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拜訪崔家

報恩寺血案很快便傳到了官府,長安縣新任縣令徐亦明聽說被殺者是長安縣有名的十幾個遊俠兒,但殺人者卻是兩個女人,據說可能是趙王李慶安的家眷,嚇徐亦明風風火火帶着百餘名衙役衝到了崇德坊。

但此時,崇德坊已經被千牛衛的軍隊控制住了,數以千計的千牛衛士兵從四面八方趕來,關閉了坊門,南霽雲親自帶隊,在挨家挨戶地搜查那十幾名遊俠兒。

徐亦明這才意識到,傳聞是真的,十幾名遊俠兒調戲的人真是李慶安的家眷,否則不會這樣興師動衆,徐亦明心中又悔又恨,其實這十幾名遊俠兒已經有很多人來告他們狀了,尤其今年初,他們還涉嫌燒燬了報恩寺的竈王殿,就因爲他們中有縣尉的兩個親戚,再加上沒有惹下命案,那件事也就不了了之,正是他們的縱容,才終於釀成了今天的大禍,徐亦明的心中悔恨到了極點,這件事搞不好會徹底斷送他的仕途。

他帶着百餘人趕回到了崇德坊,但坊門已關閉,任何人不得進出,守坊門的人已經換成了千牛衛士兵,無論徐亦明怎麼叫門,裡面根本就不理睬。

這時一名捕快頭子有點反應過來了,他對徐亦明低聲道:“徐縣令,我們去做什麼?”

徐亦明一愣,是啊!他去做什麼?難道還想把殺人者緝捕歸案嗎?他剛要下令調頭回去,可轉念又一想,這件事若不聞不問,一旦政事堂或者李慶安追查起來,他又有失職之嫌。

徐亦明感到十分爲難,這時,南霽雲聞訊趕到坊門前,高聲對他道:“徐縣令,這件事有我們千牛衛解決,你就回去吧!”

徐亦明低頭沉思片刻,千牛衛把這件事攬過去那是最好不過,他也可以向政事堂交代,千牛衛插手,使他的職權無法行使,政事堂也不會說他什麼?誰都知道,千牛衛纔是長安萬年兩縣真正的主導者,想到這,他剛要開口,這時,身後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只聽有人大喊:“開門,大將軍駕到!”

徐亦明慌忙閃到一旁,坊門也隨即大門,只見數百騎兵護衛着一輛馬車飛馳而至,馬車上插有一面紫幡,這是李慶安到了。

李慶安是剛剛接到快步,高霧和明珠在報恩寺出事,險些遭到惡霸侮辱,他頓時勃然大怒,親自趕來崇德坊,馬車飛馳而至,忽然‘嘎’地一聲停在徐亦明面前,李慶安挑開車簾冷冷問道:“徐縣令,你是來辦案嗎?”

李慶安此時對地方官府非常不滿,這些地痞惡棍長期欺辱女人,正是地方官府失職,徐亦明聽李慶安口氣冷淡,嚇得連忙上前躬身道:“聽說有遊俠兒作惡,我特來緝捕!”

李慶安點點頭,臉色稍微緩和一點,道:“我聽說這些地霸爲惡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你們地方官府要好好查一查,他們還犯有哪些案子,一併嚴辦!”

“卑職明白,這就着手調查。”

“好吧!你也可以進去。”

李慶安放下車簾,馬車加快速度,直接向報恩寺而去......

報恩寺內,高霧和明珠被安置在貴客房中暫歇,明珠安慰着高霧,“霧姐,肯定沒有問題,既然是千牛衛控制了崇德坊,那霧姐就沒事了,說不定還要追究那幫混蛋的罪責。”

此時高霧心中怒火稍平,連殺五人,她也有點略略後悔了,雖然這些惡棍令人痛恨,但罪不至死,自己卻將他們中的五人殺了,不知他們的妻兒會怎麼痛苦?

