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賣官之案(上)

李慶安是在與全家吃飯時知道了僕固懷恩妻女來訪一事,他立刻敏感地將此事和白天發生的賣官案聯繫起來,如果這只是一個巧合,也未免巧得令人生疑。

吃完飯,李慶安疑慮重重,也不再和家人們閒聊,又立刻返回了軍衙,他要調閱這兩個月提拔者的名單,一般而言,安西軍的提拔有着嚴密的程序,主要分爲兩大類,一是軍功提拔,二是非軍功提拔,軍功提拔不必贅述,而非軍功提拔主要是針對後勤文職官員和沒有機會上戰場的軍人,提拔的難度要遠遠大於軍功者,主要是看平時考評和服役年限相結合。

主要是由各軍兵馬使上報名單,然後由安西軍的司馬部進行審覈,由節度使最後批准,若節度使不在,則由節度副使代爲批准,其中校尉以上官員必須由節度使批准,還要再報朝廷兵部備案。

李慶安在瀚海軍的卷宗裡很快便找到了趙腥的名字,他是輪臺縣北城門的守衛,去年因服役滿五年而升爲隊正,不是參戰人員。

兩個月前,正好又是非軍功人員一年一度的考評提拔時間,因李慶安不在安西,便由節度副使封常清批准校尉以下的提拔者,這裡面又有個問題,封常清只能批准校尉以下的軍官,而校尉以上軍官必須由自己來批准,可那個趙腥的妻子說是被提拔爲校尉,這裡面就有一點貓膩了,當然,封常清是不會越級批准,這樣問題就應該出在瀚海軍報來的提拔名單上。

在幾名官員的協助下,他們很快便找到了那厚厚一疊的瀚海軍報功名單,一共三百二十七人,包括他們的簡歷考評,基本上都是校尉以下軍官,這本名單中,有瀚海軍兵馬副使僕固懷恩和正使南霽雲的簽名,也就是說,名單正是僕固懷恩草擬,三百二十七人最終被批准了二百十二人,淘汰了近三成,這是封常清的嚴厲和細緻。

李慶安一頁一頁地翻開,幾乎每一頁都有被駁回者,上面還有封常清的親筆書寫的理由,基本上都是年限不足和考評不合格,當李慶安翻到第四頁,趙腥的名字赫然出現在他眼前,也是被駁回了,理由有兩條,一是去年剛被提拔爲隊正,不符合三年一提拔的規矩,其次便是六年考評只有兩個中上,不符合提拔旅帥所需的至少三個中上。

李慶安忽然發現了問題,不是什麼校尉,而只是旅帥,他愣了一下,便立刻命親衛道:“去把下午那個少婦找來!”

片刻,年輕的少婦被帶進了房內,她依然披着重孝,怯生生地跪了下來,一句話不敢說。

“我想問問你,你有沒有記錯,你丈夫當時告訴你可以買的,是校尉還是旅帥?”

“回稟大將軍,我沒有記錯,確實是校尉,因爲我丈夫說,旅帥只要三百貫,校尉纔要六百貫,我就問他,爲什麼不買便宜一點的旅帥,他旅帥的名額已經滿了,只有一個校尉名額還空着。”

“你確實沒記錯?”

“一點沒有記錯,我不敢半點隱瞞。”

李慶安盯着少婦半晌,最後他一擺手道:“你下去吧!”

少婦被帶走了,李慶安的思路又回到了這疊升職冊上,他又翻了翻其他被駁回的升職者,絕大部分都是低淺的錯誤,要麼是年限不足,要麼是條件不夠。

封常清審查出的問題是很明顯的,年限不足和考評不足這種淺顯的錯誤如果只是出在一人身上,可以說成是一時疏忽,但這有這麼大批的人犯同樣錯誤,難道作爲一個領兵多年的大將,僕固懷恩會不知道這些問題嗎?

