千牛金吾第673章 夷陵急變(下)第83章 人口販子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第417章 劍走偏鋒第608章 裴家弔孝第342章 渡河阻擊(上)第149章 貴妃做媒第40章 神秘少婦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477章 順者昌盛五十四章 獨孤相親上第215章 攔路鳴冤第625章 請君入甕第129章 絕密武器第488章 血戰且末(中)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441章 馬車風波
第423章 迎戰安賊(上)第450章 苦澀藥酒第518章 吐蕃棋局(下)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627章 安祿之癖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554章 河北大遷(下)第295章 解決災情第557章 鄠縣偶遇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98章 貴妃擲壺第428章 綏州血戰第350章 配合默契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219章 攻陷月氏第166章 河西安帥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231章 曲池壽宴(上)第86章 揚州來客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92章 除夕之夜(下)第268章 風雲變幻(下)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493章 隱龍聚會第695章 祿山之死第630章 碩鼠露面第398章 山谷禁地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473章 祖孫絕情第320章 釜底抽薪第78章 太子李亨第517章 吐蕃棋局(上)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214章 鴻門宴會第30章 發現敵情第436章 誰爲新帝第156章 身份難題第203章 建成後裔第478章 烽煙漸起第342章 渡河阻擊(上)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470章 獨孤家宴(上)第4章 拔煥之旅第334章 帝國公主第447章 花花投資第202章 鳳紋玉佩第283章 高翁決定第608章 裴家弔孝第31章 地宮偷襲第89章 各逞心機第320章 金蟬脫殼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159章 上元觀燈(下)第189章 兩個王子第300章 慶安成婚(下)第79章 小崔請客(上)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501章 阿緩之亂第86章 揚州來客第8章 百步殺人第298章 攜美遊莊(下)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191章 南詔事變第678章 南唐覆滅(上)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474章 將軍抱玉第85章 細水長流第650章 上黨戰役(十二)第560章 拜訪崔家第703章 牧馬陰山第396章 致命一擊第645章 上黨戰役(七)第431章 密集佈局第702章 史營內訌第278章 危機暗藏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97章 慶王李琮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298章 攜美遊莊(下)第632章 商人牽線(下)第495章 千牛金吾第673章 夷陵急變(下)第83章 人口販子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第417章 劍走偏鋒第608章 裴家弔孝第342章 渡河阻擊(上)第149章 貴妃做媒第40章 神秘少婦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477章 順者昌盛五十四章 獨孤相親上第215章 攔路鳴冤第625章 請君入甕第129章 絕密武器第488章 血戰且末(中)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441章 馬車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