高霧低着頭一聲不吭,心中卻暗暗後悔,但人已經殺了,她也無計可施。

這時,外面傳來了雜亂的腳步聲,只聽報恩寺方丈的聲音,“殿下,這幫遊俠兒爲惡多年,被他們糟蹋的良家婦女不計其數,他們死不足惜,我佛曰:除惡就是揚善,我們全寺僧衆願爲高姑娘誦經一月,以消除她的殺孽。”

“那就辛苦貴寺的僧衆了,我自會好好佈施貴寺。”

這是李慶安的聲音,明珠和高霧一下都站了起來,門開了,走進一大羣人,有和尚有士兵,爲首者正是李慶安,他走進房間,對她們兩人道:“你們沒事吧!”

明珠嘴快,連忙上前,像只麻雀似的嘰嘰喳喳道:“要不是霧姐上陣打過仗,今天我們要死在這裡了!”

李慶安對高霧笑了笑,一豎大拇指讚道:“以一人之力敵擋十五人,果然不愧是女之中郎將。”

高霧的臉一紅,低頭道:“當時情急,什麼都顧不上了,現在想想還是有點後怕,沒有你說的那麼勇猛。”

李慶安哈哈一笑,回頭對方丈道:“煩請大師先在門外稍候片刻吧!”

那方丈最害怕高霧在後面告他的黑狀,但他又無可奈何,只得眼巴巴地看了高霧一眼,退下去了,李慶安給親兵使個眼色,親兵立刻將門關上,他這才問兩女道:“你們爲何沒有護衛?”

明珠眨眨眼,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難道她也有資格帶衛兵嗎?高霧卻低聲道:“本來大姐是想派兩個人跟着我,但被我拒絕了。”

“爲什麼?”

不等高霧說話,明珠卻搶着道:“霧姐只是借住在你府上,並非你的家眷,她帶你的親衛,很不妥,再說我出門在外,什麼時候帶過衛兵,霧姐也是,向來都是獨來獨去慣了,需要什麼護衛?”

“是這個原因嗎?”李慶安注視着高霧問道。

高霧默默點了點頭,“明珠說的沒錯,我確實沒有資格帶你的護衛,而且我若帶了你的護衛,消息傳到長安,會對我父親不利,七郎,今天這件事我願意負責。”

“你要負什麼責!”

李慶安冷笑了一聲,道:“那些地霸惡貫滿盈,死有餘辜,我已下令繼續搜捕其他漏網之魚,每一個人我都要嚴加辦罪!”

高霧嘆了口氣道:“他們雖然有罪,但不至於死,望七郎公正處置。”

“我知道。我會將他們的惡性一一公示。”

說到這,李慶安又問道:“我聽有人說,你遇到了熟人,是誰?”

“是成都的右相國崔圓和他兒子,他們剛離開寺院沒多久。”

‘崔圓?’李慶安愣了一下,他來長安了嗎?自己怎麼一點都不知道,他又急忙問道:“他們住哪裡?”

“這個我不知道,不過七郎可以問問方丈,他們好像很熟,或許方丈知道他的住處。”

李慶安心急,他開門便要出去問方丈,走了兩步又回頭道:“我的馬車就在門口等着,你們先回去,以後出來一定要帶兩個人,至少要有人報信。”

高霧行了一禮,道:“多謝七郎了,那我們就先回去了。”

“嗯,去吧!”

“姐夫,上次我去安西報信,好像你給我的補償不足.....哎!霧姐,讓我把話說完。”

不等明珠說完,高霧便拖着她走了。

李慶安心中想着,崔圓之事,便出門問方丈道:“請問方丈,可知崔圓的住處?”

“這個.....”方丈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他們一家就住在隔壁的安業坊。”

.........

崔圓在長安已經沒有宅子了,一家人便借住在族弟崔寓的府上,崔寓最早曾是隴州太守,後來調入朝爲御史中丞,現任太常寺卿,是崔家僅次於崔渙的朝廷高官。

今天崔寓也沒有上朝,他請了病假休息在家,此時,他正和崔圓談論着發生在報恩寺之事,他們並不在意高霧殺人,他們在意的是高霧和李慶安的關係。

崔圓和崔寓都是老政客了,尤其是崔圓,高霧險些做了他的兒媳,但高霧本人卻死活不肯,崔圓也有點不懂,按照高霧的年紀,她很難再嫁出去了,嫁給自己的次子,從門第上看她是高攀,而且自己兒子還很喜歡她,她卻死活不肯嫁,不惜和父親翻臉,如果說她是想嫁皇室爲妃,但李隆基準備把她嫁爲親王妃時,她卻跑了,這一直讓崔圓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現在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高霧是喜歡李慶安。