這就說明買官現象很可能不止是趙腥一人,趙腥不過是浮出水面的一塊冰山罷了。

李慶安合上了升職冊,他已經大致明白了這其中的勾當,如果僕固懷恩賣官屬實,那麼他至少做了兩個手腳,一是低官高賣,將旅帥的官職賣成校尉價,其次是一概不退錢,由買官者自擔風險,一旦升官不成,他便不認帳,大多數人都忍氣吞聲了,而趙腥因爲傾家蕩產,最後悲憤自殺。

李慶安算了一下僕固懷恩貪瀆的錢款,就算他只收條件不合格者的錢,就算只有趙腥一人是低官高賣,那麼以一百人,每人三百貫算,那僕固懷恩這一次賣官,至少就賺了三萬貫錢。

所以他纔會心虛,讓妻女來拜訪自己家人,還要送一對價值不菲的玉麒麟,把這些零散的事件串在一起,一切疑慮便迎刃而解了。

李慶安揹着手在房間內來回踱步,心中極爲憂慮,他最擔心南霽雲是否也涉案,還有安西軍中別的軍隊是否也是這樣,如果都是這樣腐敗,那就是他李慶安失職了。

這時,安西軍司馬岑參匆匆走了進來,他手中拿着一本升職彙總冊,向李慶安施禮道:“卑職參見大將軍!”

“我想查什麼事,你知道了嗎?”

“卑職已經明白。”

岑參將彙總清冊遞給李慶安道:“這是今年各軍提交的升職彙總報告,請大將軍查看。”

李慶安立刻接過總冊,迅速翻了翻,心中繃緊的一根弦驀地鬆了,還好,雖然各軍都有被駁回的人選,但大多不超過十人,最多也就是荔非元禮的河中軍,有近二十人被駁回,但他卻上報四百餘人,這個比例還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如果有問題,也會是下面人私自所爲。

唯獨瀚海軍,被駁回的人數是那麼刺眼,一百一十五人,封常清還居然用筆在旁邊打了一個問號,這說明他心中也有數了,那他爲什麼不早告訴自己,而是讓自己去發現?難道南霽雲真的也涉案嗎?

這時,門外傳來了親兵的稟報聲,“嚴先生來了!”

李慶安精神一振,他正想找嚴莊呢!他就來了,連忙道:“快請進來!”

門開了,進來的卻是兩人,一個嚴莊,另一個卻是裴瑜,被他派到拜占庭帝國的特使。

李慶安大喜,急對裴瑜道:“你不去怛羅斯城了嗎?什麼時候回來的?”

“我聽說大將軍回來了,便快馬加鞭趕回。”

“來!來!快請坐下。”

李慶安親熱地將裴瑜拉坐下,旁邊嚴莊笑呵呵地自己坐了,不打擾他們敘舊,李慶安娶了獨孤明月,便和裴家有了姻親關係,裴瑜便成爲他的族黨,爲人又務實能幹,以後必將前途無量。

裴瑜坐了下來,李慶安又給他倒了一杯茶,笑道:“裴閣老若見他的孫子變成了黑炭,不知會心疼成什麼樣子。”

裴瑜也笑道:“這樣很便利,一路上都以爲我的是突厥人,省得我化裝了,連拜占庭的皇帝也以爲我是突厥人。”

“你見到拜占庭的利奧三世了?”

裴瑜搖搖頭笑道:“利奧三世在天寶初年便去世了,現在是他兒子君士坦丁五世在位,不過大將軍雖然寫錯了皇帝,君士坦丁五世也沒有在意,他還以爲唐朝還是則天皇帝在位呢!”

李慶安大笑,“這倒是很有趣,我只犯了十年的錯誤,他們卻犯了五十年的錯誤。”

笑罷,他又問道:“那他對我信中的建議是什麼態度?”

裴瑜臉上的笑容也去了,他嘆了口氣道:“君士坦丁五世雖然年輕,但非常慎重,他說自己不是很瞭解唐朝的情況,希望能多和唐朝交流,沒有提到與唐朝聯合進攻大食之事。”

李慶安點了點頭,他能理解拜占庭皇帝的慎重,畢竟自己不是大唐皇帝,不能代表唐王朝的意志,如果他貿然答應,安西換了新節度使,卻不承認聯合一事,拜占庭就尷尬了,不過既然拜占庭皇帝沒有明確拒絕,就說明他對聯合攻打大食一事也動心了。

想到這,他便問道:“那他有沒有說,怎樣加強交流?有沒有什麼書面的回信?”

裴瑜道:“沒有書面的回信,不過他說他會在適當時候派使者來碎葉,聽他的口氣,他好像是希望伊蒂爾城能成爲兩國的中轉貿易城。”

‘貿易!’李慶安點了點頭,他大致明白了,拜占庭帝國想和唐朝貿易往來,這也算是一種交流方式。

“你對拜占庭帝國有什麼感想?”

“他們的都城臨大海而建,是一座堅固得無以倫比的雄堡,我不知道用什麼辦法能攻克,城內繁盛異常,尤其對外商業十分繁盛,普通民衆窮困潦倒,但貴族們從對外經商中獲利,生活奢靡無比,他們也有養蠶織絲,但品質很差,所以唐朝的一匹絲綢在那裡要賣五個拜占庭金幣,仍然供不應求。”

裴瑜從懷中取出一枚金幣,遞給李慶安笑道:“這就是他們的金幣,他們叫金索裡。”

李慶安這兩天正在關注鑄幣,他連忙接過金幣仔細看了看,金幣不大,有點像大唐新鑄的銀錢,是一種不規則的圓形,做工比較粗糙,中間沒有孔,兩面都有圖形,正面是基督的圖像,背面像一種權杖似的東西,還有一圈羅馬文字,雖然粗糙,但含金量很高。

裴瑜指着基督像笑道:“這是他們崇拜的聖人,不過拜占庭皇帝正反對崇拜聖人,到處可見軍隊在搗毀聖像,燒死修教士,因爲局勢太亂,我也沒有多住,便回來了。”

雖然拜占庭之事他很關心,但賣官一案卻迫在眉睫,李慶安便拍拍裴瑜的肩膀笑道:“你一路辛苦,先回去休息,明天我再和你詳談拜占庭一事。”

裴瑜知道李慶安見嚴莊有要事,便起身笑道:“那我就先告辭了。”

他向嚴莊點點頭,便退了下去,待裴瑜走了,李慶安這才暫時把拜占庭之事放在一邊,問嚴莊道:“慶王之事如何了,他肯去沙州嗎?”

“屬下已經和閻先生談過了,閻先生說問題不大,慶王對龜茲始終不滿意,只要我們能在敦煌修一座慶王行宮,他會說服慶王去敦煌看一看,最終讓慶王長居敦煌。”

李慶安對嚴莊的辦事效率還是很滿意,他知道嚴莊是從俱戰提而來,便又笑道:“那糧食情況如何了?”

嚴莊沒有去阿漫河交換現場,他是在俱戰提安排糧食水運,剛剛從俱戰提隨第一批糧食返回碎葉,他笑道:“第一批十萬石糧食已經運回,一切都很順利,我估計二個月內,我們可以得到一百萬石糧食,這足以讓我們應付移民和吐蕃戰爭了。”

李慶安只是順口問一下糧食之事,他關心的還是賣官案,他將彙總清冊扔給嚴莊,“你看看吧!能看出什麼?”

嚴莊在碎葉主管軍事物資,不涉及人事,對升職中的黑幕他並不瞭解,他看了清冊半天,便道:“好像瀚海軍被駁回的人數也太多了一點。”

“問題就出在這裡,今天下午,一名軍屬來鳴冤,說她丈夫花了六百貫買官,就是瀚海軍,最買官不成,錢也沒有退回,便自殺了,僕固懷恩極可能就是幕後收錢者。”

李慶安嘆了口氣,道:“我現在最擔心是南霽雲也涉案,所以想聽聽嚴先生的意見。”

嚴莊想了想道:“如果南霽雲不涉案,只有僕固懷恩一人涉案,大將軍準備怎樣處置他?”

“殺了此人,號令三軍!”

“不可!”嚴莊斷然阻止。

“有何不可?”李慶安奇怪地回頭問道。

“大將軍,如果是殺安西軍系的任何一人,都沒有問題,但僕固懷恩卻萬萬不能殺!”

“先生的意思是說,僕固懷恩是來自朔方軍嗎?”

嚴莊點點頭,“我正是此意,我聽說僕固懷恩在朔方軍中威望頗高,大將軍若殺了此人,我擔心朔方軍由此鬧起來,就算不鬧,大將軍又怎麼向聖上解釋,大將軍已經此事號令三軍,他焉能不知,這個機會他放過嗎?聖上肯定會派御史來軍中,藉口查賣官之事興風作浪,大做文章,將大將軍的心腹一一剷除,這個後果,將軍得三思啊!”