這也難怪啊!李慶安以前就是高仙芝的手下大將,高霧喜歡他也是很正常之事,如果高霧真嫁給了李慶安,那麼南唐的格局就變得微妙了,這裡面關鍵是高仙芝。

崔圓嘆了口氣道:“如果高仙芝投靠李慶安,那南唐的軍隊至少要被李慶安奪走一半,別看李亨想用兒子來替代高仙芝,奪他的軍權,實際上很難,高仙芝在軍中的威望極高,就算沒有席元慶等那幾名心腹大將,只要他振臂一呼,一半以上的軍官都會向他倒戈。”

“那殺了他可以嗎?”

崔寓喝了一口熱茶問道:“如果李亨知道高霧嫁給李慶安,他必然不會再容高仙芝,會把他騙到成都殺死,這樣,你認爲如何?”

崔圓搖搖頭道:“哪有這麼好殺,若殺了高仙芝,軍隊就會譁變,如果可以殺,李亨早就把他殺了,投鼠忌器啊!”

兩人都沉默下來,這時,崔寓嘆了口氣道:“高霧嫁給李慶安,裴婉兒也很快和他成親,李慶安這棵大樹,人人都想依附,昨天我還和大哥說起,要不要把崔家的女兒也許給他!”

“爲什麼崔家也要聯這種婚姻?”

崔圓有些不高興道,他一向就不喜歡這種政治聯姻,尤其是步裴家的紅塵,更讓他不齒,但他見崔寓有些憂心忡忡,便問道:“怎麼,一定要聯姻嗎?”

崔寓搖了搖頭道:“聯不聯姻倒不重要,關鍵是現在裴家的勢頭很猛,尤其裴遵慶爲右相後,那個傢伙你也知道,十足的世家門派者,肆無忌憚地擴張裴家的勢力,我昨天統計了一下,本來裴家的勢力比我們崔家還差一點點,但經過裴遵慶的擴張,現在已經超過崔家了,這才兩個月時間,如果他爲右相一年後呢?那時,我們崔家肯定再無容身之地,整個朝廷和地方都要被他裴家把持住了,唉!”

崔寓重重嘆了一聲,崔圓卻笑道:“我倒覺得你有點杞人憂天了。”

“爲何?”崔寓一愣。

崔圓捋須笑道:“你以爲李慶安是傻子嗎?會讓裴家一家坐大?我告訴你,這絕對不可能,本來他娶裴婉兒就是爲了壓制獨孤家,獨孤家勢力小,容易被壓制住,但裴家不同,如果一旦放縱裴家,將給他將來帶來無窮遺禍,出現當年‘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這絕不是他李慶安願意看到的,所以我敢說,很快他便會扶持起裴家的對頭。”

崔圓剛剛說完,只聽門外有家人急促地稟報道:“老爺,趙王殿下來了,要見老爺!”

崔寓大吃一驚,連忙對崔圓道:“二哥,你快躲起來。”

崔圓卻搖了搖頭,他心知肚明,李慶安肯定知道他在這裡了,其實就是來拜訪他,“三弟,這或許就是我說的崔家機會,你出去迎接他吧!我和你一起見他。”

..........

府門外的臺階上,李慶安正揹着手,從外面來打量崔寓的這座大宅,佔地足有五十餘畝,院牆高聳,黑瓦白牆,頗有一點後世明清的風格。

這時,府門打開,崔寓快步迎了出來,躬身道:“讓趙王殿下久等了,卑職罪該萬死。”

李慶安也笑着回了一個禮,道:“崔使君何罪之有,是我不請自來纔對。”

“哎!殿下客氣了,快請進府。”

李慶安也不再客氣,揹着手徑直走進了崔府的大門。

“聽說崔使君病倒了,現在可好一點?”

“一點老毛病,一到秋天就咳嗽喘氣,休息一天就好了。”

“嗯!那我也隨便和你聊聊,不打擾你休息。”

“沒有!沒有!殿下請。”

兩人來到了書房,李慶安跟崔寓進了書房,卻迎面見崔圓向自己深深行一禮,“罪臣崔圓,參見趙王殿下!”

李慶安的眼睛也眯了起來,他來崔家,就是想見此人。

第213章 山寺驚魂第52章 慕名請客第452章 重組千牛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689章 各有心思第460章 以彼之道(上)第297章 攜美遊莊(上)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599章 血戰相州(三)第386章 緊急應對第538章 明皇之死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166章 河西安帥第647章 上黨戰役(九)第420章 意外訪客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26章 紫宸決策第3章 凌山打獵第373章 帝國合約(中)第248章 怛城決戰(上)第351章 一封密信第381章 噴赤血戰第446章 暫棄前嫌第600章 血戰相州(四)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634章 人熊屠城第126章 軍旅嬌娘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432章 三個條件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265章 開業風波第178章 長擊葛胡第375章 用人不疑第570章 岐州安民第177章 回紇特使第10章 又見小娘第321章 觸怒龍顏第225章 緊密備戰第41章 初見相國第648章 上黨戰役(十)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100章 調將揚州第631章 商人牽線(上)第123章 青海湖畔第472章 吐蕃來使第30章 發現敵情第309章 慶安新縣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593章 猙獰初露第634章 人熊屠城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521章 月圓之夜(下)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500章 布兵河中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173章 天山春獵(上)第503章 雪域奇兵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692章 渤海計劃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501章 阿緩之亂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102章 龍虎爭鬥(下)第312章 賣官之案(上)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287章 有使遠來第214章 鴻門宴會第283章 高翁決定第472章 吐蕃來使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675章 宮廷政變第559章 遊寺驚魂第40章 神秘少婦第125章 引蛇出洞第112章 形勢急轉第301章 絕不甘心第131章 奪島之戰(下)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263章 意料之外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116章 齊人之福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275章 借刀殺人(下)第462章 以彼之道(下)第109章 奇貨在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發前夕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612章 微服私訪(上)第131章 奪島之戰(下)第282章 楊家之患第614章 通貨膨脹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531章 涇州匪患
第213章 山寺驚魂第52章 慕名請客第452章 重組千牛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689章 各有心思第460章 以彼之道(上)第297章 攜美遊莊(上)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599章 血戰相州(三)第386章 緊急應對第538章 明皇之死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166章 河西安帥第647章 上黨戰役(九)第420章 意外訪客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26章 紫宸決策第3章 凌山打獵第373章 帝國合約(中)第248章 怛城決戰(上)第351章 一封密信第381章 噴赤血戰第446章 暫棄前嫌第600章 血戰相州(四)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634章 人熊屠城第126章 軍旅嬌娘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432章 三個條件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265章 開業風波第178章 長擊葛胡第375章 用人不疑第570章 岐州安民第177章 回紇特使第10章 又見小娘第321章 觸怒龍顏第225章 緊密備戰第41章 初見相國第648章 上黨戰役(十)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100章 調將揚州第631章 商人牽線(上)第123章 青海湖畔第472章 吐蕃來使第30章 發現敵情第309章 慶安新縣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593章 猙獰初露第634章 人熊屠城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521章 月圓之夜(下)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500章 布兵河中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173章 天山春獵(上)第503章 雪域奇兵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692章 渤海計劃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501章 阿緩之亂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102章 龍虎爭鬥(下)第312章 賣官之案(上)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287章 有使遠來第214章 鴻門宴會第283章 高翁決定第472章 吐蕃來使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675章 宮廷政變第559章 遊寺驚魂第40章 神秘少婦第125章 引蛇出洞第112章 形勢急轉第301章 絕不甘心第131章 奪島之戰(下)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263章 意料之外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116章 齊人之福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275章 借刀殺人(下)第462章 以彼之道(下)第109章 奇貨在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發前夕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612章 微服私訪(上)第131章 奪島之戰(下)第282章 楊家之患第614章 通貨膨脹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531章 涇州匪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