這個後果李慶安倒沒有考慮到,嚴莊說得不錯,這個機會李隆基是不會放過,待吐蕃戰役一結束,他必然會用這個藉口來安西軍中興風作浪,即使罷免不了自己,但也能將自己的心腹一一剷除,讓自己大傷元氣,在這種情況下,家醜確實不能外揚。

“可是不殺他,難除我心中之恨!”李慶安恨恨道。

“大將軍不用急,我倒有一個一箭雙鵰的計策。”

第671章 獵殺狐首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61章 琴仙身世第8章 百步殺人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671章 獵殺狐首五十五章 獨孤相親下五十五章 獨孤相親下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17章 胡女多情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544章 理順官場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528章 禍水南來第113章 幕僚李白第499章 贊普消息第617章 狼羣戰術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602章 血戰相州(六)第73章 花府大宴(六)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168章 引蛇出洞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103章 初到揚州第36章 阿弩越城第144章 拜見太子第282章 楊家之患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517章 吐蕃棋局(上)第245章 北城失守第492章 天下戰略第458章 枝節橫生第459章 抓捕奸細第244章 西曹之戰第12章 馬球風波(下)第702章 史營內訌第38章 妖花凋謝第263章 意料之外第35章 吐蕃公主第485章 敵蹤初現第612章 微服私訪(上)第687章 河北風雲(上)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269章 先發制人第79章 小崔請客(上)第702章 史營內訌第188章 隱龍驚現第291章 燃眉之急第558章 家有仙妻第174章 天山春獵(下)第465章 婚姻如衣第533章 夜市偶遇第576章 將帥異心第254章 各有心事第401章 粟特商人第616章 家事國事(下)第415章 霍國公主(上)第373章 帝國合約(中)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3章 凌山打獵第116章 齊人之福第95章 邀美遊寺第68章 花府大宴(一)第660章 蝦釣大魚(上)第428章 綏州血戰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43章 小露鋒芒第396章 致命一擊第244章 西曹之戰第39章 奉命東行第203章 建成後裔第705章 包圍回紇第172章 兩胡相爭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544章 理順官場第27章 背後發力第148章 北庭論政第131章 奪島之戰(下)第8章 百步殺人第224章 說服大將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366章 飛援潼關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280章 以勢迫人第197章 氣吞萬里第240章 攻心奇兵第183章 初學騎馬第650章 上黨戰役(十二)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617章 狼羣戰術第103章 初到揚州
第671章 獵殺狐首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61章 琴仙身世第8章 百步殺人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671章 獵殺狐首五十五章 獨孤相親下五十五章 獨孤相親下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17章 胡女多情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544章 理順官場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528章 禍水南來第113章 幕僚李白第499章 贊普消息第617章 狼羣戰術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602章 血戰相州(六)第73章 花府大宴(六)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168章 引蛇出洞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103章 初到揚州第36章 阿弩越城第144章 拜見太子第282章 楊家之患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517章 吐蕃棋局(上)第245章 北城失守第492章 天下戰略第458章 枝節橫生第459章 抓捕奸細第244章 西曹之戰第12章 馬球風波(下)第702章 史營內訌第38章 妖花凋謝第263章 意料之外第35章 吐蕃公主第485章 敵蹤初現第612章 微服私訪(上)第687章 河北風雲(上)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269章 先發制人第79章 小崔請客(上)第702章 史營內訌第188章 隱龍驚現第291章 燃眉之急第558章 家有仙妻第174章 天山春獵(下)第465章 婚姻如衣第533章 夜市偶遇第576章 將帥異心第254章 各有心事第401章 粟特商人第616章 家事國事(下)第415章 霍國公主(上)第373章 帝國合約(中)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3章 凌山打獵第116章 齊人之福第95章 邀美遊寺第68章 花府大宴(一)第660章 蝦釣大魚(上)第428章 綏州血戰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43章 小露鋒芒第396章 致命一擊第244章 西曹之戰第39章 奉命東行第203章 建成後裔第705章 包圍回紇第172章 兩胡相爭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544章 理順官場第27章 背後發力第148章 北庭論政第131章 奪島之戰(下)第8章 百步殺人第224章 說服大將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366章 飛援潼關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280章 以勢迫人第197章 氣吞萬里第240章 攻心奇兵第183章 初學騎馬第650章 上黨戰役(十二)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617章 狼羣戰術第103章 初到揚州